論妃嬪職業素養 第73章

作者 ︰ 葉曉井

春日暖陽,處處透著欣欣向榮的氣息,只是京城平靜之下卻是山雨欲來之勢。(全文字言情高品質su80。)從皇城之內抬頭遙望天際,碧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猶如一面澄碧的鏡子。

就連許久沒有生氣地壽康宮,如今也因著主人的回歸,再次成為皇宮之中最受人矚目的地方。

皇上失蹤已經有近半月的時間,雖然皇室宗親都還在壓著消息,可是朝中早已經是沸沸揚揚,便是連原本留在江南的眾多內閣大臣,也紛紛趕回京城。至今,京城之中的權貴世家,早已經在觀望著事態的發展。

如今皇上也只是失蹤而已,所以大家都還不敢張揚,生怕被當成了出頭鳥打死了。可是這萬一皇上要真不回來了,繼位者可就成了大問題了。

皇上有四位皇子,卻沒有一位嫡子,無嫡便立長。可是大皇子的生母汪昭儀出生著實是拿不出手,她就是生了大皇子如今也只是個九嬪罷了。更別提,下面幾位皇子的生母了,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

若單單只是幾位皇子之間爭奪,那也好說,無非最後就是動動嘴皮子。可是太皇太後在這個時候回京,但凡有點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不會覺得她這是湊巧。雖然恪親王還未表態,可但凡經歷過皇上登基那段時期的老臣,都是記得當初的情形的。

要不是先皇態度堅決,只怕這皇位就被太皇太後硬生生地奪給了恪親王。當初皇上都已經成年,恪親王對帝位之心都不死,如今大皇子不過是個年僅八歲的稚子,要說這位王爺沒這心,只怕是誰都不會相信吧。

「這可是太皇太後的懿旨,難不成你們還要抗旨不成?」重陽宮之外,就見一個年紀頗大的嬤嬤,橫眉冷目地盯著門口的小太監說道。

兩個小太監平日里看守重華宮時,都是處處守著旁人的奉承,如今乍然听著這麼橫的自然心中不願意。可那又如何,這嬤嬤可是太皇太後身邊的老嬤嬤了。先前因為太皇太後失勢,著實是過了一陣低眉順眼的日子,可現在太皇太後東山再起了,她們在宮里頭自然是橫著走。

「我們本不該攔著嬤嬤的,可皇上吩咐了,沒聖旨皆不得入內,」站在右邊的小太監訕笑著解釋。

可這老嬤嬤又豈是他一句話就能打發的,只見她眉毛一抬怒目道︰「皇上吩咐?你們可有皇上的聖旨,這假傳聖旨的罪名可是不輕。要不咱們一同到太皇太後面前去說和說和。」

小太監自然是拿不出聖旨了,左右皇上給的也只是口諭罷了。可是他也不可能真跟這嬤嬤到太皇太後面前,于是兩人對視了一眼,便是讓開了路。

簡明珠倒是沒想到,這位太皇太後居然會在這時候接見自己。雖然她被幽禁于重華宮中,可是外頭發生了這般大的事情,她自然也是听說了的。可如今她對皇帝早已經冷心冷情,他是活也好死也罷,都與她無關。

听了來人之話後,簡明珠坐于上首冷冷一笑,她好整以暇地看著來人,環顧了屋內四周,︰「嬤嬤,覺得我這里如何?」

這嬤嬤不懂她這般問的緣由,可主子既然問話了,做奴才的豈敢不回答,于是她一五一十地回道︰「貴主子這里,自然是頂好的。」

旁的也沒多說,可卻還是逼出簡明珠的一通笑,不遠處多寶格上都積了一層薄薄地灰,都能清晰瞧見,居然還能睜著眼楮說挺好的。

「我如今不過是被皇上圈禁的妃子罷了,太皇太後如果真想找主事之人,上頭還有一位皇後娘娘呢,」簡明珠自然明白太皇太後的用意,就算她再恨皇上,可也不代表她會和那個老巫婆同流合污。想當初,她出入宮時,那老巫婆給她的教訓,她可是自今還記憶猶新呢。

嬤嬤著實沒想到,皇貴妃竟是一口就拒絕了。她思索了半日,才婉言勸道︰「如今這外頭傳的風言風語的,太皇太後覺得貴妃娘娘是個不經事的,想著皇貴妃您穩重些,便想請你出面好生管理下這後宮。」

因著如今日頭漸好,窗欞早就支了起來,和煦的暖陽透過窗戶直直地進來,照在人的身上,就連簡明珠這陰郁的性子都因這陽光好上了幾分。

老嬤嬤就站在下手,腳底下踩著的毯子色彩鮮艷又亮麗,還是她剛封為皇貴妃那會子,皇上賞賜過來的。可如今呢,顏色似乎沒了之前的明亮,這舊東西就算是保養地再好,總透著那股子舊味。

至于這舊人,就算再撲騰那也成不了事。

「嬤嬤,只管將我這話原原本本地帶回去便是了,」簡明珠嘴角噙著笑,不過說話間卻是眉眼一轉,頗有幾分凌厲︰「不過要是你敢添油加醋,本宮自然不敢同太皇太後爭執,可處置你這麼個老嬤嬤倒有的是辦法。」

老嬤嬤沒敢說話,可心里頭到底還是不怕的,雖然她中間是落魄過一陣子,可是只要有太皇太後在,誰又真敢怎麼著她們。若是等哪天老佛爺不在了,她們這些老奴才頂多便是跟著去罷了。

待她回去將這話遞給了老佛爺,她倚在坑上倒是沒說話。老佛爺雖然只出宮半年,卻明顯呈出幾分老態來,看著讓人揪心。

這上了年紀的人,最怕的就是動了情緒。想當初,皇上狠心地將何家連根拔起,那就跟要了老佛爺的命一般。後頭自己又被趕到園子里頭去住,真真是撓心撓肺地難受著。

老佛爺就歪躺在那炕頭上,身上穿著深褐色繡青蓮團花紋樣的夾襖,這日子穿著稍顯厚實了些,可老佛爺身子骨受不得凍。其實就連下頭伺候的人,都能瞧出這位的身子骨那是大不如今了。

這大概也是恪親王急著動手的原因吧,原本皇上的皇位坐得就穩當,要是他再沒了老佛爺這個王牌,只怕就沒了勝算。畢竟他雖然是太宗嫡子,可是這皇位都已經傳下來兩朝了,就連先皇的其他兒子,都比他這個皇叔要來的正統。到時候要是沒老佛爺的支持,那他也是白瞎。

其實恪親王打的是一手好算盤,一開始他就是沖著皇帝去的。都說擒賊先擒首,只要皇上在,他就算是再蹦達也絕技落不著好。可要是皇上沒了,這天下就指不定是誰的了。

所以他這才將自己的心月復盡數派出,養了多年的死士幾乎都傾巢而出。衛林的人在青州找了多久,他的人就在暗地里找了多久,只等著衛林一找到人,就不顧一切代價殺了皇帝。

可到現在便是連衛林都沒找著皇帝,恪親王覺得這麼多天過去,皇帝該是死了吧。可這心頭卻總是透著那麼幾分不安,總覺得這事不該這般輕易。

如今因為要避諱,所以恪親王並未出現在宮中。但是這老佛爺倒是已經開始拉攏人心,她素來便不喜歡皇後,況且先前就是她讓何茉婉和貴妃聯手陷害了皇後。所以皇後是決計不會站在她這頭的,既然如今她也便不費那功夫再去拉攏她。

而這簡明珠便成了老佛爺的頭一號目標,可誰曾想這上來就給她吃了一個閉門羹。

此時她懶懶地抬眉看了一眼老嬤嬤,先是不緊不慢說了一句︰「你如今倒是越發地沒用了。」

老嬤嬤趕緊垂頭,而太皇太後似乎並未太過責備她,只又不輕不重地說道︰「沒想到她倒是個聰明人。」

在太皇太後眼中,簡明珠不過就是個山野村姑般地人物罷了,若不是皇帝當初憐惜她,她又豈配進入皇家。如今皇帝居然還封她為皇貴妃,她一不在宮中,這宮里頭可真真是亂了套。

不過這些話太皇太後也就只是心中想想罷了,如今對于簡明珠她也是想要拉攏的。可她倒是一口回絕了。

*************

顧清河坐在院中,遙望著北方的天際,不知京城的天空是不是也如今天這般湛藍。如今她也沒了昨日的憤慨,其實隨著時間一日日地推遲,皇上卻遲遲不見蹤影,她就越來越平靜。

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皇上真的出事了,只是暫時還未被找到。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顧清河覺得自己也能坦然面對了。皇上遇襲和她關系甚大,而且她月復中還懷有皇上的骨肉,不論繼位者是誰,只怕她都免不了被圈禁。如果再淒涼一點,母子兩一起上斷頭台也是說不定的。

不過也好,總算他們一家三口也能在地底下重逢了。

此時幾只飛鳥從頭頂掠過,這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四周房子圍起來,將整片天空都割成了四四方方的了。可是這樣被切割過的天空,卻讓她覺得異常地安心,她住在這里就如同一個避風港灣一般。

而顧清河能想到的第二種可能就是,皇上不想被人找到。既然她都能想到自己被綁架這背後定然隱藏著巨大的秘密,那麼皇上必定也能看出。而皇上這麼久隱而不出,無非就是想將這幫人一網打盡罷了。

如今想來,皇上的安危就更不用她擔心了。

顧清河早就想出這兩個可能,更是一早將所有的結果盡可能壞地想,可是一想到她這一段生命本就是偷來的,她即將又面對的事情,似乎也並沒有那麼可怕了。

當死亡都不能威脅到自己的時候,她也就無畏無懼了。

一直到兩日之後,衛林匆匆而來時,顧清河踫巧打翻了一只藥碗,帶著濃烈苦澀味道的褐色湯汁灑落在她的裙擺。丫鬟正準備伺候她更衣時,外面就有人進來通報,衛大人求見。

顧清河原本微站立的身子,一下子便挺直,眼楮直直地盯著外面的瞧著。待過了半晌,才聲音干涸地說︰「衣服待會再換吧。」

一直到丫鬟攙扶著她落座與屏風之後,顧清河才發現自己的心跳竟是那般地急速。

「娘娘,今日永澗府發現了一個和皇上穿著極其相似的身軀……」一時間衛林竟是不知如何說了,這皇上龍馭歸天如今看來已成定局,可是他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措辭,便是尋常的尸體如今都不敢用了。

顧清河手掌霍地一下抓緊椅子上的把守,過了許久,聲音才如同從喉嚨間擠出來一般︰「你是說找到皇上了?」

衛林不敢太過刺激這位,只好說道︰「奴才方才已經親自查看過,只是尸體浸泡在水中時日太長,早已經面目全非。但好在拇指上的扳指以及身上所攜帶的玉佩都還在,奴才已經帶來了。」

「呈上來,」顧清河趕緊說道,可等她真的看見擺放在托盤上的東西時,還是冷不丁地倒抽了幾口涼氣,一時間整個腦袋都是蒙的。等回過神之後,竟是心神欲裂,她拼命地想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可是悲痛在一瞬間麻痹了心髒。

不對,不對,顧清河在片刻後,又是冷靜了下來。她仔細看著托盤上的配飾,過了許久,在屏風之後,險些便是要笑出聲來。可是她還是竭力忍住,但身子卻還是拼命抖動,只是從衛林那里看過去,只覺得她是因為悲傷而無法抑制地抖動。

或許別人不知皇上身上究竟有哪些東西,可顧清河在皇上身邊那般久,兩人又多次果呈相見,所以她知道皇上脖子上一直都帶著一枚玉佩。那是皇上生母賢純皇後親手磨制的,是皇上十歲生辰的禮物,也是賢純皇後留給皇帝極少數的東西。因著玉佩並不大,所以皇上總是貼身帶著。

皇上還告訴她,見過這枚玉佩的人,只有寥寥數人。如今雖然皇上隨身攜帶的扳指和懸在腰間的玉佩還在,但是那枚賢純皇後親手打造的玉佩卻是不見了。如果皇上真的出事了,那這枚玉佩應該和這些玉扳指一同出現在她的面前。

顧清河心頭乍悲乍喜,竟是受不得這沖擊般,身子晃了又晃,嚇得站在屏風外頭的衛林高喊了一句︰「娘娘保重身體,還請以小皇子為重。」

這時候旁邊的丫鬟扶著她坐了下來,顧清河半靠在椅背上,心里頭猶如浪潮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如今這架勢她算是明白了,京城必定將生出一番大亂,而皇上不是恪親王眼前的蟬,但面對孤注一擲的恪親王,皇上也未必就是黃雀。

都說這命運,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今就看誰敢拼到底了。

顧清河一咬牙便是說道︰「我不相信這是皇上,這絕對不是皇上。」

雖然衛林是這次負責護送皇帝的統領,可是因著皇上的行蹤被泄漏,就表明這群護衛當中定然有奸細。顧清河也不敢輕易地信任他們,但是如今她的安危卻又要靠這幫人護衛,所以她只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就如同她不知道皇上還活著,也不知道京城之中必定要生出一場動亂。

衛林也早就預料到這位娘娘的反應,如今他們早已經在此處耽誤太久,找皇上他自然會盡全力,可是一位皇妃流落在京城之外,終究不是個事情。他早就想將這位娘娘送回京城,可是她不願回去,你也不能硬逼著她。

如今有了借口,自然可以將她送走。至于送走之後,他就能放開手腳了。因為就連衛林也不相信,皇上會這般輕而易舉的歸天了。

可誰都沒想到的是,事情卻是比他們預想的還要來的快。

顧清河到京城時,適逢趕上要關城門。因為衛林害怕京城之中,還有對顧清河不利的人,所以他們一行便是打扮成南方過來的商旅。就連進城後,都是直接去的客棧,在客棧包了一個四合院。

衛林原想著是在這掩人耳目,待合適的機會,再將這位娘娘往西苑莊子上一送,就算不是神不知鬼不覺,可是這等煩亂之際也不會有人注意到這位娘娘的。

可就在當晚時,客棧里就傳來一個消息,宮里頭的皇後娘娘薨逝,現在這京城里頭的權貴,都往宮里頭去呢。

顧清河听到這消息時,更是大吃一驚,皇後雖然被圈禁于鳳翔宮中,可她一向身子康健,怎會一下子便仙逝了。她轉念便想到,這不會是太皇太後設下的圈套?

******

此時京城之中的權貴世家,沒少比顧清河吃驚。雖然對外宣傳是皇後娘娘身子不好,需要靜養,可這皇後娘娘什麼境況,這大家都是知道的。

更何況,這兩日京城中消息靈通家族,早已經接到一個駭人听聞的消息,只說青州那邊找到了皇上,只是聖上已經駕馭賓天了。如今這消息是隱而不發,怕引起朝堂的動亂呢。

可這種消息,誰都沒有確切,所以誰都不敢往外傳,萬一這皇上要是回來了,你這可就是殺九族的大罪。所以大家心中雖惶恐,可終究還是該怎麼過日子還是怎麼過日子的。

但是這突然傳出,皇後娘娘也沒了,這事情可就蹊蹺了。如果皇上真如傳聞那般,在青州駕崩了,如今皇後娘娘也仙逝了,那這宮中唯一能主持大事的,可就只有太皇太後這位了。

可不管怎麼樣,以康郡王為首的一宗皇室宗親,早就聚集到了皇宮之內。而康郡王是管著內務府的,所以皇後娘娘的喪葬禮儀也是由他全權負責的。

「娘娘身體一向安康,何至于突然薨逝,」康郡王如何都想不通這里頭的事情,于是他又道︰「我覺得該是讓太醫先檢驗一番。」

「混賬,」只听一聲拍桌子的巨響聲,而頭發灰白連眉毛都有些泛白的老者,直愣愣地看著他便是怒道︰「皇後娘娘是何等金貴的人物,如今人都去了,還讓太醫檢查,這豈不是對皇後的大不敬。」

說話的是永親王,也是皇上的叔叔,與先皇是堂兄弟,乃是太宗的頭一個孫子。只是他父親老永親王,雖然是太宗第二子,可終究沒佔著嫡子的名分,最後皇位還是落在了嫡長子也就是先皇的手里。

而這位永親王也算是宗室里頭的老輩分了,平日仗著輩分沒少在皇上面前抖威風,可皇上也不和他一般見識,只管禮讓他。只是沒想到竟是養成他這般性子。

康郡王雖然敬重他,可卻是不害怕他的。他冷冷地環視了四周,說道︰「主子娘娘身子一向康健,如今卻是說沒就沒了,其中事有蹊蹺,我想各位不是看不出來吧。我不管外頭傳著什麼風言風語,但皇上既然將這內務府交給我掌管咯,我就得給他當好這個家。」

永親王被他這麼一番反駁,卻是又氣又急。

可此時卻是出來一人,恪親王看著康郡王橫眉冷對的模樣,便是微皺眉毛道︰「我倒是覺得大哥此話說的有些道理,主子娘娘畢竟比不得旁人,如今既然仙逝了,便不要打擾了。不然就算皇上回來,也會說我們的不是的。」

他這話一說,原本還吵嚷的議事廳內,竟是鴉雀無聲。

隨後恪親王和永親王的話便被多數人認可,而關于皇後的喪葬儀式也在緊張地籌備之中。至于尸檢之事卻是再也無人提起,大概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皇後根本不值得他們再花費時間關心。

而此時人人心中都明白,今晚或許便是風雨欲來之時了。

申時,皇後崩于鳳翔宮中,而待到了戌時整座皇城已經被一片純白包圍,而作為停靈處的奉安殿,此時早已經布置妥當。

而在太皇太後身邊的老嬤嬤,更是不停地勸慰著太皇太後。

皇家大抵便是有這麼一個好處,便是尊貴如皇後,就算突然死了,都能有一口棺材給你下葬。所以不過半日的功夫,靈堂啟奠便已經設置。

「皇後這些年伺候哀家,那是事必躬親,如今哀家卻是要白發人送黑發人,」說著太皇太後眼中竟是擦拭出幾點熱淚,而此時圍坐在周圍的貴婦,也皆是垂下頭。

這消息一傳出,各家命婦便是遞了折子進宮,而如今能坐在這里的,不是親王妃便是郡王妃。而恪親王妃便是坐在下首第一位,只听她安慰道︰「母後不要太過傷懷,仔細傷了身子。主子娘娘這些年對您的孝敬,咱們都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說,這初祭我如何都要去看一眼,也不枉她給咱們慕容家當了一回媳婦,」太皇太後竟是悲從中來。

大家又是一陣勸慰,可這眼淚是勸住了,卻如何都勸不住太皇太後要前往奉安殿。後面還是恪親王妃讓人安排了攆駕,抬了老佛爺過去呢。

這時候外命婦已經跪在一團,而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也早已經跪在一處,此起彼伏地哭聲讓這座慢慢被暗夜幽禁的皇城顯得更加鬼魅。

就算尊貴如皇後,這會子都不明不白地死了。

待太皇太後到了的時候,恪親王趕緊迎了出去,只听她緩緩道︰「今日乃是大行皇後崩逝,正是四海齊哀之日,應令外省官員持服如制。」

康郡王臉上露出詫異,可終究還是斂去,命令外省官員除了皇上之外,只怕連太皇太後的懿旨都不管用。如今皇上不在,老佛爺提出來用意是何?

老佛爺雖不用帶孝,可是這頭上的發簪也皆是素色。就在恪親王請了她往旁邊的殿內休息時,就見一太監匆匆進來,臉上那叫一個焦急的啊。

「大行皇後的梓宮在此,你這奴才怎的這般莽撞,」恪親王一通發難,似乎就要讓人將他拖下去,可誰知那太監竟是一跪下。

他喊道︰「王爺饒命,是皇上那邊傳過來的書信,奴才一時著急才莽撞了。」

太皇太後此時臉上閃過一道光暈,似乎是因為這個消息而振作一般,只听她雙手合十道︰「皇上總算是來信了,不過你們可有送信給皇上。他這出宮一趟,回來竟是連媳婦都沒了,讓我這祖母如何同他交代。」

說著,太皇太後就是讓恪親王去接過信。不過眾人都在場,也不怕他在信上留下手腳。

等恪親王隨手抽出了里面的信紙,讀了下去,一時間臉上竟是如同被雷劈了一般,一下子就跪在了太皇太後面前。

眾人有些茫然地看著跪在地上的恪親王,只听他猶如泣血般地說道︰「母後,節哀,皇上在青州駕崩了。」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以為一章能完結,可是發現放一章的話,會接近上萬字,所以決定分成兩章啦

在本周四之前一定會完結正文的,然後會有幾章番外,至于幾章還沒定呢

番外就是要甜甜甜嘛,會有小包子出現,而且各種類型任君選擇

眼看著,又是一篇文的完結,總覺得過的好慢啊。哈,我也知道自己這篇文寫的不太好,而且更新也不穩定,其實前期都能保持穩定更新,可是到了後期,感覺好像不寫個七八千字,我就不好意思更新了。

所以章節一般都是在三四千字左右,是我心態沒把握好

那個眼看著又要結束了,作者收藏收一下唄,反正我下篇文已經準備好了

這次是無間斷更文,在更新這篇番外的同時,會開現言坑的,是一篇高干文,絕對是甜寵加虐心

女主前後期會有完全相差的性格,反正這篇我是寫了大綱,就連梗都是準備極其充分的一篇,畢竟每篇都爭取一點點進步嘛

我好像說太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論妃嬪職業素養最新章節 | 論妃嬪職業素養全文閱讀 | 論妃嬪職業素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