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這章先發兩千,明天補……
七月的北方並不像南方一樣的悶熱,尤其是在鴨綠江上,更是微風習習,讓人倍感舒服。這個時代沒有燃油機,機械化,即使以速度文明的快船,其實也是很慢的。尤其是中國的船,船身向來是十分的寬闊,所受到的阻力要比弗朗機的船大的多,速度也就下來了許多。
將張芸娘救下來的一對兄弟是毛文龍手下當差的,前幾天去偷襲後金的大本營,回來的時候疲于奔命,沒了糧食。當哥哥的自告奮勇的出來找食物,弟弟不放心也就跟了出來。其實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兩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親兄弟,但是其中所滲透出來的感情,卻讓那些所謂的親兄弟也無地自容。當哥哥的叫蠻牛,據說從小被一個蒙古牧馬人所收養,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因為身體壯碩,總是比別的孩子長得高大,那牧馬人就這麼叫他,或許真的是這個名字成全了他,一直以來它都無病無災,像蠻牛一樣壯,後來村子里鬧饑荒,餓死了許多人,有些人餓極了來搶老人放的馬,老人沒能保住馬被馬場的主人打死了。蠻牛當時不在回來時老人已經咽氣了,他一氣之下殺了那個馬場的主人之後逃了出來。半路上救了因為偷東西被毒打的弟弟文琴,後來輾轉遇到了毛文龍,就到了他的手下當差。
毛文龍這個名字張芸娘有印象是因為袁崇煥,這個人後來是因為得罪了袁崇煥被殺了。但是具體什麼原因卻忘記了。張芸娘發現前世那些所謂的常識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自己的腦海里一點點的淡化,並慢慢消失。什麼金手指大開,那純屬扯淡。她一個純理科生,就算是一直以來背著tnt的公式,也不敢說是真的敢說自己可以造出來tnt,人說天時地利人和。她知道的是純度,溫度他都不知道。更何況是這麼些年完全生活在一個與化學物理月兌節的社會里,那些東西也早就叫她給忘記了。至于明史,她到是可以背出清朝的歷代皇帝列表,明朝的就知道開國的是朱元璋,滅國的是崇禎,但是看現在這狀況離滅國也沒有多少年了。
「你知道袁崇煥嗎?」張芸娘用水在桌子上寫道。看向蠻牛,見他一臉不解,對了她忘記了自己是個半文盲,而眼前的蠻牛應該是個全文盲。正想嘆一口氣時只見了文琴看了看張芸娘的字跡思索了一下問道︰「袁崇煥。沒听說過。怎麼你親戚?」張芸娘搖搖頭,看來袁崇煥這時候還沒有出現,那就是說毛文龍身邊暫時還是安全的。對了記得毛文龍被殺的時候應該已經做到很大的官了。而現在還是守備,一听這名字就是個小官,和什麼封疆大吏,牧守一方還差的遠呢。
「那魏忠賢呢?」張芸娘一下子想起來一個重要性人物,魏忠賢。要說明朝給張芸娘的印象主要盛產兩樣,出名的太監的不靠譜的皇帝。不靠譜的皇帝,例如喜歡別人老婆的,喜歡煉丹的,喜歡做木匠活得,這些皇帝活躍在各個影視作品當中。雖然只是作為配角,混個臉熟甚至連名字都沒能讓張芸娘記住,但是他們身上打上的明朝烙印和身邊的著名太監卻讓張芸娘印象頗深。明朝的太監。可以說已經到了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登峰造極的地步了。前有鄭和下西洋,大太監吧。之後以劉瑾為首的八虎更是有了與朝廷百官抗衡的能力,魏忠賢更是說一不二相敬榮華富貴,最後崇禎身邊的王承恩更是曾經讓張芸娘動容。在別人眼中太監是中華民族的污點,缺陷。是在灰暗之中,滿肚子壞水的爬蟲。可是卻忽視了他們也是人。張芸娘曾經看了許多太監的簡介,初始出于同情,後來慢慢的對這些似乎有些殘缺不全的人卻生出了一種異樣的敬佩之感,他們在別人眼中或許不是男人,可是有時候卻比那些朝堂上言之鑿鑿的證人君子的做為更加讓人敬佩。就像是鄭和下西洋,眾人看見的是威風凜凜的史詩。可是卻不知道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多麼的艱難,而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那麼堅持,並不是因為要彰顯大明國威,為的只是作為一個穆斯林去朝拜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王承恩在所有的人都離崇禎而去之後,獨自一個人幫著他這輩子唯一效忠的主子在北京的那棵歪脖樹上系好三尺白綾,托著崇禎自盡,最後模模崇禎沒氣了之後自己也在一旁自盡了。他們的所作所為有些人會不恥,但是在張芸娘看來,最起碼這些人做到了一種執著,對上天,也對自己的執著。至于魏忠賢這個歷史上絕對的丑角,但是有一點盡管歷史十分的想淡化卻永遠不能磨滅,就是幾乎所有的明末歷史上的名將都崛起于魏忠賢掌權的時代,或許出于私利,但是魏忠賢所任命的邊關將領都是有真才實干的,而非後世某些紙糊的老虎。張芸娘也覺得這樣想有些偏激,更有甚者會有覺得她的想法變態,認為太監並不算完全的人,那是中國在世界面前的缺點,是陋習。可是很多人卻忘記了,人妖和太監同屬一類人,現在的人在為人妖爭取人權,平復名聲。甚至出現了一些所謂去一趟泰國,不去芭提雅看人妖表演就像來中國不登萬里長城一般……諸如此般,張芸娘不願意想下去了,呵呵,或許是她偏激了吧,但是相比這些太監還有那些青樓名妓,他更討厭的是那種道貌岸然的士大夫,比如說冒闢疆,比如說錢謙益那類的大名士,而恰好這個時代就盛產,太監,青樓名妓,名將還有一樣就是大名士。
人說紅顏薄命,其實名將也如此,就像是明末的秦淮八艷,就像是滿貴,似乎正是應了那句話自古英雄如美人,不叫人間見白頭。而太監又是另一種極端,他們曾權傾朝野,曾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令人恨得牙癢癢的宦官,但是無論忠奸與否,最後他們等到的結局終究不會是壽終正寢。往往是惡有惡報和遺臭萬年,他們再割下那塊肉的同時就已經注定了自己是歷史上的丑角,將為襯托主角兒成炮灰。最後留下的是大明的士大夫,他們活著身邊有美人相伴,死後受萬人敬仰,投降識時務,自盡是盡忠。所有的光環都圍繞著這群人,將他們幻化成歷史上的發光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