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涼歸屬,除卻羌人不時襲擾,西北再無戰事。而隆冬將至,要討伐羌人,只能等到明年開春。
龐統上疏道︰「社稷江山,民生為先。雍涼連年征戰,百姓流離,以致田地荒蕪。而除卻幾大河流沿岸,處處缺水,使西北地廣人稀,民生艱難。如今三軍解甲,閑置可惜。不如墾田引渠,興修水利,即可為雍涼百姓造福,又可防止士兵懈怠。」
李勛納之,招蔣琬、費、董和等人商議引水開渠之事。黃河兩大支流,渭河、洮河貫穿雍涼,水量充沛,蔣琬等人劃定開渠路線,李勛即命趙雲率五萬軍,按圖開渠。又命徐盛領五萬軍,助各郡開墾荒田,修建房舍。李勛又設立「渠田費」,一眾士兵除按時發餉外,視開渠墾田進度,額外獎勵銀錢。如此一來,熱火朝天的「西北大開發」轟轟烈烈的展開。
同時,李勛發布榜文,當地百姓願意出工的,也按例發放錢糧,並且百姓每開墾十畝荒田,即可免費得一畝。所有新開荒田,一律由官府免費提供種子。民以食為天,土地才是農民的命根子,開田能得工錢,還能免費得土地、種子,這種好事誰能錯過?在這些政策調動下,因天寒而閑置的勞力,一個不剩的投入到大開發之中。
當然,這些投入也不是憑空而來的。益州多年無戰事,「天府之國」在費治理下日漸繁榮,為李勛積攢了大批銀錢軍糧。甚至有人听說西北獎勵墾荒,攜家帶口從各地趕來。畢竟中原、江南還不平靜,誰知道哪天又起戰火。雍涼安定,又有長安、潼關之險,戰火也波及不到。
將這些交給一眾文武處理,李勛又籌劃將漢中王府從成都遷到長安。
多年東征西討,李勛也沒機會去成都王府暫住,還不如遷到長安,方便日後指揮中原大戰。而且長安為西漢舊都,雖然廢都百年,但天下中心的框架還在。更不用說當年董卓燒毀洛陽,挾漢天子逃到長安,已經建設了一批豪華宮舍供其入住。
蜀道艱難,李勛只命人將一些重要文書器具移到長安,成都王府保留,作為行宮。
另有一事,讓李勛放在心上。馬騰在世之時,已經在涼州建立軍馬場,同胡人也有來往。戰馬是重中之重,擁有一批好戰馬,就有了一批騎兵。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重武器。只是戰馬昂貴,訓練騎兵不易,只有涼州和燕雲等靠近胡人草原的地方,才有天然牧場。這也是西涼鐵騎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縱橫天下的原因。
人到用時方嫌少,李勛又發愁缺少管理軍馬場,開通西北商路的能臣。管理軍馬場還好說,刑道榮這個萬年後備又能派上用場。但開通西北商路,就需要一個經濟高手。若是雍、涼、益、荊州等地商路聯絡成一片,織就一張商業大網,那李勛就再也不用為錢糧煩惱。
無奈何,李勛只能找蔣琬這個文臣之首要人來了。
蔣琬知曉李勛來意,頓時陷入兩難。李勛帳下文臣本就不多,如今大多垂垂老矣,又正值西北大批用人之際,難免捉襟見肘。苦思半晌,蔣琬想起一個人來。
已故長史董和之子,董允。
董允為人謙虛,禮賢下士,為官甚有威嚴。而且出身豪門,見多識廣,在李勛攻略荊北時,已經在蔣琬手下處理益州政務。
蔣琬的推舉,李勛自然信得過。也不用當面考校,李勛直接任命其為從事中郎,全權處理西北商路開拓之事,隸屬蔣琬屬下。董允有其父董和之風,接到任命不驕不躁,即可啟程前往涼州。
經過這件事,李勛心中警惕。手下大臣青黃不接,現在還好說,五年、十年之後呢?這些得用的能臣都逐漸老去,誰來接手這偌大的江山?人才選拔成了李勛心頭一塊重石。
選拔人才,秦代用軍功制,漢朝用察舉制。所謂察舉制,就是各郡長官有權舉薦人才,朝廷勘察之後,認為其可用,便收為官員候補。
察舉制自漢武帝時開始,經年發展,考察項目由少到多不斷遞增,名目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等。比如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才開始步入政壇。
但察舉制有個弊端,權門豪族把持名額,任人唯親、唯財、唯勢,導致平民儒士中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漢末尤為嚴重。這並不是說豪門氏族就不出人才,相反,豪門氏族因為有接觸知識文化的條件,也出現不少名人名士。但天下之大,平民仍佔多數。有基數在,就算人才比例少些,其總量也不容小覷。
更不用說,權門更迭,平民出頭無望,必會導致階級矛盾積壓。在特定時段爆發出來,便是曠世之亂。黃巾之亂何以發展如此迅速?除了災荒,便是**。而這種矛盾的積壓,就是**之根本。
李勛將這個難題交給蔣琬,命他在處理西北軍政之余,與一眾文臣商量個章程出來。
若真能設計出一個兩全其美,又能沿用後世的法子,這些設計者們必定會被後人銘記。為官者,除了位極人臣之外,不就奢望個青史留名?所以即便政務繁忙,蔣琬、費等人也樂此不疲,絞盡腦汁也要想出辦法來。
終于,眾人設計出一套方案,讓李勛評論。保留察舉制,但削減其名額,察舉制與科試制並行。所謂科試制,就是在君上覺得有必要選拔人才時,便在全國範圍內征召人才,通過考試海選。所用考題,根據當時所需,不一而足。如此一來,豪門仍舊把持部分選拔權力,平民也有出頭的機會。
李勛以為然,就命蔣琬主事,且在雍、涼試行,若是收效不錯,再推廣到各州。蔣琬欣然從命,並請李勛出考題。李勛稍事思考,便以「興農通商」為題,開科選拔。
現下還好,亂世之中,舉國都是一言堂,豪門也不敢得罪君上。若是等到天下太平,君權削弱,再要推行這些對豪門不利的政策,就難上加難了。
諸事下放,又不用領兵作戰,李勛突然輕松了下來。馬休進獻大宛馬,追風「年事已高」,便被李勛放到涼州軍馬場中,頤養天年去了。李勛沒事就騎上大宛馬,到處溜達。看看開渠進度,瞧瞧墾荒播種情況,偶爾再到邊塞草原上放馬狂奔,拜訪邊塞名勝古跡,遠古戰場。
不知不覺,隆冬將至,邊塞迎來第一場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