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七卷權傾一方]
第343節權傾一方49
「張師傅,你現在生產的這些家具都是名貴木頭,加工也很精致,余河本土銷售的很少吧?」杜秀青問道。
「是的,我這些高檔的紅木家具,都是定制的,有的是給福建的工廠加工,有的是我自己接的單,目前主要是銷往上海和北京,那里有一大批這樣的消費群,很喜歡仿古式的家私,但是對做工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都要我親力親為。」張如來說。
「那這些雕刻工藝品呢?銷路在哪里?」杜秀青問道。
「這些主要做出口,量不多,但是價格很高,北京上海也銷售一部分。這些都是極其昂貴的東西,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張如來說。
「哦。」杜秀青點點頭。
這個工廠這麼小,這些東西都不是大眾消費,量少但是精致,張如來走的是少而精的路線。這條路好像離集約式發展還是有差距的。
「你以前在福建打工,那兒的雕刻廠也做這些嗎?」杜秀青問道。
「對,也做這些。但是他們用的木料不是太好,甚至有很多是用普通木頭參雜在里面進行冒充名貴木頭,所以價格不貴,但是利潤卻很高,銷量也大,福建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市場,是這種仿古式紅木家具的集散地。」張如來說。
「你覺得余河有沒有發展這種產業的可能?」杜秀青問道。
「這個……我不好說。」張如來有些支吾地說道。
「張師傅,你是從外面回來的,對于余河的木雕開發你更有發言權,」杜秀青說,「今天我和于縣長過來,一是參觀你的這些杰作,二是想听听你對開發余河木雕的一些看法。」
「這個……」張如來似乎還是有些顧慮,他看了看杜秀青,然後又看了看坐在旁邊的于少鋒。
「沒事兒,你有什麼建議或者是想法都可以說,直說。」于少鋒鼓勵他道。
張如來為兩位領導添了茶水後,才抬起頭,鼓足勇氣說道︰「不瞞兩位領導,余河木雕已經走向了沒落,要想重新打造余河木雕,絕非一件易事。現在廣東福建的木雕家私木雕產品,中高低檔,應有盡有,已經佔據了市場。我們落後別人太多了。況且,我們這兒的投資環境不理想,很少有大資金落戶我們余河,就是本土本鄉的人,出去了也都不想回來了。」
「張師傅說的是實話。」杜秀青點頭說道,「我們面臨的市場挑戰很大很大,但是這並不等于我們就可以放棄。越是艱難,我們越是要努力,才能爭得一線機會。你說本土本鄉的人出去後都不願意回來了,張師傅當年又是為什麼而選擇了回來呢?」
「唉,這個說來話長。」張如來嘆了一口氣說,「我啊,九十年代初就南下打工,在外也混了十多年了。在原來的工廠干得很不錯,老板也很賞識重用我,已經做到中層管理。而且,當年老板為了他工廠的名氣,還特意把一些技術骨干挑選出來進行培訓,讓我們去參加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我是最早的一批,有幸在廠里獲得了第一批參評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資格,而且還通過了。可是,三年前我不得不回來,是因為老娘老了,病重,我又是唯一的兒子,說實話,老板都不放我,可是不回來那就是大不孝。可是回來後呢,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那邊的工作也就做不成了。回到家里開支很大,媽媽看病要錢,孩子讀書要錢,思來想去,還是要尋找出路。我也沒別的本事兒,只會做點木雕。所以開始就在家里自己一個人干,做點小件雕刻,寄給以前認識的幾個客戶看看,憑著以前的關系,當然也憑著自己的工藝水平,後來他們看中了其中的一些,我就慢慢做起來,然後就擴大了一些,招了幾個工人一起干。很艱難,一個人起步很艱難。」
「是啊,要干成一件事兒,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幸好你挺過來了,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這個工廠。」杜秀青感嘆地說道,「你是全國工藝美術大師?那一定是余河的第一位大師了!」杜秀青很吃驚地問道。
「呵呵,是啊,我也沒當回事兒,但是現在這個頭餃好像越來越值錢了。而我似乎是得來毫不費功夫!」張如來笑著說。
「那是你的實力爭來的,也是苦干出來的,」杜秀青說,「這麼一位大師,埋沒在余河,真是可惜了啊!張大師,你得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借著你這個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的頭餃,好好炒作一下,讓余河木雕借著你的名氣,一起走出余河,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
「是啊,我也想啊!可是我們余河沒有這樣的氣氛啊,獨木難成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張如來嘆口氣說,「不像在廣東福建,大師多,工廠多,市場好,大家互相促進,互相交流,有很好的藝術氛圍,市場氛圍,能夠培養出大師來,余河啊,暫時沒有這樣的土壤!」
「土壤也是搭建起來的,只要我們一起朝這個方向努力,就會有這個土壤,就會有這樣的氛圍。張大師可以做余河木雕的領頭人,來為發展余河木雕出謀獻策,也讓余河能盡快培育出這樣的土壤,讓更多的大師成長起來,如何?」杜秀青問道。
「呵呵,這個我當然樂意,只是怕才疏學淺,做不到啊!」張如來說。
「張大師,你有這個能力,就能挑起這個任務,況且你在外這麼多年,現在又有了自己辦廠的經驗,一定可以的!」杜秀青很堅定地說道。
「我願意試試看。需要我張某做什麼,盡管吩咐!」張如來說。
「好,我們將來會有一攬子計劃來發展余河木雕,需要張大師的參與和支持,相信我們定能合作愉快!」杜秀青說。
「政府搭台,經濟唱戲,沿海開始也是走這樣的路,走向市場了之後,就可以交由市場來解決了,起步比較難。」張如來說。
「萬事都有個過程,但是,只要在努力,就能一步步見到效益,你說呢?」
「對,我也相信是這樣!」
「現在工廠的效益比你當年在福建打工如何?」
「現在肯定比以前好,但是開始的時候是很困難的,借錢度日,借錢買材料,借錢過生活,借錢給母親看病,都是借,親戚朋友都借遍了,難啊!」張如來長嘆一聲。
這一聲背後的心酸,杜秀青感受得很真切。
雖然她沒有經歷過張如來這樣的艱辛,一個人打拼事業的孤獨和艱難,但是可以想象,創業的艱苦曾經是那麼殘酷地壓著他。如果當時,政府能出手幫助他一下,或許他的日子就好多了,發展也會比現在更好。
「張大師,你是單槍匹馬地干,所以會比較艱難,如果政府在這方面有幫扶資助的政策,像你這樣的木雕師傅回鄉創業,這條路就不會太艱辛了。」杜秀青說道。
「對,如果當年我有政府的資助,比如解決貸款什麼的,那肯定是輕松多了。」張如來說。
「現在,我們初步有這樣的打算,由政府來牽頭,打造余河木雕一條街,號召本土本鄉的木雕師傅回鄉創業,帶著他們的技術資金和人脈,回到余河來,你覺得這條路行不行得通?」杜秀青問道。
「要是有這樣的政策那當然是太好了!」張如來興奮地說,「其實,在外面終究沒有歸屬感,無論什麼時候,還是會想回來,畢竟這兒才是我們的家,有我們的父母,孩子,是無法割舍的。如果在家鄉能賺錢,誰還願意離鄉背井呢?」
杜秀青笑著看了看于少鋒,看來,這一點是符合民意的。
「到時候,我們要規劃處一條街專門經營木雕,然後讓余河木雕實現產銷一體化。讓本土本鄉的木雕大師,都回鄉發展回鄉創業,真正把余河打造成木雕之鄉!」于少鋒說道。
「這個思路好,我舉雙手贊成!」張如來高興地說,「不過,我說句兩位領導不愛听的話,把余河打造成木雕之鄉,這個願望很好,思路很好,但是,要真正做起來,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兒,需要漫長的時間,更需要政府制定一個長遠的政策。我們干實業的人,最怕的就是政府三天兩頭的變,一任只管一任的事兒,總是搞半拉子工程。這樣就損兵折將,無法長久。」
杜秀青看著張如來,他的話說得很實在,但是卻不中听,沒有一個領導願意听這樣的話,但是這確實是事實,這就是中國的實情,也不單單是余河,全國各地都一樣。為官一任,政績一搞,下一任往往很難接上一任的茬接著干,因為那不是他的政績啊!那是給別人臉上繼續貼金,誰願意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于是總是另起爐灶,重新開張,又搞一個新的項目,勞民又傷財。這也是很多地方經濟無法為續的重要原因。錢都拿去貼臉子了,真正要投入的地方卻沒有錢去投入,導致很多很有實力很有希望的項目發展不起來,白白糟蹋了前期的投入,浪費了大量的資金。
唉……杜秀青嘆了口氣。
她只能保證自己在位的時候,盡量來做好,把這項規劃做長遠做實在,但是這共產黨的官兒,就是一紙文的官兒,今天你還在這兒,明天說不定就挪走了,誰又能說得準呢?所以,張如來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也是吃了虧上了當的,可謂是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張大師,你的話很中肯,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提醒,非常感謝你跟我們說了自己的心里話。」杜秀青說,「打造木雕之鄉,這個決策我和于縣長已經初步商定,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這個項目,只要我和于縣長有一人在余河,就一定會做到底,你可以放心發展自己的事業,不要有後顧之憂。我希望,這項政策推行後,你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商家,廠家。希望你能帶個好頭。」
「好,謝謝杜書記,我一定盡自己的能力,支持政府,同時也是支持自己。」張如來說。
「時間不早了,今晚打擾張大師了。」杜秀青站了起來,朝外面走去。
走過那兩個首飾盒的時候,杜秀青還是忍不住看了幾眼,真真是個寶貝。誰看了都會愛不釋手的。
于少鋒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
上車後,于少鋒看了看杜秀青,試探著問道︰「杜書記,覺得張師傅的雕刻工藝怎麼樣?」
「不錯,他雕刻的那些精品,確實很好,雕工精致,木質優良,都是上等的佳品。」杜秀青說。
「那一對首飾盒,很值得收藏。」于少鋒說。
「是啊,那可謂是稀世珍品了。光是那木料就價值昂貴,且不論那雕工。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收古董,幾百年上千年的東西,花巨資淘回家,你看看張大師那兒的,不是古董,但是個個都是寶貝。這些也是所謂的奢侈品吧,中國的奢侈品,余河的奢侈品。」杜秀青笑著說。
「你要喜歡,我去跟張大師說說。」于少鋒說道。
杜秀青看了于少鋒一眼,不再吭聲了。
太貴重了,張如來也舍不得吧!杜秀青心里想。但是,她心里確實是很希望能得到這一對首飾盒,因為她有大作用。
可是,這不能說,絕對不能說的。
晚上回到家里,杜秀青對那一對首飾盒還是念念不忘,眼前總是晃動著那對發著柔和的幽幽的光澤的首飾盒。當時看到那對首飾盒的時候,她就想到了它們的絕好用處。如果僅僅是給自己用,那就暴殄天物了。這樣名貴的東西,一定是要讓更高級的人來享用它的。
只可惜,太貴重了!杜秀青嘆了口氣。
忙了一天,她也沒去關心丁志華是否回來,自顧自沖完涼就去睡了。
周日早上,杜秀青醒來,看看時間,已經八點多了。
她慵懶地起床,然後拿起手機,卻發現,里面有一條未讀短信。
打開一看,是朱大雲早上七點十五分發過來的。
青,今天想見你?有空嗎?
杜秀青的心不免還是跳了幾下。
說心里話,她很想去見他。她知道,他每周就只有兩天時間在余河,今天不見,這個周就算是過去了。
可是,潛意識里她又有些不敢。她的身份,在余河還是備受關注的。和朱大雲的相見,如果稍有不慎,那麼,她將名譽掃地。一個縣委書記,男女之事,一旦敗露,那就是作風問題,是會終結她的仕途之路的。
以前和黃鐘明在一起,她還可以隨心一些,因為那時,余河認識和關注她的人並不多。但是,今日的她,已經不是昨日的杜秀青了。她不得不考慮,她每一次偷情所帶來的影響。
思來想去,她還是控制了自己心中的。
對不起,今天家里有事。
她回復道。
這條短信發出去,她能想象得到,那邊的朱大雲一定是滿臉的落寞失望之情。
朱大雲一大早起床,趁著吳淑芳下去做早餐的檔兒,偷著給杜秀青發了個信息。昨晚,他一夜都在想她,就連把吳淑芳壓在身下的時候,他滿腦子還依舊是杜秀青樣子。
早上起來,他實在是忍不住,還是希望能見她一面,哪怕是見一面,也好啊!于是他給她發了那條短信。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杜秀青的回復。是沒醒,還是不回?朱大雲心里很是失望。
等到朱大雲洗漱好了,從衛生間出來,正要起身下樓去吃早餐的時候,才听到手機短信提示。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來一看,頓時心就涼到底了!
她還是不想見自己啊!唉,女人心海底針,難道她真的就不想見我?那一夜之後,一切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了?不可能啊!依杜秀青的性格,她一定是心里有我的,不然也不可能和自己舊情復燃!可是……
他還是不甘心,想變換一種方式去見她。
我想上午帶兒子去溜旱冰,你帶子安一起過來吧!
他發了過去。
很久很久,杜秀青都沒有回復,朱大雲的心又涼了。
帶到朱大雲下去吃完了飯,才感覺到口袋里的手機在震動。
拿出來,果然是杜秀青回復的。
不行,有事走不開。
唉……朱大雲嘆息了一聲。
算了吧,不見就不見!一廂情願干嘛啊!
帶兒子出去玩玩,散散心。操,沒有女人,你會死啊!朱大雲心里罵道。
朱大雲對門外的朱天亮喊道︰「兒子,我們一起去溜冰!」
「好 ,去溜冰!」朱天亮一听去溜冰,歡蹦亂跳的,趕緊去二樓取溜冰的裝備。
在去溜冰場的路上,朱大雲還在心里存著希望,說不定杜秀青也會帶著兒子,突然出現在溜冰場呢!呵呵,那樣的話,他就不但可以看到秀青,還可以見到自己心中牽掛著的另一個孩子了,子安!啊,是啊!子安,和天亮長得很像的子安!
可是,來到溜冰場,朱大雲就失望了,沒有杜秀青和子安的影子。直到他們爺倆要離開了,還是不見秀青和子安。這女人是真的不想見自己了!朱大雲心里有種深深的失望!
就在他想著杜秀青和子安的時候,他的手機卻在口袋里震動。
朱大雲拿出來一看,是管青桃的信息。
雲哥哥,我晚上就回下林,你來嗎?
朱大雲嘆息一下,回復道︰
對不起,我得明天早上才能回去。你也明天再回吧!
那好吧,就是想你!
看到管青桃的回復,朱大雲的心里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在下林的時候,他偶爾會想起杜秀青,心里裝著的實實在在是管青桃。可是,只要回到余河,他就忍不住對杜秀青充滿了渴望!總是那麼急切地想著要見到她!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按理他現在下林有了管青桃,家里有了吳淑芳,從生理的需要來說,他已經是足夠了!可是,為什麼總是要想到杜秀青這個自己無法把控的女人呢?而且,這三個女人當中,他不得不承認,杜秀青依然是最讓他著迷,最讓他無法放下的女人!難道就因為她是自己的初戀?還是因為她總是那麼不可把控?朱大雲無法理清內心的這種感覺。
作者題外話++++++++++++++++++++++++++++
今日推薦《從特種兵到高官︰官場妖孽》
簡介︰第一天上班楊國政就卷進這一樁無法說理的強拆事件,而他不能夠讓兩個美女記者將這事給曝光了。作為曾經的特種兵,他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阻止?用他那極富攻擊性和爆發力來面對矛盾和壓力,任何復雜的局在強力面前都瓦解無形,使得他走出一條全新的成功官場路……
征服美女就是事業的開端,權、色、財就是人生的真諦奧妙
閱讀方法︰直接搜索《從特種兵到高官︰官場妖孽》,或記下書號︰208771,然後任意打開一本書的連接,把地址中的數字替換成208771即可。
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