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與公孫瓚在易京進行了三年戰爭,最終袁紹用挖地道方法攻克易京,公孫瓚**身亡。公孫瓚殺幽州刺史劉虞後,在其子及外族部落聯合進攻下,難以堅守幽州,在與袁紹爭奪冀州中也連連敗北。此時,他听信童謠「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選擇臨易之地築京而固守。
臨易舊址在原河北雄縣,古縣之地,現劃歸容城界內。當時其位于燕國南界,趙國北端一線交界處。按理公孫瓚應據守臨易城,但其相信「中央不合大如礪」之言,選距臨易城約四公里之處為「礪」而築京,「礪」,磨刀石也。即選一處象磨刀石大的地方來避世。
這塊地方在哪兒?即現在雄縣的「西樓村」。此地北有大清河即易水注入,繞臨易城南而走,西、南、東有白洋澱之水所臨,故公孫瓚棄臨易城在「西樓」之地「圍塹築京」。公孫瓚依據兵法「百樓不攻」來建造「營樓櫓十重」,實為以易京樓為中心,共有十道壕塹所圍的「營樓碉群」。按《英雄記》曰︰「瓚諸將家家各作高樓,樓以千計。」
這是一個龐大數字!上千高樓怎麼擺?每道壕塹間隔應在100-200米之間(以弓箭射為距)展開。以易京樓為中心計算,100米開外為第二圈,築京3個,第三圈6個,……,第十圈則為768座營樓,十道壕塹共1533座營樓,實際上是一個直徑2公里範圍的碉堡城!並由家族來守衛。關靖曰︰「所以猶能相守者,顧戀其居處老小」即是如此。在這個區域內,人們可屯兵休養。亦可屯田力耕,以作休養生息。在冷兵器時代,攻城是為下策,費時費力,死傷慘重,經濟能力也難以承受。百樓不可攻打,修上千座高樓就更難攻了。
公孫瓚據有「300萬斛」糧食(三國演義講30萬,三國志載300萬,采300萬為計算)。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1斛等于10斗,即有3000萬斗糧食。
按當時一個士兵每月需16斗糧計算,一年為192斗/人。3000萬可供3萬人吃五年!
單從軍事角度講,公孫瓚「築京屯田」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辦法,形式也有所創新。但公孫瓚不能主動出擊,僵板固守是戰略上錯誤。對被困士卒不欲援助,造成外圍陣地丟失,削弱了戰斗力。在反擊袁軍地道進攻戰中乏術,袁紹則采用挖地道至樓底,再放火燒木造成樓坍塌,其法之妙是攻防戰中的成功之處!應該說,現近代固守城池所修碉堡外圍工事,無出公孫瓚「圍塹築京」之法。
1斛=1石=10斗=120斤
=60公斤
1士兵=16斗/月=192斤/月=6.4斤/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