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探花 第三十八章 花魁爭風!(上)

作者 ︰ 風煙淨

酒醋腰子,石頭魚,糊炒田雞,青蝦辣羹,酒醋蹄片生豆腐,清蒸蟹一桌子豐盛的美食,配以醉仙居特釀的黃酒,還有哼著清平小調的美貌清倌人,該有的色香味都具備了。《》最重要的是,這桌上的人員不多,分量卻是十分的沉重。

一番客套的引薦招呼之後,竇年德和王匡廬分左右坐了尊貴席位,宋易則謹慎的坐在了最下方的位置,離著兩位汴州城的大人物隔了幾個座次,說是設宴,其實一張大桌之上,只不過三人而已。

王匡廬的人際關系做得油滑,既不想讓新船之事泄漏出去太多以免之後會有些萬一的事,也沒忘記了這份功勞終究得拉來一城知州竇年德分享一番,順便在宋易面前顯示了主人家的尊貴身份和大度氣質。

宋易其實是真的意外,更不要說竟然能夠被王匡廬不由分說的就拉著來見了這位汴州一地集軍政大權于一手的大人物。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呵呵我才知道原來匡廬公府上竟然藏得了這等少年英才,如今竟然又為我大趙發明新的船只,實乃我大趙之福啊」竇年德微微捋著胡須笑著說道,面容和那日在流緣畫舫上遇到的竇狼牙有幾分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眼前的中年男子氣度稍微多了幾分雍容文氣,比之竇瑯琊的勇猛粗豪也自然是顯得更加的文中溫潤,畢竟是久經官場高位之人。

宋易拘了一禮,面容淡定的回答道,「大人過獎了,宋易一介小民,偶然得了些不常有的靈感,純屬巧合,比起大人治民一方,造福社稷,宋易愧不敢當。」

王匡廬其實是不太了解宋易的,之前早知道王蘇帶了宋易這麼一個家丁在府上,根本就沒有過問,還是等到那艘小木船模型被自己嘗試著拿到造船工坊和匠師們探討之後震驚之下才終于找出了這位隱藏的才子。原本帶著宋易見知州大人,不過也就是場面上的一些安排,但是眼下看宋易應對得體,倒是不由得面容當中帶了幾分得色。♀

「哈哈宋公子倒是會說話!匡廬公當真是好福氣,令千金貴為皇妃也就算了,府上的家丁竟然也有如此才能和風度,真是讓竇某不得不服,不得不服啊」竇年德哈哈笑著,然後舉起手中的酒杯向王匡廬勸酒,宋易自然是不得不酒杯作陪。

桌上的豐盛美食勾動著宋易的食指,但是礙于兩位大人物的面,宋易不得不小心謹慎的夾著每一筷子下嘴,謹慎著自己發出異常的聲音給人落下不好的印象,這大概就是這種場合的不適了。說是為宋易設宴,其實也就是王匡廬和竇年德二人的單獨宴會,偶爾和宋易說上一些造船詩詞方面的話題,宋易只有回答的份。

推杯換盞,美食脂膏,清平小調,素手美人很快一曲清平調撫完,這時候有酒樓的老板敲門過來笑著抱歉說道,「大人,黃鶯姑娘請來了,您看是否現在進來奉陪?」

竇年德眼神微微亮了一下,連聲說著讓黃鶯立刻入內。

宋易心中微微一跳,想著難道今晚竇年德和王匡廬竟然邀請了黃鶯過來獻曲?很快宋易眼前就是一亮。

抱著琵琶進來的女子果然就是那日在流緣畫舫上以聲音驚愕過自己的那位美艷女子,依舊是素色的衣衫,縴細柳腰搖曳著就進來對著三人道福行禮,當看到席位上的宋易時,黃鶯似乎也微微詫異了一下,眼神有那麼片刻的驚訝之色閃過,但是很快就消失不見。

「大人想要听哪首曲子呢?」黃鶯櫻唇輕啟,聲音果然是極其的悅耳嬌柔。

「匡廬公,今日是你做東,理應由你開口才是啊!這位是滿庭芳的黃鶯姑娘,我偶爾听聞了她的曲調,當真是人間難得幾回聞啊,匡廬公不妨今日也可以品味一番人間佳音。」竇年德笑著說道,還曲,臉上已經浮現了享受之色,語言之間極為推崇黃鶯的樣子。

宋易眼中不由得掠過了一絲極其古怪的神色。竇年德也這麼中意黃鶯這個女子,而竇家的二公子竇瑯琊又恰好就是上次在流緣畫舫上面設了詩會專門為黃鶯造勢的人,也不知道這對父子知不知道互相彼此都中意了同一個女子呢?

「嗯既然竇大人都說黃鶯姑娘曲調優美,我聞姑娘嗓音也確實是極美的。不如今日咱們來個新鮮的花樣好了。听聞宋易在汴州城竟然還有青樓探花郎的薄名,不如今日就由宋易當場作下一首詞曲,也由黃鶯姑娘當場彈唱,這樣可好?」王匡廬微微笑著說道。

王匡廬此舉其實也是好奇宋易的才華而已,他這幾天一直就听聞了一些宋易的事跡和詩詞作品,到底這個府上的家丁怎樣,他也只是第一次見面,還從自了解過他的才華,甚至那艘小木船造出來之時,他也不在當場。眼下借著這樣的機會,自然是想見識見識如今滿城傳誦到花郎是否真的能夠如所說那般信手提筆作新詞。

竇年德一听,頓時也連聲附和起來。兩人一唱一和,宋易頓時沒了後路,面泛難色微微沉思起來。

此時,場上諸人的眼光就不由得都被吸引到了宋易的身上了。

黃鶯睜著一對水霧迷離的杏眼好奇盯著宋易,她其實也只是耳聞明月樓中探花郎的流傳,但是終究是沒有見過他的面。那一日在流緣畫舫上其實宋易還是給了她留下了印象的,但是那時候黃鶯還不知道宋易就是那位明月樓中到花郎。

此時見到他和城中兩位重量級的人物同席,並且由王匡廬和竇年德同時推舉出來作詞,自然是確認宋易就是探花郎無疑了。其實黃鶯此刻更加好奇的卻是宋易這個男子的故事。

青樓較之其他地方自然能夠探听到更多的事情,當日探花郎和杜青煙在城門口與趙簡之發生的那一場沖突雖然基本上是沒有普通百姓知曉,但是終究是有些見了那場風波的城衛兵丁會偷偷的跑去滿庭芳尋歡,關于明月樓的花魁跟人私奔卻被捅了一刀的傳聞自然是流傳出來了一些。

黃鶯好奇的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值得明月樓中那個和自己齊名,甚至是隱隱壓了自己一頭的杜青煙如此不顧一切的為這個男人挨了一刀。帶著這份好奇,黃鶯瞪著自己迷人的眸子盯著宋易,想要看出他會是個怎樣的男子。

宋易其實心中關于詞曲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但是讓宋易無語的是,這首詞在這時代卻是已經有了的,而且作詞的人也叫蘇軾,但是這個蘇軾一生中也就作出了這麼一首曇花一現的驚人絕筆,和前世課文中了解到的大文豪蘇東坡似乎又有些不盡相同。

當然了,這些都是宋易在明月樓期間經過杜青煙之後才了解到了的,至于詩詞這些,宋易早已經知道了自己記住的大概哪些是這時代還有過的就夠了。

宋易裝模做樣的沉吟了一會,忽然間輕輕擊案一下,眼神一亮。

頓時間王匡廬,竇年德異口同聲的問道,「怎樣,可是想到了?」

明眸善睞的黃鶯也是微微期待的眼光閃了一下,不知道這位流傳中的明月樓探花郎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獻丑了!」宋易微微笑了笑,然後移過一旁早已準備好的筆墨,執筆開始落字。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秀氣的瘦金體字瑩瑩而落,一副前世李後主的《烏夜啼》頓時躍然紙上,宋易依舊是沒有題名落款。這不是矯情也不時虛偽,只是這詩詞他拿來用也不為過,但是終究是厚不下臉皮題上自己的名諱。

留下一些揣測給旁人去猜也不好。

這一首詞,墨跡王匡廬就已經探首過來窺望,等到念通暢之後,這位知州大人頓時驚嘆了一聲,拍案連聲稱妙。王匡廬驚訝之下直接就將那張紙接了過去,然後開始念了起來,「無言獨上西樓剪不斷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黃鶯听著王匡廬念出來的聲音,也跟著櫻唇輕啟,細聲念道。

當王匡廬念完,黃鶯的臉上頓時充滿了一種驚訝的神情,雙眸當中不自覺的就充滿了更多的好奇之色。

「宋公子大才啊!本官好歹也是科舉入仕,卻自認為宋公子這等文采實在是讓竇某人望塵莫及啊!大才啊」竇年德拍著桌子稱贊道,然後舉起酒杯恭喜王匡廬慧眼識英,府上得了這樣的一位賢才。

王匡廬也是讀過書的人,雖然文采不怎麼樣,但是念過兩遍之後,也是明白了宋易這首詞理應是絕妙的好詞,念起來囔囔上口不說,還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憂愁思緒散發了出來。當下就舉起酒杯和竇年德,宋易一起滿飲一杯。

推杯換盞,夸贊吹捧之間又是一番熱烈的詞語,話題卻已經是竇年德開始就著宋易寫下的這首詞在做著點評,字字珠璣,也句句贊嘆。竇年德貴為一方知州,而且是天下富貴有名的汴州知州,于為人上面實在算不上古板,看他能夠淡然的面對眼下這種詩酒笙歌美人奉陪的場合就知道竇年德的圓滑程度早已經到了一個收放自如的地步了。

說完宋易的詞,竇年德這才想起來一旁的黃鶯還沒開始唱曲。頓時帶著期待的表情朝黃鶯問道,「黃鶯姑娘剛才可是答應了下來的,眼下可是能夠將這首小曲當場哼唱了出來讓我等享享耳福?」

黃鶯抱著琵琶站起身來,微微折了折的柳腰說道,「宋公子果然不愧是名滿汴州到花郎,眼見為實,黃鶯有幸今日親眼得見公子新詞問世,佩服之至。小女子唱的若有不入耳之處,還望海涵」

PS︰其實在寧師師和黃鶯的花魁爭斗之間,個人是比較不那麼喜歡寧師師的,不知道各位看官支持哪一方奪魁呢?有喜歡探花的朋友可以加群一起討論︰10889054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流探花最新章節 | 風流探花全文閱讀 | 風流探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