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若只如初見 第101章 攔截了一個小太監

作者 ︰ 落雪公主

吟完上一首,李白觀察了一下皇上和太真的反應,見他們似乎對這些描寫皇宮華麗生活的詩作比較感興趣。心里冷笑了一聲,然後接著吟道︰

盧橘為秦樹,蒲萄出漢宮。

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

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君王多樂事,還與萬方同

吟完依舊將壺中酒一飲而盡。太真笑道︰「果然是李太白,真可謂是字字有姿態儀容,字字見曼麗風神,若先生稱詩中第二,普天之下試問還有誰敢稱第一呢。」

皇上也補充道︰「先生所作果然是將朕這行宮風韻描寫的一覽無余了,仿若一幅畫,先生上了色彩,這才生動起來了。」

李白鞠了一躬,說道︰「只要陛下和娘子喜歡,臣自然能吟出更多以為助興。」

楚雲裳警覺起來,莫非李白此次所作的竟然是《宮中行樂詞八首》?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柳色黃金女敕,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後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繡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

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

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

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宮鶯嬌欲醉,檐燕語還飛。

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

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

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游。

皇上听了擊掌叫好,一面命高力士喚人一一記錄了,一面親自走下來舉起酒杯盛贊李白。

「朕能得先生,猶如得一寶。此乃朕之榮幸也。」

李白听他此言略想了想,趕緊屈膝欲行禮,被皇上給扶住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正在興頭上,此時就算他說什麼,他恐怕都不會反對吧。

「先生盡管說來便是。」

李白因想起落魄回朝的子木,于是說道︰「忠武將軍依然回朝,幾次欲朝見陛下都未果。他擔心打擾陛下雅興,不敢貿然前來覲見,臣想他既然如此突然而歸,必定是有所重大發現的,陛下意為如何?」

皇上一听,甚是驚訝,連連問道︰「你是說,忠武將軍?他回來了?什麼時候的事?為何朕不知情?」

李白看了一眼旁邊的高力士,面無表情地說道︰「已是幾日前了。」

皇上听聞後沉默半晌,說道︰「明日回朝。」

高力士在心里暗暗著急,他要想辦法將此消息通知給李林甫,讓他在朝堂上也有所應變。

不知道為什麼,听到子木回來的消息,心里竟然一陣莫名的緊張感,或許還有一絲絲激動,她說不清楚,或許是因為廣寧吧,這次廣寧終于又見到自己的心上人了。也許她才是最開心的吧。

是夜,高力士服侍完皇上和太真安寢後,悄悄走到了殿外,伸手召喚了一個小太監,那小太監鬼鬼祟祟地接過一個東西後又點頭哈腰一陣就領命去了。

小太監一路小跑,並沒有走宮門,而是走了宮門旁側很遠處的一個小角門。他不知道,此刻他的身後跟著兩個人影。

小太監出了角門,外面果然有一匹馬接應。

就在他抓住韁繩準備上馬的一瞬間,一個黑影一個躍身抱住了他,並及時用沾了迷藥的布團塞住了他的嘴,不一會兒他便無聲無息地暈了過去,然後黑影將小太監手中的信條取了下來,然後藏在懷中,二人合力將小太監抬起扔到馬背上,然後用樹枝使勁扎了下馬,馬一受驚,便一聲長嘶往前撒開蹄子便狂跑了起來。

二人見他已經消失在夜色中,這才摘下面罩,相視而笑。

沉香殿。俞瑤焦急地來回踱著步子,像是在為什麼事憂心忡忡。桑晴坐在燈下做著針線活,她只知道楚雲裳有要事出門,俞瑤不多說自己也就不能多問。

過了一會兒,有人在殿外敲門,俞瑤一個機靈回過神來,桑晴早已經跑去開門了。

門一開,兩個黑影便一閃而進,嚇了桑晴一大跳,剛要張口喊有刺客,楚雲裳趕緊拉下黑巾,捂住了她的嘴。桑晴一見居然是楚雲裳和李白,立刻止住了聲音。」奴婢見過李大人。」桑晴趕緊行禮。

李白略微一笑,然後回身關了門,幾個人來到桌子前坐下。俞瑤興奮地圍過來,問道︰「可有什麼收獲沒有?」

李白見她如此心急,笑道︰「果然不叫人失望。」說著已經從懷中掏出了剛才那個字條。

然後在燈下緩緩展開。

只見上面寫著︰

陛下回宮,當心忠武。

「當心‘忠武’?忠武是誰?」俞瑤不解地問道。

李白和楚雲裳交換著眼神,桑晴想了一下,直言說道︰「之前听聞主子說過,若奴婢沒有記錯,忠武將軍,可不就是雲裳和先生的結拜兄弟麼?」

听到這句話,楚雲裳的心里莫名的一陣難過,當年放浪不羈的子木搖身一變成了朝野紛議的忠武將軍,她知道這不是他想要的,可是他想什麼呢?自己又說不上來,或者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他。

「沒錯,正是子木。高力士這封信定然是要送給李林甫的,我來之前子木將一切都告訴了我,此番巡查弊病百出,他本掌握了最重要的證據,卻因為一時疏忽走漏了風聲,這樣一來,李林甫恐怕已經將他視為眼中釘了,高力士素來和李林甫走的較近,這次通風報信也是情理之中。」

楚雲裳听他說完,沉思片刻,剛要說話,俞瑤已經嚷嚷道︰「豈有此理,我早知道你們古代朝廷官員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之風很厲害,可沒想到竟還真遇見了。」

俞瑤話沒說完,就注意到楚雲裳正沒好氣地瞪著她,俞瑤意識到自己嘴快,一時失言,趕緊自己打圓場說道︰「我的意思是說,你們官場真黑暗啊,像我這麼單純的人肯定是玩不轉的,幸好我是女子。」

楚雲裳見她也知道自己的失言,也不再追究,橫了她一眼,扭頭和李白說道︰「我听說,宰相和楊國舅關系日益緊張,那楊國舅雖然為人貪婪狡詐,但卻是很惜才的,我想若是咱們放出風去,將子木英勇事跡吹到楊國舅耳朵里,不難他不注意到子木。這樣一來,子木不但不會有危險,日後指不定還會得楊國舅庇佑,雖說楊國舅為人,我也不喜歡,但是眼下這是救子木的唯一辦法了。」

李白皺眉思忖了一回,說道︰「你是說,讓兩虎相爭?但是以我對子木的了解,他斷然是不會同意的。」

楚雲裳又何嘗不清楚這一點,子木太過于驕傲,從不認輸。更別說依靠別人來苟活。

「我知道,但是為了他好,我會想辦法說服他。」

「關于楊國忠這個人,我倒是了解一些,他原名楊釗,為人伶牙俐齒,巧為鑽營,在宮內,他經常接近娘子,小心翼翼地侍奉陛下,投其所好;在朝廷,則千方百計巴結權臣。每逢禁中傳宴,楊釗掌管樗蒲文簿,陛下對他在運算方面的精明十分賞識,曾稱贊他是個好度支郎。不久,楊釗便擔任了監察御史,很快又遷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便身兼15余職,成為朝廷的重臣。楊國忠在與宰相李林甫的關系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楊國忠為了向上爬,竭力討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為楊國忠是皇親國戚,盡力拉攏。在‘倒亨’一事中,楊國忠等人充當打手,並積極參與其活動。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由于楊國忠恃寵敢言,所以每次總是由他首先發難。楊國忠與太子李亨的矛盾也由此愈結愈深。後來,李林甫與楊國忠由于新舊貴族之間的爭權奪利產生了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待王的問題上。因王氏的寵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楊國忠共同嫉妒的對象。但是為了牽制楊國忠,李林甫則極力提拔王氏;當楊國忠陷害王氏時,李林甫又竭力為其開月兌罪責。我想陛下之所以如此信任楊國忠,除了于太真娘子之外,主要是借以牽制李林甫的專權。同時為取代已經衰老了的李林甫做準備,陛下雖然表現出一副對朝堂之事不再過問的散漫狀態,但是在他心里還是很清楚的。眼下太真娘子的恩寵如日中天,楊家勢力也是漸漸壯大,李林甫一把老骨頭活不過幾年,年輕有為又善于逢迎的楊國忠必然會取而代之。」

李白一席話,三個女子都仿佛如醍醐灌頂般,仿佛對這深奧的權力之爭和官場險惡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楚雲裳沉默半晌才回味過來,只是說了句︰「我知道在這個皇宮里生存很艱難,但是更艱難的還是官場,大哥二哥既然都已經卷入其中,我們就不能坐以待斃,任人宰割。親近楊國舅不是目的,目的是我們要假以別人保護自己。」

李白听她這麼說,苦笑道︰「沒想到雲裳竟有這番志氣。子木如今官至忠武將軍,今後戰場殺敵為國效力,自然是大丈夫施展宏圖之志,而那些空有一腔報國熱忱卻得不到賞識的人,才是真正的悲哀。」 。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若只如初見最新章節 | 穿越之若只如初見全文閱讀 | 穿越之若只如初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