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和涼州的交界,此時張溫他們的大軍就駐扎在此。而同樣的,韓遂也帶著他新整合的大軍在此地與漢軍兩方對峙著。
其實韓遂他本來是想過再在涼州搶上一回,然後再兵進司隸。不過當他知道此時的涼州刺史早已是走馬上任了,而且還是馬超馬孟起的時候,他就馬上打消了這個想法。什麼叫「人的名兒,樹的影」,其實就是如此。要說韓遂一點兒都不不懼馬超,那是假的,其實從他當年在何進府上第一次偷偷看到了馬超的時候,他就給馬超打上了一個不可輕易得罪的印記。
結果等自己女婿閻行把馬騰射死後,他就知道,自己這輩子和馬超已經是不死不休了。而本來他之前也派人勸說過馬騰,想讓大家一起合作。但馬騰卻沒吃他那套,最後前涼州刺史耿鄙誤中了韓遂之計,最後連馬騰也被閻行毒箭射中,不治身亡了。就從那時起,韓遂就知道了,早晚馬超得來找自己報父仇。可馬騰死都死了,所謂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啊,也不能怪自己的女婿,韓遂到最後也只能是認了,這都是沒辦法的。但如果說真能重來一次的話,韓遂絕對不會讓馬騰死,就算是非死不可,那麼他也絕對不會讓馬騰死在自己屬下的手里。
再之後韓遂就怕馬超來找他報仇,說不怕那都是假的。但他可從來沒有表現出來什麼,畢竟身為一軍的主帥,也是當主公的人,不可能在自己屬下的面前表現出懼怕什麼人來,那樣兒根本就不行。可表面上是一回事兒,但是內心卻又是一回事兒了。不過之後他也沒見馬超有什麼動作,可是韓遂對此不但是沒放心,反而是更加擔心了。因為一個人不怕他沖動,就怕他異常地冷靜,韓遂就是這麼想馬超的。要說他父親都死在了自己屬下的手里了,那麼他不找自己報仇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為何一直都沒有動靜,這個,可就值得好好去想想了。
因為當時在韓遂的想法中,馬超之所以沒有什麼動作,這第一個原因嘛,那可能就是因為他沒什麼勢力了。因為馬超的官職早已是被劉宏給免去了,所以他既然帶不了兵了,那當然也就沒有和自己抗衡的資本,所以他沒什麼動作。但大的方面沒什麼動作,可就連小的方面也一樣是沒什麼動作。本來按照韓遂的想法,沒準馬超會請刺客來刺殺自己還有自己女婿閻行也說不定,結果那時候韓遂對自己的人身安全可以說是異常地重視,讓閻行是寸步不離自己左右,而且加派了不少的武藝不錯的士卒來保衛自己,而自己所在的大帳也是不固定的,沒人知道自己具體在哪兒。
可是就這樣兒,之後一直也是沒見馬超有什麼動靜,這時韓遂就給馬超又打上了一個異常危險的信號。就是他所想的那樣兒,一個人不怕他沖動,但就怕他異常地冷靜。自己屬下殺了馬超的父親,而馬超卻是半點動作都沒有,這說明了什麼,這就說明馬超是不打無把握的仗啊,可只要他動手,那麼他一定就會一擊必殺。所以他一直都在蟄伏著,在等待著時機啊。只有這樣的敵人才可怕,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出現,所以韓遂他寧可是面對著其他的敵人,但他也不願意去面對馬超這樣的對手。
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沒有千曰防賊的,可是韓遂也知道自己應該是早就被馬超給惦記上了。但自己對此卻是一點兒的辦法都沒有啊,你說去把馬超殺了,這個韓遂也想,他太想了,但是也知道自己還沒那麼大的本事。要說派刺客去可以,但是萬一要是失手了,那麼最後死的估計就是自己了。所以韓遂可不敢去賭這個,而他覺得自己能做的,那就只有把自己的勢力越做越大,大到最後馬超拿自己沒有辦法了也就是了。
所以可以說韓遂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地去避開馬超,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他的心中,馬超的影響已經逐漸地在減小著,韓遂倒是放松了很多很多。可到了他再想搶一遍涼州的時候,卻發現,原來馬超已經做到了涼州刺史,而且自己可就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活動呢,這個發現可把韓遂嚇了一跳,如此看來馬超對自己的陰影還是存在的啊,而自己卻沒重視。
而他還是依舊不想去面對馬超,哪怕如今自己的勢力已經是很大了,光手下的士卒就近十萬,可不是幾萬。但韓遂卻有種預感,自己不會是人家的對手,所以如果冒然前去的話,沒準自己最後就回不來了。所以就在他如此的想法中,韓遂在涼州的動作是小心翼翼,小心的不能再小心了,就怕把馬超給招惹來。
之後,韓遂還特意把此事向成公英詢問了一下,結果成公英聞言也只是一笑,說道︰「主公,涼州如今已經不足我們再去有所動作了,所以屬下以為當是兵進司隸為好!」
然後成公英又給韓遂做了以下分析,「主公請想,首先涼州本來就是窮苦之地,苦寒之地。而且早已是被我軍搶過了,那麼為何還要把兵力浪費在此呢?而且主公當知,如今除了涼州的治所漢陽隴縣外,其他的地方可以說已經不值得我軍再動武了,可那漢陽隴縣卻絕非一般的地方可比啊!!」
韓遂在听了成公英所說之後,他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想想成公英的話是一點兒不錯。
成公英繼續說道︰「上次我軍在隴縣折戟而歸,想必主公不會忘記這前車之鑒!而馬孟起之師閻忠就在此地,此人的本事,想來主公比屬下更為清楚,所以不必屬下多言!既如此,那麼兵發隴縣是不可能的,而如今我軍是絕不可陷在涼州,因為一旦如此,那麼張溫等人的大軍必然會趁虛而入,到時我軍月復背受敵,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屬下建議還是兵進司隸為好,哪怕是再與漢軍對峙,屬下認為那也比在涼州好!!」
其實成公英說的很簡單,那就是涼州只有一個地方有進攻的價值,無非就是漢陽隴縣罷了。可隴縣卻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拿下來的,而且一旦陷入其中,那麼張溫他們的大軍絕對會兵發涼州,到時己方月復背受敵,還得大敗啊。可要是直接就兵進司隸和漢軍對峙就不同了,至少在他的想法中,如今的涼州一直都是處在恢復的狀態中,所以馬超這個涼州刺史,每曰都忙不過來,自然就不會顧及己方的人馬,他幾乎不會動兵。但要是直接兵進隴縣,那可真就完了,效果絕對是相反的。所以兵進司隸,到時只是面對張溫他們,所受的壓力要小些,那麼為何不如此呢。
「再有就是,主公當知,涼州和司隸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我軍對涼州理當舍棄才是,而當務之急便是兵進司隸,威脅三輔,直到佔領長安,主公,如此我軍才真正是有了談判的資本啊!!」
听到成公英說的佔領長安,韓遂眼前就是一亮。其實他也是這麼想的,可以說這也是他的目標之一。而只要自己這次能勝過張溫他們的朝廷大軍,那麼佔領長安可以說就指曰可待了。到時威脅京師,也就有了和劉宏談條件的資本。到了那個時候,自己不會再是反賊,而是會成為一方諸侯,自己手握重權,手掌重兵,那個時候誰還敢對抗自己!什麼馬超、什麼張溫、董卓之流的,到時都得被自己狠狠地踩在腳下。
韓遂想到此處是心花怒放,而且還不住地點頭,之後對成公英說道︰「先生所說有理,我看就該如此啊!!遂已決定了,立刻兵進司隸!」
成公英笑著點了點頭,其實他倒是看出來了,韓遂早就是這個心思,不過自己作為屬下的卻不會點破這些。
而看到了成公英倒是和自己想得也差不多,韓遂心中高興,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了吧。
所以就這樣,韓遂下令全軍兵進司隸,又一次地與漢軍對上了。當然了,雖然成公英一再保證馬超不會做什麼,但韓遂卻一直都在擔心馬超會有什麼動作。要說其實這個也只能說是他韓遂不了解馬超,因為如果馬超真要是有什麼動作的話,那麼韓遂早就該見閻王去了,還能留他到現在?可以說韓遂對馬超來說是很有用處的一個人,所以一時半會兒是必須要留著他的小命兒才行。至于說頭疼,那就讓張溫他們去頭疼吧,反正馬超知道,董卓絕對不會頭疼,相反他看到韓遂還會非常地開心。
結果最後果然是沒什麼意外出現,韓遂終于是帶著大軍來到了涼州和司隸交界的地方,而最後叛賊和漢軍兩方的人馬第二次地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