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富即安 第十一章

作者 ︰ 桑疊雲

歷時兩個半月,冉夫人終于繡好了嫁衣。

整件衣裳繡工精湛,十分華美。

杜娘子見了成品,十分高興。拿著繡好的嫁衣邊翻看邊夸道︰「好一雙巧手,特別是這牡丹和鸞鳥,看著就像真的一樣

由于杜娘子十分滿意冉夫人繡成的嫁衣,結算工錢時,她又特意多給了五兩。

這倒讓冉夫人有些不好意思,說好十兩,自家人又是白吃白住的,怎麼能多收工錢。

「收著吧。我原本找妹子繡嫁衣,是為著省點銀子。後來櫻娘後把臊子面秘方教給我,這兩個多月來櫻娘和冉媽媽又一直在廚房出力。妹子,不瞞你說,先前客棧只做住宿生意,一個月不過五兩銀子。現在賣面後,除了給櫻娘的分成,每月進項接近十兩銀子。況且你們這一路的,多點銀子也好應急。這銀子你不拿著,我也要給櫻娘去

冉夫人見推辭不過,只得收下。

冉櫻見娘的嫁衣已繡好,就帶著冉媽媽去私塾退了大牛和小寧半個月的學費。好在事先去私塾念書時,就給先生打過招呼,兩個學生過兩個多月是要走的,走的時候多退少補。學費是月初就交了一個月的,現在恰好過了半個月,能退一兩銀子。

冉夫人和冉媽媽忙著收拾東西,冉櫻則在數手中的銀子。

冉夫人繡嫁衣的工錢十五兩,賣秘方所得十兩,杜娘子那的分成有十一兩,再加上當初手頭有的十五兩,共有五十一兩。除去大牛和小寧兩人兩個半月的學費五兩,現在手頭就有四十六兩。

這麼一筆錢,只要路上不遇到攔路打劫的,去成都綽綽有余。就算找不到要投靠的遠房親戚,自家人到了成都,也能立足了。

冉櫻把四十六兩銀子換成了三張十兩的銀票和兩張五兩的,又絞了五兩的碎銀。剩下的一兩銀子換了一貫銅錢,以備路上住宿和吃飯時打零用。

現代理財經驗告訴我們,不要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為了保險起見,冉櫻在里衣縫了個口袋,放了一張銀票在里面。又把其余四張銀票分別給了冉夫人等四人,讓他們貼身藏好。就算路上出了什麼意外,也能有點余貨。

一家人在夔州耽擱了兩個多月,冉夫人想著早點啟程,到了成都也好安生下來。因此在她繡完嫁衣,只休息了一天,冉家一家五口就上路了。

杜娘子送著他們到了碼頭,她雖然和冉櫻非親非故,但相處了兩個多月也有了點感情。拉著冉櫻的手說了許久,連日後要是在成都找不到合適的人家,就回夔州來找她做媒這種話都說上了。搞得冉櫻哭笑不得,雖說十三歲在古代已經到了說親事的年齡,但她骨子里可是個現代人。能接受早戀,不代表就能接受一個剛上初一的小蘿莉就要開始談婚論嫁這種事。

又不好拂了杜娘子的好意,只得胡亂答應了。

此次去成都,需要先走水路到瀘州,再從瀘州上官道。

走航運繁忙的水路是既安全又穩當,冉家一行人從京城到夔州都是走的水路。相比之下,陸路的危險性就要高很多,搞不好走著走著,就被綠林好漢們給打劫了。

好在從夔州基本上每天都有商隊到成都,冉櫻一行人為了穩妥起見,花了五兩銀子跟著一支商隊出發。雖然比自己雇船雇馬車要貴些,但勝在安全可靠。

這一隊商人是去販茶和蜀錦,再拿到夔州去賣給那些從江南來,又沒時間沒精力入蜀的商人。再從他們手里買來江南的絲綢、瓷器和紫砂等帶到成都去。從中賺取差價,生意十分不錯。

該商隊經常往來兩地,對成都很是了解。冉櫻趁著在船上無聊,就向船上的伙計們打探成都的習俗物價等信息。

那伙計不過十j□j歲的年紀,由于常年在外跑著,皮膚微微發黑,身體十分健壯。他听說冉櫻要打探成都的物價,立馬拍著胸脯道︰「這位小姐,你算是找對人了。我丁狀從小就是在那長大的,對這些最了解不過

「成都的物價和夔州比怎麼樣?」冉櫻呆得最久的地方就是京城和夔州兩地,丁狀估計沒到過京城。索性就拿二人都熟悉的夔州作對比。

「大約要高五成左右那伙計說道,「就比如說在夔州城里吃買一碗素面,只需四文銀子,在成都就要六七文,其他的也基本是這樣的。當然,物價也受地段影響,我所比較的都是兩個城市的同一地段的價格

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果然比小城市高,古今皆然。不過這事要換個角度想,大城市人多,消費水平高,就意味著顧客的潛在人數多,購買力強。對打算開個食店的冉櫻來說,還是很有利的。

冉櫻又詢了租房和租店鋪的價格。得知租間靠近鬧市的小院子每月需要二兩銀子,鬧市的鋪子那是有市無價,出十兩一個月也不見得有機會租到。離鬧市稍微遠點的,每月也要個七八兩銀子。

租鋪子一般都是一年一付,一次性付清。照這樣算來,手中的四十多兩銀子還不夠付付租金。除非租個偏遠一點,人流量又不多的地方。但那種地方又基本上沒啥生意,看來還是得從擺攤做起啊。

只求一路順到達成都,投靠遠方親戚時也不要出岔子,至少還能省點房租呢。

一路上順風順水。在船上顛簸了四天後,到達瀘州。商隊的慣例是到瀘州後要歇息一天,第二天再換馬車走官道。

冉櫻前世沒多少坐船的經歷,好在之前從京城到夔州,坐了接近一個月的船,也算是習慣了。在飄蕩的船上呆久了,就會產生整個世界都是飄著的錯覺。當她一腳踏上陸地時,覺得陸地也是飄的。連晚上睡在客棧里,一閉眼,也感到床在不停的晃動。

有這種感覺的不止她一人,冉夫人等四人也是如此。冉夫人又怕兩個兒女又像上一次一樣,舟車勞頓,坐出病來了。要求兩個孩子哪都不準去,接下來的換成馬車比坐船更顛簸。她可再也經受不起任何一個人在趕路途中生病。

所以,在瀘州歇息這一天,冉家人都沒有出去轉悠,通通關起門來睡大覺,養精蓄銳。

一行人又坐了三天的馬車,正當冉櫻覺得屁.股都快被抖散架時,終于到成都了。

一進城門,冉櫻就听到見叫各種賣聲和討價還價聲交織。下了馬車,便見離城門不遠處,各種商店鱗次櫛比,有布莊、米面鋪、珠寶閣、古玩店、雜貨鋪、裁縫店、當鋪、錢莊、食鋪等等,不斷見客人進出各家店鋪。

街邊隨處可見各種攤位,小販們扯開嗓子吆喝,招攬生意。路上的有部分行人被小販們的吆喝聲和攤位上的各種小玩意所吸引,紛紛停在攤前,挑選著喜愛的商品。

又時不時見各種或華麗或普通的馬車轎子,也有附近的農人趕著毛驢來拉著自己地里的蔬菜來賣的。更有紈褲子弟騎著馬,在街上橫沖直撞,打翻了街邊小販的攤位的。

瞧著竟比京城差不了多少。

由于商隊的商行在城西,而冉家要投靠的遠房親戚在城東,冉家五口和商隊就在城門口告別了。

此時正是晌午,五人的肚子已經餓了,得找個地方先吃飯。

店面越大,越靠近大街的飯館子,價格也就越貴。冉櫻一行人挑選了一番,最終進了一家店面不大,但生意還不錯的飯館子。

冉家要投靠的遠房親戚,是冉櫻高祖父的堂兄弟的兒子,冉櫻應當叫一聲堂祖父。這位堂祖父無兒無女,在早年冉老爺出蜀闖蕩時曾經給予過資助。冉老爺一直念著他的恩情,發跡後還通過書信,寄過銀票。

此時冉家所知那位堂祖父的地址,就是當年通信時留下的。

一家人按著地址按圖索驥,一路上東拐西拐,問了數個路人後,走了半個時辰後,終于來到了堂祖父的居住地。

冉櫻見此處的房屋都是小小的四合院,周圍也沒見面目不善,賊眉鼠眼的奸猾之人,頓時放了心。

冉夫人敲了一戶人家的門,見出來一個年邁的婆婆,忙問道︰「婆婆,打擾了,請問冉敬是住在哪一家?」

「你們找冉敬干嘛?」那婆婆頓時警惕起來。

「婆婆,我們是他的遠房親戚,過來投靠的冉夫人很疑惑,不就是問個人,警惕性也太高了點。

「哎呀,我還以為又是來搗亂的呢。你們來的好不巧,冉敬被關到牢里去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小富即安最新章節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文閱讀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