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紅塵(GL) 第61章 傳說中的蜂窩煤

作者 ︰ 雪涯霜葉

第六十一章

將煤塊倒在石盤上後,張凌軒伸手握住了石碾子上的木棍,氣沉丹田,將內力集中到手和腳上,推動架子繞著石盤轉起了圈,繞幾次後,煤塊就變成了細女敕的煤粉。

煤粉磨好了,就該思考如何做煤球了。

煤球,張凌軒在前世見過的有兩種。

一種是把煤用手捏成兩個乒乓球左右大的圓條狀,架疊在爐子里燒,這種煤球的的特點是易做,不用工具可以做成,但卻難燃,而且火候不易控制。

另一種是蜂窩煤,顧名思義這種煤球形似蜂窩,用一個模具把煤粉做成一個圓柱狀,圓柱的中間布滿通透的孔,用一個專用的爐子把兩塊三塊煤球疊起來燒,這種煤球的特點是火候易控制,好燃好燒耐燒。

張凌軒打算做的是第二種,蜂窩煤。

在前世的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燒蜂窩煤球。那時,母親也還在,煤球在煤店就有買,不用自己做。他只見人做過一兩次蜂窩煤,那是因為有的家庭長期燒煤,在運輸、堆放的過程中,有的蜂窩煤壞了、散了就不能燒,日積月累,壞的煤球越來越

多,扔了又可惜,于是,就去借個模具,把那壞煤重新和好、打過再用。

打蜂窩煤是把和好的煤填裝進模具中,再從模具中把已成型的煤球弄出來,風干或曬干就行。

打蜂窩煤的模具也並不復雜,做成和蜂窩煤相反形狀,再在里面做一塊可以活動的推板就行。張凌軒前世的蜂窩煤模具是鐵做的,如果備好材料,在設備充足的工廠,不用兩小時就可以做好這個模具。但在古代,做個這樣簡單的模具都很困難,因為古代就算有鐵,也沒有設備把鐵做成圓管狀,看來只能想其它辦法。

這次,張凌軒想到了竹子,而這件事兒他自己一個人可是完成不了的,所以他便讓慕容輕月將曉城最有名的王木匠請了回來。

派人去砍伐的竹子已經運了回來,張凌軒先從碗口大的竹子中,鋸出一段竹筒,然後讓王木匠找兩塊硬木板,按竹筒的內徑和外徑各制作一塊-圓木餅-,而他自己則按想好的尺寸選裁起竹子子來。

張凌軒選裁了十二根直徑15毫米左右,長80毫米的竹子,準備用來制蜂窩煤的煤眼;又選裁一根50毫米直徑左右的竹子把全部的竹節打空,用來做模具的桿;最後再選裁一根25毫米直徑左右的竹子,用來做出煤球的推桿。

張凌軒做好這些工作後,王木匠的工件也完成了。張凌軒就把十二根用來制煤眼的小竹子,按需要的分布,均勻地瓖釘在大的-圓木餅-上,然後在小的-圓木餅-上,按小竹子的位置劃好十二個洞,叫王木匠把劃線的位置掏空,讓小竹子能順利通過。

張凌軒自己把剩下的竹子拼裝成型。等王木匠完工後,張凌軒再把王木匠的工件也裝了上去。這樣,制蜂窩煤的模具就完成了。

伸手擦了擦額角的汗,張凌軒無不自豪的想,這應該是當代人使用的第一個制煤工具吧。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兒,愈來愈有成就感。

模具做好後,張凌軒檢查、調試過後,還算比較滿意,就吩咐王木匠對模具的一些相對薄弱的環節進行加固,而他自己則去找鐵匠張師傅做燒蜂窩煤的爐子去了。

王木匠看著這個不知是什麼的新奇東西,雖不知它有何用,但卻也沒有出言相詢。因為按張凌軒這幾日給他的感覺,王木匠相信他不會做無用的東西。于是王木匠就按張凌軒的囑咐,一絲不苟地對模具進行了加固。

煤很重要,燒煤的爐子當然也很重要,既要能讓煤充分的燃燒,又要能隨時控制火候。

因此,張凌軒不禁想到了前世,因為前世過于窮困,所以別人家都用的是天然氣,而他們家卻仍舊是用的煤爐,據他所知,前世燒蜂窩煤的爐子有固定的,有移動的,有單眼的,有三眼的。固定和移動都是用同樣的爐膽,而單眼和三眼的爐膽就不同。

于是,張凌軒讓慕容輕月找來了曉城有名的鐵匠張師傅,想讓他幫做爐膽,模具已經決定了煤球的大小,他根據煤球的大小讓張師傅做單眼和三眼的爐膽各一個,張師傅問明了要求後爽快地應允了。

吩咐好後,張凌軒又回到了王木匠這里,此時,王木匠已將模具加固好,張凌軒又請王木匠幫做爐殼。

在張凌軒的前世,人們普遍喜歡用移動的蜂窩煤爐,移動煤爐的殼一般是用裝東西的鐵皮桶做成。但在古代,哪里有什麼鐵皮桶?所以張凌軒只好讓王木匠幫做兩個類似木桶狀的爐殼,用一節竹筒做爐門,爐門蓋也用一段帶節的剛好套進爐門的竹筒來代替。

張凌軒把式樣、要求交待清楚後,才拿著蜂窩煤的模具回了坎院。

回到自己的屋里後,張凌軒就著手和煤。蜂窩煤是用煤粉、黃泥和水按比例和在一起做成的,具體的比例張凌軒也不清楚,他只知道黃泥是用來增加粘性的,燃燒就當然要靠煤粉了,沒有黃泥只靠煤粉就做不成球,而黃泥太多了,蜂窩煤又不耐燒。

所以張凌軒決定先從百分之十黃泥的比例試起,試到做得成煤球為止。

說干就干,張凌軒動手按百分之十黃泥的比例和煤,和好後試做了幾個煤球,太松了,煤球才從模具中下地就散了。他又調高一點黃泥的比例,還是不行。試了幾次後,直到用到百分之二十的黃泥時,煤球終于成型了,抹了抹臉上的汗滴,張凌軒這才松了一口氣。

第二天,張師傅的爐膽和王木匠的爐殼也已經完工。張凌軒又利用晚飯後的空余時間來組裝,古代還沒有水泥,當時人是用一種叫‘觀音音土-的白色泥土當水泥用。

張凌軒先用‘觀音土-在木爐殼中鋪底,然後用碎石、沙和‘觀音土-在爐底上築個窩,窩口跟爐膽的內徑一樣大,窩口還橫了兩根從張鐵匠那里要來了細鐵,把爐膽疊在窩上與爐殼高度平齊,再用碎石、沙和‘觀音土-把空隙塞滿,這樣,爐子就完工了。

張凌軒小心翼翼的把做好的爐子放在空曠處晾干,並下令不許任何人踫。

第二天,張凌軒起了個大早,急匆匆地洗漱過後,便趕忙跑來看他晾曬的爐子,見爐子已然成型,張凌軒便迫不及待地燃起煤爐來。

張凌軒按前世的式樣,把爐膽做成三個煤的高度,他先用一個蜂窩煤墊底,然後用砍成小塊的帶松香的松柴,鋪在煤上點燃,等松柴燒紅後再疊加上一個蜂窩煤,一陣濃煙後,煤燃著了。

張凌軒在煤爐上放了一個加入水的鍋,燒起開水來。

要說這鍋,當然也是特制的了,厚度要遠遠小于普通的鐵鍋,從而使得里面的東西極易受熱。而且為了加強鍋的結實程度,還特意粹了火。

才幾分鐘的時間,水便開了,張凌軒挪開鍋一看,兩個煤正燒得通紅,他把兩個煤的孔對正,又加了一個煤,再把一鍋湯底放去,因為爐子正紅,這次才一分鐘左右就開了。

張凌軒伸手把爐門封起來,過一會,火就弱了,正好能讓湯底保持湯滾,達到了文火的效果。

成功了!張凌軒興奮的揮拳朝空擊了一下,心花怒放,這個爐子的誕生,不僅讓他離火鍋大業更近了一步,同時也為他自己積攢了一個生財之道。當真是一舉兩得啊!

不過還不能高興地太早,準備工作就緒了,下面就是最主要的一項工作了———制湯底,配醬料。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回紅塵(GL)最新章節 | 夢回紅塵(GL)全文閱讀 | 夢回紅塵(GL)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