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堅看了眼並州刺史丁源,長聲道︰「素聞並州精兵甲于天下,昔日戍守邊疆時曾打的蠻夷不敢來犯,想必丁大人必能一戰下洛陽,本將軍當與諸位大人一觀並州風采。♀」
眾人連連點頭,給丁原鼓鼓勁也不錯。
丁原臉色鐵青,一麾馬鞭,大聲喝道︰「傳令,攻城。」
「遵命。」
早有親兵大聲領命,隨即催馬而去,傳達軍令去了。
這時,卻見站在丁原身後的呂布悶哼一聲,望向周堅的目光滿是妒色。
周堅掃了一眼呂布,明知故問道︰「不知丁大人身後何人?」
呂布不待丁原答話,便大聲道︰「某,九原呂布是也!」
周堅點點頭,隨即收回目光,再不理會目光。
呂布的大名雖然如雷貫耳,但不過一介武夫耳,有勇無謀,況且現在還在丁原手底下當差,此等弒父賣主之輩,即不能招攬,誰還有心情理會他。
呂布鬧了個無趣,臉色頗為難看。
很快,五千並州軍越眾而出,在領兵將校的帶領下,很快沖到了洛陽城下。
一員鐵塔武的武將疾步奔到城下,引刀長嚎,「殺。」
山呼海嘯般地喊殺聲中,一架架雲梯很快架在了城頭上,頭頂盾牌,口餃鋼刀的士卒立刻順著雲梯爬上城頭,和城牆上的賊兵展開了慘烈的搏殺。
紅刀子進,白進子出。
幾乎每一個吸息之間,都有人倒地血泊之中。
此時此刻,生命是如此脆弱,完全只是一個個毫無意義的數字。
並州軍的確驍勇善戰,至少在氣勢上,要比周崇的五千清河步卒強的多。
和西涼彪悍之地一樣,並州也是邊關地區,民風同樣十分彪悍。
地域的不同,決定了邊疆的百姓比中原及江東地區的百姓更加崇尚武力,對死亡的承受能力更強,好勇斗狠的因子可以說已經融入到了他們的骨子里。
所以,自先秦以來,最驍勇善戰的軍隊,大多都出自邊關。
丁原的並州軍也是一支組建不久的軍隊,幾乎沒怎麼上過戰場,訓練也不夠,裝備還不如周崇的五千清河步卒。
但就是這樣的一支並州軍,卻展現出了不弱的戰斗力。
五千步卒喊著並不怎麼整齊的號子,前赴後繼,悍不畏死的沖上城頭,和城牆上的賊兵展開了舍身忘死的拼殺,血光飛濺,殘肢亂飛,戰況慘烈的沒法形容。
城下的觀望的各路諸侯見此情景,盡皆目露凜然之色。
周堅扭頭對身邊的戲昌道︰「並州軍果然不凡,這樣的一支軍隊,缺乏訓練,也沒有像樣的兵器裝備,還能有這樣的戰斗力,委實不小覷不得。」
戲昌喟然道︰「主公所言甚是,邊關之地素來民風彪悍,多出精兵,相比之下,中原和荊揚之地就要差上不少。特別是荊揚地區,民風暗弱,骨子里缺乏血性,氣勢就比邊軍先弱了一分,主公若想練出一支足堪逐鹿天下的百善精銳,任重而道遠吶。」
周堅深以為然,道︰「本將軍也是認為的,南陽地處中原,還好一點,其余荊州六郡皆民風暗弱,不但遠不及邊關之民好勇斗狠,崇尚武力,就連體質,也因為南方氣候適宜的原因,而遠不及邊關苦寒之地的百姓。」
戲昌也臉色凝重地道︰「先天不足,則後繼無力,這也是自先秦以來,但凡天下一統必是由北到南,從無任何一個朝代,能夠由南到北一統天下。其中固然有騎兵等影響戰略的因素,但民風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主公若欲逐鹿天下,就必須要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否則就只能偏安一隅,此生無望入主中原。」
周堅凜然一驚,越想越覺的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