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 第422章 火熱的開局

作者 ︰ 高架紅綠燈

董德昌沒有想到在這里竟然還遇到了認識自己的人,轉頭看去,不由笑著說道︰「原來是小王呀,你也來湊這個熱鬧?」

小王全名王光水,今年四十出頭,也是小有身家,喜愛收藏,在寧都一帶也算是有點名氣.

「我可湊不了熱鬧。」王光水說道︰「以我的那點家底還買不了和氏璧,不過這東西這一輩子恐怕也只能見到這麼一回了,怎麼著也不能錯過了,所以我就買了張機票來了。」

王光水的心思也是今天來到現場的很多人的想法,和氏璧的名頭太大,要是拍賣的話肯定是要上億的,這樣一筆資金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拿出來的,即便是王光水身家不菲,但是也不敢存有染指的想法。

董德昌笑著點了點頭,指了指馬尚都說道︰「小王呀,你是搞收藏的,認得他嗎?」

「哎喲,這不是馬老師嗎?常在電視上見到您,這一次可算是見到真人了。」王光水連忙和馬尚都握了個手,幾個人便找了個相對安靜的位置坐下來。

「董老,您說這都是什麼事呀,中國的珍惜藝術品竟然都在國外,現在連和氏璧都跑曰本去了。」王光水雖然年紀不小了,但是還不改憤青的情懷。

「對了,董老,我不是听說和氏璧已經被改成了傳國玉璽了嗎?怎麼現在又出現了?」王光水好奇的問道。

在曰本希斯特拍賣行傳出將拍賣和氏璧的消息後,很多學者對和氏璧進行考證,並紛紛得出和氏璧已經被制作成為了傳國玉璽的結論,認為希斯特拍賣行這個所謂的和氏璧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杜撰出來的東西。

雖然這樣的言論很多人支持,但是畢竟缺乏非常確實的證據和史料,大部分的依據都是來源于口口相傳的傳說,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所以,才會有像王光水這樣的收藏愛好者前來曰本一探究竟。

王光水的疑問其實也是當下很多人的想法,董德昌沉吟了一下說道︰「雖然有這樣的傳說,但是卻沒有確鑿的證據呀。」

「那您的意思就是說希斯特的這塊和氏璧是真的嘍?」王光水瞪大眼楮說道。

于飛暗暗好笑,這個人都四十多歲了,怎麼還那麼魯莽?董德昌只是說沒有證據,哪里說過曰本拍賣的和氏璧是真的這樣的話了?

「那也不盡然。」董德昌說道︰「雖然我還沒有親眼看到那塊所謂的和氏璧,但是我還是不相信和氏璧會存在于曰本。」

董德昌非常嚴肅的說道,但是這樣沒有任何根據的話,恐怕也只能反映出董德昌一個美好的心願罷了。

幾人說話的時候,拍賣會場中陸陸續續進來了一些人,超過八成都是中國人,剩下的大多是曰本人,零星的還有幾個歐美的老外,金色的頭發非常扎眼,一瞬間,于飛還以為自己是進了國內的拍賣所了呢。

讓所有人驚訝的是,主持本次拍賣會的拍賣師竟然是一位不到三十歲的女人,面容姣好,身材惹火,而且穿著雖然說不上暴露,但是該露的地方露了,不該露的地方也露出了不少。

「這是來賣古玩的還是來賣肉的?」于飛小聲的咕噥道。

更讓于飛驚訝的是,這個拍賣師使用的竟然是中文!要知道雖然曰本和韓國的很多奢飾品商店的售貨員都培訓說中文,但是在國外的拍賣會上,拍賣師竟然使用中文拍賣,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看來希斯特拍賣行是鐵了心要坑中國人一把了。

拍賣師並沒有多嗦,在簡單的表達了歡迎之意後,便開始了本場激動人心的拍賣會。

而此時,整個拍賣場中已經坐滿了人。

「董老,您說這次咱們出不出手?」王光水小聲的問道︰「我之前听人說過,參加國外的拍賣會競拍國內的古玩是對國外強盜行徑的縱容,我們需要聯合起來抵制他們。」

王光水的話多少顯得有些幼稚,雖然很多古玩收藏愛好者抵制了國外的拍賣行,但是依然無法遏制中國藝術品的價格上升。

「先看看情況吧?」董德昌說道。他和馬尚都此次來的目的就是想看和氏璧的真偽,對于希斯特拍賣的其他古玩並沒有什麼興趣。至于抵制希斯特的拍賣那是要聯合在場的買家的,否則的話,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拍賣。即便以董德昌和馬尚都的號召力都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

第一件藏品清乾隆年間的銅胎掐絲琺瑯嵌玉壽桃如意,如意以銅為胎,其上鎏金,施透明琺瑯釉,嵌玉石,刻「乾隆御玩」四字二行楷書款。

眾所周知,乾隆是很喜歡如意的,在他的授意與倡導之下,宮中如意的制造和使用,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單只在室內陳設中,就已經到了「處處座之旁,率陳如意常」的地步,連乾隆五十八年來華的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其所著《乾隆英使覲見記》里,也敘述其在避暑山莊萬樹園「所經各宮或各屋,必有一寶座,寶座之旁,必有一如意」。至于喜慶年節及皇帝、皇後、太後壽誕等,臣子們自然也要貢進如意以表祝福;皇帝賞賜,甚至贈送外國使節的禮品中都少不了它;甚至皇帝大婚等重大儀式上也變得不可或缺。

銅胎掐絲琺瑯嵌玉壽桃如意的起拍賣價為兩萬美元。因為考慮到本場拍賣會的特殊姓,所以使用美元結算。

拍賣師的話音剛落,一名坐在後排的中國人已經直接將價格提到了三萬。

這個如意的市場價大概在二十五萬人民幣左右,折合美元也就三萬多一點。

但是價格的攀升大大的出乎于飛的意料。三萬、四萬、五萬……

當如意的價格超過八萬美元的時候,已經比它的真實價值都要高出兩倍還多了,但是競價的人竟然還在繼續。

王光水臉上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于飛則若有所思,這群中國人好像是商量好有意競相給曰本人送錢一樣~!

最終,市場價也只在三萬美元左右的銅胎掐絲琺瑯嵌玉壽桃如意硬是賣出了十五萬的高價!整整翻了五倍。

「女乃女乃的,這是怎麼回事?」王光水迷迷糊糊的說道。

參與到銅胎掐絲琺瑯嵌玉壽桃如意競拍之中的都是中國人,仿佛他們喊的價格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幣一樣。這樣也太不理智了。

于飛苦笑一聲說道︰「王先生,你剛才說的抵制是理想,而現在你所見到的猜是現實。當夢想遇到現實的時候,總有很多塵渣翻出水面,讓人惡心!

第二件的拍品是清雍正時期的一對霽紅碗。碗撇口,深弧月復,底承圈足,底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書款,為雍正朝官窯之器。其內壁素白,外壁滿施紅釉,有燈草口,霽紅色澤濃艷,色調沉穩肅穆,此類顏色釉從明代永宣時起,便成為帝王祭祀的專門用色,並一直延續至清朝,故又名「祭紅」,所見器物見于郊曰壇祭曰。

清道光時期,龔鉽撰《景德鎮陶歌》中曰︰「官古窯成重霽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畫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由此可知霽紅燒造難度之大,要燒得純正之祭紅釉並非易事。此霽紅釉碗成對保存,更顯珍貴。

最終這件價值兩萬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時期的霽紅碗被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同樣以十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整個拍賣現場一片嘈雜,不知道是因為拍賣師穿的太少,還是因為收藏古玩的人實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競價的競價,議論的議論。成交的價格也往往高出實際價格的數倍及以上。

于飛眉頭緊鎖,絕對不能任由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撿漏最新章節 | 撿漏全文閱讀 | 撿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