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王這一病又瘦了不少,拱肩縮背蜷在那里,更顯幼弱,偏他有氣無力地,還能細細碎碎,將這一段時日的事說了個遍,一路哭訴自己委屈,先是被武安侯府恐嚇,繼而又被幾個刁奴把持了漪蘭殿,害得他食不果月復,險些餓死。(百度搜索4G中文網更新更快)
荊王會提及這些事,原在皇帝意料之中,但沒料到的事,他竟是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怨婦模樣在這里抱怨,將自己說得十分嬌弱可憐,以此博人同情。
皇帝到底不是尋常人,最初的驚愕過後,臉色又恢復如常,耐著性子看他將眼淚鼻涕都糊在自己常服的袍角,到底按捺住,只略帶幾分嫌惡地挑起了眉。
終于等到荊王說完,皇帝眸色微動,伸手拍拍荊王肩膀︰「阿受苦了。實在是他們底下人辦事不利,派了這麼個刁奴去漪蘭殿,竟讓堂堂親王受這樣的苦。」
高內監听了,忙上前認錯︰「都是老奴老眼昏花,以為小崔子他是個能干的,才讓他留守在福寧殿,誰知竟是看走眼了。荊王殿下恕罪。」嘴上說著恕罪,卻只是微微彎了腰,並沒有尋常下僕犯了大錯跪地求饒的姿態,顯然這個請罪並沒有多少真心。
荊王心頭冷笑了一聲,面上仍是可憐兮兮的表情,打了個哭嗝,淚眼朦朧地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皇帝︰「皇叔,這幾個奴才犯上作亂,定要他們處死佷兒才甘心。且這些還不是最要緊,昨夜,竟有人放了以前東宮伺候父親的金善來,那金善這些年不知被誰收買了,變了一副心腸,話里話外全是對叔叔不敬,真真罪不容誅,還請皇叔即刻派人將那金善捉拿了,好叫他不能再壞了皇叔的清名。」
皇帝瞳孔微縮,略一頓,方道︰「竟有這樣的事?!阿你不會是看錯了吧?」
荊王搖頭,斬釘截鐵道︰「是我親眼看到,親耳听到的,定然不會有錯。」
皇帝沉默下來,抬起眼看了高內監一眼,高內監會意,忙道︰「殿下言之鑿鑿,只怕是真有其事,但不知那金善說了些什麼,讓殿下如此介意。」他這麼問,大約是想引出荊王先前和武安侯府那段糾葛。
偏偏荊王並未按照他所想的那樣回應,先是一僵,咬著唇猶豫了片刻,似乎有些不敢看皇帝的眼楮,結結巴巴道︰「那金善,他竟然說……說……」
「說什麼?」皇帝直起身,緊盯著蜷縮在腳邊的佷兒。
荊王嚇了一跳,像受了驚的兔子般彈起了身子,想哭又不敢哭,但看著自家叔叔略帶冰冷的眼神,他還是忍不住哇一聲哭了出來︰「他說父親的死不是意外,還說皇叔要斬草除根。」
高內監原本屏住呼吸看著荊王,結果听了這話,還未知皇帝如何反應,他自己便如清空里一個大炸雷,險些轟得眼前一黑,這荊王,竟敢說出這些話來。
若說先前還隔著一層厚厚的窗戶紙,雙方心知肚明卻又心照不宣,有什麼猜忌懷疑也只是藏在肚里,那麼此時,荊王就是實打實地將這窗戶紙捅個對穿,先不說這事鬧開來會有什麼後果,單就這行為而言,若不是頗有膽略別有用意,那就是十足地傻到頭了,簡直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皇帝本就多疑,自然先想到的是先一種可能,以為荊王今天是要攤牌鬧事了,眼下這人還抱著自己的腿跪在腳邊,若一言不合鬧翻,他又有什麼不軌之心,那就防不勝防了,皇帝這樣一想,下意識就往後縮了下腿,十分戒備,奈何荊王故意抱得緊,隨著他縮腿整個人被帶得往前一撲,荊王猜到皇帝用意,便裝作愣了一下,繼而嚎啕大哭︰「皇叔,怎麼連您都信那些奸詐小人的挑撥了呢,佷兒無父無母孑然一身,全靠祖母和叔父垂憐才苟活至今,皇叔如何待我佷兒怎會不知,若皇叔要因了這起小人作祟偏與我生出嫌隙來,那我……那我在這世間還有何立足之地。」
他語氣急切,一行哭訴完,又急切而焦慮地抬頭看向皇帝,那眼巴巴的樣子,像是生怕皇帝真的有了什麼心結。這讓皇帝驚詫意外之余,突然意識到一件許久以來都被忽略的事,或許荊王和自己想象中的根本不一樣。
一直以來,皇帝忌憚荊王,因了荊王一日比一日長大,而自己一天比一天走向衰老,他本能地更加不喜,自己會衰弱老去,而荊王正要走向成年,等到他真正白發蒼蒼之時,荊王正值年富力強,若是存了什麼不可告人的心思,那時候的自己必然是防不勝防,甚至性命堪憂。
所以,一直以來他容不下荊王,也不能容,這種心態,在小太子死後更加明確清晰,甚至變本加厲。沒有人比皇帝自己更清楚,國不可無儲,眼下夏貴妃月復中未知男女,荊王血脈最近,若自己遲遲無子,荊王本就是嫡脈孝恆之後,便是最名正言順的太子之選。
名正言順,這四個字便是最可怕的。世間崇了數千年的儒家,重名節,輕生死。荊王雖被自己壓制,連孝恆太子舊人也都凋零殆盡,但只要這名還在,荊王便不會少了支持。
之前因了喪子之痛,皇帝情緒暴戾,越發喜怒無常,諸臣暫時不敢觸他的逆鱗,後來荊王出京,朝上清流便有蠢蠢欲動之像,只這時有了夏貴妃之孕,臣子們便又都沉下心來觀望,所以,雖然如今諸臣還沒有說什麼話,甚至沒什麼人親近荊王,可一旦夏貴妃生下的是女兒,只怕立荊王為太子就會立刻被人提出,附和者必然不在少數,那時,朝堂給予的壓力定是個沉重的負擔。皇帝半生剛硬,又自詡明面上孝道盡足並無瑕疵,自己背挺得直,所以從來不畏懼臣工物議,雖如此,畢竟如今已然年過四旬,年輕時的舊傷時不時發作,種種疲態已顯,再要扛下朝堂之議,必然力不從心。
所以,為了防範于未然,釜底抽薪便是萬全之策。荊王,留不得。
皇帝有這心思,但他當日一念之仁,又有董太後護得嚴實,便沒能在睿王之亂後立刻要了年幼荊王的性命,錯失了最好的時機。之後,為樹立明君形象,抹掉別人眼中他早年軍中殘暴之名,他不得已,只能耐著性子做個孝仁明君的樣子,便更動不得荊王。恰巧荊王本就生得弱,一次病危,險些沒活下來。皇帝心下便有了新算計,只不用明刀明槍,只拿鈍刀子,水磨工夫殺人。誰知荊王竟命大,幾次徘徊病榻竟也熬了下來。甚至比他的太子活得還長。
這便讓皇帝越發憎恨,直恨不得立刻除之而後快。但他這些年帝王做下來,深知身前身後名之重,他若真殺了荊王,便更坐實了他弒兄之事,荊王反成了同情憐憫的對象,與其如此,不如索性讓荊王自己成了個反賊,一旦他反了,那麼自己派兵鎮壓便成了名正言順,那時,荊王便成了亂臣賊子,不但他自己性命名聲全無,連帶著死去十多年的孝恆太子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因了這番念頭,荊王便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躲過了一場性命之憂,被送去荊城就藩。
皇帝這番心思,優柔寡斷,拖泥帶水,實在和他以往速戰速決的果斷截然不同,若被旁人知道,只怕會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實在是他心頭對舊事的執念太深,且既做不到當個明君,卻又不甘心留個暴君之名。
這世間,有兩種帝王十分特別,一種是未上位之時手段狠辣,繼位後便修成個賢德明君,將前事一把遮掩了,留下的多是千載傳頌,譬如貞觀,而另一種,便是即位之前忠厚沉穩,偏成了萬人之上後便**膨脹,最後落得個殘暴之名,自己也身首異處的下場,其中代表便是李亞子。皇帝如今做不到第一種,又不肯淪落到第二種落個罵名,便暗中把荊王往逆賊上推,好便宜行事,只是這計劃因了董太後之阻及種種不可測因素,遲遲沒有奏效。久拖不決是兵家大忌,皇帝先前便吃過教訓,此時便不肯再拖,但眼下荊王這姿態,便叫他又遲疑了。
荊王離他最近,幾乎呼吸相聞,怎會察覺不出對方狀態,他心頭一緊,打定主意要更進一步,忙喊道︰「皇叔定要救救佷兒,佷兒只要活得一條命來,必定當牛做馬報答叔父。」
「哦?」皇帝陰沉著眼,道,「如今都有昔日兄長身邊之人將朕說成是弒兄之人了,朕便是為了避嫌,怕也不好多做什麼。」既然荊王將話說開,他便也不多遮掩什麼,單刀直入將話說來。
荊王急得細細的脖子上漲滿青筋,義憤填膺道︰「那分明是狼子野心之人,皇叔定要將他們千刀萬剮,佷兒從來不信的。佷兒多病,若不是皇叔素來庇護佷兒,佷兒哪能活到這麼大。先前佷兒纏綿病榻之時,除了祖母和皇叔關懷體恤,從來不見這些人,現下突然冒出來,定然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想利用我呢。佷兒也是衛家之人,怎會如此愚鈍,不信自家叔叔,反將那些謊話都信了?」
皇帝到底更老辣,對他這番話到底有幾分出自真心尚還存疑,但有一點卻再清楚不過,這荊王分明是個怕死膽小之徒,這一番哀哭泣涕,無論說得多麼動情,到底,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一條小命。怪不得將漪蘭殿下人盡數帶走後荊王並沒有一絲反抗,像是根本不在意手下人的性命,甚至被那般餓肚子羞辱他都沒有反抗,到底,是膽小惜命,弱勢並無屏障之時便忍氣吞聲,一旦有了靠山立刻就變了一副模樣。
果然,自己先前將他想成個有城府的能忍之人,真是高估他了,從荊王進門至今,他半個字都沒問起那些被關起來的下僕,先是草草將邱總管告了一狀,繼而重點便是用在努力消除皇帝疑心,為自己開月兌。十足十是個自私之人,且色厲內荏,膽小如鼠。
皇帝忽而覺得心頭一塊沉沉的石頭蕩然無存,縱然自己已沒了太子,但兄長孝恆太子的這個兒子,有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這樣子,便如個扶不起的阿斗,注定成不了器。
那邊廂,夏泓听得一陣熟悉的翅膀扇動聲,便出得屋來,眼見四下並無別人,便裝作散步,慢慢踱到屋後僻靜處,輕聲 哨,果然,屋頂一只咕咕叫的鴿子立刻扇著翅膀飛了下來,停在他肩上。夏泓取下鴿子腿上小竹管里的紙,一展開,里面無頭無尾,只有三個字,齊,舞,妥。
夏泓眉頭微展,從袖中抓了幾粒玉米仁喂了鴿子,再輕輕揮袖,那鴿子立刻咕咕叫著又飛上了藍天。
他抬頭看著鴿子遠去的背影,緩緩一笑,果然,齊王孫女這步棋,真是再好用不過。
卻說隆福殿里,太後自見了俞憲薇,問了幾句話後,便閉門不出,也不見任何人。
寶慶公主心頭著急,同俞憲薇坐在西配殿里,卻總是坐立不安,時不時遣人去問一問正殿的動靜。
俞憲薇見她這般焦躁,勸道︰「太後娘娘這些年大風大浪,何等事情沒見過沒經歷過?公主且靜心,等娘娘自己個靜靜,等覺得舒坦了,自然就好了。」
寶慶公主不改焦慮︰「若是別的事倒還罷了,偏這次和祖父有關,祖母只怕受的打擊不小……」她抬頭看了俞憲薇一眼,又垂下了眼。
俞憲薇微驚,知道對方對自己到底有所顧忌,卻再不多問。
寶慶公主也察覺局面有些尷尬,忙移開話題道︰「眼下弟去見了父皇,還不見有消息傳出,也不知情形如何?」
俞憲薇不知怎的,半分擔心都沒有,只覺得荊王此行定然平安,便道︰「想來應無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