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許多事和人,給了梅蘭妮很深的印象.
她住的蟳埔,周邊有很多婦女的打扮很獨特,她們頭發盤在腦後,用一根粗長的骨簪橫插簪牢頭發,圍發插戴一圈鮮花.又以茉莉和素馨圍邊.喜歡穿寬大的紅衣,不穿裙,而穿寬腳褲,赤腳,據說,她們是隨海上絲綢之路來到泉州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後裔.當地人管她們叫鷓鴣姨.梅蘭妮最欣賞她們的是,她們沒有一個纏腳.在藍天大海之間,她們的紅色身影構成了一道亮麗.
到了泉州,總要去開元寺進香.進了泉州城,城里的建築物讓她很開眼,那些象皇宮般的大院是其他城市沒有見到過的.
泉州人喜歡用紅色裝飾房子,所以城中望去一片紅色.
從泉州的房屋看來,這個地方的人生活明顯比其他城市要好.
〞這不奇怪,泉州很多人家出海到南洋去做生意.〞秦煉說.
梅蘭妮想到自家船塢里的大船,明白了它的真正用途.
泉州人不象蘇州人熱衷于做官,蘇州人是做了官後,回鄉造園子.而泉州人是下南洋,賺了錢,回來起大厝(造大屋).
這時候的泉州港已經不再有昔日的風光.雖然它仍是對外貿易的港口之一,但是來到泉州的貿易船很少.福建省的海關總署設在福州南台,那里成了南方的第二大港.第一大港是當時的廣州.
可是,泉州的外貿活動並沒有停止過,泉州人過海到台灣做貿易,下南洋.在海禁的年代里,這種貿易沒斷過.
梅蘭妮理解了,為什麼華家舍近求遠來到泉州做海貿,而不去福州.因為這里的海貿是〞直接的,私下的〞.
貿易行里來了貨,是從龍泉來的瓷器.
華記在龍泉買了窯,派了齊逸去那里工作,根據現代燒瓷的工藝,對那些古老的窯進行了改造,最大的改動是,設計出了符合歐洲人胃口的瓷器.成套的西方茶具,茶壺,茶杯,茶疊,細茶勺,加上女乃杯,糖杯.而餐具也按西方人的習慣,設計出大中小不同尺寸的盤子,加上湯碗,甜點杯.成套的設計.這次來的是青瓷,如青玉一般溫潤,顏色艷麗.
郝掌櫃說,〞這叫翠青,七少說過,法國人把這瓷叫塞拉東,他們最愛這種瓷器.〞
別說法國人愛了,就是梅蘭妮也愛了.
瓷器是分成一套套的裝箱的,這種包裝的方式也符合歐洲商人的需要.
泉州的港里並沒有看見有海外的船只.但是,很快,來了一個法國商人.
法國商人帶了助手和翻譯.
當他們到貿易行時,貿易行里正飄著咖啡的香味.
法國人和他的隨行人員安排在了一間客廳了坐下.梅蘭妮出面接待.法國人的眼楮盯著桌子上的咖啡用具,那就是一套準備推銷的瓷器.青翠如玉.
簡單的問候後,安排他們坐下,梅蘭妮把咖啡壺里的咖啡倒進杯中,在自己的那杯咖啡中先放了兩塊方糖,又倒入了牛女乃,做完這些,指著裝女乃杯和裝糖杯讓客人隨意.自己用細瓷勺攪拌著杯中的咖啡.客人們照著樣子做.梅蘭妮又推薦了三層點心盤中的小點心,綠豆糕,羊羹,米粉印糕等.
這次咖啡喝的法國人印象深刻.除了精美的咖啡用具外,方糖,三層點心盤,銅制小糖夾,等附件也讓他開了眼.讓他親身體會了東方的生活中的精致.
他把玩著手里的瓷器,愛不釋手.上個世紀末,這種被法國人稱為’塞拉東’的瓷器被一個阿拉泊人帶到了巴黎,轟動了歐洲.歐洲的皇室與貴族們都以擁有這樣的瓷器為榮.有人為了得到這樣的瓷器,甚至不惜偷竊,以至貴族們請客用到這種瓷器時都是專派人盯著.後來,很多商人到中國來找這樣的瓷器.沒想到今天讓自己踫上了.
當瓷器箱打開時,只听到了吸氣聲和〞merveilleux!(精彩啊)〞的贊嘆聲.
生意人都知道對賣家的產品要學會挑剔,不能贊揚,但是面對如此美麗的瓷器,除了發出驚贊還能做什麼?
茶具展示了出來,這是十二人份的咖啡具(對英國人來說是茶具,對法國人來說就是咖啡具).上個世紀咖啡到了法國,法國人對咖啡痴迷.但是,咖啡具還沒有跟上.法國商人看著這些精致華麗的器具,眼楮都發綠了.稍為討價還價了一番,便以每套二百二十兩的價格成交.當時只有十五套,在法國人強烈的要求下,梅蘭妮等人才’不情願’的把方才用過了那套洗淨了,包裝好,算作第十六套.
看完咖啡具,再看餐具.
一套餐具展示出來,主菜盤,湯杯,湯底盤,面包盤,點心盤,甜點杯共有十件.
為了迎合路易十五朝的奢華風氣,這些杯盤上還加上了刻花,貼花點綴,青釉在凹陷處集留,顏色較深,更使花卉立體感強,靈動自然.
梅蘭妮從家庭主婦的角度看,這套餐具雖然華麗,但是不易清洗.她知道,能用這套餐具的人是不用自己洗盤子的.
看完貨後,現場交易,經過幾次討價還價後,每套以三十兩銀子出售.
別處也能買到瓷器,比這要便宜的多,但是不能買到如此精美的,符合法國人口味的成套的瓷器.
還有方糖!法國人從中看到了商機.
中國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用甘蔗制糖,但是,質量一直沒有印度人的砂糖好.
唐朝是個偉大的時代,願意從別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唐太宗使人去印度帶回了印度的造糖術.很快,中國人就造出了比印度更加好的砂糖.在印度一千多年來一直守著傳統的制糖術,中國的造糖不斷的改進,紅糖,黃糖,冰糖,最後,在明朝時,他們造出了如雪般的白糖.這種白糖在明末清初的對外貿易中佔了很大的比例.‘青出于藍‘就是指這種情況.
直到歐洲人從印度也學去了造糖術,中外貿易中糖的比例才小了下來.但是這種方糖是歐洲人第一次看到.
以一兩銀子一斤的方糖做了交易.並沒有暴利,因為方糖的制做比砂糖難些,因為要防潮,包裝要求高.
再就是絲綢的交易,這些從蘇杭來的絲織品這個時代中還是處于領先地位,一直以來都有固定的交易價.名目繁多的緞,錦,紗,綾等,早讓法國人的綠眼楮都轉不過來了.
交易果然很直接,法國人當場從船上搬下了一箱箱銀子.
這邊的貨從倉庫里直接上了船.
你們不需要什麼東西嗎?法國人問.
我們當然需要,我們需要生鐵,如果生鐵來,每百斤以七兩銀價收購.秦煉回答.
梅蘭妮親身經歷過了這種私下的直接交易,一次交易額都在上萬兩的銀子.
華家在北方的生意,象是在狹縫中求生的生意人,考慮利用各種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而在南方的生意,卻完全的不相同,就象是建立根據地外加走私.眼光放在海洋上.
講到走私,不僅是華家,閩地的大戶很多人在干這樣的事,雖然法令很嚴,捉住了要殺頭.但是大家還是私下出海和洋人做生意.這有利益的驅使,也和洋行的壟斷有關.
就因為這樣的風氣,閩地的人對官府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態度.
康熙嚴令中國船不能用雙桅,可是去南洋不乏百萬噸級的大船.福建省的海岸線那麼長,那里管得住.
泉州的海港里就停著這樣的大船.
〞泉州的官府不管嗎?〞梅蘭妮問.
〞如今的官府誰會認真管這些事,大船,小船對社會又沒造成什麼危害.〞秦煉說.
南方的生意和江南及北方相比起來,有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更有一種冒險的快感.怪不得家中的男孩都喜歡往南方跑.
郝貴華這些天對梅蘭妮有些刮目相看,一個夫人不帶使女到處跑已經很奇特了.還能親自出馬用現場演示的方法推銷.閩地的女子象男人一樣拋頭露面,這不希奇.可是和男人一樣做生意,這就少了.
梅蘭妮經過了這次的交易,打開了眼界,有了新的視野.對于江南的生意也有了新的靈感.
想到江南,梅蘭妮想家了.
到了八月,他們才成行.秦煉,楚濂陪著梅蘭妮乘船來到上海黃浦江吳淞江的連接處.
梅蘭妮在那個港口下了船,黃家平的船已經等在了那里.
秦煉他們乘的船繼續北去.
其實在當時,杭州灣里有一個大港,叫乍浦港,這個後世淹沒了的港口,如今十分的繁華.碼頭上千舸爭來,桅干如旗.
乍浦位于杭州灣,屬于平湖,那里又有乍川與太湖及大運河接通,水路十分方便.在清朝那里是對日本貿易的港口.但是,華家的大船很引人矚目,所以他們盡量避開繁華的港口.
這時候的上海港還是個地區小港.
乘著船,在江南的河汊中行駛,時節已是中秋,岸邊的野菊白白黃黃開著.空氣中飄著桂花的甜香.
江南的四季都是有香有色.听到熟悉的鄉音.梅蘭妮歸心似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