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說唐哲與李姍成為知音,是男人愛女人和女人愛男人的互相吸引,是男人和女人天生之本能的結果,倒不如說是他們是志趣愛好的相通.唐哲的中篇言情小說,寫的是一對中年男女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敘述這對男女在情愛與興愛的禁錮年代,欲愛不得、欲罷不能的心理矛盾!其實,唐哲這篇力作是他眾多著作里的一篇精品。遺憾的是,這篇精品問世以後,一般讀者只帶著尋求刺激的心理,去瀏覽小說中描寫興愛的場面,奇怪的是李姍讀了以後,卻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感受,特別是與作者在對小說的創意構想方面,產生了不約而同的難得共鳴。于是乎,她動筆寫了一篇評論,題為《令人讀了忍俊不禁之余而引起沉思的小說》,全文如下︰
拜讀了唐哲之中篇小說大作,感嘆作者是才子!確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才子!
言情才子!文字寫得如此之美,有如流水行雲,一氣呵成。
作者以言情開始,在言情中層層深入,對人和事的描寫都非常之細膩。其中是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還夾著幽默,借幽默嘲諷那個對性禁錮的年月,把那個年代的一位書生的書生氣,實際上也代表了當時絕大部分人對性的既愛又怕的意識詳盡演繹,令人讀了以後忍俊不禁之余而引起沉思!由此已令人窺出了作者內心的精神世界。
當今的年輕人可能尚未能弄清上述之對性的既愛又怕,此「怕」非同今天情竇初開的懷春少男少女之一見鐘情,或在涉及到性本能引起而反映的心跳那種「怕」,而是真怕!在那個對性禁錮的年月,即便行竊者被發現,亦尚未有偷情者或正常的談情興愛者被發現之痛苦!並為此感到羞恥的程度壓力要深得不知多少倍。人們可以寬容小偷,至少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此事將淡出別人的記憶和談論。可是絕對很少有人能對偷情或談情興愛者之寬容,至少能從人們常常愛在茶余飯後的嘴巴里,吐出對此感興趣的話題中可見一斑。那是一個人性被壓抑或被壓制和受到泯滅的禁錮年代!
作者從人性出發所寫的言情、言性大作,可見是對壓抑人性之道德觀的一種抗爭!當然亦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無法改變現實的個人情感的宣泄,是名副其實的「我手寫我心」。倘若不是經歷坎坷,才子的情路一定會經營得富于羅曼蒂克之精彩的。不過在如此禁錮年代下,能夠把自己的情路婚姻經營得富于羅曼蒂克之精彩的又能有幾人?此情況確實與中國的文化沒有多大關系,或許是與所謂的道德觀和環境的局限有關。
我認為作者該大作,倘若改編成劇本拍成影視劇,想象中的效果應該不錯。
有些情節可將它悲劇喜拍,用以嘲諷那段泯滅人性的荒唐歷史,將會更為有力度,
可能收視率也將會更高一些。
拜讀過作者的部分大作,可得出作者是一位天才的言情大才子,如果沒有豐富的情感內涵和敏感的精神生活的人,緣何能寫出如此之感情熾熱得噴發而出的大作?即便我尚未拜讀作者該大作之前,該大作有不少觀點與我早已不謀而合。
拜讀過作者的言情大作後,看來要把「那個少女不懷春」的名言,套改為「那個才子不懷春」了!讀者在拜讀作者該大作過程中,有誰得知作者是年過古稀之君呢?活月兌月兌的就是一位青年才俊所為嘛!倘若把作者的大作拍成影視劇,也許還可能收到懷春少女不少的求愛信件哩!
唐哲看了李姍寫的這篇評論,激動得拍案叫絕!此時,唐哲內心對李姍強烈的愛慕實在再難以控制了,情不不禁發自內心的感嘆道︰「這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啊!有人說,自古女人具才不一定具貌,也有人揣測,就是著名的宋朝才女、詞人李清照也未必就是美女,可是李姍在我的眼里,實實在在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貌俱全的女子啊!從內到外,只要有機會用語言文字與她作進一步的交談,試問有誰人可抵擋得住她的書卷氣和才氣,以及她身材的樣貌、迷人的氣質和魅力呢?至少我自己就遜色多了!」
唐哲臆想︰「不管怎樣,我相信李姍就是上帝送給我的天使,李姍是屬于我的!我不能與她的愛情擦肩而過而留下後半生的遺憾。李姍必是屬于我的!」他內心還默默地對自己說︰「姍,我愛你!」
于是,他立即寫信給李姍,信里說——
「李姍女士,摯愛的知音︰你好!
「你寫了一篇水平極高的精品,評析我中篇言情小說的評論文章,讓我震驚不已!有如一出現代版的《高山流水》!不同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是同性的知音,而我們是異性的知音,較之,更難以知遇!
「從今天起我給你寫信,要改口這樣親昵地稱呼你為知音了!貼切說,前一封信里我已經如此稱呼你為知音了!你願意嗎?我配得上做你的知音嗎?你不覺得我對你這個知音唯我獨鐘嗎?甚至有不讓別人再來青睞你之嫌嗎?還要加上‘我摯愛的知音’哩!這不會是我對你的單方意願,自作多情或表錯情吧?
「起因的發展全在于你,因為你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你不但是一位企業的管理者,而且對文學作品有極高的欣賞力、鑒賞力和評析力,是對文學藝術作品的品評能手,你令我折服了!」
就這樣,他們倆開始連續不斷的約會見面,投進到知心到永遠的知音生活了!
唐哲與李姍這對知音沒完沒了的話題是什麼?是人們老生常談的古老話題︰愛情。愛情的內涵太豐富多彩了,特別是對文學藝術作品更是永恆的主題。有一回他們倆在鴻富華酒家茶聚,李姍剛好看閱讀完一部長篇言情小說。這部長篇言情小說構思相當復雜,文字也異常優美!記敘好幾對生長在異國東南亞的華裔年輕人的三角甚至是多角戀愛。
最典型的一對情侶中,女的天生艷麗,是小城里的一枝花!出身富家小姐;男的也是天生英俊,不同的是出身貧寒,是小城里的打工仔。追求一枝花的男孩子很多,其中有一位是學校里的教師,苦追不放!致使一枝花開始心動起來,在月光下接受了他痴情的擁抱!可她心里並不愛他,惟獨愛上了那個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後來那個出身貧寒的打工仔,離開了小城,到遙遠的大城市里謀生了!一枝花竟然尾隨而至。豈料到了大城市後,一枝花卻與一位富豪子弟邂逅,放棄了她原先惟獨熱戀的打工仔,並很快地與富豪子弟結婚。婚後數年,富豪子弟移情別戀拋棄了她。在極端寂寞痛苦下,她經不起一個有婦之夫的老板之you惑,兩人做起了暗中來往的夫妻!幾十年過去了,一枝花孤苦零仃,最後竟與年輕時對她苦追不放,並在月光下接受了他痴情擁抱的學校教師結婚,相隨相伴一直到晚年。
唐哲問李姍︰「有讀者閱讀這部長篇言情小說之後,覺得那位多情的一枝花是破鞋,難道你不覺得一枝花是破鞋嗎?我想听听你的高見。
李姍非常認真地回答說︰「我不這樣認為!其實,這部長篇言情小說,講的是時間跨度相當長的故事,作者是在通過娓娓動听的三角或多角之故事,向讀者讀出書中要表達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在尋求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婚戀。也就是說,在較為平和的氛圍中,不斷自然調節而達到自我感覺之最優。實際上,這是天賦予人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最令人生厭的是作者加入了泛道德和說教的成分,所幸的是,這在書中幾乎沒有……」說到此,她停了下來,用一雙美麗的眼楮看了看他。
唐哲立即對她說︰「你看我做什麼?怕我不留心听你說話?我正非常留心地听著哩!說下去,繼續說下去!」
李姍接著說道︰「其實,婚姻無所謂對錯,只有是否合適。這個我與你的理解是相同的,這才符合人性。一旦發現對方不適合自己,與其說委曲求全的維系下去,不如‘快刀砍亂麻’!這樣才是最佳的選擇。可是這樣的做法在我國,似乎比較難做到,即便膽敢這樣做,也不像生長在經濟發達國家的人們那樣,做得那樣瀟灑和圓滿。也許,中國人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和燻陶,另外還有的是在上世紀50年末以後一段時間所進行的泛道德灌輸,以及忽視人性存在的結果。然而作者在這部長篇言情小說里,卻大膽的提出了‘婚姻(婚戀)無所謂對錯’的高見,已落筆于該書的幾位正在熱戀的年輕人瀟灑和圓滿處理分手的表現上,而且他們都做得干干脆脆、干淨利落!因此,令我讀出作者的意圖是,希望沖破現有的思想意識之禁錮,向往個性和思想意識的解放。另外,我還從書中讀到了作者對事物的多元認識和包容的心胸
「說完了嗎?你還沒有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哩?」唐哲一本正經地問她。
李姍對他溫柔地說︰「親愛的!看你那心急的模樣像小孩子似的,真可愛!听好了!我現在就回答你剛才提出的問題︰‘有讀者閱讀後,感覺那位多情的一枝花是破鞋’。這問題問得好啊!其實,這部長篇言情小說的結尾,一枝花和那個學校教師走到一起。以我的淺見是,讀出的是一枝花愛情的回歸。因為一枝花情竇初開的心扉,最早是由那個學校教師叩開的,而不是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實際上是由于那個學校教師,叩開了一枝花通向男女之間的愛的心扉,在客觀條件所限而不能如一枝花之願的時候,被一枝花轉而需要的填空替代。因而一旦環境發生了變化,這位千金小姐一枝花,離開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在閱讀這部長篇言情小說的過程里,還未讀到作者對一枝花離開出身貧寒的打工仔的記敘描寫之時,我已感覺出一枝花離開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是必然的。此緣于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在自身的軟件上除了為人老實之外超越一枝花之所需,中國人的擇偶條件,在千年以來除了郎才女貌之外,尚有郎財女貌,之于女子能選到朝夕居于田舍的秀才亦可認為幸事,這說明了中國歷史幾千年以來,人們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然而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卻才與財兩者都不具備。如果有讀者說,既然如此一枝花早已曉得,為什麼還要明知故犯的愛上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我以為,華人在當時的居住國擇偶,多數傾于選擇同聲同氣的同類,因此,在國外的華人圈內選擇同類的終身伴侶,在人數上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且一枝花自信可以把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打造成未來的大老板,因為她具備鍛造出身貧寒的打工仔的條件,因為一枝花的父親是南洋某國的一個地方的大老板,而且所出無兒子。而出身貧寒的打工仔到遙遠的大城市里謀生之後,頓時失卻了此條件,讓一枝花看不到出身貧寒的打工仔之前景,可見當初一枝花愛上了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是有附加條件的。因此,這樣的愛情必然就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建築物,最終倒塌是必然的結局。盡管在此前,一枝花對出身貧寒的打工仔是愛得何等的熱烈,這並不排除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和另一位熱血方剛的異性青年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等條件下的互相吸引所致,這是屬于人性的自然表達,所以,穩固和完美的愛情應該是靈與肉的結合。一枝花與出身貧寒的打工仔之熱戀的結局,可盡在讀者的想象之中,倒是一枝花與那個學校教師的最後結合,才令人意想不到,需要再回想到他們開始的最初約會,方才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當然,人們如果離開人性去談論愛情,肯定會把一枝花說成是破鞋!其實一枝花與那個學校教師的最後結合,是盡善盡美的,更不存在什麼破鞋之嫌!整部長篇言情小說的結局出現了,方才令人讀出作者開始埋下的伏筆。可是此伏筆當初著實不太令人注意,作者似乎是在故意虛晃一槍以後,很快就把讀者引入到了另一幅情景中去了,這是作者寫作技巧的高招體現
唐哲聚精會神的听著李姍時而平和,時而抑揚頓挫的聲音,不時的作出贊許的神情,他完全被李姍話語迷住了!心里暗暗對自己說︰「這李姍真是一個難得的內外兼備的美女加才女啊!」于是他問她︰「還有嗎?親愛的!」,都沒能
「有,還有。其實,我說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回答完你的提問呢!你只顧用疼愛和欣賞的眼光看著我,我真的很喜歡你這樣對我自然流露的神情模樣,感覺到很快樂!」李姍柔聲細語地在唐哲的耳邊這樣說。接著她對唐哲談起了如下她自認為所謂題外話——
原來李姍對女人的出軌行為,確實有她個人的衡量準則。她認為辱罵女人的出軌行為說成是破鞋,感到有些反感!因為這是歧視婦女的言行,同時也顯示出人們對這方面的認識不正確的表現。女人之所以出軌是非常復雜的緣由,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她說,人類現代文明發展到今天了!所謂文明,其內容是不能離開對人的尊重和寬容的。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只要不危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而且又是符合人性表現的,李姍覺得不應該過多的去指責。例子就如上述討論的那部作品所言的一枝花婚後的出軌行為一樣,這是一枝花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下的一時表現,並不是她的為人本質。但是如果能做到拒絕you惑,潔身自好,當然是最佳的表現,理應推崇。
李姍說,區分一個人在為人層面中素質的高低,一定要分清其所作所為是偶然抑或是一貫的。她舉例幾年前曾讀過的一篇報道,那篇報道說,一位賣婬女子在出租屋被人害死了,這位苦命的女子死後,有關調查人員發現了本,里面字字都是用眼淚寫成的,讀來無不令人動容!據說在場的一些人員也被感動得流淚了。這女子生活在一個窮山溝里,原來有一位與她非常相愛的丈夫,可是由于生活所逼,不得不到城市來,出賣自己的柔體。做這樣的事已經有好些時間了,她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每天都把思念丈夫之情寫成文字留在日記本上……李姍說,讀著這篇報道,頓時覺得這位苦命的女子是多麼的純潔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待人都懷有博愛、寬容、尊重之心,在物質的上不要過于自私和貪婪,堅守孔子所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話,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的純淨,多麼的美好啊!即便是在目前,我們也可以做我們所能夠做到的事情,例如見人遭遇不測,切莫落井下石!多少需有悲憫的情懷,實際上就是愛心。是否有悲憫的情懷,這是文明人和野蠻人的分別。
唐哲听著听著,已完全被他所愛著的李姍之見解,以及她那善良寬容的心所感動和折服了!他內心默默地想,這李姍真是上帝送給我的天使啊!她有天使般的美貌,還有天使般的愛心。然後高興地對她說︰「親愛的!你怎麼會有這麼高的理解能力呢?我真的愛死你了!」
听到唐哲充滿著愛的話,李姍似乎也被感染了,她柔聲地回答說︰「我相信你對我的感情,我感到非常幸福!這感覺不是在听到你贊美的聲音才感到的,而是我听得出這是出自你肺腑的聲音,又一次說明我們在對待事物的理解上真的是很投契的
李姍說完後,見唐哲沒有答話,急忙問他︰「你為什麼突然不吭氣了?在想什麼?是我剛才說錯了什麼嗎?」她留下的日記
唐哲听到李姍這樣向他,才回過神來,雙眼望著李姍說︰「剛才我在想……」
李姍迫不及待的問︰「在想什麼?」
「我在想,與你結識是我此生感到最幸福的大事。在此之前,我感到最幸福的是自己得知要當父親了,這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感到最幸福的事。但是,這一種充滿著幸福的感覺似乎和另外的一種充滿著幸福的感覺又有極不相同的感受唐哲回答李姍說。
聰明的李姍此時明白了唐哲所說的這一種充滿著幸福的感覺所指的是什麼,內心也感到有些不能自控的動了起來,眼楮頓時變得萬分柔情,望著唐哲,夾著甜蜜的微笑的嘴巴,很自然地對著唐哲微微的抿了抿,以表示對她柔媚親昵的回應。唐哲第一次見到李姍對著他,發出如此令他感到非常著迷的表情。李姍這個表情,有如少女面對鐘情的男人投射回應過來的愛一樣,充滿著依然未減純情少女才特有的那種流露,如果此刻不是在眾目睽睽的酒店,周圍坐滿了來飲茶的客人,而是在一個除了他們倆以外而沒有其他人的地方,不管李姍是否同意,唐哲一定會不顧一切地抱著李姍吻個不停!時至今日,唐哲面對李姍,再要他強制自己對李姍的愛戀感情,已難之又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