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終南山,秀色難名,蒼翠滿眼。
王黑兒已經七歲了。
三歲離家避難,隱居于此,對他而言,這里就是自己的家,這山、這水、草木、風雨、簡樸、寧靜,就是生活。
王隊帶來幾大包裹生活用品,當然少不了給王黑兒的吃玩之物。
這些東西,在王黑兒看來,都很稀奇,但避世隱居的清淨生活,將小孩子雕琢得既淳樸又淡定,雖驚奇于外面世界的豐富多彩,卻也只是天真地咧嘴笑笑,沒有世俗間孩童的討喜和頑皮。
王隊看著心靜如水的王黑兒,心里一酸。孩子三歲被自己抱出來,雖說躲過了滅門劫難,卻也體會不到世間的喜樂哀愁。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黝黑小身子骨,也長高了,只是比較瘦,瘦得有些叫人可憐。
王隊背過身子,悄悄抹了一把淚。
……
王隊特意帶了些禮物給山上的梁高士。(參見0007、0051章)
梁老爺子,須發白賽雪,童顏鮮如桃,愈發顯得道骨仙風;丑陋老伴,臉上堆了更多縱橫交錯的褶皺,顯得愈發丑陋。
但,兩個人依舊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快樂一如往昔。
王隊羨慕、感嘆︰唉,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聊了幾句家常,王隊起身整衣施禮,還未開口,梁老爺子朗聲笑了起來︰「哈哈,住在這里,怎還恁多繁文縟節。我年紀雖大,可並未老邁,腿腳不利索,可還未腐朽。你不用說了,我原本也是要教授那娃兒的,唱唱歌、習習字嘛,不過,那些陰謀詭計、爾虞我詐,我可教不來哦……」
老人應允了為王黑兒授業,王隊終于放下一樁心事。
在終南山上盤桓幾日,王隊趕赴長安。
……
三年了。
初平三年鏟除董卓之後,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再犯長安,掌控了朝廷。
接連的戰亂,帝都長安繁華的背後,是瘡痍和淒涼。
東市街上,依舊人頭攢動,往來的人流,似匆匆過客,買了東西便低頭離去,商家們也是無精打采,听不到濃郁高亢的秦音,少了喧嘩的熱鬧;看不到扶老攜幼漫步街頭的景象,悠閑不再了。
王隊回到熟悉的鞋鋪,年輕的掌櫃看到王隊,楞了。
「萬福兒!」王隊喚了一聲,以前的小伙計才反應過來,「老掌櫃!」萬福兒喊了一聲,撲過來,緊緊保住王隊的臂膀……
「哈哈,當上掌櫃嘍!」王隊贊許地看著萬福兒。(參見0056章)
……
後屋依舊是當年樣子,王隊輕輕撫模著每一件家具,听萬福兒講述著王隊走後,長安城里發生的一切。
王隊走了,萬福兒被萬家升為掌櫃,將鞋鋪打理得井井有條。
萬福兒說起王允被李傕郭汜等所逼迫,為了保護皇宮內廷不受亂軍襲擾,縱身跳下宮牆,被李傕郭汜亂刀砍死,萬福兒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王隊沒有落淚,拍拍萬福兒肩膀︰「老人家安葬了嗎?」
萬福兒點點頭︰「王司徒赤膽忠心,朝廷上下,官員百姓無不落淚,他們(李傕郭汜)只得將王司徒草草收殮,葬于城東
「具體在什麼位置?」
「我帶老掌櫃去
「不用了,你還要打理店鋪,再說,人去多了,容易引人注意
「那老掌櫃您以後有何打算?回來住吧
王隊笑笑︰「不了,我只是路過此地,看看你,再去祭拜下老人家,就要去南方了,你好好經管著鞋鋪吧,莫要辜負了東家
……
離開鞋鋪,王隊在東市買了香燭草紙一應祭奠之物,按萬福兒的指引,來到城東。
荒冢遍野,冷清僻靜處,一座孤墳,低矮墳丘上,雜草叢生,墳前一塊簡陋的石碑,上面淺淺刻著幾個字「千秋忠烈,萬古司徒」。
王隊跪了下來,小心地將墳上荒草薅去,收攏幾捧新土,培在墳上。
擺上貢品,點起香燭,王隊叩了幾個頭,跪坐在地上,點燃草紙,默默地獻上對自家先祖的哀思……
「何人在此祭拜?」身後傳來喝問之聲。
王隊回頭看,幾名兵卒抬著食盒香燭,兵卒身後,緩緩走來一人。
那人揮揮手,示意兵卒退下,跪了下來,打開食盒,將精美的祭品一一擺放到王允墳前。
來人四十多歲年紀,穿著皂色深衣,典型的官員服飾。
插好香燭,來人祭叩完畢,也跪坐下來,扭頭看著王隊,輕聲道︰「汝便是王司徒的那個佷兒?」
來人如此說話,顯然是知道自己,王隊知道否認隱瞞也沒有用處,點了點頭。
「嗯,果有王司徒一脈氣度啊來人嘆了一聲。
「您是何人?」
「賈詡
「賈詡?你就是賈文和?」王隊冷冷地道。
「不錯,是我
「便是你勸說李傕郭汜再犯長安、掠持皇上,逼死忠良?」王隊質問道。
「是我勸說他們收攏董太師殘部,再佔長安,也是我建議圍困皇宮,兵諫皇上。但王司徒之死,非賈某的主意,也非賈某所願
「哼哼,但結果如此
「結果如此,也是迫不得已,楊武將軍(李傕)于賈某有知遇之情,某必當為其所謀,‘各為其主’忠義之道也
「嘿嘿,好一個‘各為其主’王隊冷笑道,「人道賈文和︰算無遺策,經達權變。果不虛言啊!」王隊指著王允荒涼的墳冢質問賈詡,「賈先生你的機謀權變,就是用來殘害忠臣義士的嗎?你的忠義之道,是建立在助紂為虐的基礎上麼?」
賈詡斜了一眼王隊,沒有答話,默默地盯著王允的墳冢良久,才緩緩開口︰「賈某方才已然說了,這一切絕非賈某所願見,汝不信也罷、記恨也罷,賈某不會計較,但賈某相信,王司徒九泉之下,會理解賈某的。王司徒身處廟堂之高,想必早已下定為國捐軀之心,你方才所言,反倒是小看了王司徒的氣節,哼哼
王隊聞听賈詡此言,確是在理我,當初董卓為害洛陽之時,王允便已下決心,不惜性命也要鏟除奸惡,輔保漢室。而賈詡身為李傕幕僚,為其謀劃出路,也確是無可指責。
王隊道︰「即便如你所言,難道你看不到長安的景象、天下的景象嗎?汝輔佐李傕郭汜之流,便是幫凶,日後必遭天下唾棄
賈詡苦笑一下,伏子,對著王允墓磕了三個頭,緩緩站起身道︰「知遇之情,賈某已然報答,賈某也要回老家,為亡母守靈盡孝了
「你要離開李傕?」
「百善孝為先,更何況,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何來某人離開某人之說?我走了,王兄弟你也要好自為之啊,王氏一門遭滅三族,你今日所幸遇見的是賈某,快快離開長安這多事之地吧……」言罷,緩緩而去,只留下沉重的腳步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