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任縣委書記 2.第四十一章

作者 ︰ 胡藝己

第4章致讀者

第2節第四十一章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不僅能促進一個人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更能激發出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情,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充滿對生活對困境的樂觀信心。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政黨,為使其鞏固健康發展,更離不開積極向上主動尋求自我改革的良策。一個聰明的君主,即使沒有偉大政治家推動歷史前進的胸懷韜略,也懂得如何適時審時度勢而為。主動與被動,一字之差,導致的結果卻截然不同。改革不是全盤否定過去,不是去推翻一個政府,不是去取代一個政黨。改革,改革是去除一些法規政策中的糟粕,以求逐步使之符合大多民眾,謀求以國富民強為宗旨,謀求以振興民族為目的,以便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宇宙間的萬物,一條鐵的定律是沒有一成不變,不變,意味著衰老和死亡。

歷史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歷史不可能重演,尤其是被歷史廢棄淘汰不適合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陳規陋習,更不能萌芽復活。回到過去,意味著倒退,倒退和一成不變雖不是同義字,但最終得到的結局是一致的。

積極主動尋求改革,自我完善,對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來說,是何等的至關重要啊!

席遠山並不真正懂得改革的多少學問,改革對社會又有多大的深遠意義,他之所以進行改革,完全處于他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念想,那就是為大瑤縣為大瑤縣人民謀奉獻,為維護政府的形象和保持一個黨員對黨忠誠不渝的情懷。正因為他自身所具的基本和願望,切中了任何改革所具備的基本,才使他的一些舉措,沒招致強有力的反對和阻力。因為他始終以大多數人利益為出發點。

以前,也曾有不少部門的人,提出過這樣那樣不相同的改革方案,對一些民生關心的問題也搞過不少親民惠民的活動,不知什麼原因,或許方案缺胳膊少腿,或許又有違改革之根本,或許……其結果招致一片嘩然和質疑,猶如晴天里的一道閃電劃過,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久而久之,所有改革的詞兒,甚至包括法律法規,在老百姓的心里,在各部門與各部門之間,在領導與領導之間,所有的互相之間,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浮雲,灰色的。

席遠山不比別人偉大睿智,頭頂上也沒開一個天窗的慧眼,學歷更不如什麼研究生,博士生留洋生及各名牌大學的科班生,他之所以能在錯綜復雜的現狀中改革,並能深入下去,只因為他傳播的是人性的美。

縱觀歷史,改革也好,革命也罷,只要是為大多數人謀利擇福,只要為人民歌功頌德,才是成功的取勝的不二法則。

一開始,席遠山沒有高調的大唱特唱改革,如何標榜自己,而是從杜絕公車私用和興修水利切入到改革中去。這看起來是老調新彈且雞毛蒜皮的事,但切合了改革兩頭同時並進的基本要素。一是領導干部,二是普通百姓,前者是糾權貴之風,後者是為底層百姓造福。剎公車私用濫用,對那些少數權貴而言,只要在其他利益上不受根本損害,用不用公車,****大的事,誰想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去。可是在老百姓心里,就不這麼認為了,他們看到的不是權官少用車那麼簡單了,他們看到的是政府改革帶來的希望。人是為希望而活著的,有了希望,生活才有激情,社會才能穩定。興修水利恢復耕地建設。更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老百姓能不歡喜這樣的領導嗎?別把老百姓全當豬腦使,上街給人擦皮鞋,拉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進社區上街道清清垃圾,怎能與興水利惜土地相提並論呢?/明擺著是打著為百姓辦實事的旗號在作秀在忽悠,怎能受老百姓歡迎呢?誰心里都明白平日自己辦公室衛生都請專人做的人,自己跑到大街上去給人擦皮鞋打掃衛生,弱智都不信服這是為民造福有多少真實性。認真往深處去反思一下,這種現象和行為,即使不是存心培養一個民族的惰性,至少有一種引導的正確與否。一個國家的普通百姓,連自己腳上的皮鞋都懶得擦了,門前的衛生都依賴他人清理了,不知這個民族還有多大希望。寧肯吃低保打麻將,也不願去自食其力的隊伍,就是這麼慢慢壯大風靡起來的。恢復農田建設,興修水利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公務員帶頭,人人都要參與,誰出力誰受益,即個人受惠社會受利。子子孫孫還得福。

同樣的出發點不一樣的事情,導致不同的性質不同的結果。

人——啊——人!

席遠山每制定一項決策,之所以進行的比預想的順利,與他自身的修身養性密不可分。凡是與他共事過的同事,都知道他對大瑤縣的歷任領導,無論已故還是健在,無論功過是非,他都緘默不語。這使他在改革的道路上減少了不少障礙。就是罪該至死的閔文清,他都沒在會上會下人前人後去詆毀。這不是他沒有善惡之分的立場,一個人,尤其是一個領導者,不論對前任領導是貶還是褒,無不是在抬高自己的偉大。一個叫花子,還有三個丐幫的朋友,一個干了好些年的縣委書記,在這期間不乏沒有受益受惠的人,一旦他們的名譽和利益受到威脅和傷害,羊急了也會像狗一樣咬人。一個聰明的領導者,尤其處在變革的前夜,當然知道如何避免暗流洶涌,使自己游到改革的彼岸。時間是最有力的武器,歷史是更公正的法官,善與惡,美與丑,讓時間和歷史來完成應有的使命。

早稻的收割已接近尾聲,大災之年獲得大豐收的村民,舉力投入到了秋糧的播種上去了。這是好多年好多年甚至史上未曾有過的光景。付出與收獲成正比,極大地調動了每個人的積極性,這種主動,勝過了任何三申五令的明文。物有所值與勞動有所值是雙胞胎,兩者不能背道。前者背道產生暴利,後者背道存在剝奪。兩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和穩定的系數之一,倘若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對社會埋下不可避免的災害。

此時此刻的席遠山,心里卻絲毫沒有村民大豐收後的那種喜悅,他常常在夜間失眠,常常為下一項決策難以安枕。改革的起步雖沒遇驚濤駭浪,但隨著即將深化深入的來臨,不可能這般風平浪靜。他不知道在以後的路上會遇到什麼發生什麼,但他堅信,誰也阻攔不了改革,誰也擋不住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洪流。事實證明,僅僅是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完善與落實,人們尤其是農民從不同角度的反映來看,改革是他們迫不及待的所盼。關鍵的問題,接下來的改革不可避免要觸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如果能使之解決且徹底消除這種現狀,這才是令席遠山傷透腦筋的根本。在想到不可預知的艱難險阻時,他心里還真萌芽了就此作罷的念想,真想回到」大事小事天下事關我屁事「的那種逍遙歲月中去。

躺在床上的席遠山,想起沒當縣委書記前的那些日子,想到未來那些棘手的問題,不由小心翼翼下了床,亮著袖珍小手電,躡手躡腳走出了臥室。

夏天的夜,已經很深很靜了,只有窗外空調壓縮機在嗡嗡作響,像一個患病的老人在喘氣,很是疲憊很是吃力。席遠山來到書房,他沒有開燈,借著窗戶的亮光,坐在書桌前,按下了落地電風扇的開關。他習慣每遇失眠起床後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點燃一支煙,默默地抽靜靜地想。以前,他一遇失眠起床,少不了看看書,或者為工作上的是事寫材料。他喜歡閱讀文學名著和哲學書籍,對歷史及政治家的傳記,他幾乎不涉及。他認為歷史書籍應該由專業學者去研究,旁人無需從書本中去全面了解,懂得太多會禁錮一個人的思想,于是總想過去怎麼怎麼樣,不宜開拓創新。時空不可能穿越倒轉,歷史不會重復。此一時彼一時,任何事物不可同日而語。不能拿現在的眼光去對歷史品頭論足,尤其是那些推動了歷史進步的偉人。人無完人,對歷史對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偉人,歷史永遠會記住其豐功偉績,對于過失和缺點,應由社會的進步所需求去淘汰去撥正,而不是以此去詆毀丑化。小時候不要因為挨了父親的一記耳光,就說父親是暴徒,就一輩子記恨父親。要分析當時父親為什麼打自己,或許父親在打自己耳光的剎那間,父親心里在流血。父親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養育了我們,要學會感恩。如果父親是一個只給孩子生命,只顧自己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不管孩子冷暖飽饑的雄性,去指責也無可非議。因為這樣的父親是自私的,在給孩子生命的同時,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正因為這樣,席遠山對歷任領導的功過是非,都用心里這桿秤去衡量去甄別。對政治家的傳記,他同樣認為難免沒有一些人為的因素在里面,很難看到一個完整真實的寫照。另一方面,他沒有想過自己要去當政治家,從中學一招半式領導經驗,為奮斗目標做鋪墊。他骨子里唯一的念想就是為大多數人做奉獻,為大多數人說話,永遠站在大多數人一邊。不過,他對文學和科學家的傳記情有獨鐘。他認為他們的經歷較真實感人,還給人以積極奮進的激情,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病痛和貧窮,而是孤獨和寂寞,一個真正的文學家和科學家,是孤獨和寂寞孕育成長的。一個經歷了苦難的人生,或多或少都能從中獲益人生的真諦。盡管席遠山的觀點頗帶偏見,但不失道理。把時間花在研究歷史和政治家的謀略上,不如把時間放在眼前和未來的發展上,模仿永遠誕生不出經典。

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又是現實生活的原因,席遠山一遇失眠之夜,便不再坐在燈前找一些書看,也沒有要為工作而寫的材料來挑燈。他不需要開燈,有時坐在客廳里,有時模進書房里,呆呆地坐著抽煙,沉沉的在想,他想得很多很雜,他所想的與他的自身工作一點都不相干,他常常為自己所想所思自嘲,皇上不急太監急,瞎操心。

不過學習的方法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從書本上學習知識,一種是從社會生活中學習實踐,另一種則是從思考中學習分析。同樣是學習,學習的方法不一樣,所受益的收獲則不盡相同。三者中,思考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思考令人心底亮堂,思考令人理智深沉,思考令人不斷完善,思考令人善于創新……

正是席遠山有了不斷思考的學習積累,在他當縣委書記後,面對多年沉積下來的各種矛盾和現狀,他才有較妥當行之有效的方法面對。

但他還是為存在的問題又一次失眠了,這一夜,他又不知道要抽多少支煙…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第十三任縣委書記最新章節 | 第十三任縣委書記全文閱讀 | 第十三任縣委書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