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證人的記憶︰證人真的陳述了事實的真相了嗎
在刑偵電視劇中,我們常會看到證人在法庭上這樣起誓︰「我以我的人格及良知擔保,我將忠實履行法律規定的作證義務,保證如實陳述,毫無隱瞞。如違誓言,願接受法律的處罰和道德的譴責因此,對于「證人」這個字眼,我們便把其解讀為提供客觀證據的人,當然被利益集團和個人所收買的作偽證的人除外。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心理學家洛夫特斯和同事對目擊證人的記憶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目擊證人對于所看到信息的記憶很容易被事後信息所歪曲。在一項研究中,他們給被試看一個關于車禍的電影,然後讓被試估計車的行駛速度。對于第一組被試,實驗者進行如下提問︰「當兩輛車相撞時,它們開得有多快?」當這樣提問後,這一組被試估計車速超過了40公里/小時;對于另外一組被試,實驗者這樣問被試︰「兩輛車接觸時,它們開得有多快?」結果,這一組的被試給出的答案為「30公里/小時」。大約一個星期後,實驗者分別問兩組被試︰「你是否看到了玻璃碎片?」事實上,影片中根本沒有玻璃碎片出現,然而,結果卻很讓人詫異——第一組的被試有三分之一的人聲稱他們看到了碎片,第二組被試只有14%的人說他們看到了玻璃碎片。這項實驗證明,看到事件後的信息對于目擊證人的報告有潛在影響。
此外,另有心理學家研究證明,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讓被試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于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回答一些有關錄像里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讓被試回答一些一般知識問題,這些問題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
珀費可特和豪林斯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于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對于上述實驗,心理學家給出了如下解釋︰通常來說,人們對于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劣勢有自知之明,這是因為一般知識是一個數據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因此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比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比如,從總體上講,人們不太可能確切知道自己比記憶事件中的某個人的頭發顏色更好還是更差。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即使證人在法庭上主觀上認為他們已經提供了事實的真相,但是某些時候,這種真相已經是被證人的記憶所加工過的「偽真相」。
◆月曜效應︰為什麼會出現「假期綜合癥」?
很多人都曾經遭遇過「假期綜合癥」,當盡情盡興地享受了一個周末後,本以為經過兩天的休息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當中,然而再次開始工作時,反而感覺萎靡不振、無精打采,身與心都無法投入工作當中。在心理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月曜效應」——由于周末的休息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工作秩序,導致人們工作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工作的效果。在古代,「月曜」是星期一的另一個稱謂,所以「月曜效應」又叫「星期一效應」。除了周末能帶來月曜效應外,這種效應還體現在人們每天早晨開始工作時,當新的工作日來臨時,人們總是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才能完全進入狀態。
一般而言,當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人們本應該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工作,然而月曜效應卻顛覆了這一邏輯,為什麼會出現月曜效應呢?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當休息日來臨時,人們常會利用這段時間從事了很多悠閑輕松的活動,比如與朋友通宵達旦地聚會、進行短期旅游、徹夜投身電腦游戲等。當周一開始工作時,人們便需要從悠閑狀態轉換為緊張狀態,然而人在重新開始工作或學習時,往往存在一個預熱期或啟動期,這便導致人們一時之間難以適應,無法實現狀態的成功轉換。
2、根據yerkes-dodson法則,喚醒與操作之間呈倒u型關系,也就是說過高的喚醒水平與過低的喚醒水平都不利于人們開展工作。一般而言,每當星期一時,人們大多會接到較多的工作任務,這便要求人們需要具備較高的喚醒水平,然而事實上,人們主觀上並沒有達到這一標準,以致產生月曜效應。
3、雖然名為「休息日」,但是人們並沒有真正地讓自己休息下來,反而從事了很多耗費體力與精力的活動,導致周一的工作細胞受到了抑制,出現了精神不振的狀態。
◆個人空間︰為什麼人們乘電梯時常愛向上看
有一天,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樣乘電梯。乘電梯的人很多,媽媽仰頭看著顯示的樓層數,突然小女孩問道︰「媽媽,為什麼乘電梯的時候人們都會仰著頭往上看呢?」
電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後,四周看了一下,發現別人果然和自己一樣,也都仰著頭看著顯示的樓層數。難道顯示的樓層數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心理效應在背後起作用呢?
不只在電梯里面,在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乘客們選擇座位的情景。這時,如果這是一節較空的地鐵車廂,有很多座位可以選擇,不難發現以下規則︰最先上車的人會坐在長椅的兩端,隨後上車的人會選擇中間的座位,接下來的人會坐在前兩者之間的座位上。而且,當所有的人都坐好後,乘客之間的間隔是等距離的。這種現象表明,我們總是在盡可能地避免與他人的接觸。
我們在自己的身體周圍,劃分了一個無形的領域,以此來確保自己的私人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個人空間」,人們借此來保持彼此的距離。而且這個領域會隨著人的移動放大或者縮小。當這個領域被固定下來時(比如自己的房間等),就形成了「地盤」。我們不會侵入別人的地盤,而且總是維護著先到先得的優先權。
當個人空間或地盤被侵犯時,我們就會產生壓力,並會想方設法采取行動消除這種壓力。逃避—退避行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盤受到侵犯,我們一般會躲到個人空間里。比如,我們在擁擠不堪、不能保證個人空間的情況下,也會盡量不和他人發生接觸——在擁擠的電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顯示的樓層數。在這種逃避行為中,我們把他人當做無生命的物體,借此來緩解壓力。但有時我們在個人空間被侵犯、無法躲避時,會轉為攻擊——擁擠車廂內發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乘電梯時往上看的行為與我們的「個人空間」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一旦有人闖入我們的個人空間,我們就會感覺不舒服、不自在。
個人空間的大小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前後0.6~1.5米,左右1米左右。據調查數據顯示,女性的個人空間比男性的大,具有攻擊性格的人的個人空間更大。在擁擠的地鐵中我們會感覺不自在,就是因為有人進入了自己的個人空間。
電梯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在電梯中,人與人的個人空間出現了交集,也就是說互相感覺到對方進入了自己的個人空間,所以會感到不舒服,都想盡早離開電梯這個狹窄的空間,向上看正是想盡快「逃離」這個狹小空間的心理的表現。
此外,盯著顯示樓層的數字看,不只是為了確認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樓層。當我們急于離開這個狹小空間時,不停變換的數字能讓我們感到電梯在移動,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進,從而緩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後,你感到特別疲倦。在公交車站等車時,你特別盼望上車後能有個位子坐一坐。車來了,幸運的你一上車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車的最後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個位子上已經有兩個陌生人坐好了。那麼,通常情況下,你會選擇坐在哪個位子上呢?是的,你會選擇坐在第三個位子上。
你正在圖書館里看書,周圍沒有什麼人,這時突然有一個陌生人坐在了緊靠你身邊的位子,你會覺得這個人有點奇怪,明明有那麼多的空位子,干嗎非要坐在我的身邊呢?你一下子覺得別扭起來,不能再像剛才那樣專心地看書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統也不由自主地啟動了,干脆你就換了一個座位。
當然,對個人空間的需要沒有絕對的意義,需要的個人空間大小和我們對侵犯的反應取決于特殊的環境。在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間很小,你仍不會在乎別人是否離你太近,覺得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別人都給你留有很大的空間像是在躲著你,你反而會覺得不安,你希望與人能夠親密地交談,友好地接觸。這樣看來,人們確實需要個人空間,但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對這個空間那麼敏感。
◆社會促進︰為什麼與朋友一起減肥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減肥是一件苦差事,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毅力與惰性之戰,對于那些意欲減肥的肥胖人士,減肥忠告常包含這樣一條︰與你的朋友一起減肥,你會獲得更好的減肥效果。其實這句忠告並不是泛泛而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具有很大的科學性。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于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而導致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他人在場」有三種形式︰實際在場、隱含在場以及想像在場。19世紀末,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對社會促進現象進行了研究,他通過對三種條件下自行車競賽成績的測量,發現個人單獨騎自行車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騎自行車的速度慢20%。後來,他又以一群10∼12歲的兒童作為實驗對象,讓他們進行卷線操作,發現團體卷線比單獨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據這兩個實驗得出結論︰團體工作效率遠比個人工作效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