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諾言︰心想事成的秘密
關于「心想事成」,很多人或許會想,所謂的心想事成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正所謂「三分人事,七分天意」,至于能不能心想事成,主要還取決于上帝的想法。然而,心理學家卻通過實驗證明,如果你懷有好的期望和信念,你便可能看到你所希望的事情的發生。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譽為「自我實現的諾言」,指的是關于某些未來行為或事件的預測對行為互動改變很大,以致于產生預期的結果。試想,某一天,你去參加一個聚會,如果在參加聚會前,你便認為這個聚會非常無聊和浪費時間,當你參加聚會時,你的感覺很可能與當初預期的一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于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他們認為有有些學生屬于大器晚成,他們把「大器晚成」的學生名單提供給了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八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對名單上的學生進行智力測驗,結果發現他們的成績顯著優于第一次測得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局呢?羅森塔爾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師們對那些學生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後來人們便把由期望而產生實際效果的現象叫做「羅森塔爾效應」,也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自于古希臘神話的一個故事——塞浦路斯國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獨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了他理想中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羅狄忒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就使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皮格馬利翁遂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宗旨可以概括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現代量子力學表明,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能量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種振動頻率,每樣東西都有它不同的振動頻率,正因為此,世界上才出現了紛繁各異的事物。無論是像桌子、椅子等有形的物體,還是思想、情緒等無形的東西,都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能量組成的。比如一排音叉,當你敲響其中一個,音叉發出清脆的高調樂聲,沒多久,其他的音叉也會發出同樣高調的樂聲,它們的聲音會互相應和,產生共鳴,甚至愈來愈大聲。
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鳴。人們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腦電波是有頻率的,它們的振動會影響其他的東西。也就是說,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過來的!是你大腦的思維波動所吸引過來的!所以,你將會擁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將變成你心里最經常想象的樣子——這就是如今風靡世界的「吸引力法則」!
你可以這樣來理解吸引力法則︰無論你的注意力和能量集中在哪個方面,也無論這種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你都在吸引著它們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這便是如何心想事成的秘密︰持續關注那些可以讓自己成功的事物,並認為其是可以實現的,那些成功惡事物便會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
◆自我效能感︰不要塵封你的夢想
朱莉安德魯斯是英國女演員、歌手和作家,她曾獲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獎、艾美獎、金球獎、格萊美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全美民選獎和世界戲劇獎。在其自傳《家》中,她提到了自己在12歲那年到米高梅試鏡的經歷。安德魯斯這樣寫道,「當時我看起來如此平凡,他們必須給我化點妝才行「最後的結論是,‘她不夠上鏡。’」
jk羅琳那本關于一個少年魔法師的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被倫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納之前,曾經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絕。
華特?迪士尼曾經被一家報紙的編輯以「缺乏想象力」為由解雇。
「飛人」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曾被校籃球隊拒之門外。
……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些人走出失敗的陰霾並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有些人卻在挫折面前認了輸?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那些後來成功的人在遭遇挫折時,也始終堅信自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並且矢志不移地踐行自己的夢想,終于從現實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自我效能感」由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他認為,在學習中沒有強化也能獲得有關的信息,形成新的行為。因此,他認為行為出現的概率是強化的函數這種觀點是不確切的,行為的出現不是由于隨後的強化,而是由于人認識了行為與強化之間的依賴關系後對下一步強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傳統的「期望」概念。傳統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對于結果的期望,而他認為除了結果期望外,還有一種效能期望。結果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那麼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選擇。比如說,如果你感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就能獲得加薪的獎勵,你兢兢業業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的概率就會較高。效能期望指的則是人對自己能否進行某種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推測。它意味著人是否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進行帶來某一結果的行為。當人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去進行那一活動。也就是說,你不僅意識到兢兢業業工作可以帶來較高的薪酬,而且還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勝任這份工作,你才會對于工作全力以赴。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變的因素有如下五個︰
1、成敗經驗。一般而言,成功的經驗能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經驗。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從而對自我效能感產生重要影響。
3、言語勸說。言語勸說的價值取決于它是否切合實際。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說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性經驗基礎上進行勸說的效果會更好。
4、情緒反應和生理狀態。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身心反應、強烈的激動情緒通常會妨礙行為的表現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條件。不同的環境提供給人們的信息是大不一樣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難以適應和控制。當一個人進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與強度就會降低。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布魯克斯表示,「人們在任何年紀都可以發展堅韌的心智他說,一個關鍵是要避免做自我挫敗的假設。如果你被解雇了,或者被女友甩了,不要放大被拒絕的感受,不要假設你再也找不到工作,或者再也不會有約會了。(但是,在接踵而來的批評面前,堅持信念是很難的。一位教師在談及年輕時代的g.k.卻斯特頓時這樣說,如果打開他的腦袋,「我們除了一堆白色脂肪以外,應該找不到什麼頭腦卻斯特頓後來成為了英國極富盛名的作家。)
「自我效能感」對我們的啟示是,千萬不要因別人的負面評價而塵封自己的夢想。布魯克斯教授說,「生活中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對羞辱的恐懼他說,他與之工作的一些人,過去30年來,一直不願承擔任何風險或者挑戰,就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犯錯誤。
◆習得性無助︰屢敗之後不妨再戰一次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把一只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對狗進行十分難受的電擊,狗試圖逃跑,但是籠子被牢牢鎖住了,經過掙扎努力後,狗對于逃避電擊無能為力,便放棄了逃跑的舉動,只是被動地接受電擊。實驗人員對狗做了多次電擊後,把籠門打開,蜂音器響後,便對狗實施電擊,這次狗本可以跑到籠子外逃避電擊的,但是狗不但沒有逃跑,反而在電擊之前就倒在地上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習得性無助」。
1975年,塞利格曼再次做了與「習得性無助」有關的實驗,他選擇大學生為被試,將學生分成三組︰讓第一組學生听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听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听噪音。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實驗裝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听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听不到這種噪音。
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听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穿梭箱」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听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為了證明「習得性無助」對以後的學習有消極影響,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項實驗︰他要求學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實驗結果表明,原來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受試者,很難完成這一任務。
「習得性無助」與人們的歸因方式緊密相關,如果個體把控制力缺失歸因為永久性而不是暫時性的,認為是自己的內在人格因素而非情境因素導致了自己的無能為力,便會將這種想法滲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易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對于獲得成功而言,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人們在經歷多次失敗後,便認為自己注定無力改變現狀、或者取得突破性進展,就會索性放棄努力,不再進行任何新的嘗試,哪怕實際上他們仍有獲得成功的潛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成功就是一種屢敗屢戰的堅持,也就是說,成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難,如果你想獲得想象中的成功,屢敗之後不妨再戰一次。
◆自我妨礙︰預約失敗的自欺欺人之舉
在大學學期末,各科考試接踵而來,有的學生平日經常逃課,日常也疏于學習,但是當考試臨頭時,他們非但沒有認真復習學習內容,反而結伙到酒吧買醉,或者通宵打游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難道臨時抱佛腳的緊急復習不是更好的應對策略嗎?
上述現象可以用「自我妨礙」來解釋,所謂的「自我妨礙」,就是當人們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會故意破壞任務的完成,以便為自己的失敗準備托辭︰這並不意味著我沒有能力。比如說,一個學生並沒有為第二天的考試而用功,反而沉迷于電腦游戲,如果他的考試成績很差的話,他便會說︰「我只是沒有努力罷了如此這般,這個學生的自尊便會受到較低的影響,他可以心安理得于自己的失敗。
從個體維護自尊和印象管理的角度來看,「自我妨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它一方面為個體的失敗提供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當個體獲得成功時,還有助于發揮自我增強的作用——沒有努力也可以獲得成功,個體便可以洋洋自得地宣稱自己智商超人。
個體在實施「自我妨礙」行為時,通常通過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行動式自我妨礙
對于難以預知的成敗,個體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歸因而事先采取了一系列妨礙成功的行為,如有的學生在考試前喝酒玩樂、降低努力程度以及為自己設置過高的成就目標等。
2、自陳式自我妨礙。
個體在從事任務之前,為將來可能的失敗尋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借口,一些可能會影響自己發揮水平的因素,如考試焦慮、突然感染疾病、遭遇創傷性的生活事件等。
對于個體來說,大部分的研究認為,自我妨礙行為雖然有助于個體免受負面評價的影響,但是,經常進行自我妨礙的話,這不僅會降低個體的自信心,還會增加他們的焦慮反應——因為即使個體能使他人不對他們進行負面評價,他們自身也會對自己形成消極的看法。再者,如果過多地實施自我妨礙行為,個體還會增加遭遇失敗的可能性,以致減少對學習的興趣,繼而又會進行自我妨礙行為,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中。而且,研究者還發現,即使他人沒有對實施「自我妨礙」者進行負面評價,他們也不會對這些人產生較好的印象,也就是說,與沒有實施自我妨礙行為的人相比,自我妨礙者往往會得到他人更低的評價。
由此可見,實施自我妨礙行為後,人們並非能如願以償地獲得他人的較高評價,不過是在虛偽的自尊心的操縱下,預約了更多的失敗而已。
◆安慰劑效應︰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
一個小女孩生長在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里,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小女孩與媽媽相依為命。小女孩非常自卑,她從來沒有穿過漂亮的衣服,也沒有佩戴過什麼首飾。就這樣,小女孩長到了十八歲,在她十八歲那年的聖誕節,媽媽給了小女孩二十美元,讓她為自己買一份聖誕禮物。
她大喜過望,準備去商店為自己買一份禮物,但是她自卑慣了,根本沒有勇氣從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過,只是貼著牆角朝商店走去。
一路上,她看見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無遺憾地想,我是這個小鎮上最抬不起頭來、最寒磣的女孩子。看到自己特別心儀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會上,不知道誰會成為他的舞伴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了商店。一進門,她感覺自己的眼楮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櫃台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發飾。她看呆了,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的頭發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在售貨員的蠱惑下,盡管小女孩覺得十六美元的價位有些貴,但還是任由售貨員把那朵淡綠色的頭花戴在了自己頭上。她看了看鏡中的自己,突然驚呆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覺得這一朵頭花使她變得像天使一樣容光煥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