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第十五章的時候,先看下1646年末到1647年6月之間滿清與抗清勢力的動態。這樣了解清楚背景,比較容易理解第十五章的內容。本來我是想將這些資料放到正文去的,但又怕你們說我湊數字,只好將詳細的資料放在這里,在正文當中略略提一下就好了。第十五章在今天晚上七八點上傳。弱弱地說一聲,我這個星期已經準備好了三四萬個字,是像這個星期沖到前十的話,就每ri三更的,只是到現在還沒有沖到。十六名,不遠了。胖子擺月兌大家多幫忙(點擊、加入書架、給票)好歹在最後一兩天沖到前十吧!
清廷接到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的軍隊平定浙江的捷報以後,為了加速征服南明,于1646年(順治三年、隆武二年)八月十五ri派遣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沈志祥、右翼固山額真金礪、左翼梅勒章京屯泰(即佟岱、佟養和)統領本部兵馬南下,進攻湖廣和兩廣,任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節制各部。孔有德等受命後,回遼東收拾兵馬,直到1647年二月初才到達湖南岳州。
1647年二月十六ri,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帶領主力由陸路、屯泰由水路,進軍湖南,二十五ri,清軍佔領長沙。四月十四ri攻破衡州,孔有德指揮的清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佔領了湖南大部分地區。當時已入盛夏,清兵在長沙、衡州一帶避暑,暫時停止了進兵。
1646年末(清順治三年),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作戰,中箭身亡。
1647年,眾將共推威望高又讀書識字的孫可望為主帥。孫可望在前有清軍追趕,後有南明阻攔的危急情況下,整肅軍隊,增強大西軍的戰斗力。然後揮師南下,攻破據守chongqing的南明總兵曾英部,渡過長江天險,從四川向貴州挺進,佔領貴陽,後趁雲南發生沙定洲叛亂,借替沐氏報仇之名,強佔雲南。
為了能擁有穩固的地盤,孫可望改變張獻忠濫殺無辜的過火行動。他爭取雲南漢族官紳和土司的支持,同時體恤部下、團結大西軍余部力量、嚴肅軍隊紀律、重拳整治官史、輕徭薄賦,因此得到雲南群眾的擁護。為大西軍在南明抗清斗爭中重展雄風蓄積了力量。
1647年初永歷帝由梧州逃至桂林,驚魂不定時,劉承胤上疏迎駕,表面上是保護朝廷安全,實際上是挾天子以自重。
四月十五ri,朱由榔在劉承胤唆使下,遷入武岡州,以岷王府為行宮,劉承胤迎駕有功進封武岡侯。隨永歷帝遷入武岡的大臣有東閣大學士吳炳、吏部尚書李若星(原貴州總督)、兵部左侍郎管部事傅作霖(原任御史)、戶部右侍郎管湖廣布政司事嚴起恆(原為衡永副使)、太常寺卿仍管吏部文選司事吳貞毓等。
五月,改武岡州為奉天府,晉封劉承胤為安國公,「政事皆決于承胤矣」。朱由榔既然以為劉承胤兵強可倚,劉承胤也借此挾制朝廷。在移蹕武岡之後,劉承胤即威福自cao,驕橫跋扈。
1647年(順治四年,永歷元年),盡管東南沿海抗清武裝中還有鄭鴻逵、鄭成功、黃斌卿等人以尊奉業已不存在的隆武朝廷為名,拒不接受魯監國的領導,但大多數文官武將和浙江、福建紳民都以魯監國作為抗清復明的旗幟。
當時,清軍滿洲主力博洛已率部返回beijing,東南兵力薄弱;抗清運動在魯監國領導下風起雲涌,取得了一系列勝利。
這年正月,魯監國在長垣誓師,「提督楊耿、總兵鄭聯皆以兵來會。進鄭彩為建國公、張名振為定西侯,封楊耿為同安伯、鄭聯為定遠伯、周瑞為閩安伯、周鶴芝為平夷伯、阮進為蕩胡伯」;「加東閣大學士熊汝霖太子太傅,司票擬」。朝政軍伍初步就緒後,即著手收復失地。
正月內,周鶴芝部收復海口,派參謀林龠舞、總兵趙牧防守。二月初一ri攻克海澄,次ri攻漳平,失利;初三ri清方援兵來到海澄,明軍退至海上。初五ri,攻克漳浦縣,任命洪有文為知縣;五天後,清兵來攻,漳浦失守,洪有文死難。四月,清兵攻陷海口,林龠舞、趙牧戰死,周鶴芝引兵退保火燒嶴。六月,明軍攻漳州,再度失利。
七月,魯監國親征,號召各地紳民起義,一時遠近響應,義軍飆發。七月初四ri鄖西王朱常湖、王祁、李長蛟等人帶領義軍攻克建寧府,擊斃清朝總兵李應宗、副將曹胤吉,擒殺清知府高簡等人。這支義軍連克建陽、崇安、松溪、政和、壽寧等縣。清浙江福建總督張存仁接到建寧失守的消息,向朝廷報告福建「遍海滿山,在在皆賊」,他惟恐閩浙路斷,于七月下旬帶領馬步官兵一千名星夜兼程趕赴扼據浙閩咽喉的浦城。八月初九ri明軍進攻浦城,被張存仁部擊敗,義軍首領李長蛟和兵部右侍郎楊東晟,總兵謝君聘、王印海、張明等陣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