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自背後綿綿密密地滲出來,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師徒決裂的傍晚,顧沅竭力挺直脊背,擺出一副寸步不讓的姿態來,「我也一樣早說過,程大人,江山易改,本心不移,顧家人的脾性,顧沅此生改不得。」
「改不得,」程素退後一步,指了指長街另一頭遠遠快步過來的幾個身影,笑容里頗有些玩味的意味,「我早說過你和呂傳明面上合襯——敢跟陛下打擂台,上書直言天家奪人/妻子,和你這副改不掉的壞脾氣,不正是天生一對麼?」她見顧沅臉色更白了些,朝顧沅又靠近了些,見顧沅厭惡地避開,也只又輕笑一聲,提著羊角燈揚長而去。
正是宮門行將下鑰的時候,幾個小太監抬著大銅油壺過來,往宮門口的座地宮燈里注油換燈芯,侍衛們擎著大松明火把來來往往換班,顧沅借著半明不亮的光線把那幾個身影打量得清清楚楚︰一共是二男一女,左邊穿半舊青綢襖裙的是許歡,右邊穿玉色官綢皮袍的是呂傳,小弟顧洋比當初離家時長高了許多,穿著嶄新的藍布棉袍,小臉被北方吹得通紅,正歡天喜地地朝自己連連招手。
奪人/妻子——顧沅一瞬間恍然太後何以匆匆將自己掃地出宮,不由得微微苦笑。果然是那人慣用的手段,平素絕不輕舉妄動,但只要一發難動手,便要直擊要害。大齊素重清流,後宮雖是天子私事,但只要一和前朝聲名扯上關系,臣子們便要爭相死諫。正因為這一點,自太宗皇帝以下雖然多有寡人之疾,選秀冊封卻都甚是慎重,並不肯沾染那些瓜田李下的嫌疑。皇帝眼看就要親政,四方臣民們都眼睜睜看著,一舉一動更要比平時謹慎幾倍,怎麼能沾上這樣說不清道不明的瓜葛呢?
皇帝此刻在行宮剛剛听太後緩緩訴說了來由,心里頭驚疑不已,臉上卻依舊是不動聲色。她方自蘇醒不久,聲氣還有些虛弱,眉目間卻沒有半分心虛︰「母後,兒才是與顧沅結夫婦之好之人,卻不知有什麼人敢這樣冒名欺人?」
士別三日,本應刮目相看,太後沒想到只不過兩旬光景皇帝臉皮便厚了數層,怔了怔才開口︰「顧沅的供狀哀家也看過,她自承與呂家有婚約,皇帝難道忘了?」
太後素來心軟,皇帝內里打定了不認賬的主意,面上卻轉了口氣︰「兒自然不曾忘,只是此一時彼一時。這些時日兒與她兩情相悅,已有了夫妻之實,她與呂家雖有婚約,卻還不曾成婚,就是按我大齊律法來斷,情理兩顧,她也該是兒的人——母後,」她直起身來,在枕上向太後叩首道,「母後素來寬容,這一回就成全了兒與阿沅吧!」
皇帝對兒女情長沒有半分羞澀,這樣大膽地坦言不諱,太後想起內起居注上的字句,不由得更氣惱顧沅帶壞了皇帝。只是她雖然心里萬分不情願,看著皇帝卻又不忍心開口回絕,又不擅長說謊,挨了半晌,只道︰「皇帝後日便要親祭宗廟,這些事日後再從長計較,如今且先歇著罷!」
太後不應承,便是不贊成的意思,皇帝有些失望,還想替顧沅說話,看著太後臉色略一沉吟,便轉開了話頭。
皇帝並不糾纏,可見對顧沅用情尚不算太深,只是一時迷惑。太後暗地里松了口氣,陪著皇帝用了膳,又將皇帝身邊伺候的人叮囑了一遍,才轉回自己寢宮歇息。
「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帝耐心等了又等,直到崔成秀來通報太後已經歇下了,才將身邊兩個總管太監一起傳進來質詢,「是誰將這樣的事稟到母後那里去的?怎麼朕連一點風聲都不知道?」
皇帝出巡,京里宮里自有耳目,這耳目其實手腳也並不算慢,只是恰逢皇帝病倒不能理事,然而這些責任卻萬不能往皇帝身上推,兩人對視一眼,立時異口同聲地叩頭請罪。
「事已至此,還請什麼罪?」皇帝再壓不住心里焦躁,語氣也更是斬金切玉似的果斷,「想來是朕病得不知人事,耽擱住了——說吧,到底是誰搗的鬼?」
太後做事素來不遮掩,這件事的來由也極簡單,但是卻又極難措口。兩個總管太監囁嚅了幾聲,又重重叩了幾個頭,趴在地上不敢吭聲了。皇帝蹙起眉來︰「朕只要實話,便有什麼冒犯也無妨,講!」
「是。」魏逢春看了崔成秀一眼,大著膽子道,「稟小爺,京里頭來人送了信來,說是恭王妃進了一趟宮,老娘娘就召清和殿里的人問了話,問的都是顧小娘子的事。後頭細打听,才知道顧小娘子家里有人跟恭王世子女乃娘有舊,輾轉托她在恭王妃面前遞了話,說是顧小娘子為人逼凌,在宮里受苦,求恭王妃做主,又有顧小娘子的手書做證。」
皇帝陡然警覺︰「什麼手書?母後怎麼不曾給朕看過?」
崔成秀苦著臉叩頭︰「奴婢們僭越,早先太後拿了讓奴婢們對筆跡,都先看過了。太後老娘娘吩咐了,小爺身子不好,待日後體氣恢復了再看也不遲,說是免得傷心。」
太後不許皇帝看,必定是以為那是顧沅的筆跡了,書信上的話也必定不好听,皇帝的臉色蒼白起來,繃緊了唇角︰「拿來!」
「是。」皇帝臉上看不出喜怒,一雙眸子黑黝黝的,反而更讓崔成秀畏懼,他應了一聲叩頭出門,不一刻捧著個黃楊雕花匣子過來,呈到皇帝手里。
匣子里面只輕飄飄一張素箋,正是皇帝賞賜顧沅日常練字的式樣,上面卻並不是尋常書信的格式,開篇卻是一首前朝名詩︰「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詩句並不隱晦難解,粗通文墨的人都讀得明白,句句都是身系羅網之嘆,詩下又有數行附注,解說得更是清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書生事也,不意逢強梁,身遭橫辱,咽淚裝歡,度日如年。伏懇兄以舊約為念,一施援手,沅妹頓首百拜。」
皇帝只覺那字跡刺得自己心口一疼,咬著牙又仔細看了兩遍,正是自己見慣了的顧沅筆跡,連用的紙墨也與自己賜予顧沅的一般無二,找不出一絲可懷疑的破綻。她捏緊了手里那張薄薄的紙箋,目光在崔成秀和魏逢春臉上掃過,聲氣依舊淡淡的︰「連鸞儀局的人都找過來看過了?鄭鸞怎麼說?林遠怎麼說?」
皇帝目光刺得人心里直打鼓,崔成秀不敢火上澆油,又不敢不回話,只得硬著頭皮道︰「鄭姑女乃女乃那邊沒消息,林提督倒是看過了,她說,她說——」
「說什麼?」
「林大人說,她是武臣,不擅長書法,只覺得寫的人是一氣呵成,沒那些慣常見的矯飾手法。」眼見皇帝臉色白得沒了人色,兩人一同慌了神,顧不得禮數,膝行到皇帝身前,一個端茶一個遞手巾地服侍,口里一連聲地安慰︰「奴婢們僭越,這書信顧小娘子還沒看過,想來,想來必定能看出來有什麼蹊蹺的——」
「給她看做什麼!」皇帝心里憤懣悲涼痛楚到了極處,攪成了一團混沌,讓她眼前一陣陣發黑。她閉上眼楮,那紙上的字字句句卻在心頭腦海里浮浮沉沉,灼得心頭生疼。
身遭橫辱,咽淚裝歡——原來她是這樣看待自己和宮里的一切,原來自己處心積慮的安排布置只讓她感到度日如年,原來往日自己都是被那些掩飾蒙住了眼楮,原來心灰意冷到了極處,反而能透過痛楚看出平日看不出的真相來。當初自己不是與她談起朝政的時候,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麼?鄭鸞和林遠不是都明里暗里與自己提過,惋惜顧沅不能立于朝堂麼?在尚儀局徐三娘的供詞上,不是也白字黑字寫了那一日鸞儀科殿試,顧沅的失態麼?太後不曾問過顧沅,不也正是因為已經證據確鑿,擔心那些話自那人口中一字字說出,給自己保留一份體面麼?
「給,給她看做什麼?」皇帝向後倒在大迎枕上,手指無意識地將那張紙箋捏做一團,「讓她親口把這些話說給朕,說給所有人听?讓所有人都知道,朕是個強逼臣子的昏君?讓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喜歡朕,她厭棄朕,在朕身邊度日如年?」
「朕不問她。你們也不必慌,這麼點小事,朕死不了!」皇帝揮手止住慌了神要去請太醫的兩人,直起身來,深深吸了幾口氣,臉色雖然依舊蒼白,神情卻恢復了慣常八風不動的漠然,唇角帶出一絲冰冷的哂笑,「有人要為天地立心,要為生民立命,要為萬世開太平,要做她的書生事業,朕就由她去做!朕是天子,容得下四方萬民,容得下四海宗藩,那些個逢迎把戲也見慣了,還容不下她麼?她既然不願意,朕自然不會勉強,朕當初答應了要送她出宮,如今時機也正好。你們兩個傳旨林遠,叫他派人回京,趁著顧家人還沒回鄉,送五百兩銀子過去,也算是朕與她相識一場——快去!」
皇帝催得急,魏逢春還有些懵懂,崔成秀心思靈活,一轉便明白了皇帝說不出口的意思。倘若顧沅當真是冤枉,踫上鸞儀局的人,知道皇帝清醒了,還不會分辨一番,要皇帝給她做主麼?眼見正是個立大功的好機會,他朝皇帝叩了個頭,立時連夜向林遠傳旨去了。
這一線朦朦朧朧的希望成了皇帝的救命稻草,連祭祀宗廟的時候也一樣牽腸掛肚,待儀式結束,在回程的路上便召來崔成秀問話︰「給阿沅的銀子送過去了?」
「是。」崔成秀剛剛自林遠處得了回信,只覺得心里一股苦水倒都倒不出來,「顧家人如今在京里租了房子,顧小娘子正和家里人在一處,那人送銀子的時候也在場,小娘子收了銀子,然後,然後——」
「然後什麼!」
崔成秀橫了橫心,反而說得流暢起來︰「小娘子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問,收了銀子,就打發人回來了。那人尋顧家街坊打听,都說顧家雖然是新來的,未來的夫婿十分了得,是恭王府的紅人——」
皇帝臉上依舊微笑,只是那笑容卻仿佛冰封的湖面一樣凝固不動︰「未來的夫婿?十分了得?」她突然哈哈笑了一聲,「離了宮,正好過年,正好考恩科,正好成婚,果然好時候,好打算!打听得好!不然朕豈不是少給了她一份賀禮?」
崔成秀不敢看皇帝的臉色,只苦著臉叩頭,心里更是苦不堪言——顧沅這樣欺瞞皇帝,是罪不容誅,皇帝怎麼對付都不為過,只是牽連著恭王府,就又成了燙手湯圓,怎麼每次這樣的活計,總能和自己扯上牽連呢?
臘月二十三,民間祭灶的日子,也正是大駕返京的日子。皇帝第一次親自主持冬祀,出京回京的排場都極盛大。大齊皇帝素來親民,天街兩邊並不用黃幔遮擋,只由京衛里挑選的精壯五步一崗,橫持鐵槍自觀禮的小民和大駕間隔出界限來,龍輦上也珠簾高卷,並不禁小民瞻仰。皇帝著烏紗皮弁冠,絳紗袍,手持玉圭在寶座上端然而坐,臉色稍嫌蒼白,卻更顯得容貌清湛,雖然尚在韶齡,但眉目微垂俯視眾生時自有一番不動聲色便可掌人生死的尊貴氣派,讓人敬畏油然而生,不敢冒犯。
「今上果然是真命天子,」呂傳與顧家人一起跟著街坊出門觀禮,仗著目力甚好,將龍輦上的皇帝御容看了個大概,待大駕過去,才跟顧沅和許歡贊嘆,「當真是龍章鳳姿,不同凡響!」
許歡目力不甚好,只是听著呂傳的描述一面回想一面惋惜,顧沅靜靜隨在兩人背後,听著兩人談笑,心里卻回到了自己抬起頭來,與皇帝目光相接的那一刻——皇帝目光掠過自己的臉,沒有一絲欣喜驚訝,漠然得仿佛自己只是天子治下萬千臣民中最不起眼的一個,讓顧沅心里瞬間冰涼一片——天子聲名至重,呂傳貿貿然鬧了這麼一場,又牽連上了恭王妃,只怕皇帝與自己的緣分真的,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