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新紀元 第六十一章 天才馮九如

作者 ︰ 輕舟泛湖

金秋十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舊金山灣沿岸,這時海天一色,風景如畫。

奧克蘭市就坐落其中,與有著‘舊金山’之稱的三藩市毗鄰而居。

市區內東九街359號,一家由華人開辦的小型機械廠在此落戶,工廠老板兼總機器師馮九如在自己的位置上長吁短嘆,而他的身旁,則是站著他的三位合伙人兼研究助手黃杞、張南、譚耀能。

一年半以前,在馮九如的號召下,他們三人合伙創辦了以制造飛機為目標的的「廣東制造機器廠」。當時僅有黃杞、張南和譚耀能等3人願意參股,資助馮九如的研究。

可他們本身也不富裕,雖盡傾所有,連工具、材料折款在內,工廠的總資產合計也不過才1000余元,廠房面積更是不到7。5平方米,簡直就是個低下黑作坊。

然而經過3年來毫不停歇的努力,終于在今年的9月份,制造出了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飛機「馮如一號」,從而躋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馮如一號」第一次試飛失利,隨之在9月21日的第二次試飛過程中,又發生了螺旋槳機軸斷裂事故,導致飛機失速墜落。

可即便如此,還是顯示出了此飛機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升空4。5米,飛行約800米的良好成績,從而為人類的載人飛行史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就連一些美國的報紙和期刊,都把馮九如譽為「東方的萊特」,他以超卓的才華,為華人贏得了榮譽,也因此而大大鼓舞了美國西部華僑們投資航空事業的信心。

10月末的時候,馮九如聯合了黃梓材、劉一枝、朱竹泉等人,正式把廣東機器制造廠改組擴充為廣東制造機器公司,並公開招募優先股東和股金。

事情進展順利,馮九如很快就募集到了一大筆資金,但這時他臉上卻看不出多少欣喜和快樂,反而眉頭緊鎖,似乎心中有所疑慮。

「耀軒,到底是何人,欲收購我的公司?」

廣東制造機器公司創辦尚不足幾日,就有人送錢上門,這的確讓馮九如有些意外,但更多的卻是不安,「我丑話說在前頭,我研制飛機,不是為我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讓我們華人能夠吐氣揚眉,不至于叫洋人看輕!」

言外之意,便是表明了自己不會把公司出售給洋人,之前就已經有好幾撥想要投資飛機制造業的美國資本家派人來做說客,但都被馮九如拒絕了。

對于馮九如的態度,鄧耀軒卻是不以為意,反而很欣賞對方的為人品性,因此寬慰他道︰「九如兄,你我皆為華裔,你的拳拳赤子之心,我豈會不知。且放心,我們美華公司完全是由華人創辦的私人企業,出資收購你的公司也是為了向你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幫助你研制屬于我們華人自己的飛機

「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鄧耀軒是台山人,馮九如是恩平人,有著同鄉之誼,加之言辭誠懇,因此馮九如對這話也是信了七八分,但事關重大,他也並沒有草率就做出決定,而是詳細問起美華公司的情況。

同是台山人的朱竹泉,對美華公司的情況倒是知道一些,因此這時站出來說道︰「九如,耀軒所說的美華公司,卻是由華人創辦,總部位于波士頓。其創辦者徐文昊先生之高義,雖隔千里,在我們加州的華人圈子里,也是負有盛名

同時,朱竹泉還將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向馮九如說了,馮九如與他亦師亦友,因此對他的話自是沒有懷疑。

前些日子,馮九如忙著研制飛機,這種事情他自是不得而知。但這時听了徐文昊竟在波士頓闖下如此家業,更有著維護同胞的義舉,不由連聲稱快,對美華公司的印象又是好了幾分。

見其如此,鄧耀軒這時也自是明白趁熱打鐵的樣子,因此便緊接著說道︰「九如兄,徐總對飛機制造這個新興產業十分看好,願意全力資助你的研究。我們美華公司在波士頓,有自己的機械制造廠,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正是繼續九如兄這樣的大才加盟,共襄大業

隨即,鄧耀軒又隱隱透露了一些美華公司將在明年回國創辦企業的信息,讓馮九如听了之後,更是為之一振。

而黃梓材和朱竹泉等人,也紛紛勸道︰「是啊,九如,這不正是你夢寐以求的機會麼?在這里,我們人手短缺,資金拮據,而且最近加州的排華之風,愈演愈烈,你忘了上一年我們工廠被人縱火的事了?」

這話成了壓垮馮九如內心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想到自己的廠房被一場大火化為灰燼,幾個月來辛辛苦苦繪制的圖紙資料被大火燒得干干淨淨,馮九如的心就是猶如刀割。

幾番思考和掙扎之後,馮九如終于還是听從了鄧耀軒的建議,將公司遷往波士頓。除了安全方面的考慮,當然還有美華公司答應為他們提供的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持,這些才是讓他最為心動的因素。

而這時才剛剛師從馮九如的朱竹泉和朱兆槐兩人,聞言也都是喜上眉梢,他們的之前也不過是小商販,雖也算是溫飽不愁,可要靠著自己這伙人勉強湊起來的幾千美元就想研制飛機,還是太吃力了些。

而黃杞等幾位最早追隨馮九如的公司合伙人,這時也算是熬出了頭,眼看著大好的日子就在前面等著他們,哪還有心思繼續窩在這個小作坊似的工廠里頭。

馮九如這時既以下定決心,便不再猶豫,雷厲風行的安排公司上下收拾資料文件,準備天後就搭乘趕往東部的火車。

這一行人之中的大多數,日後都成為了中國空軍技術局的骨干成員,為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在這時,馮九如亦是躊躇滿志,心懷富國強兵的野望。而前往波士頓,將成為他改變中國飛機制造業未來的第一步!

……

「會首,耀軒那邊傳來好消息,馮九如等人已經同意了我們的收購案,不日就將東進一提到自己這個能干的弟弟,鄧耀榮臉上也是自得一笑,喜形于外。

「耀榮,這事耀軒辦得妥當,當記一大功!」得聞此事,徐文昊同樣也是頗為驚喜。

歷史上馮九如這人就是一個機械制造業的天才,不僅才華了得,並且為人刻苦勤奮,在這浮華的時代,是一名難得的實干型工科人才。

相比于可笑的理論派科學家,中國現在缺的正是這種腳踏實地的人才,只有堅實的科技和工業基礎,才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主權國家!

起身來回踱了幾步,徐文昊又對鄧耀榮吩咐道︰「耀榮,你立即給耀軒發電報,先把會社對他的獎勵說下,然後再叮囑他,要多留意當地的一些人才。不管身份如何,只要是有真才實學,而又郁郁不得志,盡可拉攏過來

之後,徐文昊又接著補充了一句︰「錢財上的事不要吝嗇,如有需要,盡可開口,我們這里必定全數滿足!」

這時的加利福尼亞州,雖然還沒有成為全美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大州,但卻是生活著將近一百萬居民。而且中就有將近十萬華裔,是華人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州,許多國內粵州台山等地的華僑,都齊聚于此。

作為海外華僑中最有實力的講台山話的四邑人,才是徐文昊目前最想要拉攏的對象,其中鄧耀榮和鄧耀軒等鄧氏族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台山人,和新會、開平、恩平一齊並稱四邑。

甚至可以說,這時來美的華裔移民,基本是以四邑一帶的人為主,乃至唐人街的華人,幾乎人人都是一口台山話。

美洲洪門幾位大佬,也都是出自這幾個地方,比如舊金山的洪門大佬黃三德就是台山人,而歷史上頗為著名的洪門致公黨大佬司徒美堂,則是恩平人。

原本歷史上,革命黨組建的政府部門之中,就有不少高官和要員,都是四邑人,尤其是台山人。但他們的下場似乎都不太好,在第一任黨魁死後的接下來幾十年里,漸漸被江浙系財團給擠出了權力核心,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很顯然,他們的政治投機最終以失敗收場,甚至為此事而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與日後的某個新朝關系惡化。

論資產,這些游居海外的華人,並不出眾,徐文昊生財有道,也看不上他們手里那點小錢。真正讓徐文昊在意的是四邑人在粵州的影響力,以及他們手中的人才基礎,這些才是徐文昊真正迫切需要的東西。

徐文浩這時還只是個商人,雖小有名氣,但和這時洪門中頗具影響力的大人物相比,還是有些不夠看,因此也不知道能挖多少革命黨的牆角。

不過雖世事維艱,卻也在人為,徐文昊自當全力以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08新紀元最新章節 | 1908新紀元全文閱讀 | 1908新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