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新紀元 第七十五章 水泥生產

作者 ︰ 輕舟泛湖

廣州城外西郊,石井鎮,一座磚混結構的廠房便聳立于此。

嘉華水泥廠,這時還未正式竣工,興建于1909年2月,預計將于明年1月中旬全部完工,差不多整整耗時兩年。

為此,夏萬隆可是投入了將近170萬元的資本,從購買土地到建設廠房,以及工人的招募和培訓,前前後後花費了大筆資金。

「三台回轉窯及主要附屬設備下個月末就能運抵,屆時將由我們美華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指導安裝,這點你大可放心

自從與徐文昊結識,夏家就開始積極轉型,開始由單純的渠道商向生廠商轉變。在徐文昊的技術支持下,未來的收益前景卻是一片光明,因此這時代表夏家陪同視察的夏駿馳也是一臉喜色,「如此甚好!」

一旦工廠投產,以每日800噸以上的水泥產量,夏家便可日進斗金,獲得可觀的收入!

而且以這時‘洋灰’在建築業中的重要作用,此舉還可打破洋行和外商壟斷建材市場的局面,極大的提升夏家商行在本地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

又是一月過去,此時正值秋末,涼風中帶著肅殺之意。

聚龍河上,一艘540噸的江輪正緩緩而行,載滿了貨物。而這時,嘉華水泥廠的人早早就在河邊翹首以待,其中就有夏家父子的身影。

很快,江輪就靠著岸邊停下,在才搭起不久的建議碼頭上,將船上的貨物卸落。

包括三台水泥回轉窯、一套旋風預熱器和一套篦式冷卻器,全都是由美華科技公司出品的高精尖器械。核心部位由徐文昊親手打造,其余都是畫出圖紙,由與美華合作的詹姆斯機械廠代工。

水泥回轉窯,1877年就由英國人發明了出來,並且在1885年時達到了改進,是煆燒水泥熟料的主要設備。

而徐文昊這時也只是細節上改良了部分功能,整體上還是使用的現有的技術。這種回轉窯不僅能用于燒制水泥,並且還廣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業,是基礎的工業設備,這時的中國還無力制造。

該設備由筒體、支承裝置、帶擋輪支承裝置、傳動裝置、活動窯頭、窯尾密封裝置、燃燒裝置等部件組成,結構雖然簡單,但運轉可靠,生產過程容易控制,正適合現在的情況。

一旦投產,就能緩解國內缺乏建築材料的危局,使得自己能夠擺月兌對外國‘洋灰’的依賴,在軍事上同樣具備極高的戰略意義。

而旋風預熱器,這時則完全是徐文昊的‘獨創’技術,在查閱了一些技術資料之後,很快就通過這時的工業技術復原出來,可以適于各種窯型配套使用。

徐文昊讓智腦在原有的技術資料上,研制出了日產800噸、2000噸帶分解爐的五級懸浮預熱器,後者將在不久後的未來,應用于大中型水泥廠設備的新建和改造。

很快,徐文昊就親自指揮技術員,協助嘉華公司聘請的國內技師,安裝設備和生產線。一些設備要和廠房連在一起,因此這時安裝正合時宜。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最後由水泥熟料冷卻機將回轉窯卸出的高溫熟料冷卻到下游輸送、貯存庫和水泥磨。

比如篦式冷卻機就是如此,作為一種驟冷式冷卻機,其原理是用鼓風機吹冷風,將鋪在篦板上成層狀的熟料加以驟冷,使熟料溫度由1200c驟降至100c以下,冷卻的大量廢氣除入窯作二次風。

而冷卻機主要由一個與水平成5%%u7684斜度,直徑為1。5米長度為12米的回轉筒體構成。內裝有揚料板。

筒體在離兩端2。5米的地方借助于托圈支撐在擋托輪裝置上,低端托圈和擋輪滾動接觸,以阻止其筒體軸向滑動。

筒體的回轉是借助于固定在離高端托圈1米處筒上的大齒圈,通過一套傳動裝置帶動。

熟料在揚料區被多次揚起,並均勻地拋撒,冷卻空氣與熱熟料進行強烈的熱交換。特別是在低溫區,可以通過改善揚料板結構、布置形式以及調整筒體的斜度和轉速,來增加熟料與冷卻空氣的接觸時間,控制熟料的移動速度,使熟料內部的熱量有充足的時間向表面傳導,從而對溫度較低熟料的熱量充分回收。

這條水泥生產線,完全包含了破碎及預均化、生料制備均化、預熱分解、水泥熟料的燒成、水泥粉磨包裝等工藝流程,哪怕再過50年也不落伍。

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水泥生產線屬于干法水泥生產模式,不僅生產流程復雜,且需消耗大量電能,嚴格來說這時還是濕法水泥生產流程更合適些。

干法水泥生產,每生產1噸 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u4ee5上。

其中生料粉磨佔30%%u4ee5上,煤磨佔約3%%uff0c水泥粉磨約佔40%%u3002

因此,對工人的專業程度要求更高,其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經驗,能夠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如此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能耗。

但顯然徐文昊也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減少熱耗,畢竟從污染的角度來看,電能終究比燒煤要好一些,這點上,濕法水泥生產的熱耗就太高了,實在難以接受。

而另一點,就是準備修建一座火電廠的徐文昊,這時當然是要打算憑此把夏家捆在自己的戰車上。作為能源,電力的技術含量更高,遠比煤炭更容易掌控。

徐文昊這時就已經打定主意,要靠著對基礎能源的壟斷來控制粵州的經濟,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從而掌控全局。

廣州就是本次征途的起始點,徐文昊對此是志在必得。

……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徐文昊便借著夏家的關系和一些廣州本地的中小商戶結成了戰略同盟,他有雄厚的資本和技術,而本地商戶則是有著廣泛的人脈基礎,雙反的結合,很快就顯現出了威力。

幾乎是以遍地開花的局勢拓展自己的商業領土,美華公司很快就在廣州城內外立住了根腳,不僅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到了大片土地,而且還招募到了大量的人員。

這時的大清朝,地方大戶掌握大量的土地和人力,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默許,你就算有錢也買不了地,雇不到人,舉步維艱。

圍繞著機械廠、化工廠和火電站等基礎產業的紡織廠、面粉廠、水泥廠等輕工產業,紛紛建立起來,一股由中小商人聯合興起的投資熱潮,似乎沖淡了股災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廣州自全粵,經濟狀況逐漸回暖,似乎再次賦予了當地居民新的希望。

大筆資金投入到基礎建設之中,不斷創造著新的就業機會,吸納了大量社會閑散人口。到1911年初的時候,經過大半年的投資,徐文昊已經成為了廣州城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再也無人能夠忽視他的存在。

番禺縣黃埔區,廟沙圍,這時碼頭已經初具規模,在徐文昊不惜工本的建設下,這里早已不復此前零落殘破的形象。

平整的土地,清一色鋪上了這個時代國內還很稀罕的‘洋灰’,也就是水泥。從美國運來的大型起重機器也安裝了小半,剩下的則堆放在一旁的空地里。

「徐總,工程預計在2月初就能完成,但這樣就要多花好幾倍的工錢,實在是有些不劃算戴志中這時就站在一處高台上,又就此事而向徐文昊建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避開春節這段工期,待工人們回來再開工

實際上,按照戴志中的觀點,以這個時代的工人福利標準而言,就算不額外給加班費用,也是可以的。反正美華公司給的薪水已是優渥,沒人會願意丟掉手上這份工作。

但徐文昊考慮得卻是更多,錢財反而是小事,關鍵是名聲。

別看工資增加了一倍,實際上相比于這個時代的美國和歐洲,卻是連他們的一半都達不到,美華公司在這上面還是有利可圖。

因此反不如憑借這個,提升公司在民間的影響力,而這時的廣州城內,美華公司的名氣正是靠著這口口相傳,徹底打響了。

徐文昊深深明白,影響力只有到達基層,並且獲得民眾認可,才是真正穩固。不然終究只是無根的浮萍,風稍微一吹,就要搖搖欲墜。

雖然還是月兌離不了這個時代的小人物格局,但戴志中這人在建築上卻是有些天賦,經過夏萬隆的介紹,很快就被推薦到徐文昊面前,並且獲得重用,這時就是負責督建兩處碼頭。

因為擁有了自己的造船廠,徐文昊已經著手收購船只,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中遠國際物流公司。

內含中國遠東地區之意,目前還不插手大中型海港,因為這是英國人的蛋糕。不過沿著珠江水域,許多河港直接與外海勾連,卻也不差。

關鍵是,一支所羅門群島的小型艦艇部隊,很快就要秘密抵達廣州,徐文昊不得不先做好硬件上準備。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08新紀元最新章節 | 1908新紀元全文閱讀 | 1908新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