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五章 楚漢爭鋒—(十四)八難

作者 ︰ 閑雲漫關

(123456789)(123456789)韓信定趙的兩個月後,黥布也被楚軍打的丟盔棄甲,逃竄到劉邦面前。123456789123456789趕走黥布,項羽終于松了一口氣,可以專心致志擺置劉邦了。

就在項羽心急火燎地準備收拾劉邦的前期事宜,劉邦自己也很忙活。兩位大哥都是絕頂高手,每次出手都很有套路。

劉邦當初駐守滎陽後,學了章邯當初在巨鹿搞建設的本事,築甬道送糧草,一直從敖倉修到滎陽。這一舉措頗見成效,把敖倉軍糧源源不斷地送到前沿陣地,硬撐著和項羽搞了一年多對抗賽。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年多來,劉邦雖然不急,可項羽有些受不了,仗打到這份上,總不能一直這樣耗下去。因此見劉邦學章邯,項羽也沒忘了自己搞拆遷的老本行——侵奪甬道。當初就是這麼個搞法,把章邯弄的焦頭爛額,事實證明現在的劉邦也一樣在焦頭爛額。

項羽時不時的道路破壞工作,讓糧道不暢,使漢軍乏食。隨著黥布的敗逃,項羽攻擊的頻次在逐漸增加,大有對甬道全部翻新的意圖,這讓劉邦很是頭疼,也很痛苦。

老大痛苦之時,也正是小弟們表現的絕佳時機。酈食其率先表現了,不過他這次表現很不成功。就在劉邦抓耳撓腮想辦法的時候,酈食其為他出了個主意——擁立六國之後以樹黨。123456789123456789酈食其還很有理想,「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簡單點就是要以德服人。

劉邦乍然一听,感覺不錯,現在的項羽如此猖狂,要是多些幫手應該不賴,畢竟人多力量大。因此劉邦立馬刻了六國印璽,遣酈食其為使者前去封立六國之後。酈食其擅長的是說話,出謀劃策這種事,他只能歸到二流水平,甚至靠下。他這次忽悠,差點沒把劉邦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果他這個建議進行**作的話,我們這本書就不用再寫了,有沒有漢朝的存在還真說不清呢。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糊涂,就在酈食其準備動身時,張良剛好從外地返回滎陽,前來拜見劉邦。

張良在侍者的引領下來到跟前時,劉邦正端著碗往嘴里撥拉著飯,見張良進來,放下筷子,指了指身邊的位置,有些得意地說道︰「子房到我跟前來!有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議,有人為我謀劃消弱楚軍之計接著就把酈食其的建議述說了一遍。

隨著劉邦的講述,張良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終愣在了當場。劉邦看著張良吃驚的表情,問道︰「你怎麼看?」

張良高聲問道︰「誰給陛下謀劃的計策?這樣做陛下的大業就全完了。123456789123456789」

劉邦一听,有些納悶,挺不錯的辦法嘛,怎麼到張老弟嘴里就成了禍胎了。劉邦忍不住問道︰「為什麼呢?」

「借用你面前的筷子,讓我為大王籌算一下張良拿起筷子在桌子上一邊畫一邊說起來。「商湯能置夏桀于死地而封其後代,你現在能置項羽于死地嗎?」

劉邦搖了搖頭,「不能

「武王估計能砍掉商紂的腦袋而分封其後代,你能得到項羽的頭顱嗎?」

「不能

「武王能釋放拘禁的箕子,修建比干的陵墓。現在陛下能修建聖人墳墓,表彰賢者門里,尊重智者門第嗎?」

「不能

「武王曾發放巨橋糧食,散發鹿台錢財,賜給貧窮百姓。陛下能散發府庫錢糧來賜給貧窮百姓嗎?」

「不能

「武王滅商後,告示天下不再用兵。陛下能廢武行文嗎?」

「不能

「武王曾把戰馬放出去牧養,表示不再打仗。陛下現在能這樣做嗎?」

「不能

「武王曾把牛放出去牧養,表示不再運輸糧草。陛下現在能這樣做嗎?」

「不能

「現在天下游士離開故地,跟從陛下走南闖北,都想盼望得到一塊封地。如今恢復六國,封故六國後代,天下游士都各自回去侍奉他們的君主,陛下和誰一起奪取天下呢?況且楚國當今強大無比,重新封立六國後代就會被逐個削弱而屈從楚國,陛下怎麼能使他們臣服呢?如果真的采取了酈食其的計謀,陛下的事業就全完了

張良侃侃而談,而劉邦卻愣在了當場。自認為不錯的主意,沒想到這麼的蹩腳。最終,劉邦狂噴出嘴里的飯菜,月兌口大罵道︰「腐儒,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連飯也顧不上吃了,站起來命令使者,追回酈食其,銷毀印璽。食其差點捅出來的窟窿,被張良及時給補了上去,但酈食其在劉邦心中的位置從此大打折扣。

本沒想把他倆人的對話記錄的那麼詳細,但經過猶豫後還是記錄了下來。因為倆人的這段對話實際上對劉邦建漢的影響非常之大,在史書里記錄的很清楚——「良發八難上邊嗦嗦的那段話就是「八難」的內容。當然已經對張良的原話進行了刪減,只保留了其原意。

之所以說倆人對話對歷史進程影響巨大,是因為「八難」,改變了秦末以來一直采用的造反套路︰一強大就稱霸,一稱霸就分封,一分封就內訌,一內訌就開打,一開打就稱霸。這種惡性循環的造反套路坑壞了陳勝,坑壞了項羽,最終讓張良窺探到了其中的精髓,也讓劉邦得道了實惠。在這一宗旨下,劉邦開始屬于他自己的造反方式,也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傳奇。

劉邦造反的成功得益于此。當然造反成功後,他又不自覺地走上了這條老路。這條路上注定荊棘遍地,注定坎坷崎嶇。因為這一決定為他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煩,也為後代出了不少難題,一直困擾了劉姓天下近百年時間。在幾代人痛苦的掙扎、碾壓和屠殺後,直到他的一個尤為生猛的後代橫空出世,才使這一惡性循環得以較為有效的控制。

宗旨是確定了,但劉邦的痛苦還沒解決,因為項羽還在滎陽外倒處悠轉。拆遷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抗議隊伍敲鑼打鼓地游行,這種肆無忌憚的行為讓劉邦受盡折磨。但他毫無辦法,因為現在的項羽鐵拳無敵,硬氣功了得,依然無比強大。雖然劉邦打太極的功夫很有造詣,但在擂台上,被鐵拳狠捶猛砸的時間多,還手的機會卻很少。

但這一切,注定不會太久。因為柔能克剛,再強的硬氣功都有軟肋,雖然這個軟肋隱藏的夠深,但最終還是被找到了。

abcdefgabcdefg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