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八章 紅霞萬里—(十三)易儲風波(六)

作者 ︰ 閑雲漫關

(123456789)(123456789)在廷議現場,劉邦向群臣肆無忌憚地掄起了棒槌。123456789123456789群臣心里都清楚,皇帝這次是要東真格了。

然而,現場絕大部分人都是劉家的老人,當然也和呂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劉盈這些年來的表現雖然不搶眼,但也沒犯錯,並且人還比較老實,劉邦這次大刀闊斧地惡整,讓這些人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當然,如果劉邦這次不打呂澤他們的話,雖然反對聲一片,但還不至于讓群臣這麼激動。而此時,卻不得不激動。因為群眾的眼楮是雪亮的,劉邦的行為明顯是要向呂家開刀了。如果此時不再努力爭一把,太子肯定被廢,呂家也跟著玩完。

群臣這一次算是豁了出去,爭先恐後地發言,唯恐輪不著自己說話。要說也沒什麼大不了,不就是打嘛,大家都挨打也不算很丟人。

按照這一理論,樊噲、夏侯嬰等人就痛痛快快地鬧騰了一番,這讓劉邦咬牙切齒地準備送給他們些禮物,而就在此時,周昌站了起來。

平時大家都怕這個周結巴,見到他都想跑,而此時卻有一種救命稻草的感覺,紛紛閉上了嘴,給他騰出了場地,靜待他的表演。

周昌來到了殿中央,準備說話了。123456789123456789

周昌已經憋了好長時間,由于自己口吃,一直輪不著自己發言,所以很生氣,用史書里的一個詞——「盛怒」。司馬遷老爺子真是高手,這一個詞就頂我說了半天話。

由于周昌「盛怒」,所以結巴的更為嚴重,張嘴就直奔核心思想,很有總結概括的意思。好了,不再廢話了,讓周昌表演吧。

周昌扭著頭,費了半天勁,說道︰「臣、臣……臣以為,絕、絕……絕不能換太子

劉邦費力地听完他的話,憤怒地問道︰「為何?」

實際上劉邦這是在為難周昌,就周昌的說話水平,想讓他說清楚所以然,那得準備下午飯。

不過周昌有自己的解決方式,沒有兩把刷不可能在這個崗位上混這麼長時間。

周昌的解決方式很簡單,瞪著兩眼說道︰「臣、臣……臣口不能言,然、然……然臣期、期……期知其不可。陛、陛……陛下欲、欲……欲廢太子,臣、臣……臣期、期……期不奉召

周昌兩句話,我用的標點符號有些多,如果大家看的費勁,也敬請見諒,由于這位仁兄說話就是這種方式。123456789

周昌費勁的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劉邦不怒反樂了。123456789對付這個姓周的,劉邦有經驗,絕對不能和他對著干,要不然還不知道啥難听話在等著他呢,更為關鍵的是劉邦在心里比較喜歡這個人。

周昌說話不利索,但愛較真,他一旦認準個理,八匹大馬都拉不回來。更重要的是,這位仁兄不怕死,不管你是誰,我說不行就不行,要麼你殺了我,要麼就听我的。現在他明著說「不奉詔」,這個愣頭青可真敢來這一手,還不用打這賭。劉邦讓他當御史大夫,真算是用對了人。能用到這麼個人,也讓後世很多有為的皇帝很是艷羨,包括漢武帝。

劉邦笑了,擺了擺手說了聲︰「今天廷議就到此吧!」然後率先離開了大殿。

這次論戰,以群臣的勝利而告終。

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終于度過了難熬的一天。

大臣們陸陸續續地離開大殿,當周昌走到門口時,呂雉攔住了他。

實際上這次廷議,呂雉一直在現場。當然,她沒有收到劉邦的邀請函,也沒有機會站到前台進行表演,而是躲在側房偷听。因為這次廷議將會影響自己和兒子隨後的生存方式,這不能不引起她的重視。

在周昌的面前,呂雉下跪了。

這個高傲的女人,帝國的皇後,流下了痛心和感激的眼淚︰「沒有你,太子幾被廢矣

的確,這次皇帝和群臣間的拔河,因周昌的諍諫使群臣稍佔優勢。呂雉的下跪,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應該的。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她這次下跪也是很值得的,因為以弱者的姿態亮相于群臣,也引來更多的同情,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劉盈在這次風波中能夠化險為夷,應該感謝很多人,感謝很多事。其中,最應感謝周昌這次的諍諫,張良隨後的奇謀,還有他老娘呂雉的這一跪。

廷議結束了,但不代表劉邦就不再換太子了,這是在場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的。

然而,群臣們都已經做出了自己所能夠提供的支持,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還有很多人也貢獻出了,但並不代表這就是最終的結果,因為最後的答案始終握在老大的手上,只要皇帝不放棄「換太子」的想法,群臣永遠都不可能贏得了這次對抗賽的最終勝利。

讓皇帝放棄自己思慮多年的想法,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的確,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這一次出現了「二般情況」。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劉邦這一輩子鬧革命,別的本事稀松,但用人的本事絕對一流,正因如此,此時的大漢天下臥虎藏龍、高手雲集。

「換太子」這件事情鬧騰到現在,高手終于還是出手了。

這個高手就是張良。

這位仁兄我們已經讓他涼快好長一段時間了,自從劉邦決定遷都長安起,我們就再也沒提到過他。也不是我不願意介紹他,主要是這位仁兄的確在這段時間里啥也沒干,更夸張的是什麼活動也不參加,包括上邊講的這次熱熱鬧鬧的廷議。

自從幫助劉邦分析了一下「遷都」的好處後,張兄弟就徹徹底底的把自己掩藏了起來,再也不願意露頭。

並且他掩藏的還比較好,俗話說「小隱于野大隱于市」,而這位仁兄更夸張,覺得隱藏于「市」還不過癮,更上一個台階——「隱于朝」,可謂化腐朽為神奇。這位仁兄不光有大奇謀,更有大智慧。翻閱古代史,一生作為和張良最相似的似乎只有明朝時候的劉伯溫,可不幸的是劉伯溫只有大奇謀,而缺少大智慧,以致最終的結果完全相反。

這一次,張良藏不住了,因為有人親自來找他,找他的人就是呂雉。又讓他進行了一次精彩絕倫的表演。abcdefgabcdefg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