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九章日落長河—(二)蕭何的痛苦(二)

作者 ︰ 閑雲漫關

至此以後,每逢劉邦出差,蕭家父兄子弟都第一時間夾起皮包,屁顛屁顛的跟在身後,老老實實地搞服務工作

這些人有沒有干活我不敢下定論,但他們在老大面前的晃蕩還是頗有成效的,因為劉邦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拿蕭何說事

也許會有人說,老蕭家真是人才匱乏,蕭何那麼牛氣,竟然沒有一個兄弟子佷在戰場上露臉,除了成功地當了段「人質」外,似乎什麼都沒干

事實上,沒成績就是最大的「成績」,別說這些人沒敢怎麼表現,縱然想表現劉邦也不會給他們這種機會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只是個「畢機制」,如果放他們出去,若那位仁兄一不小心喪了命,就不太好向蕭何交代,也會讓這個畢機制有些褪se更重要的是,蕭何坐鎮老營,權力已經大的沒邊,如果讓他的家屬們接觸到兵權,那簡直是在玩火劉邦沒那麼傻

這種套路,一直持續到劉邦稱帝大封天下時,這些人都混到了封賞,甚至都有了自己的「食邑」老蕭家真是成績斐然,讓同時代的很多人羨慕非常看來常在老大面前晃蕩還真是件不錯的事情,最起碼能混了個臉熟,多少都會有些收獲難怪一些人熱衷于領導的行蹤,生怕跟不上老大的腳步,原來如此

劉邦稱帝後,幾次出差旅游,沒再叫這些人來陪既然沒有了畢機制,就容易讓劉邦犯病

劉邦的疑心病就又犯了

漢十一年,陳豨造反,劉邦親率大軍趕去了邯鄲在這里,劉邦按照慣例打了一陣連環拳

就在劉邦勾著腦袋表演時,韓信的不地道行為暴露了最終在蕭何的努力下,韓信成功地交出了xing命當然這些事情我們在前邊是做過介紹的,在這里就不再復述了

蕭何計誅韓信後,劉邦及時地向他表達了感謝——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甚至還調撥五百護衛隨身保護

在很多人觀念中,相國和丞相是一回事,事實上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出入的

「丞相」這是個崗位名稱,簡單說來,這個崗位是百官之首,是個寵職務整個封建王朝,幾乎一直延續著直到那個叫朱元璋的狠人橫空出世,硬是組建了「內閣」,廢除了丞相朱元璋是個勞動模範,他jing神好體力足,皇帝丞相的活一肩挑,干得風風火火可他的後繼者們卻嘗到了苦果最終明朝的「內閣首輔」就重新承擔起了「丞相」的工作職責清朝前期,沿襲了明朝官職體系,依然讓「內閣」代替丞相直到雍正之後,又架空內閣,成立了「軍機處」,統掌軍政大權這就是丞相的沿革

至于「相國」,並不是一個寵職務,是個斷斷續續存在的崗位,很多時候代表的是一種「名譽」上的封號早在戰國時候,稱為「相邦」,劉邦稱帝後,為避諱改為「相國」這個職務,在戰時的權力要比「丞相」牛氣的多簡單點說,「丞相」只管全國行政工作,而「相國」則是軍政大權一肩挑當然,這個職務的權力大鞋關鍵還得看是誰坐在那張龍椅上如果龍椅上的那個人實力不濟,很可能被弄成一個擺設,猶如呂不韋欺負小嬴政時的情景也就是說,這個職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行使一些皇帝的職責

也就是說,劉邦這次為蕭何安排的崗位,簡直是無與倫比的大,只差沒封王了

蕭何封邑進爵,聖眷ri盧因此,很多人前來道賀那場面,真是滿堂chunse喜氣盈庭

當然,蕭何本人也非常高興,大擺酒席予以慶賀,整個蕭府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而就在此時,一個人披麻戴孝地跑了進來進門後一頭爬在蕭何的面前嚎啕大哭這讓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真不知道哪個不長眼的家伙會在這個時候翹辮子,嗝屁的太不是時候

就在大家納悶的檔口,只听爬在地上的那個人念念有詞,「蕭丞相,你死的好早啊」

這一下,蕭府上下可炸了鍋真沒想到,竟然有人跑到相國家里砸場子,要麼是神經有問題,要麼是黃湯喝多了,或者是嫌自己活的時間太長了

因此,有人上來罵,還有人上來打,更有人準備沖過來把他扔出去

就在大老伙撩胳膊準備干些實事時,蕭何竟然伸手加以了予以制止

應該說,這是蕭何的老熟人,他的名字叫召平,原是秦朝的東陵侯,行事不拘一格要是你度量不夠大,千萬別和他說話,不然能把你氣死真不明白,他當初是怎麼在胡亥手下混過來的,還薄了腦袋,不能說不是個奇鉀亡後,召平隱居種瓜,味極甘美,時人故號東陵瓜蕭何入關,聞知賢名,招至幕下,每有行事,便找他計議,獲益匪淺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蕭何就是個真宰相他雖然滿肚怒火,但還是想听听這個召平能有些什麼說辭

蕭何不無生氣地問道︰「我進位相國,寵眷逾分,且我遇事小心謹慎,未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

召平在地上爬了起來,拍了拍衣衫,咧嘴一笑,看看了周圍,然後不置一詞

蕭何會意,擺了擺手,示意群僚回避

待閑雜人等離開後,召平一抹嘴,開始說話了,「公禍患至矣主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公安居都中,不與戰陣,反得加封食邑,設置衛隊,我揣度主上因韓信剛反,現又疑公況且,衛隊只為護公?難道……」

召平的話沒說完,蕭何伸手擋住了他的話頭召平的一席話,讓他滿腔的怒火消泯于無形,替代的是滿身冷汗的確,劉邦的xing格他蕭何是了解的劉邦每做出一件事,你如果不想明白前因後果,可能連死都不知道是因為個啥

的確,召平是對的

蕭何連忙問道︰「該當如何?」

召平又咧嘴笑了笑,「公可辭讓封賞,以家私資助軍需,如此,聖上定將釋疑」

蕭何的冷汗漸漸落了下來

當天,蕭何遣使趕去了邯鄲,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和誠惶誠恐,辭讓封賞,不敢授命幾天後,又變賣家私,換成軍需,送往劉邦大營

劉邦笑了每次他外出旅游,眼角的余光都一直盯著老家的蕭何,這一次他放心了

蕭何又一次順利過關

看來人還是謙虛點好,俗話說「當局者迷」,听听別人的建議沒什麼壞處

蕭何是個牛人,可我不想篡改歷史,把他這兩次成功過關,寫成他自己的本事但這樣一來,讓人覺得蕭何也很一般,並不是智謀超群機謀權變

的確,蕭何也是個普通人,他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視角盲區,但他是個踏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的人他的智商不算太高,他的權謀不是太深,但他還是憑借自己的踏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能夠走到現在,猶如金庸筆下的那個郭靖,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和執著當然,他也絕不是老實人,這兩次保命措施就很能說明問題

總的來說,這個人是月兌離低級趣味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

事實上,蕭何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能在劉邦這個權謀高手下,干這麼多年的丞相,心機絕不能太重,但也不能沒一點心機否則,腦袋會隨時搬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