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鐵血群英 第五十七章 黃巾復出誰與爭鋒

作者 ︰ 北冥小漁

由于最強的三波黃巾軍暫時失去了蹤影,各地小股黃巾軍渠帥紛紛打起為張角報仇的旗號,自稱是黃巾軍正統,開始各自為戰,同時這些渠帥也失去了對部下的約束,黃巾軍開始向著蝗蟲的方向發展,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百姓由同情黃巾軍改為憎恨,紛紛自發組織抵抗,加上世族豪門的進剿,黃巾軍逐漸走向滅亡,劉宏對這種景象非常欣慰,又恢復了以往的享樂。

中平二年二月,雒陽南宮雲台和皇宮的樂成門相繼發生火災,中常侍張讓、趙忠勸說天子劉宏對全國的田地按每畝十錢加收農稅,用以修建宮殿鑄造銅人。

此條政令一下,各地反映強烈,樂安郡太守陸康上疏道︰「昔魯宣稅而蝗災自生。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舍聖戒,自蹈亡王之法哉!」來勸解天子取消此條政令。

宦官們立即攻擊陸康是對天子大不敬,膽敢用亡國之君來比喻聖明之君,理應處死,幸虧侍御史劉岱為陸康求情,陸康才免除一死,而被貶回家鄉。

宦官的跋扈使得本因黃巾起義而暫時停止的朝中大臣與宦官的爭斗又起烽煙,各地大臣均因陸康之事感到兔死狐悲,紛紛反擊,豫州刺史王允將從黃巾軍收繳的張讓門下賓客與黃巾軍往來的書信上報朝廷,並痛斥宦官勾結亂賊。

朱雋的護軍司馬付燮也上疏劉宏說︰「臣聞天下之禍不由于外,皆興于內。是故虞舜先除四凶,然後用十六相,故惡人不去,則善人不能進也。昔張角起于趙、魏,黃巾亂于六州,此皆釁發蕭牆而禍延四海者也。臣受重任,奉召討逆,初到潁川,戰無不克。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之憂也。臣之所懼,在于治水不自其源,下游泛濫更甚爾。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宦弄權,忠臣不進。誠使張角梟首,黃巾臣服,然臣之所憂,尤更甚爾。何者?乃因正邪之人不宜共事廟堂,亦如冰炭不可同器。佞臣知正人之功顯赫,必然使其滅亡,故必將巧辭飾說,共長虛偽。故孝子疑于屢至,市虎成于三人,若不詳察真偽,忠臣將重蹈秦白起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舉,速誅讒佞之輩,則善人思進,叛亂自息

劉宏見到這些證物及奏章後,對諸宦官大發雷霆,斥責張讓,張讓趕緊叩頭認罪,其余宦官也是跪地求饒,最終只是不了了之,因為在劉宏心里一直盤算著自己小九九。

之後,張讓眾人開始了抱負,先是王允險些被殺,然後付燮因功應該封侯的事也黃了,這之後大臣們分成了幾類,有些大臣被嚇住屈服于宦官的威不敢再說真話,而有些則是心灰意冷隱退的隱退,稱病的稱病,再有一些則開始失去了對朝廷的忠誠,開始盤算自己的未來,一時間宦官在朝中橫行,無人敢惹。

看到對手屈服,張讓等人開始變本加厲,慫恿劉宏下詔,讓各地向朝廷進貢木材和石料,分批運往雒陽,然後有宦官親自驗收,在驗收過程中,宦官們百般挑剔,強迫州郡官員賤賣,若想順利完成定額便需向宦官行賄,如此一來各地州郡壓力大增,紛紛開始向百姓增加賦稅,使得各地百姓怨嘆哀鳴。

消息傳到涿郡,讓劉睿對這個朝廷的最後一絲幻想也失去了,心想看來不破是不可能立了!于是下定決心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經五人小組決議後,公孫瓚上報朝廷,舉劉睿為孝廉,正是將劉睿推出台前,三月朝廷下詔,劉睿正式赴雒陽任郎官,交代了一些後續事宜後,劉睿帶領三十名親衛踏上了去往雒陽的路途。

而劉睿一走,賈詡便也開始了自己計劃,立即向無間道計劃的相關成員下令,開始收網行動,隨著這道命令的下達,四月在劉睿剛到雒陽之時,失去蹤跡的黃巾軍主力又出現了。

在芒碭山休整了一冬的岳飛和蘇軾率領黃巾軍迅速攻克周邊郡縣,經過短暫休整後,二十余萬黃巾軍及家屬殺向徐州,而馬元義和杜甫率領的北線黃巾軍也從太行山殺出,直奔巨鹿,然後掃蕩冀州。

細心地人會發現,再次出現的黃巾軍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現在的黃巾軍不再是毫無組織的胡亂拼殺,負責上陣參戰的也不再是良莠不齊,現在的黃巾軍士卒均是二十到三十上下年紀的青壯,所有老友病殘均由青壯士卒保護隨軍而行,裝備上黃巾軍也有了變化,每攻下一城,黃巾軍士卒就奪下守軍的武器裝備,慢慢的黃巾軍裝備上與官軍沒有了差距。

再有的變化就是黃巾軍攻下城池後的做法,以前是無紀律的洗劫,雖然對平民不去騷擾,但是也不會給平民什麼好處,只有加入黃巾軍後才能得到一些利益,而現在,每克一城,黃巾軍就會開倉放糧,將豪門大族的錢財糧食分予貧苦百姓,儼然一副打土豪分田地的態勢。

由此,戰區百姓又恢復了對黃巾軍的支持,更有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加入,這兩股黃巾軍在這種態勢下,越戰人數越多,朝廷的苛政使得平民百姓無以為繼,紛紛加入黃巾軍。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也有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起義,舉起了黃巾軍的旗號,甭管是不是太平教的信眾,反正舉起大旗纏上黃巾便成了黃巾軍,博陵張牛角、常山褚飛燕及黃龍、左校、于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雲、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之徒,不可勝數,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人。

張牛角、褚飛燕早在張角健在之時便已舉義,在合軍攻癭陶之時,張牛角中流矢而死,臨死前讓他的部下奉褚飛燕為帥,褚飛燕遂改姓為張。褚飛燕本名褚燕,因身手矯健,身輕如燕,故軍中號曰「飛燕」。

張燕接管了隊伍之後,委任以前自己的副手秦瓊為副帥,這秦瓊字叔寶,是張燕幾年前在常山結識的,此人武藝出眾,而且頭腦靈活,善于謀略,所以起事之除張燕便叫上秦瓊一起,並一直對他禮遇有加,事事都與他商量。

而這個秦瓊則正是無間道計劃組的成員,他是劉睿親自委派到常山去得,他的任務時在常山尋找一名叫做趙雲的少年,可是趙雲沒找到卻結識了張燕,後來張燕舉事之時找到他,他見一時也尋不到趙雲便答應了,因為他也知道主上對黃巾軍也比較在意,隨後將消息傳回涿郡,賈詡收到後肯定了他的做法,並將下一步指令傳了回來,秦瓊接到指令後便開始投入到輔佐張燕的工作中。

有了秦瓊的輔助,張燕一部發展的十分迅速,山區的很多寇賊都來依附張燕,經過甄選淘汰後,張燕部眾至今以增至近百萬,于是張燕打起大旗號稱「黑山軍」,轉戰于河北諸郡縣,一時間無人能敵。

短短的幾個月,天下又陷于大亂,雒陽再次震動,而且此次黃巾軍之勢尤勝于前次,張角之亂在于突然,其軍並無精密組織,而這次各地的黃巾軍都變成了與官軍無二的正規軍隊,所以想要平叛無疑難度不小。

天子盛怒之下,招集朝臣議事,新近因為原司徒袁隗被貶而升任司徒的崔烈進言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涼州邊遠,乃荒蠻之地,其地民風彪悍,不服王化,而如今左車騎將軍被拖于這蠻荒之地,一時無法結束戰時,與之相比,冀州、徐州、以及河北諸地乃漢室根本,故微臣斗膽而言,何不棄涼州荒蠻之地,將左車騎將軍調回平亂,如此豈不為上策哉?」

話音剛落,議郎付燮便出班厲言道︰「稟陛下,臣有一策,無需使皇甫將軍回轉,便可安天下!」

劉宏聞听喜道︰「付愛卿速速講來」

付燮道︰「斬司徒,則天下可安也!」

這下讓崔烈大怒,正想斥責付燮,誰知劉宏此時問道︰「愛卿此話何意?」

付燮續道︰「昔日匈奴冒頓悖逆,樊噲憤激思奮,欲出兵征討,其未失人臣之節,季布猶道‘噲可斬也’。今涼州乃天下要沖,國家之籓衛。高祖初興,便使酈商佔領隴石;世宗(漢武帝)拓境,更列置四郡,時智者皆曰此乃斷匈奴右臂也。今因太守御史失和,使一州叛逆;烈即貴為司徒,不念為國思平叛之策,卻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甚惑之!若使蠻夷胡虜得居此地,待得其兵強甲利,必以為亂,此乃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其故,是其不配官居此位也;若其知之而故言者,乃為不忠也,故臣言應斬司徒

劉宏聞听,覺得付燮之言甚為有理,雖然他對這個天下不是太在意,只想著多攢些錢財為兒孫後代留條後路,但是對于這種牽扯外族的大是大非,他還是不會裝糊涂的,而且看到崔烈他不禁想起這老小子竟然跟自己裝窮,做了司徒卻只給自己進獻了五百萬錢,不由惱怒,于是痛斥崔烈一頓。

既然不能舍棄涼州,又得平定內地之亂,無奈天子劉宏將正與西北羌人作戰的皇甫嵩、朱雋二人中的朱雋調了回來,拜為右車騎將軍,率軍前往冀州平叛,至于徐州的黃巾軍他現在已是無能為力,只盼著朱雋能早日消滅掉離著京城較近的這幾股黃巾軍,然後再轉戰徐州了。

www.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鐵血群英最新章節 | 三國之鐵血群英全文閱讀 | 三國之鐵血群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