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 第11章 陰陽相衡,讓邪火遠離你的身體(2)

作者 ︰ 靜濤

3.將炖好的湯盛入火龍果殼中,撒上青豆、枸杞即可。

紅棗雖補血,經期也要慎用

《本草綱目》記載︰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久服輕身延年。然而選用紅棗進補並非適宜所有的女性朋友,如體質燥熱的女性在月經期間就不適合服食紅棗。

紅棗性溫味甘,具有補益脾胃、調和藥性、養血寧神的效果,是中醫處方里最常見的一味藥。紅棗還含有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鐵質、鈣質、磷質等,對肝髒、心血管系統、造血系統都很有益。

紅棗什麼時候都能吃嗎?不是的,對有些人來說是不能多吃的。在生活中,很多女性認為月經期間應該吃一些溫熱的東西,例如紅棗、阿膠來補血,其實這是很籠統且錯誤的觀點。女性在月經期間有出現眼腫、腳腫的現象,這是所謂的濕重現象,這類女性就不適合食用紅棗,因為紅棗味甜性溫,吃的太多容易水濕積于體內,這樣會加重水腫的狀況。同樣在體質燥熱的女性,在經期也不易大量吃紅棗,如果吃的過多可能引起經血過多對身體健康有害,還有紅棗的制品,由于在加工時候大部分都添加了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此外,紅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秘。由于紅棗中含糖量較高,吃多了還容易導致蛀牙。此外,紅棗的表皮堅硬,極難消化,吃時一定要充分咀嚼,否則會損傷胃腸,也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因此,月經前應及時調和氣血,不能吃紅棗等太熱性的食物,可以服用一點鐵皮楓斗、子排、山藥(健脾胃)、當歸、藕(補鐵)、海帶(化痰利尿、通便排毒)。月經後要滋陰養血,補充之前流失的氣血,可以煲一些滋補的湯,例如烏骨雞加枸杞子等,也可以吃子排、山藥、藕,當然最好是能夠服用滋陰養氣血的中藥。同時在此期間也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例如黑木耳、黑豆、黑魚。

但紅棗也有著很高的營養和醫學價值,我們該怎樣食用它呢?科學的方法,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飲用,下面我們來介紹︰

女性在經期,如果出現月經量過多、氣血虛、體虛乏力、頭昏等癥狀,可以在經期剛剛過後,適當進食一些阿膠和紅棗,以達到補氣養血的作用。食用量依各人情況而定,癥狀嚴重者,可連續食用兩三天,癥狀較輕者食用一兩天。但如果出現血熱、血色偏黑、便秘、口干舌燥、月經不通暢等表現,則不宜食用這兩種食物,否則易加重癥狀。

水中人參,滋陰去火的良藥

中醫認為,泥鰍味甘、性平,具有調中益氣、祛濕解毒、滋陰清熱、滋陰去虛火等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泥鰍有「暖中益氣」之功效,能解渴酒、利小便、壯陽、收痔。

泥鰍亦稱「」,又叫「鰍魚」,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煙酸、鐵、磷、鈣等。其中,泥鰍中含一種特殊蛋白質,有促進精子形成作用,可以調節性功能,因此,成年男子常食泥鰍可滋補強身。

泥鰍還是一味良藥。經現代醫學臨床驗證,泥鰍祛濕解毒、滋陰清熱、通絡補益腎氣,既能強身增加體內營養,又可補中益氣,壯陽利尿,對年老體弱者、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患有肝炎、高血壓、冠心病、貧血、潰瘍病、結核病、皮膚瘙癢、痔瘡下垂、小兒盜汗、水腫、結核病、老年性糖尿病等引起的營養不良、病後虛弱、腦神經衰弱和手術後恢復期病人,具有開胃、滋陰去虛火等效用,尤其在夏季,泥鰍特別肥美,為炎熱夏天的良好藥品。

泥鰍也是兒童的天然藥品。已為人父母的可能都經歷過孩子睡熟後出虛汗的狀況,這時,就可以給孩子煮泥鰍湯喝,具有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的功效,適合因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而盜汗的小兒食用,可以一周吃2∼3次,有助于生長發育。具體做法是︰取泥鰍3∼4條,按照上面的方法洗淨後,放入油鍋內榨成微黃色,再加水和少量的蔥、鹽煮湯就可以了。

既然泥鰍有滋陰去虛火的功效,當你上火的時候,不妨嘗嘗泥鰍的美味。那怎麼做生泥鰍才能吃的干淨吃的放心呢?我們可以看一看下面的介紹。

1.泥鰍買回來後放在清水中,滴入幾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換入清水,養上一周,待它排去腸內泥水污物後才可食用。

2.將泥鰍破開後,將泥鰍的頭、腸子去掉,在流水下沖洗幾分鐘,徹底洗干淨後再在干淨的砧板上剁碎,生泥鰍沒有任何異味,可以直接生吃。

3.生泥鰍不能多吃,畢竟寒涼,只要火消了就不要吃了。一般來說,肝火旺的人只吃1∼2條就能消了肝火,量很小,是不易患上寄生蟲病的,如果吃了3∼4條生泥鰍後還是虛火大,就不只是肝火的問題了,說明內熱大是身體里的寒濕重,經絡不通引起的,就不要再用生泥鰍祛火了,這時候要用各種祛寒濕的方法,再配合食療補血,火會慢慢消除。

4.泥鰍的生存環境容易受到各種干擾和污染,尤其是髒水中生長的泥鰍,不僅容易寄生車輪蟲、舌杯蟲、三代蟲等病原體,還會沉積重金屬。我國就曾經出現過吞食活泥鰍而導致的食源性寄生蟲病。所以一定要注意生吃泥鰍的潛在危害,不要貿然嘗試。如果要吃泥鰍一定要徹底清潔和加熱,充分蒸熟,千萬不要害怕破壞所謂的活性成分而不進行消毒和烹制。

泥鰍是很好的美食,吃了它不僅滋陰去虛火,而且味道鮮美,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下面就介紹幾道泥鰍的美食。

1.老鍋泥鰍

選用上好泥鰍,以洋蔥辣椒等作為配料。用大料調制後再用生鐵鍋燒制。大火燒,小火收,最後用鐵干鍋盛起出鍋。

2.生姜泥鰍湯

泥鰍250克,姜5克,植物油10克,鹽3克,白酒5克。

做法︰先將泥鰍放在水中,滴少許植物油在水中,使泥鰍吐出泥土。再把魚切好洗淨,下油鍋煎至呈金黃色;用適量清水和酒,以慢火蒸煮,至湯呈現女乃白色,加入鹽、白酒調味即成。

3.手撕泥鰍

主料︰泥鰍輔料︰香菜,泡椒

調料︰花椒粉,蔥,姜,老抽,白糖,醋,料酒,雞精,食用油。

做法︰將泥鰍放入水中加入幾滴油,讓其游動自然除去泥垢,排盡腸內雜物,再剪去頭部和內髒,洗淨瀝干用醬油、料酒涂抹表面和內髒;坐鍋點火放油,油6∼7成熱時放入泥鰍炸至外表起脆殼撈出瀝油;鍋內留余油放入蔥姜、泡椒絲煸炒出香味,倒入泥鰍、醬油、白糖、鹽、高湯待鍋開時,加入醋、雞精收干汁,撒上花椒粉淋入香菜即可出鍋。

食用「發物」須知的禁忌

發物是「誘發、引發、助發」某些疾病的食物。《本草綱目》記載︰「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會,腥臊陳臭諸物。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蔥、諸果、諸滑滯之物因此,食用這些食物一定要小心。

所謂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發物這類食物,在古醫籍中雖描述生動、形象、具體,但從概念上講尚缺乏系統、完整、準確的理論闡釋。一般多習稱為辛熱物、海鮮物、腥發物等,其致病具有發熱、發瘡、發毒、動火、動風、助濕、生痰、動氣、積冷和發痼疾的不同的特點。

發物之所以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歸納起來認為有三種可能性︰

一是某些動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舊病復發。

二是某些食物所含的異性蛋白成為過敏源,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復發。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蕁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豆腐乳有時也會引起哮喘病復發。

三是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癥擴散、疔毒走黃。

總結起來,發物一般分為七種類型︰

1.動火發物。多具辛熱燥烈之性,能助熱動火、傷津劫液。如煙、酒、蔥、姜、椒、蒜、韭、芥、羊肉、狗肉及鹵制食品、煎炒、油炸之物。素體熱盛,陰虛火旺,諸熱所致病癥不宜食用。

2.動風發物。多具升發、散氣、火熱之性,能使人陽氣升散發越,內風亢逆,邪毒走竄。如海鮮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牛乳、雞蛋、蘑菇、木耳、茄子等。蕁麻疹、丹毒、濕疹、瘡癰疔癤、中風、頭暈目眩、驚風、痹證等不宜食用。

3.助濕發物。多具膠著粘滯、肥甘澀膩之性,能阻脾、助濕、戀邪。如大棗、面食、肥肉及甘甜滋膩諸物。濕熱病、黃疸、淋證、痢疾、帶下、瘧疾等忌食。

4.積冷發物。多具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影響髒腑運化。如冬瓜、四季豆、冬寒菜、莧菜、萵筍、柿子等。素體陽虛、陰寒內盛,泄瀉、冷痛、陽虛水腫等不宜食用。

5.動血發物。多具活血散血、作用峻烈之性,能動血傷絡,迫血外溢。如慈菇、胡椒、羊肉、狗肉、菠菜、燒酒等。各種出血性疾病,崩中漏下、痔瘡、月經過多、吐血、咯血、鼻衄、皮下出血、尿血等病癥忌食。

6.動氣發物。多具滯澀阻氣、固硬難化之性,能壅塞氣機,妨礙髒腑運化功能。如黑大豆、芡實、蓮米、芋頭、薯類、豆類及某些瓜果。食積、諸痛、癥瘕包塊等實證患者不宜。

7.動病發物。多具較強刺激之性,能誘發痼疾,突發諸癥,常受一定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如魚、蟹、貝、蛋、蘑菇、椿菜、木耳、莧菜等。曾患過敏性疾病者,應注意選擇避食。

按發物的來源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食用菌類。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腥類。主要有帶魚、黃魚、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對于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癥,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主要有竹筍、芥菜、蔥、蒜、韭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5.禽畜類。主要有公雞、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獐肉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發物確有引起發病的情況,但食用發物不一定發病,關鍵在于食物搭配。比如生痰性發物,如牛、羊肉,配上蘿卜利濕化痰,就可以不至于發病。動火動血類發物,如狗肉、黃鱔,如能配上寒涼的豆腐、茼蒿、白菜,就可制約其熱性,讓疾病不「爆發」出來。

那麼,該什麼情況禁忌發物呢?當食物易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時就要忌口。在吃飯時,當所吃食物的作用與藥物產生的作用一致時,就會減弱、抵消藥物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從而妨礙疾病的治療。如《本草綱目》記載︰「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鮒,腥臊陳臭諸物。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諸果、諸滑滯之物李時珍說得很有道理,如食用黃連、甘草、蒼耳子、烏梅、枯梗等忌食豬肉,鱉甲忌莧菜,地黃、首烏忌蔥、蒜、蘿卜等。

當食物對病後調整康復不利時也要忌口。大病初愈,消化力弱,正氣未復,飲食失當,可使病情反復或變生他疾。如魚、蝦、蟹、貝、椿芽、蘑菇以及某些禽畜肉、蛋等,曾患過敏性疾病者,應注意選擇避食。又如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病後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油膩厚味之物。

同時,某些患者只對一、二種食物過敏,因此,不要對禁忌食物的範圍過大。患者可將吃進食物的種類和時間與癥狀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若在進食後12∼24小時發病,就為致敏食物。這樣忌口就有針對性,縮小了忌口的範圍。日常生活中,常見一些人不管患了哪種皮膚病,也不管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凡是所謂的「發物」,統統忌口。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影響了身體健康。

疾病類型不同,需要忌口的食物也有差異。具體如下︰

1.皮膚瘙癢病少吃韭菜。

2.肝火旺別吃公雞肉。

3.易過敏少吃海鮮。

4.中風要禁熱性魚。

5.呼吸系統疾病忌羊肉。

6.口腔潰瘍少吃香菇腐乳。

《本草綱目》教你如何去除身體里的邪火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多篇關于去火植物的介紹,這部醫學聖書會怎麼教給我們有效去火呢?本文作詳細介紹。

蘿卜驅邪熱氣

我國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對蘿卜極力推薦,主張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驅邪熱氣」。

為什麼李時珍這麼推崇蘿卜?古人的飲食完全是靠天吃飯,不像現代人,能隨時吃到這麼多反季的寒涼蔬菜和水果,而且當時科技不發達,體力勞動較多,易產生內熱,而蘿卜順氣、理氣、消內熱的作用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比用清熱、解毒、敗火的藥物對身體的傷害要小得多。

冬天更應該多吃蘿卜,因為人們在冬天里的飲食多以溫熱為主,易上火,而蘿卜特有的消食、化瘀、理氣的作用能消解食物的火性,同時又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吃蘿卜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在現代社會里,大量降溫設施的運用,各種寒涼食物的長年食用,使人們體內的寒濕特別重,如果過量吃蘿卜,對身體的作用就是寒上加寒、虛上加虛。

老人、身體虛弱的人以及孩子最好還是少吃蘿卜,特別是已患有頭、面部疾病的人,就不能再吃蘿卜了,以免加重病情。

去火良藥蘄竹

另外,《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一種去火良藥——蘄竹。蘄竹藥用有清熱、去火、熄風等作用,並按其形態、功能稱「桃枝」、「堇竹」、「笛竹」。入藥用堇竹,次用淡苦竹,蘄竹為竹類入藥首選品。

蘄竹是湖北蘄春縣主要特產之一。明代弘治《黃州府志》︰「蘄竹,亦名笛竹,以色瑩者為簟,節疏者為笛,帶須者為杖因為它產在蘄地,其性能狀態與一般竹子不同,故名蘄竹。

金銀花解毒消火

金銀花,又叫銀花,在我國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歷史。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稱其「凌冬不凋」,冬天人都凍掛了它都不掉。

據《本草綱目》記載,金銀花「善于化毒,治腫毒」。多用于清熱解毒涼血,亦可用于治療風熱感冒,溫病發熱,對外感風熱引起的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干口燥等都有一定作用。還可以涼血止痢,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

草莓能補血兼去火

《本草綱目》中記載,草莓可以潤肺、健脾、補血、去火,對老人、孩子和體虛者而言,是滋補的佳品。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多吃也不會受涼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因為它營養價值高,特別適宜春季養生食用,所以被營養學家譽為是「春季第一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最新章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文閱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