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 第二十六節 官渡之戰(二)

作者 ︰ 和睦的蟲子

「將軍有意北伐,趁許都空虛,奉立天子,又恐江東士卒遠涉江湖,于軍不利,故而遣使試探曹操」

「孫策大驚,起身謝曰︰「某甚無禮,得罪高士,望先生勿怪」sg

孫策少年時期便失去父親,所以從內心比較喜歡任用年長的謀士輔佐,而他久在軍中,又喜歡和他差不多的血性漢子,比如張昭張太史慈陳武等而孫權中途接班,對那些所謂的父兄舊部實在無法放心使用,萬一哪一天他們嫌自己干得不好,把哥哥的兒子抬出來,自己豈不是白干這麼多年?所以從他成為江東之主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在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無論是諸葛瑾顧雍魯肅還是甘寧呂蒙周泰凌統,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父兄舊臣逐漸靠邊站,而掌握實權的則是孫權自己提拔發掘的少壯派

可笑碧眼小兒,江東偏安一隅,本就應該發憤圖強和衷共濟,卻無端掀起黨爭使得周瑜有志難圖;陸遜不得善終而這樣的人主也只能一生困守江東偷襲荊州,別無發展可以說在三國這個亂世,人主不會用兵,是無法坐穩位子的,從這一點上看,江東政權從孫策去世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失去了對外擴張的能力,而一個失去了對外擴張能力的偏安政權,下場只能有一個——坐以待斃

所以自從官渡之戰後,曹操的主要對手只有劉備一個,他最為失策的地方就在于急于統一南方,從而將孫權逼得太狠,與劉備綁在一起打了一場赤壁之戰,從而使自己和孫權的實力遭到極大削弱,劉備趁勢而起等到曹操的軍事威脅不在之後,孫劉兩家的摩擦不斷,最終導致了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從根本上講就是孫權集團基本喪失了向北擴張的能力,只能選擇偷襲荊州來獲取生存空間,而這一切都是由于孫策的過早去世所造成的

既然孫策不能死,那麼現在北伐對劉備有好處麼?沒有,無論袁曹孫誰佔據了北方,對劉備都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因為他現在根本沒有資格影響到中原戰局所以他必須讓孫策把手伸進荊州

「孫將軍明鑒,江東六郡有民不過數十萬,兵不過七八萬,縱然取山越之民十余萬,總數亦不過十萬況南人乘舟北人騎馬,此乃人之吃江東士卒多善水戰而不善陸戰,又少騎兵,縱然將軍乃孫武復生,周公瑾乃吳起轉世,亦無能為力矣」陸羽的態度很明確,江東集團暫時還不具備大舉北伐的實力,這也是他當初忽有魯肅上賊船的觀點一家最終只能偏安一隅的公司對魯肅這樣的國士自然沒有什麼吸引力

「依先生之見,吾等便只能偏安江東不成?」

「善用兵者,當揚長避短江東極善水戰,荊州劉景升又與將軍有殺父之仇,為何不先取江夏,扼劉表之咽喉據守江東,廣招賢士,養成氣力,待天下有變,吾主劉玄德率軍出宛洛;將軍率軍攻合肥,如此成犄角之勢,北伐可期也」

「哈哈,先生好沒道理,你主劉玄德依附劉表,你卻勸我去荊州況我若取荊州,自然是將七郡之地都取了,怎會只取區區一個江夏」

「實不相瞞,我主劉玄德曾多次勸劉表北伐,都被其一再拒絕況荊州大佬蒯良蔡瑁等輩視吾主為眼中釘肉中刺,多次暗中詆毀君子不立謂之下,吾主不得已而自保,有何不可?劉表昏庸,不識天下大勢,荊州早晚必屬他人,吾主劉玄德願與將軍共分荊州,一同北伐」

這話就留有余地了,共分不是平分,可以靈活掌握,而且分了之後你就得北伐,否則這個承諾可以隨時作廢

「先生之言,也未嘗不可依先生之見,袁曹相爭,何人可勝?」

「曹操兵雖少,但調度有方,將士奮勇;袁紹兵雖多,但分劃不明,謀士相爭,久後,曹操必勝曹操若勝,兼袁紹之眾,得河北之地,豈能不南下?將軍宜早作決斷,以免自誤」

「先生金玉良言,孫策銘記在心,但此事關系重大,策不得不與眾人商議,先生且再留幾日,與我一同回吳郡如何?」

「將軍既然有意,羽無不從命」

如此結盟大事,孫策當然要征求張昭和周瑜的意見卻說周瑜自陸羽魯肅來後,徹夜思之,覺事關重大,放心不下,乃使程普督鄱陽水師,自己乘舟順江而下,往南徐而來,卻不料孫策已回吳郡周瑜又馬不停蹄趕到吳郡,正遇孫策入城,兄弟二人相見歡喜無限入夜,兄弟二人徹夜長談,孫策問曰︰「北伐之事,兄猶豫不定,望公瑾為我一決」

周瑜道︰「北方尚強,不可與之爭宜先取荊州,再圖中原」

孫策道︰「公瑾之意與劉備軍師陸漢魂所言相同,既如此,明日相見,兄欲和劉備聯手,共取荊州」

「兄長不可輕信,待明日小弟試他一試」

次日,兩家人物共聚一堂,孫策設宴款待陸羽等人席間,陸羽道︰「江東兒郎,多似公瑾這般俊秀儒雅,如將軍般豪氣縱橫者,除項羽外,別無他人」孫策聞言大笑,自此江東呼孫郎為「小霸王」

周瑜道︰「敢問漢魂軍師,劉玄德自徐州兵敗,尚有多少人馬?如你我兩家聯手,荊州當如何瓜分?」

「吾主雖敗于曹操,但主力尚存近日于博望坡一仗,全殲曹軍大將夏侯惇于禁等部五萬余人,使曹操不敢正眼視荊州如今我主尚有馬步軍七萬余人,與江東兵力不相伯仲」

「既如此,先生為何還要來此與吳侯商議共取荊州呢?」

「劉景升待我主劉玄德如兄弟,本不應來此但景升年邁,其部下蔡栳良等早有異志,荊州久後必生禍亂,吾主不能不早做防備況曹操一旦戰勝袁紹,必然南下,到那時,孫劉兩家如不聯手抗曹,必然為曹操所滅」

「誠如君言,若吳侯興兵順江而上,玄德公當如何自處?」

「孫將軍逆江而上,擊破黃祖,而荊州水軍大半在蔡柚中,劉表必使蔡瑁來戰將軍如蔡瑁不來,劉表必奪其軍權,則吾主可從中取事,孫將軍亦可得江夏之地待曹操南下,我主必與孫將軍聯手抗曹,已成三足鼎立之勢到那時,天下大好河山,男兒各憑本事來取便是」

「哈哈,先生快人快語,深得我心煩請回稟玄德公,待我取了廣陵,便來取江夏」孫策拍板道

「廣陵陳元龍素有將略,恐非等閑可取將軍遠涉大江,恐不能速勝」

「劉馥在合肥,陳登在廣陵,我軍在江北如無立足之地,北伐豈不成為空談」

「北伐事大,需緩緩圖之,將軍孤軍北上,恐難成事」

「我意已決,先生勿勸等我取了廣陵,便來取江夏,那時,需分荊州一半與我」

「若吾主能在荊州立足,當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與將軍」

兩家商議既定,各自歡飲,宴罷乃散孫策與周瑜商議,道︰「吾觀陸漢魂所言非虛?莫非劉備真有取荊州之意?」

「荊州乃我東吳囊中之物,怎可讓一半與他人,伯符莫不是想借劉備之手除去劉表?」

「然也,荊州雖無大將,但十余萬水軍,非等閑可敵若我將此消息泄露與劉表,二劉豈能不相爭,待荊州內訌,則取之易如反掌」

「兄長所言,自有道理然劉備既遣陸羽前來,豈能不防備?我與荊州有不共戴天之仇,行此反間計,理所應當,劉表豈能輕信?」

「故我欲多留陸羽幾日,尋機將消息傳與劉表,人贓並獲,由不得劉表不信」

「如此甚好」兄弟二人商議已畢,各自睡去孫策打得好算盤,卻不知這下反搭進去江東二喬,將兄弟二人的大好姻緣白白便宜了陸羽,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卻說孫策留陸羽在吳郡,整日觀賞江南風光,登虎丘山,臨闔閭墓,與太湖泛舟,在虞山行獵,好不快活陸羽留之十余日,正欲入見孫策,當面告辭,卻見孫策率親隨數十人,匆匆出府陸羽上前見禮,問曰︰「將軍欲往何處?」

孫策嘿嘿一笑,道︰「正欲往喬玄喬老丈處一行」

「將軍莫非尚未婚配?」

「嘿嘿,正是,本來早已說好,都是公瑾給耽誤了」

陸羽大奇,孫策與大喬應該是建安元年成婚,如今孩子都應該已經三歲多了,怎麼還在打光棍?「哦,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本來孫策這樣的高富帥,談戀愛是無往不利的,結果陸羽穿越而來,好死不死給貂蟬抄了一首《紅豆》,頓時傳唱大江南北江東二喬何等佳麗,聞此曲,愛不釋手正巧孫策和周瑜前來求婚,機靈慧黠的小喬便要二人各送一首情歌,而且還不能比《紅豆》差可憐周瑜雖然號稱「曲有誤,周郎顧」,但是哪里懂得後世的流行歌曲,再者周瑜心中就算有些心得,也多半是《長河吟》這般歌以詠志的抒發男兒壯志的寄情之作,哪里有這般**果表白的小兒女歌曲

其實二喬不過是略作矜持,只要周瑜隨便弄兩首看得過去也就是了,偏偏周瑜性格高傲,最不輕易認輸,一心要寫出比《紅豆》高明之曲但是戎馬倥傯之間,哪里有這般閑情逸致,一耽擱便是將近四年,眼瞅著二喬年方二八的大好年紀,都快等成老姑娘了,喬玄豈能不著急,今日便遣人找孫策過去商議孫策為人主,這般隱秘之事豈能隨便與外臣商議,一直無人幫他參謀,今日恰好陸羽問起,孫策便將憋了多時的郁悶一股腦全說了

陸羽哈哈大笑︰「實不相瞞,這曲《紅豆》便是在下所寫,卻不想耽誤將軍大好姻緣,實在抱歉今日既然遇到,在下願助將軍一臂之力,定要使將軍抱得美人歸」

孫策恍然大悟道︰「不想此曲竟為先生所譜,可惜公瑾軍務纏身,否則定要和先生好好討教一二了」

「在下不過是略懂皮毛哪里能和公瑾相提並論?」

「先生就不要自謙了,幸好你只是略懂皮毛,否則只怕我們兄弟二人今生都討不到老婆了」二人大笑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最新章節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全文閱讀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