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七十章冰凌碎寒梅(二)
我的日子一下子變得有盼頭了,前路似乎充滿了希望,而嬴祖宗的日子最近過得卻不怎麼順心,征月未出,前線就頻報戰事吃緊.
其實,秦始皇所接手的,並不是大多數人印像里那麼強大的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確實強大了許多,也一度堪稱雄霸之國,可是,在經過他的太爺爺秦昭王五十六年無休止的戰爭消耗後,秦國的國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兵員和人口都大大的減少了。
到秦始皇的父親秦莊王繼位時,國力已經衰弱到只能在家門口打打仗了,秦莊王在位的三年里所取得的是一些小勝和一次大敗,這對十三歲繼承王位的秦始皇來說,是個艱巨的挑戰,他背負的不只是數代先王的遺夙,還擔負著扭弱為強的重擔。
所以很多人說秦始皇憑借祖上的遺澤,不費吹灰之力就消滅了六國,是非常不客觀,也不符合史實的,站在公證的角度看,秦始皇繼位以後,將秦國再次推向頂盛之峰的里程碑上,除了秦始皇本人,他的仲父呂不韋也該被刻上一筆功跡,因為呂不偉在秦始皇二十二歲親政之前的九年間,確實做了太多的鋪墊。
我這個書童並沒有因為宴上那一眼,而被打入真正的冷宮,日子還在照常的過,字也還得照常去嬴祖宗的暖閣里練。
這日下午,陰雲遮日,似有一場暴雪即將來臨,我伏在小案上默著兵法,心卻飛到烏雲之上,曬著太陽洋洋取暖。
「大王,趙高有急事稟報項平在門外輕稟。
「嗯」一個簡單的應允。
我相信無論對秦始皇的功過如何評說,大部分現代人都是不喜歡趙高的,我也不例外,一樣不喜歡趙高,裝做沒看見他進來,依舊埋頭寫字。
趙高似乎對我的存在有所顧忌,遲疑著要不要開口之際,嬴祖宗睨道︰「講」。
這個男人真的很讓人看不懂,無論我是不是清姬,秦趙兩國的戰事,對我總該有所忌憚吧,他倒好,什麼都不瞞著,有我在時依舊事事擺在桌面上議。
「稟大王,探子來報,趙王命趙將李牧率領邊防軍回守趙國都城邯鄲,王令已經發出,估計用不多時,李牧就會回軍了
雖然我不喜歡趙高陰郁的噪音,卻因為听到李牧的名字而眼冒喜星。
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雁門關一戰,示弱、誘敵、兩翼包抄、圍殲10萬匈奴騎兵,以至匈奴單于只攜了隨侍的幾個護衛落慌而逃,開創了當時世界一流的戰陣先河。受老爸和瑾瑜平日里對王翦和李牧誰更利害的辨論影響,我對兩人都是比較欽佩的,雖然了解不深,但這兩位可都是我心目中的戰神。
令匈奴聞風喪膽、平生無一戰敗的李牧,還有妙計滅楚、同樣戰功赫赫的王翦,要不是現在的處境未卜,我真的很想有機會一睹英雄豪壯。
我用余光掃了掃簡報堆成小山那桌案前的秦王,心中不由得感嘆,同樣是功碑無數,你在這方面怎麼就只留下惡名了呢!?
「王翦可有收到探報?」秦王的聲音淡淡的。
「收到了趙高的聲音黯黯地。
秦王撇了趙高一眼︰「他對此事可有進諫?」
「回稟大王,王翦將軍還未有諫書上奏
趙高看到嬴政的眉頭輕擰了一下,抿了抿嘴角,掛出一副憂容道︰「三年前王翦將軍帶兵攻打趙國,取九城後一直擁兵于閼與,這山高水遠……」
看吧看吧,小人就是小人,尾巴藏得再好,終還是有跡可尋的,剛才那番話,不就是轉著彎的在說王翦壞話嗎?明顯是在暗示王翦有擁兵自立的意思。
「王翦若有諫書到,立刻承予寡人,退下吧嬴政的眼色微沉,卻完全沒有因為趙高的話而猜忌王翦的意思在里面。
「喏」趙高娓娓稱喏後,退出了暖閣。
嬴祖宗思忖了好一會後,重重的吸了一口氣道︰「辛,代寡人修書王翦
「喏」辛坐到嬴祖宗側下位的小幾上,拿起筆刀側耳諦听嬴祖宗要寫給王翦的話,依我看他就是嬴祖宗身邊的持筆太監。
「卿堅守閼與三載未見,寡人雖甚是掛念,卻因有卿駐守一方而無甚憂慮,切記,寡人深知卿之功苦,自不旁騖,望翦安之說這話時,嬴祖宗的眼神是真摯的,並無半點虛飾。
這時的秦將王翦擁兵在太原郡,西與秦國之間有呂梁山和黃河相隔,東與趙國有太行山相阻,再加上王翦手握重軍,駐軍擴充的地盤也越來越大,勢力越來越強,夾在秦趙兩國之間又有天障可阻的王翦,自立為王的條件非常成熟。
即便這樣,嬴祖宗還是從國內源源不斷地供其補給,放任王翦在那里默守三年,還有之後的五年,前後長達八年的時間,不為殲妒之言所動,只是為了堅定的維持一個戰略布署。整整八年啊,他對王翦的信任、耐心、堅持和度量,實非常人所能忍之,更非帝王所能任之,翻遍史集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位君王能如此豁達?
可以肯定的說,僅此一例,再也找不到其它了。
呃……我用筆桿蹭了蹭耳根子,意識到自己溜號的思想是站在嬴祖宗的立場上,馬上在心里給自己潑了一盆冰水,就是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君王,在不久前曾經攔了我追林強的去路,我怎麼還能幫他說話呢。
我發現我的運氣還真背,就在我吐著舌頭斥向嬴政之際,不僅被他發現了,還被撞了個正著。
趕緊偏回頭,把斥怪不成,反變尷尬不堪的臉藏向相反的一邊,咬了咬下唇,我這是什麼命啊,自從穿了兩千多年之後,好像萬世的糗運都找上門來了。
之後的幾天里,我幾乎天天都能在這個暖室里听到有關平陽的戰事,在經過十幾天的拉鋸戰後,戰事的勝算也開始傾向于嬴祖宗這一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