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 仁心惶惶市恩義 素手縴縴摑青狼

作者 ︰ 自蹊

轉眼到了臘月初八,阿康前一晚已是泡好各式米、豆、干果,又特意天不亮就起來煮上臘八粥。♀因為阿康做得一手好料理,這幾年溫家酒肆也應節的買個小吃,臘八粥就是應街坊老主顧的願,成了年年必煮,家家必求的了。雞鳴時分,溫老爹起來開門掃街,阿康端上第一碗臘八粥,老爹嘗了口熱乎乎、香糯糯的臘八粥,笑眯眯道,「好,好!今早咱家做粥鋪!」

阿康擺好桌椅碗筷,正預備端出糖罐子、青紅絲、佐粥小菜時,洪小六一頭沖進門來,口中大喊,「大姑姑,救命啊!」阿康忙放下手中的大托盤子,抓住小六胳膊,一邊上下打量,一邊問道,「你是哪里傷著了?」

「不是我。」小六剛說完,就見洪老四背著個衣著破爛、渾身是傷、昏迷不醒的人搖搖晃晃的奔了進來,連著傷者一起倒在地上,老四坐在門檻上喘道,「救,救人!」

阿康一愣,方明白這洪老四的呆病犯了,不知道此番又是給自己惹來什麼麻煩了,不禁怨道,「要命啊,您這是弄來個什麼人啊?」

洪老四直眉楞眼的,只管要阿康救人。溫老爹醒過神來,一推小六,對阿康道,「快把人抬到柴房去,莫驚了你娘和樂兒。」

阿康知道老爹也是個心善的,這就是要把事情攬下來了。想來這人傷的頗重,就算是歹人,也不會暴起傷人,先把眼前危機救了,看是報官還是大發走人,細心防範也就是了。

等到了柴房一看,這傷者五旬左右年紀,面容清 ,臉色青黑,渾身上下大大小小的道口不知數,皆已化膿;衣衫破爛,怕是出身和洪老四差不多。♀想來洪家祖孫這是物傷其類,也難怪他們不往醫館送人,而是送到自己這里來,應該是覺得醫館不會收這樣的病患吧。

「他中毒了!」洪老四在一片忽然冒出一句來。

「你既知道,那你來給他治啊!」阿康惱道。

「好姑姑,您想想辦法吧。不管怎麼說,好好一個人,不能不管他不是?您就試一試吧。」小六在旁求著阿康。說來也怪,洪老四是個不通事故的倔頭,小六這孩子卻蠻有眼色,外加一張伶俐的小嘴。當初阿康守了小六一夜,直給他擦酒精降溫,小六自此對阿康很是依戀崇拜,好似阿康本事大得無所不能一般。跟這麼小的孩子也說不清,阿康只能是哭笑不得。可今天這是人命關天的當口,阿康真是不知該和這對祖孫說什麼才好。正在這時,溫老爹開口了,「孩子,你若有辦法,就姑且一試,死馬當活馬醫吧。若真是醫不好,也是這人壽數到了,老天不會歸罪的。」

「好,」阿康咬著牙,擠出這一句。

阿康對醫學是一竅不通,也看不出這人是哪里中毒,更別提中什麼毒了。想起小時外婆說綠豆可以解百毒,連忙把夜里泡多的綠豆濃濃的煮上。自家每早必備的熱豆漿也端來一大碗,先給他灌進去。待到半鍋綠豆湯也灌下去後,那人忽然開始嘔吐,一時間柴房弄得腥臭不堪。阿康早叫溫老爹出去應酬生意(色色小說

阿康見那傷者臉色青黑之氣略緩,面色蠟黃,嘴唇干裂,額頭滾燙,猜想是傷口化膿引起的發熱。阿康穩了穩神,深吸一口氣,拿起小刀、剪子,將各處傷口上的膿血、爛肉剃掉,又用酒精將傷口及周邊擦拭干淨,再敷上干淨的布帶包扎。不覺間兩個時辰已過,阿康處理過最後一處傷口,抬起頭來,只覺頭暈眼花。阿康喚過小六,把剩下的酒精交給他,要他時不時地給傷者喂水、用酒精擦拭額頭、脖頸、腋窩、腿窩以降溫。每天要以酒精重新擦拭傷口,換上開水煮過的干淨布帶包扎。

「小六,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至于他能否好起來,就要看老天了。你好好照看他吧,若是燒能退下來,他能活下去的把握就又會大幾成。」阿康囑咐完小六,拖著疲憊的身影走去。

阿康淨了手,又到前面幫溫老爹忙生意,又要抽空照顧樂兒,直到晚上生意打烊了,才想起柴房的小六和那個不知名的傷者。到柴房一看,不單是那傷者不在了,竟連洪小六也不見了。阿康不知怎麼,一下想起《射雕》里的包惜弱,打了個寒噤,暗罵自己神經,哪里至于就倒霉到這種地步。實在是累得撐不住,渾渾噩噩的回房,倒頭大睡。

日後見了小六,小六說是那日那傷者燒還未退便已轉醒,說是有要務在身,拜托小六扶他離開,送他見他兄弟。小六興奮不已,夸口說自己見到了好些江湖人物、某某大俠。阿康只是一笑置之,心想只要沒惹麻煩就好。轉眼便將此事拋諸腦後了。

忙忙活活的,一家人一個新春便熱熱鬧鬧的過了。♀時光匆匆,到了四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候。這天阿康采買過後剛回酒肆,小樂兒便撲到身上。

「媽媽,媽媽!帶我去百花會,我要看好多好多花!」四歲的小樂兒個頭已快到阿康的腰際,面若皎月,目如璨星,又調皮好動,活像個小哪吒。阿康一時被他吵得頭蒙。溫媽媽樂呵呵的出來摟住兀自扯著阿康衣角的小樂兒,「剛剛說書的老劉頭逗他,說過幾日西苑要辦百花大會,到時候,大戶的千金也都會去呢,攛掇我們去給樂兒瞅個漂亮媳婦兒去。我和你爹爹老了,走不動,你年輕姑娘家的,帶著孩子去玩玩也無妨的。」

阿康一听,不由頭痛。還姑娘呢,有帶著孩子的姑娘嗎?看來老人家還是明白一陣兒糊涂一陣兒。給樂兒找媳婦兒?早了點吧?這臭小子這麼起勁不會就是沖著找媳婦吧?遺傳的力量真是可怕!

想想這些年先是喪女之痛、後來又是忙著幫阿康帶孩子,二老還真夠辛苦的。少做一天生意,帶老人孩子一起玩玩,也算略盡孝道了。于是阿康俯問樂兒,「今天朱夫子講什麼了?」朱夫子便是當初提議阿康母子留下的書塾先生,朱夫子好酒,每日午間或課後總要來店里小酌幾杯。樂兒有時幫忙送酒,客人們時常拿他逗趣,這朱夫子也是其中好事的一個。某日飲至微酣,搖頭晃腦地吟起了李白的《將進酒》,不想一旁的小樂兒听過即能頌得。這朱老夫子驚為天才神童,自此每日小酌之余都要給樂兒講學問,有時是成語典故、有時是一篇詩詞雅頌。

「先生教了三字經。」小樂兒一本正經的答道。

「可會背了?」

「會了。‘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講的是孟子的母親教導孟子的故事。媽媽,我會好好學的,您就讓我去這一次吧?」說到最後一句,小樂兒的眼里水潤潤、可憐巴巴的。

阿康忍不住「噗哧」一笑,「好吧,準你去了。不過我們約法三章,你可要做到。第一不許亂跑,第二要幫媽媽照顧姥姥姥爺,第三該回來的時候乖乖回家、不準耍賴。你可能做到?」

「能。那我們一言為定。」小樂兒一臉嚴肅卻掩不住眼底的雀躍。

「好。」

待到四月十五百花會的正日子,阿康和溫媽媽早已備好全家一天的瓜果、點心、茶水、手巾、衣物等等,一家四口,一大清早便開開心心、熱熱鬧鬧、提著大包小裹的出了門。

這洛陽城的西苑最早建于隋代,每經戰亂必毀于兵匪之禍,每到太平盛世也定會重修增建。這五百來年的洗禮下,如今的西苑已是一派古樸端莊之相。大宋統一中原和南方之後,民生逐漸恢復,洛陽的園藝行也再次發展起來。此時的西苑,牆垣連綿,亭台樓院、錯落有致,團花簇錦、燦爛絢麗,綠楊垂柳、郁郁青青。放眼望去,遠觀近瞧,皆是美不勝收;一路行來,移步換景。溫氏二老自是樂呵得只覺兩眼不夠用,即便是阿康前世見過了諸多名勝古跡、現代建築,此時也是舒心暢意、不覺間沉醉其中了。小樂兒更是不必說,跑跑跳跳,歡快得不得了,看什麼都新鮮,見什麼都有趣。只是游園的人甚多,三個大人頗為擔心孩子走失,時不時手攜懷抱的,讓樂兒玩得不能盡興。待到近午時許,阿康一行尋了個亭子用些點心、歇歇腳。二位老人哄著孩子吃了瓜果點心,自己也喝喝茶、墊點糕餅,吹著微風,漸漸的乏勁便上來了。阿康給了小樂兒一個牛肉酥餅拿在手里吃著,囑咐他在旁乖乖坐會兒;又給老人披好衣服,讓他們眯一會兒,養養神;自己整理包裹。

小樂兒最愛媽媽做得牛肉酥餅。這餅餡是用加五香料和香油鹵了半天的女敕牛肉做得,外皮又是用雞油和面烤出來的。雖是前一天出爐的,可此時捧在手里也是撲鼻的香。小樂兒臉沖外坐在亭邊的圍凳上,悠著兩條小腿,看著景,聞著香,也不急著吃。可誰知忽然人群里沖過來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劈手奪過樂兒的餅,轉身就往人群里跑了進去。小孩子見吃食被搶,那還顧得了別的。小樂兒竟一下從凳上蹦出去,撒開小腿就追了過去。阿康轉過頭來一愣神的工夫,恰有一伙兒游人經過,只見樂兒影影綽綽的跑遠了。阿康急忙追了過去,無奈每跑幾步就被人擋住,兩個小孩子倒是見人縫就鑽,也不知跑了多遠。開始還能望見孩子的身影,漸漸跑到偏僻處,人跡已希,卻失了孩子的蹤影。阿康越走心中越慌,雖然是極力的穩住心神,卻也毫無頭緒。

阿康此時已是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只能扶著一道一人多高連綿起伏的苑牆,往前尋去。忽然牆里傳來樂兒的哭聲,顯是被什麼嚇到了。阿康不知道是哪里來的那股力氣,抬腿就跑了開來。阿康見前方幾步遠有個圓月拱門,樂兒的聲音自那里傳了出來。阿康自是想都不想就沖了過去。實在是這宋代女人穿的衣裙實在不是給跑步預備的,再者阿康也跑的太猛,未看腳下。這圓月拱門下面有兩級台階,加起來也就一尺來高,竟把阿康絆得幾乎平著飛出去。阿康只覺的自己飛在半空中,猛然腰間一緊,整個人便生生頓住;自己尚且斜斜趴著,抬眼卻正對著樂兒哭花的小臉,小嘴委屈的一憋一憋的、眼角尚掛著一大滴淚;左眼角余光卻瞄到一頭惡狼呲著尖牙,吐著舌頭、冒著熱氣,正對著自己和樂兒。

阿康瞬間竟反應的奇快,掄起右手,一巴掌扇向狼頭,抱住樂兒、護住孩子頭臉就地滾到了一旁。等到阿康抱著樂兒站起來,立馬傻眼了。面前站著一個二十五六年紀、身材魁梧高大、濃眉大眼、兀自發怔的男子,面色通紅、一身酒氣,想是喝得太多直冒熱氣,大氅長衫扔在一旁,直扯得襟口大開。再一定楮,哪里來的惡狼?分明是人家胸口的紋身!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最新章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文閱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