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家族傳奇後續(一)

作者 ︰ 黃成松

家族傳奇後續(一)

我爺爺答應向巧二遷居米羅後,就定居在了鳳凰山下。他用手邊的積蓄買了幾畝土地,置辦了家產。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後來「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真正爆發,向巧二報國心切,率領他的土匪弟兄跟隨川軍北上中原,加入了抗日洪流,從此不知去向。

我爺爺和女乃女乃在新居住地勤勤懇懇勞作,遠離是非,日子過得倒以舒心。我們家族新遷地仍然不大平靜。那里的土豪劣紳殘酷的剝削著貧苦農民,我爺爺很同情他們,就經常幫助那些勞苦大眾,漸漸的威望大增,又像在鹽井時,處處受到人們的擁戴。

很多年以後,我試圖從爺爺的故事里找尋他為什麼能夠在家道中落後遷居異地又重振門風的答案,我才發現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在那個時候的確是起到了家道復興的關鍵作用。

首先一點,我的爺爺他是個智勇雙全的人。那個秋天他在阿扎屯能夠打敗向巧二,就是因為他有勇有謀。我在爺爺去世後,有幸听到了爺爺的一個故事。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那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走到山窮水盡的時候,軍隊打得沒剩多少了,就到處抓壯丁補充兵源。我們那里是最抓得厲害的地區之一。那些來抓壯丁的人把全鄉的青壯年都抓完了,還沒有完成指標,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抓捕。好多有家室妻兒的男人都被抓去了。有人開始打起了爺爺的主意。

爺爺沒有向其他人一樣跑去山里躲,他照樣在家里做著事情。一天,保長帶著抓壯丁的人來到了我家的房子前。爺爺沒有關院子的門,只在院子里的一塊大磨刀石上,「   」的磨著刀子。那不是一把普通的刀子。那是向巧二送給爺爺的一把東洋大刀。向巧二北上抗日去了,他舍不得我爺爺,就留下了這把軍刀給爺爺做紀念。這回這把刀子在爺爺手中派上了用場。那些人看見爺爺手里握著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就站在院門口觀望。保長也不敢靠近爺爺,遠遠的道︰

「黃三哥,你在做什麼呀?」

我爺爺頭也不抬,繼續磨著他的刀子,道︰

「我周圍有幾個蚊子老愛蜇人,很討厭,我磨刀想把他們煮了吃。」

保長听了這話中有話,便道︰

「三哥你好會開玩笑,這二三月間,天氣還怪冷的,哪來的蚊子勒。即使有,他們也不敢蟄你呀。」

我爺爺冷冷的道︰

「那要看這些小蚊子懂事不的了,我這把刀好久沒有見血了,正渴著呢。」

說完就把大刀舞動得虎虎生風。爺爺邊舞刀邊問保長︰

「保長你看我的刀法怎麼樣啊,好久不練,生疏了。」

保長嚇得面如土色,吞吞吐吐的道︰

「好……好……」說完示意一起來抓壯丁的人趕快撤離。

據後來給我講故事的老伯說,當時來抓壯丁的人听了爺爺的話後,嚇得腿都軟了,那些人一口氣跑到村頭,才放心下來休息。

其中一人罵道︰

「娘的這黃三爺,究竟是何方神聖,這樣霸道啊。」

保長知道爺爺是當初的土匪頭子向巧二介紹來的,就說︰

「此人跟1939年投軍的土匪頭子向巧二關系甚密,也不知道以前是何方人士,反正是很有背景的就是了。」

「哦,難怪他那把刀那樣霸氣十足啊,原來他就是向司令的至交啊。」

前來抓壯丁的軍士知道惹不起爺爺,就連在當地抓捕的人都放了,當天就打道回府去了。這個故事我從來沒有听爺爺講過,大概他認為有些個人英雄主義吧,所以他沒有跟他最小的孫子說。然而,這個故事卻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我爺爺,他的勇氣,他的智謀,此後一直是我當做學習的榜樣。

全國解放後,我的幾個伯父和我父親相繼出世,爺爺的擔子漸漸重了起來。他年輕時代縱橫捭闔的江湖故事隨之淡出人們的視野,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平和善良的農人形象。爺爺很成功的完成了個人生涯的轉型,從一個封建地主員外,過渡到農民大眾,他做的非常成功。在以後的政治斗爭中,曾經逼得我們家族舉家遷居的範員外,由于不堪斗爭之苦,自掛東南枝而亡。其家族也被搞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我們家族從鹽井搬到鳳凰山下一個甲子後,我出生了。爺爺那時候年屆八十,我是他的第十個孫子,也是他所有孫女孫兒中最後出生的一個,自然就在我身上寄寓了不少厚望。那個年關趙老先生給我取了學名以後,爺爺很是高興,他是希望家里面出個文化人的。

我曾經不斷的探尋我的名字的由來,後來才發現我現在的名字原來應該叫斐墨的,只是後來上學後,老師覺得寫好這個名字對一個童智未開的孩子來說實在是極大的挑戰,便諧音換成非默了。要是我那時候有現在的思想的話,我絕對不贊成我的老師,因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個文氣的名字啊,而我現在的名字簡直是一點文化氣息都沒有了。

但我還是,喜歡著我現在的名字,因為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女孩子嬌滴滴的念叨著我的名字,小聲的說︰「非默,多好听的名字啊!」

那個時候,我的心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