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家族傳奇(二)

作者 ︰ 黃成松

家族傳奇(二)

我爺爺女乃女乃帶著我的大伯父和大姑原本很平靜美滿的生活著,土匪向巧二一來,就不得安寧了。向巧二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匪,他擁有上千兄弟,擁有幾百條槍,他從雲南昭通一路燒殺搶掠,跨過綿延的烏蒙山,來到了水城。水城的地主鄉紳們都怕他,紛紛組織民團剿匪,當然少不了我們家族。在我們家族盤踞的鹽井古鎮,我爺爺到處拉攏兄弟,購置軍火,擔當起了一方守土保家的重任。當時國民黨忙于抗戰,駐守雲貴的十三軍沒有多少兵力,實在幫不了老百姓剿匪,于是司令楊森就給拉起民團武裝的地主土豪們發委任狀,我爺爺順理成章的做起了鹽井鎮的保安司令。那時,他穿著司令楊森派發的國民黨軍裝,腰間插一把駁克手槍,威武的騎著白馬,在各個營地哨所巡視,煞是威風。

秋天來了。鹽井古鎮肥沃的土地上,玉米長得跟女人的****一樣飽滿,高粱紅的像小媳婦的臉,土豆長得虎頭虎腦,農人們心里喜滋滋的。不用說,這是一個豐收年。可是就在這個豐收的秋天,土匪終于來了。土匪向巧二的人馬從威寧打到了德烏,又從德烏打到了玉舍、米羅,各地民團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涂地。向巧二打到鹽井古鎮的時候,我爺爺組織民團在阿扎屯做了頑強的抵抗。

阿扎屯三面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里是雲貴交通要地,兵家必爭之地。當年雲貴地區爆發苗族大起義,苗民起義領袖之一的黃金印就在這里安扎了軍隊的大本營。屯上水源充足,物資豐富。黃金印利用這些優勢,硬是跟清王朝周旋了十幾年,直到最後彈盡糧絕,農民起義的烽火,才被雲南王吳三桂絞殺掉。我爺爺和他的民團利用有效地形,在屯子上修葺了碉樓,設立了哨所,並派重兵把守。

向巧二自當土匪以來,一直沒有遇到過強勁的對手,所以他低估了我爺爺。他是從早上就下令攻山的,但直到夜幕降臨,他的土匪弟兄傷亡過半,依然無法接近我爺爺精心構築的堡壘。以後連續好幾天,向巧二發起了還幾輪進攻,都被我爺爺組織的民團打退。

我爺爺御敵于鎮門之外,保護了老百姓的財產,威望大增。向巧二年輕時參加過蔡鍔將軍的護國運動,當過護**的排長,頗有些軍事謀略,他眼看攻不下阿扎屯,于是便采用圍而不打的戰術,就在屯下安營扎寨,企圖把我爺爺的民團拖死。我爺爺不甘示弱,沒有戰斗經驗的他總是怪招頻發,他眼看敵人只圍不打,于是就挑選精壯男丁,潛入敵人營地,進行夜襲戰。他的夜襲戰有個原則,不傷人命,只偷東西。向巧二的營地被這些神不知鬼不覺的夜行人士搞得雞犬不寧,糧食果品,槍支彈藥丟了不少,弄得向巧二苦不堪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向巧二總算領教了我爺爺的厲害。于是他四處收集有關我爺爺的情報,當他得知我爺爺只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時,不由得肅然起敬,感嘆英雄出少年,言詞之間居然很有些好漢愛英雄的意味。眼看冬天就到了,屯上的風也開始凌烈起來,向巧二知道了阿扎屯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後,就班師回米羅,阿扎屯保衛戰以我爺爺的勝利而告終。與此同時,國民政府十三軍司令楊森也得到了我爺爺打退土匪的消息,于是派人從昭通行營給爺爺送來一副「保境安民」的匾額,鹽井鎮的老百姓們都紛紛來黃府觀摩,這塊匾額為爺爺增色不少,但卻因此引來了不少是非。

我們中國人最大的陋習就是,國家危難時能團結一心,和平環境里卻總是內訌,你爭我奪,結果國家社會被弄得亂糟糟。鹽井鎮同樣是如此。當我爺爺的阿扎屯保衛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屯里的地主富豪們卻因為誰來當鹽井鎮的鎮長而鬧得不可開交。待到鹽井保衛戰勝利,我爺爺回到鎮里,卻親眼目睹了鎮子上的地主鄉紳們為了一己私利而斗得不可開交。那些老頭子們目光短淺,惹得我爺爺很是不舒服。後來他受到國民政府的嘉獎後,鎮子上的地主鄉紳們就很不服氣,認為那是大家的功勞,憑什麼要他獨吞。我爺爺的家丁們出門就成了地主富豪們報復的對象。爺爺為了保衛家族的財產,毅然提起了槍,帶起眾弟兄跟土豪們打了起來。

那時跟我們的家族斗得最厲害的是範員外家。他家也有家丁,也有我爺爺所擁有的漢陽造。範員外嫉妒我爺爺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其實我爺爺只不過是受封了一個沒有任何利益可撈的虛職而已,但範員外不那麼認為,他就覺得「司令」這名詞听起來好听。

那個冬天,我爺爺在堂屋里愜意的烤著煤炭火,喝著自家釀造的高粱酒,與一對兒女玩得開開心心的時候,家丁來通報說範員外來拜訪。爺爺還沒有傳令說請進,範員外已經大搖大擺的跨過堂屋的門檻。爺爺本來就討厭這不知禮節的老頭子,這回更是對範員外恨之入骨。但我有涵養的爺爺還是滿臉堆笑,以客人之禮迎接了範員外。

範員外大模大樣的坐在了爺爺的太師椅上,吩咐隨身家童在爺爺的雕花八仙桌上擺起了水燈和煙槍,就大口大口的吞吐起雲霧來。

範員外道︰「兄弟前不久的保衛戰打得好啊,保衛了我們鹽井的安全,沒有你的話,我們今天都要變成窮光蛋了。向巧二可是從來沒有吃過那樣的大虧,這回恐怕他是很難翻身了。」

這句話對我爺爺來說簡直就是屁話。但我爺爺還是表示客氣︰

「哪里哪里,這是鹽井百姓共同抗敵的功勞。沒有你們範張劉三家的支持,那情況可就要倒過來了。小弟還得感謝你們啊。」

「兄弟你的功勞最大啊,全鎮的鄉紳就只有你一個親自帶隊戰斗,我們這把老骨頭白活了。」範員外繼續客套。

「我是保安團司令,就得維護一方安寧,這是我的分內職責。」我爺爺不卑不亢的道。

範員外不說話,他繼續吸了幾口大煙,感覺有點精神了,才慢悠悠的道︰

「楊司令對你的委任狀下來了沒有?」

「沒有」

「哦,對了,他只是給你頒發了‘保境安民’的匾額。」

「不管什麼委任狀,屯子里有什麼事,我都會管的。」爺爺慢條斯理的道。

「你听說鎮子上的人說你壞話沒有?他們說你不該獨吞功勞,那個匾額應該是屬于大家的。」

範員外鬧半天終于說到了正題。我爺爺在心里暗道︰這狐狸尾巴終于露出來了。

「誰敢這樣說就叫他來拿去,我雙手奉上。反正掛哪里都一樣。如果範員外你喜歡,你就拿去掛,小弟現在就去取下來如何?」

爺爺說罷就喊家丁去搬樓梯取匾。範員外趕忙阻止,連聲說道︰

「我是怕有人對兄弟圖謀不軌,害了兄弟,給兄弟提醒一聲,提防一下,也不枉自我們黃範兩家多年的交情,怎麼會好意思要兄弟的匾了。」

爺爺笑而不語。範員外逗留了片刻,自覺無趣,起身告辭走來。留下滿屋子的煙土味,惹得爺爺破口大罵︰

「這個老狐狸,抽鴉片趕快抽死算了,省的到處害人!」

爺爺說的話另有隱情。

這範員外本身就是一個癮君子,吸食鴉片幾十年,毒害了自己也毒害了別人。爺爺的幾個不成器的哥哥都被這老頭子引誘吸上了鴉片,整天就跟水燈煙槍打交道,不務正業,敗壞了不少家財。我們家族要是沒有強悍的爺爺和精明的女乃女乃支撐著,恐怕早就傾家蕩產了。

爺爺從範員外的突然來訪里看出了玄機,知道了鹽井鎮再也不能久留,家族要想發展下去,只有離開這是非之地。事實上爺爺的推測是正確的。在第二年春他率領家族離開阿扎屯後,那里就發生了血雨腥風的家族大屠殺,我們家族因為爺爺的選擇而幸免于難。

那年冬天,爺爺就開始張羅著遷居的事情。很戲劇的是,他的遷居的成功,完全是那個秋天跟他在阿扎屯上斗得死去活來的向巧二促成的。在爺爺跟女乃女乃商量遷居,女乃女乃贊成遷居的事情後,爺爺整天在想遷去哪里合適。遷得不遠的話,一旦發生紛爭,家族仍然會有危險,去得太遠,家族人口多,行動又不方便。正當爺爺左右發愁的時候,爺爺結識了一個在商旅的馬隊里趕馬的人。趕馬人是在一個大雪天負責駝鹽給黃府的,那天天黑了,爺爺就留他過夜。趕馬人不知道爺爺就是秋天打垮向巧二的人,他知道爺爺的難處後,就向爺爺推薦了向巧二,說向巧二為人豪爽,喜歡急人所難,前不久就在他的地盤上收留了好多來自龍川的人。爺爺听後哈哈大笑,他對趕馬人道︰

「大哥你猜我是誰?」

趕馬人道︰

「我只知道你們鹽井有員外三十家,其中黃家號稱員外一十八家,不知你是哪位黃員外?」

我爺爺微微一笑︰

「不瞞兄長,在阿扎屯打敗向巧二的黃三員外,正是小弟。」

趕馬人一驚,隨即激動的道︰

「幸會啊幸會,原來兄台就是鼎鼎大名的黃三員外啊,失敬,失敬。」

我爺爺開玩笑道︰

「大哥你看,要是我真去了米羅,豈不是羊入虎口,向巧二肯定會不放過我的。」

趕馬人一臉認真的道︰

「三員外啊,要是你真去了米羅,我哥是高興得來不及啊!他說他這輩子除了佩服我們的老司令李烈鈞將軍外,最欣賞的就是你老人家啊。」

爺爺听趕馬人說向巧二是他哥,便一臉茫然。

趕馬人看出了爺爺的疑惑,趕忙解釋道︰

「不瞞員外,我與向巧二曾經就是李烈鈞將軍麾下的士兵,我們追隨將軍參加護**運動,後來軍隊在進攻四川的戰役中被打散,我混進了一支販鹽的商旅,做了一名趕馬人。向巧二大哥則拉起失散了的弟兄,做起了綠林生意。」

「兄弟斗膽問一句,你們在這兒做得好好的,何故要遷居呢?」

爺爺長嘆一聲,說明遷居的原委。趕馬人很是同情,便對爺爺說︰

「員外你是人中龍鳳,美名遠揚,現在處于危難之時,我們應該幫助。如果信得過我,遷居的事就由我聯系向大哥,保證能妥善安置。」

那個冬天,爺爺把家族的命運交給了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趕馬人。而且投奔的對象居然是他曾經的敵人,他的這種勇氣,很多年後,我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趕馬人悄悄的叩響了黃府的門扉。同他一道來的,還有一個孔武有力的黑衣人,他們悄悄來到爺爺的堂屋,爺爺早就在那里等候多時。

黑衣人居然就是向巧二!他是听了趕馬人回去說了爺爺的遭遇後,便跟著趕馬人馬不停蹄的趕來黃府的。他听說自己佩服的英雄受難後,便覺得自己也受了難,很是不高興。見到爺爺後,向巧二的第一句話是︰

「黃員外受苦了,小弟來遲了。」

爺爺受寵若驚,趕忙回禮︰

「向大哥言重了,你我曾經刀兵相見,今日大哥不計前嫌,親自來冒雪來寒門,小弟有愧啊。」

「黃員外不要客氣,向大哥已經給你們擇好了地基,就只等貴府遷居過去了。」趕馬人熱情的說道。

向巧二連連點頭,道︰

「遷下米羅以後,你們想住哪里就住哪里。」

爺爺千恩萬謝,就在那個雪夜決定了我們家族歷史上的又一次大遷徙。

第二年春天,爺爺變賣了所有家產,舉家遷往了米羅。

向巧二和他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並成為一段佳話在水城流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