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南方有嘉木

作者 ︰ 黃成松

我到了珠江口,看到了從我的西南家鄉一路奔騰而來的珠江,我知道,那里面肯定有奢渡河的水,奢渡河是珠江的上游支流,看到珠江的水了,仿佛看到奢渡河了,我一陣陣激動。

冬日里的廣州,海風依然溫柔,沒有北方的冷峻,氣溫仍然還保持在十幾度,我在這里找回了南方的感覺。廣州地處祖國南端,一年四季都是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冬天的街道也是一派春意盎然,花光璀璨。我很喜歡這個生機勃勃的城市。

我到達廣州的時候,正是公歷2月初,那年南方的春天來的特別早,木棉花的花蕾已經在枝頭不安分的開始探出鼓鼓的頭顱,睜開了大大的圓溜溜的眼楮。

木棉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花木之一,我喜歡木棉,木綿是我見過的花開得最為濃烈,最為熱鬧的花樹。木棉的樹形高大雄壯,直插雲霄,花冠紅的似血,黃的如金,熱情風流,兼具陰柔陽剛之美。木棉高大而節節向上,所以也有人稱之為「攀枝花」或者「凌霄花」。我喜歡它的熱情奔放,喜歡它桀驁不馴,喜歡它的積極向上,傲視塵寰,喜歡它的英雄氣度。

木棉是廣州市的市花,廣州人民把木棉叫做「英雄樹」,他們對木棉的喜愛和尊敬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曾經任過廣州市長的朱光先生,專門為木棉花寫有古詩數十首,其中有「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日花開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可見其對木棉的厚愛。我是個幸運兒,到廣州的時日,木棉的花期較往年要提前,所以我有幸在花城看到了我崇拜的英雄樹的風姿。

至今我已經忘記是在花城的哪一條街見到木棉的了。「幾樹半天紅似染,居人雲是木棉花。」我只記得,那高大挺拔的木棉樹深深的吸引了我,那含苞待放,艷若紅霞的一片花的海洋,吸引了我。那是懸掛在十幾米高空的花的海洋,一朵朵,一串串,一支支,一簇簇,一株株,花團錦簇,鮮艷動人,坦然安詳,傲然于街道兩旁,鶴立雞群于蒼翠卻又相對矮小的棕櫚和其他城市喬木之間。還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從書本上知道木棉樹因為總是奮發向上,不斷的爭取陽光雨露,所以長的比周圍的任何樹木都要高大,開的花也要比一般樹木的花朵龐大,就對木棉有一種好奇之情,但一直不了解為什麼人們只憑這一點,就把它叫做「英雄樹」。我在那條無名的小街找到了答案,人們說木棉是英雄,是因為它的開拓進取精神呀。你看枝干,已經長到20幾米了,可還是不停的向上攀援,還沒有伸向高空的樹枝,也是一枝枝直往上竄,像直立的刀劍,直指藍天。那些已經攀上了高空的枝干,則伸長腰肢,櫛風沐雨,積極的向四面八方突圍,呼喚著陽光雨露。「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比攀枝花樹可憐。參天古干爭盤拿,花時無葉何紛葩。白綴枝枝蝴蝶繭,紅燒朵朵芙蓉砂。」誰的花似這般艷麗,開在幾十米高空,何等傲視塵寰?世上再沒有一種樹能夠有這樣的霸氣,這樣的進取心了。

嶺南有很深的歷史文化背景,遠在先秦時期,這里已經開發設城,秦漢設南海象郡,後期有「疆域萬余里」的南越國出現,自古以來,人杰地靈,人文薈萃。木棉作為這個「中國的南大門」的城市的市花,同樣有著很深的文化背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里有這樣的記錄︰南越王向漢帝進獻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這兒的烽火樹即為木棉,為什麼叫烽火樹,實在是因為木棉花開似火,花開欲燃的緣故。

听聞南海神廟前如今還存有幾棵古木棉,是得去看看的了。年代已經不可考,但久經風吹雨打,依然蒼勁挺拔。那幾天木棉還沒有完全開放,但一樹的紅霞,卻是格外耀眼了。在南海神廟前觀賞木棉的那天,我知道了木棉的花語。

我是在來觀賞木綿花的游客那里听來的,木棉花的花語是︰珍惜眼前人,珍惜身邊的幸福。這花語很美麗,像一個童話。讓人听了,心里頭不禁一熱。同時,這也是一個容易讓人熱血沸騰,在心底下決心要珍惜好屬于自己的東西的美好花語。我離開南海神廟後,一直為這個花語而糾結。我回想起了我退學的事情,我那一段時間的流浪,想起了親人,愛人,朋友,想起親情,愛情,友誼。曾經有一段時日,我把他們都拋棄了,我變成了孤家寡人,我的流浪收獲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比如親情的淡漠,愛情的隔膜,朋友的疏遠,我的流浪仿佛就是一個夢,飄飄忽忽。還好的是,這南中國的英雄樹,這奇偉如山的木棉花,敲醒了我的夢,使我能夠懸崖勒馬,開始考慮好去面對自己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自己的幸福。那夜,我給雲梓發信息︰南方有嘉木,北方有相思。雲梓,我在廣州。我看到木棉的花開了,一派大氣磅礡的深紅,一派熊熊燃燒的烈火,壯觀而傲然。我也知道木棉花的花語了,珍惜眼前人,珍惜手邊的幸福,我想,就用木棉花的花語做我們的愛情的心聲吧。雲梓回復道︰珍惜眼前人,多美好的花語呀,如果有那麼一天,你會帶我去廣州看木棉花開花又落麼。我道︰會。

木棉的花開得大氣,木棉的凋謝也是特別有氣節。在羊城賞木棉的花開花落,是這里的人們的一大樂事。木棉的墜落分外的豪氣,從高高的樹上盤旋落下的時候,在高空中仍然保持原狀,一路旋轉而下,然後「啪」一聲掉落落到地上,干脆而爽朗,從容而悠然。樹下落英紛陳,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很壯麗地道別塵世,不失王者風範,讓人肅然起敬。

「粵江二月三月來,千樹萬樹朱花開。有如堯射十日出滄海,又似魏宮萬炬環高台。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後出堂榴枉有名,同時桃杏慚輕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無乃群芳主?巢鳥須生丹鳳雛,落花擬化珊瑚樹。歲歲年年五嶺間,北人無路望朱顏。願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我很喜歡清人陳恭伊的這首詩,這首詩寫活了這嶺南的木棉,寫出了木綿的風骨。在廣州,因為木棉,我從新拾起了那些在歲月中被我拋擲的東西,我學會了珍惜。

然而,在我大夢方醒的時候,我的老師樓鳴方卻像一朵高傲的木棉花,離開了歲月的枝頭,傲然謝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