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漂泊者的演講

作者 ︰ 黃成松

白馬一路奔騰,不一會兒就到了跑馬田。跑馬田因為其寬廣博大而得名,一眼望不到邊,據說騎著馬在田壟上走,要好長時間。如今這里是荒地,地上長滿野草,牛羊在草地上三五成群的吃著草。跑馬田的盡頭是公雞山,從山上緩緩流下來一條小溪,牲口們口渴了自己會過去喝水。

白馬很听我的話,我騎著白馬繞了跑馬田一圈,心疼這小東西累,就立鞍下馬,坐在山崗上休息。孩子們圍攏過來,傻根也來了。

傻根道︰

「非默,這些孩子都是我的學生,建東老師走了之後,他們再也沒有听過好听的故事了。你是大學生,而且听建東老師說你游歷了大江南北,閱歷豐富,你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听吧。」

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絕那份渴望和希冀,便道︰

「我漂泊的那些日子沒有什麼值得說的,說來有些事雖然也有些意思,但沒有什麼意義。我就給孩子們說說他們生活的這一方土地的傳奇色彩吧。現在,我們從跑馬田說起。」

孩子們大聲說是。

「跑馬田從你們小時候起,就一直是一個放馬放牛的地方,也許你們覺得這兒很普通,只是一塊不足為奇的土地。但是,在幾百年前,這里卻見證了我們中國歷史上幾次大事記。現在我給你們一一的講解來。」

「第一次大約是在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開國定都,建立明朝。為了穩定西南地區局勢,朱元璋派了十八路軍進入西南地區的十萬大山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調北征南’。其中有一支苗軍,他們來到貴州後,就在貴州的山山水水間定居了下來,于是我們貴州從此就有了更多的人居住。像你們民裕的很多人家戶,都是那個時候來到這里的。跑馬田的由來就是來自一個官軍的將軍。他率兵來到貴州,來到米羅後,到了跑馬田。他看到這兒一望無際,一馬平川,是高原上少有的平壩子,就把這地方叫做‘跑馬田’。這兒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將軍就決定在這里安營扎寨,把跑馬田作為軍隊的大本營,一邊農墾一邊打戰。指揮了數次征討西南土著和烏撒土司的戰斗,跑馬田作為軍隊的大後方,有力的支持了軍隊的征西工作。至今還有很多故事在這里流傳。」

孩子們屏吸靜听,听得出了神,我又接著說道︰

「征西工作結束後,朱元璋差不多也就死了,他不把帝位傳給兒子,反而傳給了孫子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後根基還不穩卻發動了削藩運動,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滿。朱棣就率兵在燕京反抗,一路攻城略池,拿下了南京城,奪下了帝都南京,掌握了明朝大權,號稱‘永樂帝’。朱棣即為不久後,鑒于西南地區的土著不太听話,于是就在我們這里實行‘改土歸流’,改土歸流你們也許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長大了你們學歷史了,會看書了,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改土歸流後,外面來了很多人,他們散落在貴州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貴州的開發。那個時候,跑馬田是米羅的重要產糧區呢。」

孩子們听了非常自豪,紛紛發問︰

「這兒以前是種田的呀,怎麼現在就不種了呢。」孩子們吵嚷了起來。

傻根有意彈壓這種局面,道︰

「小屁孩廢話,沒有種過田,還能叫跑馬田嗎?現在沒有種,是因為這兒離村里遠,村里那麼多田地種不過來呀。听非默叔叔繼續說下去。」

我笑道︰

「後來因為發生饑荒和戰爭,由于生態的破壞,跑馬田的土地漸漸喪失了土壤肥力,種不出好稻子了,人們就紛紛逃離這個地方,又重新選擇新的地區繼續進行刀耕火種的生活。清朝的時候,我們貴州發生了自然災害,三年旱災,沒有下一滴雨,河流干涸,樹木枯死,老百姓顆粒無收。政府卻是**無能,朝廷沒有任何賑災活動,即使有善款撥來,也被地區的貪官收進了腰包里。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很多地方的人只能吃野草野菜生活。後來實在找不到吃的了,就有人去吃觀音土,觀音土始終是一種礦物,吃在肚子里怎麼能夠消化呢?于是很多人吃了這東西卻是無法排出來,被活活憋死。面對這種慘狀,貴州各路英雄好漢們走投無路,只好揭竿而起,發動了持續20幾年的咸同大起義。那時候,我們米羅是起義軍的大本營,水城義軍的指揮部就在這里。起義軍遭到了朝廷的殘酷鎮壓,在水城發生了好幾起規模特別龐大的大戰役。其中,跑馬田戰役最為激烈。起義軍在跑馬田的營地被朝廷的官軍偷襲後,雙方在這塊土地上投入了十幾萬軍隊,展開了殊死搏斗。據有關傳說里說那樣,這場戰役在這里持續了數十日,死傷無數,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常常有豺狼虎豹來撕咬,在戰場上覓食,烏鴉也是一群群鋪天蓋地的飛來。戰斗結束後的第二年,這里的土地上長出來的花草,根睫全都是紅色的。跑馬田戰役最後以義軍的失敗而告終,但它反映了我們貴州人民,米羅人民不屈不撓,為了理想生活不惜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講了這些以後,問︰

「孩子們,你們覺得怎麼樣?這故事好听不?」

有一個小男孩大聲的道︰

「有些地方我雖然听不懂,但還是覺的好精彩,比張老師講的灰姑娘的故事好听。」

傻根就是孩子口中的張老師。他听了孩子的話後,對我說道︰

「非默,這方面的知識我什麼都不知道勒,我也是第一次听你說呢。難怪孩子們覺得好听。要是你在民裕的話,天天給我們講,那該多好。」

我道︰

「歷史的東西,尤其是鄉土歷史,地方歷史,不只是你們,就算是你們的父輩,你們政府工作的人,也未必知道呀。你上課的時候,經常給孩子們講哈那些有利于孩子們立大志,愛學習的故事,經常給他們說說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誨他們去辨別是非,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質,就算是功德無量了。」

望著這一群活潑好動,對知識渴望好奇的孩子,我在心里感嘆︰這是一群可塑之才。他們雖然是在邊遠地區生活,有些甚至沒有走出過大山,沒有坐過公共汽車,但這反而成為了他們的優勢,因為地形的閉塞,外界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遠離城市的燈紅酒綠,城市的各種誘惑或者干擾,他們的心靈無一都純淨如水,只要有良師的引導,對世界的好奇對知識的渴求,無疑會讓他們進步飛速,成為未來學堂驕子。一個我自以為偉大的計劃開始在心里騰起。

我們在跑馬田逗留了一兩個小時後,去了碉樓,瞻仰了紅軍烈士墓。采了很多鮮女敕的芹菜和賊耳根,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回去了。我騎在白馬上慢悠悠的走在後面,小孩子不時的回頭張望,他們都道︰

「非默叔叔騎在白馬上,威武雄壯,像個將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