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燃紙 76

作者 ︰ 潘小純

舊時村莊的遺址,其形狀像一面扇來扇去扇缺了一只角的蒲扇,它的東南面突出,往下則兩邊逐步收縮,一直到我們現在站著的界石這兒,中間一塊空地,或者說是一塊在地底深處找不到任何瓦礫磚石、找不到半條碎木片、不見一口水井一條通道的空曠之地。我們尋思,當年沒人會無緣無故孤零零來到空地上,帶上一家老少,帶一點飲用水、口糧、水果,坐在旅行袋上悠閑自得進行野餐,當時在這村子中誰會無事往空地上跑?他們會吃完午餐,取出杯子,沖一杯紅茶,慢慢飲用,享受午間陽光,每個村民都騎山地自行車,上坡下坡極其輕便,一群群村民整天地也不耕,菜也不種,房也不蓋,匯合在村間廣場上,唱歌跳舞欣喜若狂?我才爬上駕駛座一會兒,千萬聲村民唱出的歌聲已灌滿了我雙耳,隨後而來的他們放出的嗆人咽喉的滾滾濃煙,醫生駕車(車後拖著一輛電動車)來到冰窟窿里面,我幫著往車上裝大包,拉好車上鋼絲繩,拍擊手掌,示意醫生啟動車子,許多村民涌到冰窟窿口,但沒有一個村民敢走進冰窟窿,醫生見我老是在向他做著同一個手勢,忽然弄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同皇甫甫一起啟動車子,開足馬力,往村民堆里沖進去,醫生好像沒看見在冰洞外有這麼多人在圍觀,或者他和皇甫甫根本不願看到前面道上有許多人,他倆開足馬力向人群中沖過去,醫生的電動車從人群中一沖而過車子所到之處村民們紛紛被撞得東倒西歪正面受到沖撞的人全都趴在地上他們的身體被車輪重重碾壓,醫生他們似乎並沒看見有人被車子壓著了,兩部電動車從人群中沖出,又一鼓作氣沖上野外雪地,然後車子就像兩股旋風在當時村莊空地上向四面高速轉動起來,人和車輕輕飄著,宛如在冬天里降生的楊柳樹葉片。我眼楮沒閉上,可在冰窟窿外面那些被撞倒的村民是什麼時候從冰雪地上爬起來的,我卻一點都不知道,村民們搖搖晃晃拎直自己的身體,他們相互之間經過一番打量,重新匯合在一起,身體與身體貼合成大片大片的人體洪流,好像听見一聲令下,村民們嘻皮笑臉離開冰窟窿口,追尋著醫生的電動車軌跡,向廣場涌去。當時生活在這座村莊遺址中的村民說什麼也不會讓醫生的一部電動車給制服了,誰會心甘情願沒事跑到廣場上來,使得我們這些測繪人員受到驚嚇,像現在這樣,一個個躡手躡腳爬上一部現代化的電動車……有的被看見了,有的還沒被看見。

「天空灰蒙蒙的,怎麼會是這樣過日子的?」醫生打開車前燈,燈光一束束照穿空地,當時是新年三月,頭十天氣溫還算正常,到了月中旬某天,我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棉衣厚重了許多,在屋外,村民們每人抱著一個木樁,排隊往河邊擠,木樁上浸透了冬天粘稠的河水,輕輕滴落的河水淌得村民兩手都是,河水在木樁上滴著在棉衣上滴著(什麼保障都沒有)、河水從數天前開始在木樁上積累、變化、沖毀地理概念、河水像成群的野猴一樣老實巴交、村民們為此願長時間抱膝而坐、今天出來的人穿一件單薄的襯衫就行了、當時我就穿了件花格子絨布襯衫,拎了一只竹籃,騎著自行車跑到城西去買雞蛋,(不是電工平時干的活,不像在店里展覽櫃干的那些活)(村民們當時都用了張發黃的舊報紙當作扇子扇風解熱,晚上還點起蚊香,驅趕春末早出的水蚊子)跑了幾座橋,認了幾個門牌號,安慰了自己幾句,總是不停地對自己安慰、安慰,發展到一定時日,登自行車變成了開自行車,當時的村民不畏艱險,不怕迷信,把精力全部消耗在觀察電動車的啟動、行駛及它的外形上了,村民中的許多人從田邊采來女敕草,他們用些泥巴調和,把草貼在木樁上,並緊緊摳牢樁子一頭,讓樁子直立起來,他們把當時寫明攝氏二十四度氣溫的文字標簽做成大塊紙板,挨家挨戶排列著貼上紙板,看看沒別的隱患了,才讓我出去登自行車,醫生把雜七雜八的指紋印、流涎印、時間的齒輪印、人們被吊脖子翻轉身體時各條手臂留在儀器上的油泥印一股腦全都化解在他的冰窟窿里面,當時——慢慢說也行,可能還會更好些,說說看看也行,反正現在來辦這事已無法同當時就把這事了結相提並論了。我推動各條道路的路面,它們面積雖大,但經我一推,它們便倒了,過後連路帶人都不見了蹤跡,冬天的季節,一下子兩下子、直接地、一點都不含糊就漫延進了攝氏二十四度高溫的春天季節,醫生說這兒沒了春天,我看見當時村莊里的店鋪中沒雞蛋買,溫度太高,雞蛋容易發臭變質,溫度高了,窩里的母雞也不願意下蛋。沖過一道在車前阻礙車子前進的村民人牆,又會出現第二道人牆,我在車內不忍心踩下油門,六只手(我和醫生和皇甫甫)共同壓住油門下吱吱躥起的烈焰,有油有火的時候就是這道公式︰用手壓住,我不同意醫生的滅火方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燃紙最新章節 | 飄燃紙全文閱讀 | 飄燃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