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繡娘,一種是繡娘以外的女人。
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夸聲自責,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
《繡》
東京府大相國寺東門外有一條街並不起眼的街巷,城里的人幾乎都到過此地,哪怕沒有事,人們也願意來走一遭,看看官宦人家的小姐,書香門第的美婦。她們常常群集于此,從早到晚地流連,只為了一樣東西,那便是刺繡。
而這條貫通南北的街巷,就是東京府大名鼎鼎的繡巷。
幾乎所有闖下名聲的繡娘都居住在這里,她們晚上飛針走線,將花鳥蟲魚、江山風物繡在綢緞上,白日里就齊集在繡巷里當壚賣繡。
軟榻上鴛鴦枕的套子、小姐閨房里擋眼的山水屏風、王孫公子隨身佩戴的香囊,皆是出自這些繡娘的巧手。
于是,宋人將這些民間刺繡的手工藝人,成為百姓繡戶。
其時,刺繡風靡海內,上至當朝天子的龍袍,朝堂大元的官府,下至普通百姓的衣衫,都以刺繡裝點。據說,高麗的使臣一旦出使大宋,往往只要兩件東西,一是絲綢,另外一件,便是刺繡。
所以,只要是女子出生,無論是公主還是貧女,第一件玩具定當是繡花針,首先要學的女紅必然是刺繡。即便是出家的尼姑,紅塵了斷,卻仍舊剪不斷對刺繡的鐘愛。當時,最為著名的尼姑繡娘,幾乎都在華嚴尼寺,兩浙尼寺等寺院中修行,繡技高超,堪稱神來之筆。
這些細膩婉約的刺繡,便是無出其右的宋繡。
繡巷之中,繡娘雲集,無論是樣貌還是繡技,個個都是千里挑一。每日清晨,大相國寺敲響第一聲清鐘,繡娘們便早早地起來,沐浴更衣,濯手燻香,開始一天的針線。
千百個婉約如此的繡娘當戶而繡,十指靈巧生風,一度令東京府的多情少年和文人騷客微醺。
繡巷里有一家繡品店,店主名叫劉善寶。
繡品店從祖上傳下來,到如今,也有三代了。
今天白日里,劉善寶的繡品店里,來了一對客人,一主一僕。主子三四十歲的樣子,身著貂裘,難掩貴氣。身後跟著個小巧的丫鬟,手里捧著個大包袱。劉善寶抬眼望見,不敢怠慢,趕緊上前唱喏。
夫人萬福。
那貴婦只是點了點頭,也不答話。
丫鬟卻先開了口,未語先笑,店家,我家夫人手里有件陽貨,想請您掌掌眼。
劉善寶心里一驚,這丫鬟開口竟然就是行話,陽貨就是好貨的意思,劉善寶不動聲色,輕聲問道,不知姑娘的陽貨是何物?
丫鬟看了貴婦一眼,貴婦點點頭,那丫鬟續道,不瞞著店家,我們既不是行里人,也不是騎驢跑道兒的,今兒個來,就想出一件有身份的貨,不知道店家能不能留下來。
貴婦仍舊站著不說話,劉善寶心想,大約是這位夫人自重身份,不屑與他多言。
那請姑娘給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