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仙緣橋全國情人節大聚會籌備會議舉行高峰論壇
288、靜坐于石凳之上
取小桂城橋頭大地清茶一杯,他們細品晉人歌舞。還真把人帶進了晨鐘暮鼓、荒老神奇的鳥山村,帶進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叫人忘卻了幾世春秋,幾多苦辣甜酸、滄桑人世!
晉時有否舞榭歌台這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鳥山村,其歌台舞榭都是極傳統極民族的。
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漢代張衡《西京賦》中的平樂館,隋代的搭棚戲場,唐宋的勾欄,清代的茶園,以及近代梨園,都與鳥山村的大同小異。這不能不嘆服鳥山風景的仿造水平。
那是一個藝術的復歸,即藝術的返樸歸真。勞動人民就是藝術家。他們營造了一個避亂世、絕外人、去煩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生存氛圍,這一氛圍,較之陶兄虛構的世外桃源,因多了一份浪漫色彩和現代特色而將更具魅力。
……
董︰「有人說這里的石頭會唱歌
謝靈運听後,淡淡一笑,不以為然。世上真有石頭會唱歌的嗎?
269、鳥山石人仙。
那日,在鳥山。從石人仙的東麓到西麓,上山一路,並未見有特別奇異的石頭,更沒有見到「會唱歌的石頭」。自然,同行的伙伴們就有了一點點失望的表情寫在臉上。
謝靈運一行過西麓時,才發現一處怪異石頭,取名叫什麼「如來打坐」。那石頭,頗像個如來佛。坐在山頭,望著遠方,沉思冥想。它在想什麼呢?據說,肉眼無法看見,肉身無法感覺,肉腦也無法明了。這顆千年古石,倒使我想起仙緣橋那顆巨石以及巨石前打坐的人來。人生煙雲皆在石人的眼底之下。雖然它不會唱歌,也不會念經,但它那穩如泰山的姿態,倒是令人欽佩的。不管風雨雷電,不管晴雪秋冬,它總是不改初衷地穩坐山頭,凝望遠方。
東麓是個著名的佛教聖地,至今留有陳真人廟、白面將軍廟、七星廟。但卻沒有這樣的怪石。而西麓園呢?是不是因為怪石出名?也未可知。
沿蛇行石道下山。石道旁,一條豐滿的溪水沿路歡唱而下。由于有了這水,便造出無數個驚人的景致來。最引人注目的當推怪石林立。
麓園的石群有幾個特點︰首先是它圓潤如婦人懷孕的肚子,曲線優美;其次是巨石與小石巧妙地結合,天衣無縫,似是達。芬奇筆下的富態貴婦人領著一群天使般的孩子,閑適地在溪間漫步;第三,則是石群淹沒了溪水,溪水潛流于石下,而或倏然不見,留下一路空谷「鼓聲」或鳴幽「琴聲」。這就是「石頭會唱歌」的緣故吧?
伏于巨石之上,貼耳細听石群下的「歌聲」,果然有音樂的節奏,時快時慢,時大時細,似有無數女子在水中翩翩起舞。這是大自然的天籟之聲。這種聲音,只有在心靜時方能听出「歌」來。什麼「歌」?一支悠悠歲月漫漫人生奮斗之歌,一支類似命運交響曲。在這樣奇異的石群流水中,是必定會書寫出驚人的作品來的,當然,就看這支筆握在誰的手中了。不是嗎?
290、詩人揮毫
南朝著名的山水詩人,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就在石群之下寫道︰
「白雲抱幽石,
清筱媚清漣」
謝眺︰佳句!
謝靈運︰
「憩石挹飛泉,
攀林掌落英」。
謝靈運︰石群的風采,它的天籟之音,時時響在耳畔浮現在眼前。常于人生困頓之際作聯想︰人生若做一顆怪石,能夠鳴奏出一些天籟之音來,也不枉到人世間逛了一回。
291、2013年仙緣橋全國情人節大聚會籌備會議舉行高峰論壇
電視上顯示︰在仙緣橋村,舉世罕見的中國情人節高峰論壇正在舉行。
北方大學白教授在談論著網絡研究生的論述文。前來參加論壇的高手如雲,有博士小七悅兒、作家江南快筆、網絡慈善家董竹,也有官員、著名企業家等等。
白教授︰牛郎織女」神話與漢代婚姻神話是人類所創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不僅與儀式、巫術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也與古代制度、自然物象、地理地貌、歷史事件、人性特點、生活習俗等人類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制度存在著聯系。第一場是白教授與江南巔峰對決︰
江南︰與愛情、婚姻有關的典型神話在漢代為牛郎織女故事。「牛郎」、「織女」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可見在先秦時期已出現了牛郎、織女,但他們只是毫不相干的兩顆星而已。至漢代,始將牽牛、織女相連,並賦予人世間男女的特征。西漢昆明池中立牽牛、織女石像,並以發式、服飾、表情和身形姿態以示男女之別,便是絕好的證明。
白教授︰可以說,這是漢代牛女傳說中牛郎織女形象情愛化的開始。至古詩《迢迢牽牛星》,以牽牛、織女為主人公,描繪二人兩情相悅、相戀到不能長相廝守的愛情,牽牛、織女傳說才真正以兩情相戀的坎坷經歷展示了令人蕩氣回腸的藝術魅力。
江南︰《古詩十九首》乃東漢文人所作,但這些文人創作的五言詩來源于民間,也是不爭的事實。這說明,流傳于漢代民間的牛郎織女傳說,其婚戀情節已經成為傳說的主要內容。
白教授︰牛女神話傳說流行于漢代並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厚的社會文化土壤。與西周春秋時期相比,兩漢時期,愛情與婚姻已不僅僅是當事者的個人行為,而是要在社會與家族整體利益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和實現的。漢代的愛情與婚姻,更多地融入家族和社會的因素,受其制約,戀愛和婚姻的當事者猶如網中之魚,已經喪失了情感的**和行為的自由。
小七悅兒插進來做評判︰
小七悅兒︰兩漢時選擇配偶的標準很多,或以門第、或以容貌、或以才德、或以卜相。其中門第觀念在當事人的擇偶意識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在為自己或子女選擇配偶時,門當戶對觀念仿佛是一道無形的屏障。把不同等級的人劃分在不同的選擇範圍內。西漢中期人朱買臣「家貧」,「常艾薪樵,賣以給食」,其妻族家境也頗貧寒,無力支助。後買臣妻離婚再嫁,與後夫共「治道」為生,說明後夫的社會地位也不高。相反,經濟地位差距較大的家庭之間,一般是難締結婚姻的。《漢書.;;;;;;;;;;陳平傳》記載陳平因家境貧寒向富人求婚屢遭拒絕的個案,在當時具有普遍意義。
白教授︰牛郎織女神話在漢代的世俗演化,使這一神話傳說從人物形象到故事情節再到情感內涵,都體現為一種向漢代民間世俗生活的演變,而世俗生活化才是牛女神化世俗化演變的最終結果,從而使牛郎織女傳說更貼近漢代普通人的生活現實,牛郎織女形象更成為漢代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對象,從而使這一傳說故事從真正意義上歸屬人民。不難看出,這正是牛女傳說在漢代廣泛流傳、備受關注的根本原因。
小七悅兒︰反映漢代愛情婚姻的神話除了牛女傳說外,還有董永與仙女的傳說。《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引劉向《孝子傳》載有董永與天女的傳說︰「董永者,少偏怙,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與富公以供喪事。道逢一女,呼與語雲︰‘願為君妻。’遂俱至富公。富公曰︰‘女為誰?’答曰︰‘永妻,欲助償債。’公曰︰‘汝織三百匹,遣汝。’一旬乃畢。出門謂永曰︰‘我天女也,天令我助子償人債耳。’語畢,忽然不知所在曹植《靈芝篇》又以詩的形式詠嘆這一傳說︰「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在這一傳說中,董永與天女的形象正是牛郎與織女原型的變異。
白教授︰與牛郎織女傳說相比,董永與天女的傳說在情節及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變異和發展,意義是巨大的。天女下嫁董永,來到人世之間,是為了幫助董永擺月兌困苦的生活,它說明在人們的想像中,天上的世界與現實的人間是不同的。天上充滿著仁慈的神靈,地上則遍布著狡詐的惡人。天上體現著平等和正義,地上則到處是不平和邪惡。苦難的人們入地無門,卻求天有路,于是便幻想借助天的幫助,求助天的照應。
江南︰顯然,如果說牛女神話中牛郎、織女單純的婚戀情節,還是漢人浪漫的神話精神的體現的話,那麼董永傳說則無疑是漢人由浪漫的神話意識向樸素的現實情感的轉變,由對神界的幻想向對現實的關照的轉變。換句話說,董永傳說正是漢人對人生苦難借助神話形式而進行的深刻反思的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