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仙女 第六十六集 沈從文初戀來人參會

作者 ︰ 江南快筆

第六十六集沈從文初戀來人參會

308、在沈從文初戀的地方。

深秋時節,候鳥南飛。江南(謝靈運)為了籌辦全國仙緣橋情人節大會,慕名來到湘西芷江風景小城訪親問友,邀請沈從文的親人參加大會。

史料說,早在西漢高祖5年,南邊就有了這處風景秀美的小城,被喚作無陽縣;至三國,又改名為舞陽縣;唐代改為龍標、潭陽縣;宋時才改為沅州;清代設立州府,府設芷江,第一次有了芷江之縣名。芷江小城,名勝遍布,古跡滿地。屈原《九歌,湘夫人》雲︰「沅有芷兮,澧有蘭「沅有芷」,言沅水岸上,多生白芷,花如蕙,一蕙二十蕊,入秋花開,遠近聞香。芷江因之得名。

這里是文學巨匠沈從文初戀之地。據說當時芷江美人多多。17歲那年,沈從文投親訪友,來到芷江,在警備隊當兵。沈從文愛好書法,每日苦練不輟。由于愛好書法,他結識了一名芷江朋友,姓馬名澤淮。馬澤淮父母雙亡,與姐馬澤惠相依為命。馬澤淮亦愛好書法,常和從文切磋書藝。一來二往,二人稱兄道弟,情誼甚篤。

其姐澤惠,美貌傾城。有書描繪她說︰「丹鳳眼,月牙眉,櫻桃嘴,亭亭玉立,似出水芙蓉,且上過中學堂,知書達理,擅長書法」(楊順東《當代奇遇情緣》)。沈從文為她才貌動心,大膽地追求她,兩天一封情書,用古詩探馬小姐之心。馬小姐亦為沈先生才藝情貌而動心,遂繡了荷包鴛鴦,送給他。二人感情濃濃,是謂與日倍增。

309、據書載,沈從文後來離開芷江,也是因為這段初戀。

原來,一天夜里,馬家遭到匪劫,馬家姐弟在芷江失蹤。沈從文找遍了沅州,亦無所獲。悲痛失望之際,他架舟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過芷江……

芷江名聞世界,還因為此地是震驚中外的日本鬼子受降之地,至今有受降坊紀念地。

今日春光明媚,筆者走遍街巷,感受最深的是,近幾年芷江一面大力開發旅游名勝,一面大力保護古城風物,成效顯著。隨便走進「沅州府」一條無名小巷,但見古老的四合院彌漫著動人的親情故事,鱗鱗的瓦棟訴說著歲月的幽深,更有小院人家,豐衣足食,猶如世外桃源,城民其樂融融。城中還有一支中老年「派體」樂隊,正在操琴作歌,管弦之音,如歌如訴,不絕于耳,穿越小巷深處,彌漫到天空,真是引人入勝。但見操琴擊鼓吹號指揮者,個個如痴如醉,如在無人之境。

310、75號大院

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之聲,筆者走進岩路老街,駐足75號小院人家。一老婆婆笑盈盈地迎了出來。讓座,篩茶,盡其家中所有,款待城外來客。

婆婆說,她叫涂玉梅,1952年嫁到此院。此院解放前是「岩路銀莊」。解放後政府把房子分給了她的丈夫錢鈞。初入此院,但見兩邊高牆圍住,鐵皮門把關,那擋高牆,8米開外,青磚瓦屋,四居舍院,住有譚、錢、肖、楊,4戶人家,和睦相處,互敬互助,往來頻頻,鄉情彌漫。從鄉里來的涂玉梅,從此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此院了。

至今,她膝下兒孫滿堂,有大女兒在國道邊開酒莊,做了老板;兒子一個待崗,一個當工商局干部。其孫子有的當兵,有的考了大學。尤令阿婆驕傲之處,既她有兩位外孫女,美貌如花,活潑如鳥,在小城極為有名。尤其小外孫女春麗,從小跟著外婆,乖巧伶俐,能歌善舞,現已考入重點中學,成為學校的校花。

芷江名城,更有佳景可去,首推龍津渡風雨橋。此橋始修于明萬歷8年。有沅州老僧寬雲,普濟巷生,投銀資一萬五千余兩,谷一十萬余擔,修好此橋,後被水毀火燒。至明宗禎5年重修,定為風雨橋,氣勢非凡,當屬西南第一橋!再後,次橋年久失修,風光不再。一直到前年12月,改革開放之風吹拂古城,芷江舉全縣之力,大興土木,重修此橋,使之更具民族特色,成為世界上侗家最大的風雨橋!

……

啊,筆者本不擅長攝影,但深入芷江古城,景物如畫,情不自禁,就要拍點什麼。采擷佳景古風,淳樸民情,哪怕片段也行。歸來洗出照片,細細品味,雖覺攝影技藝極其笨拙,然古風撲面,為大城市中之罕見,余味無窮,頓覺不遜此行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七仙女最新章節 | 新七仙女全文閱讀 | 新七仙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