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集
登上清華講台,如潮掌聲響起來。
第一百零一集
張柏如60歲之前,還沒有公開發表500字的文章,只寫過數以萬計的交待書、檢討書、反省書。為了寫書,他每到一地,都要弄清各種服飾的由來,向藝人請教,尋找史籍依據,探索侗族先民的生存環境與文化現像。透過服飾藝術這個小小窗口,去發現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浩翰、璀璨的文明。
他夜夜筆耕,終于寫出了數十萬字共20個專題的論述,選入500余幅彩照,近百幅插圖,寫成了《侗族服飾藝術探秘》一書,送省委宣傳部審查後,批準出版。為找出版社,他三上北京,訪遍京城出版社,都認為此書投資大,銷量小而未承應。走頭無路之下,他上書黨中央領導李鐵映同志,報告詳情。李鐵映同志十分關心,立即批轉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民委。國家民委的同志要求不具作者姓名,以民委名義出版,他拒絕了。
就在這時,中國文化部推薦,柏如應邀到中央美院講學,巧遇中國美術館館長,他大力支持,把柏如的專著送國家公安部、國務院對台辦批準後,由台灣漢聲出版公司出版。出版中,該社社長2次到北京審稿,提出用台灣大相機重拍140幅照片。後柏如借了高檔照相機,補拍了照片。直到1992年春節後,該社才正式出版此書。
三年後在全國江永女書考察研討會上,柏如宣讀了他的新論文《百越記事符號與江永女書的關系》,引起轟動。如潮掌聲再次響起!
不久,他登上了清華的講台。清華大學中文系新開一門功課︰文字符號學。他們4次向柏如發出邀請信,請他登上清華大學講台來講學。信中說︰「上清華的講台不容易。最近日本文部省大臣要求到清華當客座教授,校長都拒絕了而他只有小學學歷,一個侗鄉「土佬」,完全靠自學成才,他卻登上了清華大學的講台!
如今他獲地、省、中央各種獲獎證書20本,參加了4個全國性的學術組織,獲全省先進離休干部「老有所為精英獎」、文化部「民間美術工作開拓者」稱號,並有不少著作在全國發表。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每日電訊、中央電視台先後報道他的成就,並稱他為「怪人張老頭」。《侗族服飾藝術探秘》(上、下冊)出版後,國內外專家學者慕名而來,和張柏如交流,一道考察。中央電視台專派攝制組來通道,拍他的專題片《金色的黃昏》。
近日,他應邀出訪台灣,又登上了台灣大學的講台……當張柏如出訪台灣載譽歸來,龍彥輝激動地迎接丈夫,擁抱著丈夫,流下了淚水。張柏如在報告會發言中激動地說︰「事業是我的責任,它遠遠超出了金錢的誘惑力!我感謝我妻子,她是在文革中、也是在我一生遭受最大災難的年代,沖破親屬和社會勢力的阻擋,毅然和我結婚的。如今她又為我的事業耗盡了家產,靠她勞動支助生活開支,但她毫無怨言!感謝各級領導,特別是侗族人民的支持,使我完成了一件事業。這將促使我繼續奮斗,早日完成《侗族風情》系列油畫的創作……」听到這里,龍彥輝真想大哭一場,為她們侗家,也為她的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