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小說吳安國慶幸炮營離前軍不遠,他還來得及調整兵力。♀如果是相距幾十里的兩個戰場,誤判敵方主力,將會被對方以實擊虛,陷入相當危險的境地——那他就敗給岳飛了。而現在,他還有扳回局面的機會。
說起來岳飛這個計策並不算出奇,至少吳安國早就防著他繞遠襲炮營,但岳飛能以手中九千兵力讓吳安國中計誤判主力,這是相當出色的兵家造勢之能。須知雙方正面對決的戰場相距不過三四里,而且是平原戰場,要想做到模糊兵力並不容易,無論隱藏兵力還是虛張兵力都很難不被對方識破。但岳飛卻成功地瞞過了吳安國的耳目和判斷,這讓吳大統制深感羞恥之時也不得不佩服岳飛的才能。
遇上這樣強勁的對手,吳安國的眼楮越發雪亮起來,銳如刀鋒。他的心中沒有因為一時受挫而生出懊惱或憤恨,這種在他看來無用的情緒只會擾亂將官的思考和判斷。吳安國震驚的面色瞬間恢復成冷靜沉毅,分析著戰場形勢,盤算他的兵力如何調遣。
他統有的兵力和岳飛一樣,也是騎兵四千、步兵五千——這是約戰規則,雙方兵力必須相當。其中三千騎兵正與驍騎軍決于正面戰場,另外一千騎也已先後調去增援炮營西線和南線,他手中已經沒有騎兵。
但他判斷,從西南方向攻打炮營的北軍應該不是騎兵,而是利用戰馬快速行進的廣勇軍步卒,除非何灌從中軍戰場調了一支馬軍過來——約戰雖然規定三個戰場上必須兵力相等,但並不等于戰斗中不能靈活調遣兵力。但吳安國相信岳飛如果真的多了這麼一支馬軍,最大可能是作為奇兵中的奇兵,不會輕易亮出來。
他最終決定只調遣一千五百名步兵增援,抵御攻打炮營西南線的三千北軍。
吳安國手中還有隱藏的兵力,開戰後不久就從中軍戰場調過來,但他不能因為救援炮營而將這些兵力都撒出去。如果因為救援炮營而使前軍兵力空虛,岳飛再來一個「以實擊虛」,他的前軍陣地就危險了。
炮營雖然重要,卻不及前軍重要。♀
***
左軍戰場西北五里,有片平緩起伏的小丘坡,坡上生著稀疏的林木,樹葉在輕風下微動,發出細微的窸窣聲。
這點細小聲音一般人很難听見,卻清晰映入丘坡上的兩位宗師耳中,包括東邊五里外的戰場嘶殺和槍炮聲,甚至連機弩射出時的「噠噠」聲,都清晰映入兩人腦海中——不是听,而是「看見」,武道進入宗師境界,已經可以用「神識」代替耳目,而且比起視野听域更廣闊。
衛希顏是在去左軍帥營的途中被雷動截了人,遠遠傳音而至,邀她飲茶觀戰。
衛希顏不能不去。
雷動是在提醒她︰勿插手戰事。
武道到了他們這種境界,二三十里內的兵馬調動都在他們的神識之中,再高明的奇兵之計也如袒裎眼前,不可能起到奇兵之用。二人遂有不插手戰事之約。
雷動將衛希顏調離戰場,未必是不相信衛希顏。盡管他二人都不算誠信君子,但宗師自有宗師的驕傲,宗師之間的約定比起白紙黑字的國書更可靠。雷動有這種舉動至多是提醒衛希顏,以防萬一。
這讓衛希顏不得不懷疑,雷動對戰局已勝券在握?
或是另有謀算,防她破壞?
衛希顏慢慢飲著茶,心里並不著慌。盡管她關心左軍戰場,卻也沒有插手戰事的打算——勝固可喜,敗亦尋常。
隨著戰事進程的變化,她的眼眸始終不起半分波瀾,恆清如雪,又恆深如淵,即使戰事不利,也無法讓她的神情出現一絲波動。
雷動烹茶的手穩定有力,刀刻般的面龐仿佛恆定的石像,堅硬冷漠,目光也如石像,冷漠恆定,不帶感情,仿佛勝負皆于此處無關。♀
戰事越來越激烈,中軍戰場雙方攻守僵持,右軍戰場北軍的攻勢呈現疲軟,而左軍戰場卻是對南軍不利。
在左軍炮營的西線和南線兩個陣地,吳安國第五軍的二千騎兵和驍騎軍死戰,雙方人員都已傷亡殆半,卻無有後退者,唯戰死而止。在炮營的西南線陣地,北軍步弩兵的機弩的掩護下向戰壕發起沖鋒,後方還有梢砲兵不斷投射爆炸毬,南軍步兵依托戰壕,用步槍和手榴彈抵抗,但人數上僅有北軍一半,幾次險些被北軍攻破兩段戰壕。
打到後面,炮營的騎步兵戰場上都已出現白刃戰。不斷有南兵躍出戰壕,揮刀與攻近戰壕的北兵格斗,最近距離地血肉相搏。
左軍正面戰場上,因為南軍的炮彈已經打光,不能再支援前軍步兵陣地。北軍的攻勢倏然猛烈起來,岳飛的「奇兵」出現了,四千輕騎兵如旋風般席卷而出,撲向南軍前軍防線。這支騎兵正是吳安國猜測的——從何灌中軍調過去的馬軍。
吳安國將捏著的五千步兵投入前軍陣地。這支步兵師從中軍戰場調過來後,盡管炮營一直告急,吳安國都咬著牙穩著這五千人不動,此時,終于等來了岳飛的後招。
但是,即使吳安國料到了岳飛的奇兵,他的處境也並不妙︰炮營防守的兵員都快打光了,最多還能堅持半個時辰,而他的前軍陣地雖然能夠抽調出一些步兵,但對炮營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如果抽調過多,則前軍陣地又艱難了。
是保炮營還是保前軍陣地,幾乎是不需要考慮的。按照約戰規則,北軍攻不下前軍陣地則南軍勝,反之南軍敗。從勝負重要性來說,當然是保前軍陣地。
吳安國只猶豫了一下,便做了決斷,下令炮營撤到前軍營地,以縮小防線,集中兵力。
從戰術決策上來說,吳安國這樣做沒有錯。
但丘坡上的衛希顏心里卻嘆了口氣,此時她怎會不明白雷動圖謀的是什麼?
左軍陣地丟失不重要,但炮不能丟。這般緊急撤退,而大炮行動不便,難免會有幾門落到北軍手中。有了實物對照,北廷軍器監就可少走許多彎路。
如果衛希顏在,即使不會干涉戰事,卻會做決斷,退守炮營而棄前軍陣地——左軍戰場敗了,還有中軍、右軍戰場。
但吳安國不是她︰作為指揮一場戰役的將軍,最關心的是勝負,而不是勝負背後的東西。
……
南軍在左軍戰場最終還是敗了。
但吳安國主要不是敗在戰術上,而是敗在兵力上。準確的說,敗在北軍「取左翼」的戰略上——何灌從中軍戰場先後抽調了一支馬軍和一支步軍,共計九千兵力到左軍戰場,可以說,岳飛最終是以兵員優勢戰勝了吳安國。
當雙方都被限在一個狹小戰場時,奇兵戰術是有限的,最終還是要打硬仗決戰,而在雙方軍士都同樣悍戰血勇下,取決勝負的,也唯有兵員數量了。
雙方傷亡極其慘烈,岳飛指揮的一萬八千北軍只剩下三千來人,而吳安國的一萬四千人,其中從中軍調去的五千步兵,最終打得只剩下炮營和吳安國的親兵營,不到八百人。而活下來的,也是多數帶傷,沒有完好的。當兩邊軍士在戰場收撿同袍尸體相遇時,彼此沉默中都帶著敬意——即使是敵人,勇戰不畏死的對手也是值得尊敬的。
南軍在左軍戰場敗了,但整個戰局卻是以南軍獲勝為終。何灌抽調中軍戰場的兵力至左軍,雖然取得了左軍戰場的勝利,但也導致了北軍在中軍戰場上的攻打無繼。而中軍戰場的勝負在整個戰局中佔兩籌,兩翼戰場則各佔一籌,南軍守住了中軍和右軍戰場,四籌中便得了三籌,以三比一成為勝者。
從戰術上來看,何灌的兵力調遣排布有本末倒置之失,但更可能是想先破南軍左翼,再從左翼夾擊南軍中軍陣地——這的確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岳飛遇上了吳安國,打仗像瘋子一樣、不計犧牲的吳安國,這讓岳飛以極大的代價才取下了左軍陣地,而且沒有余力從側翼攻打南軍中軍陣地。吳安國雖然戰敗,但也有效牽制住了北軍中最精銳的岳飛部隊,對整個戰局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鄢陵之戰南軍取得了勝利,按照戰前約定,北軍將退出鄢陵、扶溝、太康三縣之地,劃歸南廷。至此,南軍向北和向東推進一百里,前沿距東京城不到百里,這對南軍攻取東京的戰略很有利。
捷報傳回臨安,趙構君臣皆悅。但種瑜、吳玠、吳安國等鄢陵戰役的將領,卻並無多少勝利的喜悅。戰後,分析鄢陵之戰南軍決勝之要,一在于槍炮之利,二佔「主守」優勢,如果去掉這兩個因素,南軍未必能取得鄢陵會戰的勝利。
衛希顏對此有不同見解,她在戰後軍事會議上說道,兵器之利乃戰爭勝負之要素,隨著兵器的威能提高,對于戰爭的決定作用將會越來越大,而一個國家掌握兵器的先進程度,將是決定一個國家軍力強弱的最重要因素。所以,依靠兵器之利打敗敵人,沒什麼可恥的,相反,是值得驕傲的事,這說明一個國家軍事技術的強大。當然,無論兵器先進與否,士兵的素質都十分重要。
正因為「器利」對戰爭的重要性,北軍此戰雖敗,卻也非一無所得,他們得到了南軍的火炮。對雷動來說,與南軍首戰最重要的,不是這場戰事的勝負,或一二百里土地的得失,而是得到南軍的先進武器。
這對北廷軍器監的火器研制的確有用。
衛希顏在給名可秀的信中寫道︰「……加工精度是決定武器大量制造的門檻。即使北廷通過槍炮實物,大大縮短研制的時間,成功造出線膛炮和線膛槍,但加工精度將是他們無法在短期內跨越的門檻。這個短期,至少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
但是,南廷的武器研制會停下來等北廷追上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你在前進,我也在前進,甚至你進一步,我已進兩步、三步,這就是先行者和技術積累的優勢。若不然,在衛希顏那個時空中,美國為何一直能在兵器領域領先俄、中呢?
對此,衛希顏並無多少擔憂。
u8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