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風景舊曾諳 32第十四回中

作者 ︰ 眉毛笑彎彎

一時舅甥二人相對,默然無語。《》範氏在旁見著二人情景,于是笑道︰「我說老爺這是怎麼了,突地就提起文昭公來。原來不過是外甥不知道那章家小少爺的根底。然而楷兒是什麼位份的人,若不特特提起,怎麼肯輕易去打探他人家里頭私事。況且三、四年同學情分,都不曾見說,想來那小章相公也是無意多言的。常言說︰‘不知者不罪’。外甥雖然不知他家來歷根底,貿貿然就要上門,但到底也還不曾真撞到他門上去。說起來總是他們小孩子自家同學的玩鬧,究竟不是什麼大事,竟叫你們舅甥兩個都板了臉,樣子倒還真好看呢。」說著自家與顧沖端了茶,又讓丫頭也給謝楷端了。

顧沖接了茶在手,笑道︰「你是說我兩個模樣相像?然而總該听過‘外甥像舅’這句話。雖俗,說得倒常是準的。」範氏忍不住笑了,謝楷也握著茶杯低了頭笑。範氏又叫取些個茶點來,幾人各自吃了些兒方罷。

顧沖這才重新端正坐了,向謝楷道︰「按照你先頭說的,你不知章回出身,自然也不知他父親章望章仰之了。」

謝楷起身應了,說︰「是。正是外甥十分的無知魯莽了。」

顧沖點頭,嘆道︰「是有些無知,不過這也不能全賴你。也就如你舅母所說,咱們這等人家,到底也與別人不同。你外*潢色小說

說到這里,顧沖像是想起了什麼,慢慢笑起來,轉而向範氏道︰「前日讓備下的給章府的禮,你挑幾件出來勻與外甥,再另加兩壇子我年頭上新得的陳酒,明日一起送過那府歷去。」範氏趕忙應下了,親自帶了兩個丫鬟出去料理。

顧沖看她出去,才對謝楷笑道︰「最晚不出後日,那章回就該帶了他父親的帖子上門,邀請赴他的生辰宴。////帖子里頭自然會補上你。若我想的不錯,他多半該邀你到他家中敘坐、拜見長輩。這一邀你倒務必要應下來的好。畢竟你們同學情分,學問上更是由來一脈,原是應到的禮數,絕無不妥的。只是你先不知他出身,想也不曉得他家情形,此去沖撞到了人倒不好了。」

謝楷忙道︰「外甥心中正是擔憂這個。雖文昭公盛名,但南京、常州相隔,我又粗心,不曾更多留意過這些,就怕到時候出乖現丑,墜了家里的聲名。所以還要請舅父指點才好。」

顧沖點頭,應道︰「是如此的道理。也罷,我與他家日常往來,好歹比旁人多知道些。現在從頭說與你,仔細听著,別在人家門上失了禮,丟了你父母、祖父的臉面。」

謝楷听了,忙起身上前一步,在顧沖旁邊立住,說︰「請舅父的訓示。」

顧沖喝一口茶,然後才正色道︰「這延陵章氏,或該稱蘭陵章氏,原是魯南地方縉紳。永嘉亂時,淮陰令蕭整率族南遷,在常州僑置蘭陵郡縣;章氏隨蕭氏南渡,于是有這南蘭陵的章氏一脈。向來以詩書傳家,隋唐時便有數人登科;宋代科舉大盛,三百年間常州府共登進士七百七十,而章姓者二十五,皆是他同宗一族。李鄭雖只傳了三代,章氏卻連出兩位傳臚。及至我朝,首倡文教、大開科舉,章家一門亦得其時,每代皆有登第。至文昭公,則不僅是他這一支,也是章氏一門科舉上鼎盛之事。而章氏經典之學,則是從西漢蕭望之那一派來的,《詩》、《書》、《論語》鑽研最深。文昭公又從黃無溪那里,得蘄州黃氏學問正統,如今一族皆從于是;治學既專深,又廣授弟子,且多有所得,凡讀書知文之人,無不願與章家往來,故而名聲愈大——也因此上他家雖幾代以來都不曾真正出仕,也總愛以書生散人自居,門楣到底不凡;便是與他聯姻結親的幾家,也是各個的非同尋常。你此番向章府門上拜壽,也當謹記我所言,切勿有半句說錯一步行差,否則貽笑于眾賓客、尷尬下不來台面事小,傷及了金陵謝、顧兩家名聲,招惹出老太爺脾氣事情便大了。」

謝楷听了,不由暗暗吃驚。他既知道章回出自文昭公一脈,家世便即不凡。但听顧沖這話,章氏聯絡姻親中還有許多貴重之人,這次為章回父親賀壽也到常州,否則顧沖並不這般特意叮囑。心里想著,口里只管應了,一邊屏氣凝神,听他接下來細說章氏族親。

顧沖道︰「章氏自南渡定居南蘭陵以來,支派繁盛,人丁眾多。但如今真正在常州府城里的,其實也只有文昭公這一支。他這一支人口向來不盛,子頗有限,文昭公便是他這一房獨子,就姊妹也只得兩個。大的一個十五歲出閣,不上兩年又病故了——因此極愛憐幼妹,手足之情最深。章文昭十七歲登科,入太學,二十歲上奉黃無溪黃相自京城歸鄉,回到常州後便成親娶妻,就是盛康盛昌榮的女兒。」

謝楷忍不住問︰「盛昌榮?難道是跟他親兄弟盛定盛平榮,在世祖朝前後執掌戶部,被當時稱作‘點石成金尚書’的?文昭公夫人竟是出自他家?只是現在似乎聲名不顯。」

顧沖不由得笑道︰「看罷,果然是我說的,小子後生不曉得天高地厚,一不留神就說出要命的話來。虧是在自家,若到別人面前嚷出來,真得罪了人也不知道。你只看見他單在世祖朝時候鼎盛,卻不想當初若不是一等一的人家,怎就能與章家早定婚姻;而後頭便是從朝堂漸退漸離,也是世代官宦,一方縉紳,怎麼敢說‘不顯’兩個字?就你是宰相公子,家門里頭正烈火烹油的興旺,也少不得要怪一句輕狂。」

謝楷赧然,低了頭不說話。顧沖心知他多少還有些不服,也不再管,只繼續往下說道︰「文昭公與這盛夫人,先後生了四個兒子,但止行二的榮公一人存活長成,繼承文昭公人品學問,又注經修書制典,作了好幾樁大事,故而江南士人心目中最尊。然而榮公在這婚事一途上頗不順,先頭連說幾家,女方竟都是在請期之後不久便病死。最後還是文昭公的幼妹、榮公的姑母,嫁與成帝之孫、世祖皇帝之堂弟河陽王為妃的,親自說合,為其選了松江吳秉麟之女為妻。這吳家小姐成婚時年方及笄,但自幼跟隨祖父,竟是個極賢能的,自入了章家,奉爺娘、事夫君,內外打理,上下無不稱頌。又生了三子三女。如今榮公早去,這位吳太夫人尚在,便是你那同學章回的曾祖母了︰最是壽高德劭,輩數身份皆極尊重的人。你此番登門,倒要向她仔仔細細地磕個頭才好。」

謝楷忙應了,又說︰「先前也听章懷英幾次說起,幼時他得曾祖母如何教導,覺得是極慈和寬厚的老人,雖不曾見過,心里倒已先有了幾分親近。這回若有幸拜見,外甥定向老人家恭敬行禮,不失了家中顏面。」一番話說完,見顧沖含笑點頭,這才又問︰「只是方才听舅父說松江吳秉麟。然則這位吳太夫人,竟是昔日鎮守西北門戶,使金人、蒙古諸部聞名膽寒的督師吳翔、吳天官家的孫小姐?」

顧沖听他這一問,臉上終于露出欣慰來。說道︰「總算你听出要緊的來。不錯,正是吳天官的孫女兒。當年吳天官原是文官,從州府轉任到陝西承宣布政史,後督撫陝西、山西、四川三省,堅城池、組防御,抗擊匈奴,保我西北邊境二十載無事。世祖皇帝都曾三番五次當眾對人說,蔡氏竊國,中原禍亂,幸有吳天官督鎮邊廷,不使匈奴得一絲可乘之機,否則‘五胡亂華’當于我朝重演矣!吳天官經營西北三十載,累功勛晉升直到兵部尚書,得三代君王寵信不衰,軍威 赫,絕非他人可及,卻始終想著回歸他文臣的正道。故而最得意的就是長子吳秉麟——少有詩名,風流文采,只可嘆情深不壽,因妻子盛氏病逝,不及一年也跟隨去了;遺下一個女兒,就是如今這吳太君。她從六歲起便跟在吳天官身旁,最得祖父疼愛。到花信之年,提親的只把吳家門檻都踏下去兩三寸。結果吳天官把京城一眾都拒了,單應了河陽王妃之請許嫁章家,卻是念她父母早亡,而文昭公盛夫人與她母親乃是自幼相處的堂姊妹,又靠近江南故里——如此安排,也真算用心良苦。」

謝楷一路听到這里,早已思遐神飛︰他雖是金陵謝家嫡系,公侯宰輔的子孫,真正高門大戶走出來的人物,但畢竟年歲尚輕,最敬不是傲骨清流,便是鐵血元戎。盛氏兄弟雖官居尚書,以他官宦世家出身,反倒不以為殊。這章文昭是江南文壇泰斗、士人中的領袖,吳天官又是威名赫赫的督師勛帥,他兩個的故事便是謝楷也自幼听長輩說起。只是章、吳、盛幾家素不張揚,平日也只同姻親故友家走動,他又限于年紀身份,故而章、吳、盛、謝、顧各家雖皆在江南,竟不曾真正結識。如今得了機會,又有舅父顧沖細說章、吳家情誼由來,又如何能不歡喜?因而沉默半晌,終于長嘆道︰「這一文一武,皆是國之賢達、帝王股肱,世祖皇帝親口贊許之人。如此聯姻,實是天作之合。」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風景舊曾諳最新章節 | [紅樓]風景舊曾諳全文閱讀 | [紅樓]風景舊曾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