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當家 第77章 四氏米行

作者 ︰ 絡纓1231

米行的上面牌子寫著四氏米行,字跡寫得有勁。♀(八^零^書^屋好多言情小說哦,菇涼們趕緊加入!)

三個人先後進了米行,米行里有幾個人,買的賣的都有。

仲秋在一邊看著听著,直到人都退了出去,這才扯了一下王興文和方老爹的衣襟。

兩個人把仲秋家的玉米先搬到了台上︰「掌櫃的,請看看這米。」

掌櫃的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不胖不瘦的,一臉的憨厚相。

「這玉米不錯,比之別家的好些。粒大飽滿,我們四氏米行每斤出19文,你有多少?」

王興文沒馬上回話,而是看向了仲秋。

仲秋扯了一下方老爹,方老爹把手里提著自家種的玉米放到了台上︰「請這位掌櫃的看看這個。」

掌櫃掃了一眼王興文和方老爹,像剛才一樣把手伸了進卻說,看了一眼道︰「這個玉米雖然說不錯,可是比不得這筐的玉米,我們只能出18文。」

仲秋笑著走上前,揚著小臉兒看著掌櫃的道︰「掌櫃,這米班里你們收就是19文,為什麼我們這好米還只是19文呢?都說四氏米行最是童叟無欺,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第一次來的關系,弄錯了?」

仲秋也沒等掌櫃的再說話丙只小手抓了一把自家的玉米,又把米行里賣的玉米抓了一把攤開讓掌櫃的看︰「掌櫃也看到了,不說你們玉米比起我們家的玉米差多少,就是和我家這一筐的比起來,也沒有高多少是吧?」

仲秋把自家筐子里的玉米放下,又抓了一把方老爹他們種的玉米和米行的米對比道︰「掌櫃的,我想,我們家的米,在這周圍百十個村鎮,還真就沒有這麼好的米,是不是?」

掌櫃眨了眨眼,卻沒有說話。

仲秋家的米是不錯,就像他說的,粒大飽滿,一看就是好米。

「掌櫃的,咱們這樣吧,你再看看我們家的白米再給我家玉米一個價如何?」仲秋看掌櫃的在那里猶豫,便把自家的大米也讓王興文提了一筐放到了台上。

仲秋的眼楮一直盯著掌櫃的,當掌櫃的看到王興文拿上來的大米的時候,眼底的那抹子精光還是沒有逃過仲秋的眼楮。

仲秋淡淡地笑了起來,只要是生意人,他就是想賺錢,這個道理是古今不會變的。

「小姑娘,這是你們種的?」掌櫃的看著掌心上發著亮的大米,這是他看過的最好的大米,比起精米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不錯。」

「你們是哪兒的?」

「我們是大王莊的,離這里有百十來里呢。」

「噢,大王莊。」掌櫃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忽然道,「可是,我還沒听說過咱們北方有水稻種啊。你們是怎麼種的?」

「掌櫃的,這個咱們是不是先不說,先說說這兩種米的價格再說其他不遲。」仲秋可沒有給他普及知識的時間,先賣錢啊。

這次她可是雇了車來賣糧的,那叫一百二十文。

「好,好。」掌櫃的再次看了看玉米,最後拍板道,「小姑娘,這筐方老爹家種的其實就是一般的米,我就按照18文一文收了,這個好一些的,我每斤再加一文,20文收,至于你這白米,我出30文,你看如何?」

仲秋淡淡一笑,沖著王興文和方老爹道︰「姥爺,爹,你們先和掌櫃的把咱家的玉米先稱出來,然後咱償就賣白米。」

「好。」方老爹笑眯眯地和王興文出去把十幾筐的玉米都抬了過來,給掌櫃的過稱。

仲秋家的一共是拿來了一千斤,共得錢中20000文,方老爹家的是1765斤,共得錢︰31770文。

兩方把銀錢都交割完畢,掌櫃的眼楮就盯上了仲秋家的白米︰「小姑娘,這回算算白米吧。你們一共拉來了多少?」

「掌櫃的,你給的價兒還真是……我想整個縣城里,都不會有我們家這麼好的米吧?」

掌櫃的臉怔了一下,道︰「你要知道,我們北方還是頭一次出白米,所以,這米質雖然看著好,可是不知道吃起來怎麼樣,所以,我們只能給你30文一斤。」

「掌櫃的都說米看著就好,既然看著就好,那米還能壞到哪里去?北方雖然種不了水稻,不是種不了,而是大家都不肯冒險去種。如果以後我們北方都種了水稻,掌櫃的,你是不是就可以省下了去南方買水稻的車馬費了呢?光這一筆開支,想來也都比買我們家的米要多得多了吧?」仲秋小腦袋一揚,又接著道,「再說,掌櫃的是個明白人,想來在這米行做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的,這米的好壞只把一搭眼就會看得出來,掌櫃的,你真的敢說咱們家的米不好嗎?」

掌櫃真的有些愣住了,這小姑娘多大?這也太能說了吧。

半天,掌櫃才有些緩過神來,看著仲秋突然笑了起來︰「好,小姑娘說的好。如果你們家以後都是這種米,那我就包圓了。以後不用你們送來,我們去車拉。這樣,我們就算是交個朋友,每斤白米我給你32文,今年就這樣,明年我直接去車你看怎麼樣?」

仲秋想想自己家的白米也是做了假的,雖然米質不影響,但是外觀卻是好太多。再說,32文一斤還真不少了。

于是想了想,就點頭了︰「好,掌櫃是個敞亮人,我們就交掌櫃這個朋友了。明年的水稻只好不會差,今年是我們家第一次試種,也沒有經驗,明年種出來的水稻肯定會比這個好些。既然掌櫃的這麼,那就這麼辦吧。」仲秋一錘定音。

白米仲秋只拉來了1250斤,全部都稱過了四氏糧行,得銀︰40000文。

拿到了銀子,方老爹和王興文都有些興奮。再看仲秋小模樣,連方老爹都不得不服氣。

「小姑娘,還沒請教貴姓啊。」掌櫃的想抓住這個商機,自然要打听清楚。

「掌櫃的,我們家姓王,你到大王莊一打听王興文就知道了。」仲秋做成了一筆生意自然是高興。

從米行里走出來,王興文已經把銀錢自動地交給了仲秋收著。

方老爹的銀錢自然是自己收好了,大家想著來縣城一回自然是要買些東西回去。

仲秋他們一走,掌櫃卻是吩咐了一下店里的伙計自己回頭去了後院。打開了紙筆,開始寫信。

這北方種出水稻的事,他自然是要和自家主子說一聲的,這來回運費是小事,這北方能種植水稻的話,會不會也是主子想的事呢?

把今天的事和大王莊的事說一遍,這才派了個人往京都去了。

仲秋他們在縣城里逛了一大圈兒,看看天到了下午才往回轉。

仲秋給探春和半夏都買了一副銀耳墜兒,至于方氏,仲秋則是給她買了一副銀手鐲。

這回她們家已經搬出了老宅,她們姐妹戴些首飾就是王秋月再眼饞也不能跑上門來要了吧?

回到家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

到了鎮上,仲秋就把車錢給了那車主,坐著方老爹家的牛車回到了自家里。

王興文和方老爹回來把去縣城里的事和家里的人一說,家里人都高興起來。

這一下子多賣了不少錢呢,明天怕是村子里的人都要去縣城賣。

方氏這麼一說,仲秋卻道︰「娘,咱們這事和村子里的說是行,不過,咱們家的玉米之所以會賣這個價,那也米好,要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賣這個價的。還有就是,我姥爺家的玉米才賣了18文,比鎮是多一文,如果扣去了車費也沒有多少,若是人家只給鎮上的價錢,只怕還要自己賠了路費呢。」

方氏和王興文對視一眼,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仲秋一看,就知道大概又是老宅那里出了事,便道︰「娘,明天不管誰問你,你都要這麼說,這是事實。咱們賣的錢多,那是咱們米好。咱們可不管別的,把實情一說,她們若是想去,咱們話都說過了,再賠車費就是她們自己的事了。」

方氏想了想,嘆了口氣,扭身去外屋端飯去了。

方老爹看看天色,今天也回不去了,只得在閨女家住下。

吃過了晚飯,仲秋把給兩個姐姐和方氏買的首飾拿了出來,方氏見了,自然是又高興又有些擔憂︰「這東西就放著吧,等到你出嫁的那天,娘給你當壓箱底的。」

「娘,給你買的,你就戴著。現在秋忙已經過去了,還有啥不能戴的。再說了,你是不是怕我女乃知道,又要和你要東西。」仲秋拉著方氏的手,循循善誘地道,「我們現在是自成一家了,該給的我們也都給了,啥都不缺我女乃家的,若是我女乃再因為這個鬧的話,我們就找村長,讓他幫忙主持公道好了。」

方氏說不過仲秋,也只能把手鐲子放到了櫃里頭放好。

探春和半夏卻是分外地喜歡仲秋買的耳墜子,雖然不大,可是戴在耳朵上,閃閃的晃蕩著,怎麼看都好看。

小姑娘哪有不愛美的,探春和半夏愛不釋手。

「姐,過兩天咱們去鎮上買些布回來,這秋天過去,就要過年了,呼具今年都做身新衣服。」回頭沖著王興文和方老爹道,「爹,姥爺,今年我們家有錢了,就讓我哥去讀書吧。我紙的筆都給我哥買回來了。」

仲秋跑到一個筐子前,掏出一個包來,送到了子濱的面前。

子濱打開一看,里面文房四寶樣樣齊全,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好了,回頭好好地商量一下,孩子讀書是大事。」方老爹一錘子就把事情給定了下來。

方氏把二間屋收拾了一下,讓方老爹睡下。這才拉著王興文到了西大間里,這賣糧的錢還要問一下吧,老宅那邊的孝敬銀子和年禮都是要過去的。得先打出來。

等到事情都忙完了,仲秋也真累了。把該給老宅的銀都拿出來交給了方氏,又拿了一百文給方氏做零花,其他的都丟進了空間里。這才躺到了炕上。

趁著姐妹都睡著了,仲秋進了空間,一看。這下子可真是要亂套了,只見里面的大兔子小兔子那麼老多。

「哎呀,咋把它們給忘了呢?」這一晃就好幾個月過去了,空間里的兔子都要成災了,明天得想辦法把兔子移窩啊。

作者有話要說︰猜猜,米行的掌櫃在給誰寫信?過年纓子也會更新的。百度搜或,,更新更快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女當家最新章節 | 農女當家全文閱讀 | 農女當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