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當家 第78章 老爺子的憂心

作者 ︰ 絡纓1231

仲秋家賣完了糧,第二天村子里的人都來看了。♀(听說在八零書屋看書的菇涼們,都能穿越了!)好在仲秋家的院子也大,都圍著王興文在問縣城里賣糧的價錢。

王興文因為昨天有小閨女教的那一番話,便把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卻一句也沒有說。

鎮上的糧鋪說起來,也是老店,收購糧食也沒有黑過村了里的人。不過,周圍的村子屯子都不少往這邊送的。自然這價格就上不來。

農村一年到頭種這些地,打這些糧,還得看老天吃飯。都是想著要多賣些的好,一家子就指望著這些糧食過活呢。

听說仲秋家在縣城里賣糧,大家一時間都把手里的糧食留了下來,就等著听縣城里的價錢再賣。

「大兄弟,縣城里真的只給20文一斤的呀,多三文呀。」有個男人有些感嘆地道。

一家人從年頭盡快到年尾,一畝地侍候好了,能打玉米三百多斤,留下自家的口糧,也不剩下什麼。不過地多的就剩下的多些,賣的也就多些。

這一斤多賣三文,那也不少啊。哪家還不剩下個幾百斤的,就算是最窮的人家,一年也賣個三五百斤的。當然,這其間還是要交稅的,良田每畝收120文,中田每畝收100文,下田每畝收70文。一年一次,都是秋收前就收。荒地五年後變成下田。

「呀,可不是咋的,不過人家仲秋家的玉米長得可真好,個大不說,看著個相人。」

「是啊,就咱們村里的這些玉米啊,也就仲秋家的長的好。雖然一畝地也打了三百來斤,可是,人家這6畝地就比咱們多收了好幾兩銀子啊。」

有會算帳的,這一算,仲秋家的收入還真不少。

不過,仲秋可沒打算讓村子里的人把目光都投向她們家。她爹娘可都是老實頭子,讓人盯上了沒啥好事。

「伯伯叔叔嬸嬸大娘們,我家雖然玉米長得好,可是也只賣了一千斤,剩下的一千多斤還要給我爺女乃800斤呢,另外,大豆還有三百斤,我們家今年的大豆可不多,一斤都沒有賣。而且,這收回來的錢是多了些,還要還全村里當時幫我們家忙的人。咱們好借好還啊。如果哪家想明年的玉米也像我家這樣長得好的,就跟我爹說一聲,明年咱們一起種田。」

「哎呦,這三丫頭,這嘴皮這個利落,生怕我們佔了你們家的便宜似的。」一個胖胖的婦女笑著說,「你不說這些事,我們還不知道。前天就看著你們拉著兩大車的糧食送去了老宅,咳,說起來,這還真是……」

孝敬老人是傳統,可是老王家的高氏,村子里的人一說起來,都有些難言。

「三丫頭啊,我們知道今年的玉米長勢不如你家,明年肯定會跟著你家學的,不過,你們可不能藏著掩著呀。」另一個漢子,笑著對仲秋道。

「大叔,你說啥呢。我剛才就說了,要想跟我們家學,就和爹打個招呼,咱們心里有個數。到時候也好跟著我們家一起種地。」

「行,有你這句話,我們就多謝了。」

「對了,三丫頭,你們家的白米賣了個啥價?還剩下沒?」一個和方氏好的女人叫春嫂的笑著問仲秋。

「賣了,一斤賣了32文。」仲秋沒打算藏著,村子里的人都富了,就沒有人再盯著她們家了。而且,她也打算了,大王莊的地熱不錯,村子前面就是一條大河,種水稻什麼的,很重要。她們村子佔著地利呢。

「32文?我的娘呀賣了那麼多。」

一時間,院子里的人都竊竊私語起來。這可比他們侍候玉米可是強了好多呀。同樣是種地,人家得的銀子可是多了好多呀。

「仲秋啊,那啥,你家種水稻誰教的啊,能不能也讓我們跟著學學?」

「是啊,三丫頭,能教我們不,看在咱們都是同村的份兒上。咳……」

「大家先不要吵,我們家也商量了。還是那句話,水稻我們家也是試著種的,若是明年有想種的,就跟著我們家一起種。但是,咱們可是說好了,種好種賴的,大家可得自己擔著,而且,要想跟我們家學種水稻,得在村長那里簽個自願表,說明你們是自願學著種的,別到時候收成不好,再怨我們,那就不好了。」

仲秋是向來先小人後君子的,得了錢自然是大家你好我,可是若是虧了錢,就是爹娘也都要瞪眼的。何況是兩姓旁人。

「這個是自然的。」村子里的人一听仲秋這麼說,想了想,也是那個理兒,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大家都挺想看看仲秋家的白米的,這一陣子大家都忙著秋收,自然也沒功夫來仲秋家串門兒,現在得知仲秋家已經賣了糧回來,這才一窩蜂似的來保管家問個明白。

其實說白了,村子時的人就是窮的想佔些小便宜,當然,這也不算是佔便宜,畢竟一個村子里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而且,一般人家都是能幫就幫,還真沒有太沒人性的。

「叔叔嬸嬸伯伯大娘都別急,我們家白米收了,不過現在只舂出了一千斤,剩下的還沒有舂出來。等舂出來也不打算賣了,我爺女乃那里要送些,還有些人情要走的。另外,這秋天一過離過年就不遠了,我想著,反正我們家在村子里也沒少受各位親鄰的幫忙,所以,就商量了一下,沒打算再賣,你們有想買的,我們家就按照縣城里收購的價格賣……」

仲秋的話還沒講完,村子里的人就炸了,這一斤32文,收購的價格是貴了。可是若是換成他們買的話,那可是太便宜了。根本就是一斤便宜了十多文錢啊。

「等一下。」仲秋讓村子里的人吵得小眉毛都要豎起來了。

「哎,別吵了,人家三丫頭的話還沒說完呢。」有人看到仲秋皺起的眉毛,連忙招呼身邊的人。

「啊?啊!」大家這才注意到仲秋的臉色。

仲秋雖然才六歲,可是好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王興文家一般的事情都是這個丫頭插嘴了,而且,看王興文那意思,還挺平常的。

「伯伯大娘,叔叔嬸嬸,我們家收成是有限的,所以,每戶想買的,最多也不能超過5斤。全村的人那麼多,我們家就是想都賣給你們,那也得有那麼多的白米是不是?」仲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還有,米舂出來後,我們自家要留些,剩下的才能拿出來給村子里的人,先到先得。」

村子人一听,都覺得仲秋說的有理。

他們村子里的習慣也是過年的時候吃些豆包,外加參了玉米面的饅頭。再有就是過年當天的年夜餃子。

至于白米飯,過年的時候也真的只能吃一頓。就連老人和孩子,也不過是有些閑錢的人家,在生病的時候買些回來罷了。

白米在這邊的人眼里,那就是個精細物。當然,鎮里或者縣城里的人家除外。

村子里的人之所以不會吃白米,就是因為它太貴了。比照精面還要貴上十多文呢。而村人在過年的時候,也不過是買上二十來斤的白面讓家里打打牙祭,而白面和精面相比起來,精面比白布還要貴上幾文。

仲秋這麼一說,村子里的人也都理解,他們算是佔了大便宜。用買白布的價錢買了白米,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嗎?

「那仲秋啊,你家啥時候能把白米舂出來啊?」有心急的,怕到時候買不到白米,自然現在就先問出來。

仲秋一臉的愁容︰「不是我家不想舂出米來,實在是現在地里的活兒還沒有完事呢,我們家還有地沒種完呢。」

仲秋這話沒說假,她在秋收之前,就讓王興文去方家集問方老爹秋後種土豆的事。

若是來得及,還能種一茬的土豆,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結得好,但仲秋就是想試試看。

她們家現在住的地方就和現代山東和河北一帶的氣溫相仿,也不知道能不能種兩茬地。

仲秋知道富貴險中求,但是對于農民來講,種地是是得看時令的。仲秋能把水稻種出來,看著水稻漸漸地成熟,這次提議秋後要種土豆的建議才會被王興文采納的。

王興文是疼仲秋,可也不能看著糧食被小閨女糟蹋了。

土豆種子那可是可以當糧食吃的,自然也是心疼。

仲秋的話一說出來,就讓村子里的人驚了一下。不過,人們也知道種地搶時間,現在都已經快九月份了,再過上一個多月地都要上凍了。還種什麼呀,大家也就都當個笑話听。只當是仲秋家找的借口,不想這麼快就把白米賣出去。

村子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自然也不在仲秋家里嘮了,家里都有一大攤子活兒呢。

看著村人都走了,仲秋才松了口氣。回頭和姥爺商量著,要借姥爺家的牛用用,她家的地要重新翻,再上肥的。而且,家里的土豆栽子已經出苗了,再過三兩天就要移到地里,不然的話,誰知道這批土豆是不是還能長得出來啊。

方老爹現在是無嘗的支援小外孫女,牛車直接就放到了仲秋家,方老爹帶著仲秋給拿的二十斤白米,轉身就回了方家集,找兩兒子過來幫忙仲秋家種地啊。

仲秋自然是不客氣,反正,她不會白用兩個舅舅的。

人一走,王興文就開始找人家借鐵犁,正好可以用牛把地翻了。子濱現在也跟著忙著家里的事,家里現在,除了子汐外,就沒有一個是閑人。連仲秋都要跟著到地里去看著。

老爺子第二天就從村里人的嘴里听到了仲秋家要種土豆的事。

他們這邊也不是沒種過,但一般都是春天的時候種下去,秋天的時候收回來。從來也沒有听說過,秋收完了還能種地的。

而且,土豆算是糧食,自然不會少種,打得也多。可現在種地,那不是在糟蹋糧食嗎?老爺子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你管她們種啥?人家種水稻的時候也沒有問過你,還不是種出來?听說賣了好幾十兩銀子呢,也沒見他們過來孝敬你。你操得哪門子心?」高氏收了王興文家的糧食,也接到了年禮。心里有些美,可是听說仲秋家今年光賣白米就賺了好幾十兩銀子,心里又不舒服起來。

「你少說話,再啥的,那也是我兒子。他有錢我能不高興?還有,你還想老大家咋孝敬你,你一年得800斤玉米,300斤大豆,還有那些銀子和年禮,你還不知足?你想把老大家賺的銀子都給你送來你就知足了?你就沒看看老大一家是咋干的,連仲秋那丫頭都整天泡在地里,你光看著老大家賺銀子的事。我告訴你,你要是再敢說三道四的為難老大呀,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老爺子也是真生氣了,大兒子家種成了水稻,還能他家送來了二十斤,那可是二十斤啊。

平時吃什麼好的,都要送上來一些。可見老大家的也沒忘了他們才能兩口,他知足。

「哼,光給咱們了?那老方家的提回去的是啥?」高氏反唇相譏。

「咋,那是三丫頭的姥爺,咋就不能給,老大家有事,人家老方啥時候往後退過。咱們出過誰?老二一想過去幫忙你就這有事那兒有事的,你還想咋?非要把孩子們都弄得和咱們不親了,不來往了你就好受了是吧?你就不為老三想想?他將來可是要做官的人,你這樣做,老三將來還做得成官兒嗎?那是風憑,名聲不好,還做個啥官兒。」

「你……你個老東西,心長得都歪了,就知道相著老大家的說話。好,這事我不管了。你愛咋咋的。」高氏說著,一扭著,不理老爺子了。

不是她不放過王興文,而是怕這事影響到老三的事。

老爺子嘆息了一聲,背著手身走出了家門。他不放心老大家啊,要是種不出來,那損失的可都是糧食啊。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送上4000大章,大家給個鼓勵。百度搜或,,更新更快說一下,後台現在留言回復有些錯亂,回復之後就是沒有反應,所以,纓子只找時間試著回復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女當家最新章節 | 農女當家全文閱讀 | 農女當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