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神奇的女人

作者 ︰ 我想吃肉

唐儀其人,從來就沒務過正業。♀讀書,從不好好讀,習武,幾乎從沒練過。倒是斗雞走狗、尋花問柳,他是樣樣精通。相較之下,他的病友顏肅之在生命的前半截真是個好孩子。允文允武,恭謙有禮。

然而就是這麼兩個人,卻是不務正業的那個一帆風順,除了爹早死,再沒任何不如意的地方。認真奮斗的這一個呢,有個爹還不如沒有,從小被打壓著長大。

長大之後,論官職,唐儀生是長公主的兒子,天生身上就帶著品級。更不要提他還有那麼個不肯吃虧的娘,他娘跟皇帝關系還特別好,輕輕巧巧,就做了個御史。越國長公主讓他做御史的原因,乃是因為嫌別人嘮叨,讓兒子做御史,至少御史不好刻薄她兒子。要說這樣肆無忌憚的安排親信的行為,必須被參得頭破血流。可誰叫他姓唐呢?

堂堂名門弟子,長得還特別能裝門面,想打擊他,不但要扛住一個潑婦長公主,還得扛住唐家!算了,就他吧……

反觀顏肅之的仕途,真是一把辛酸淚……

便是這婚事上,顏肅之也是諸般不順。唐儀倒好,十分順利。他的前程是有的,他的姓氏也很高貴。之前沒結婚,乃是因為他嫌煩,死活不肯結。他娘開始是由著他的,可眼下他都二十了,不能再由著他作反了。于是,越國長公主听取了唐儀他大伯、鴻臚寺卿唐證道的建議,壓著他結婚!

唐儀這貨本來不願意的,後來見到了顏病友,一想,據說顏病友的閨女特別聰明可愛。心底就有點癢,也想生個可愛的閨女出來。轉念一想,自己跟顏病友關系這麼好,就算生個兒子,也可以做個兒女親家,長長友友地相親相愛下去。大好!

他就答應了。

他與顏肅之不一樣,他是名門子弟,一旦要結婚了,至少門第上是不用被挑剔的。巧了,他常年作亂,但是跟顏病友恰做了一件好事——幫了霍老先生。他的頂頭上司御史大夫蔡峰一看,這貨真不愧是名門子弟,平素不拘小節,放蕩不羈,然無虧大節。♀可嫁!把孫女兒嫁給他了。

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顏肅之這里呢,也為好病友高興,答應了病友,要過來幫襯。顏肅之到日,與這準新郎一處站著,比準新郎的堂兄弟們靠得還近。居然也無人提出異議,反是看顏肅之這貨生得特別好看,與唐儀一處站,又吹捧一下唐家名門,再贊一下顏肅之他舅家。

唐證道一點也不避諱地說︰「真是聯璧啊!」連他佷兒一起吹噓進去了。唐證道今年五十好幾了,須發都花白了,看到唐儀結婚了,真是特別開心!他跟趙國長公主吵了三個月,終于將唐儀的定婚儀式擺在了唐家而不是長公主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終于能對得起早死的兄弟了。看顏肅之的表情也和緩了很多,無他,唐儀一向不著調兒,跟顏肅之混了之後雖然還是不著調兒,但是……好歹做了件好事。就這麼著吧。

顏肅之攜著姜氏一起來的,姜氏對于登唐家的門,真是一點排斥都沒有。說起來,唐家跟姜氏的娘家還有點遠親。姜氏有個堂叔,娶的就是唐家的女兒,只不過一家子都在外任上,很少見面罷了。

然而顏神佑卻被留在了家里,她年紀太小了,且姜氏不想她在這種場合被關注——不合時宜。

到了唐家,這一對夫婦果斷受到了歡迎,越國長公主還拉著姜氏的手,特別親熱地說︰「你來啦?可好了,今日可要借顏小郎一用呢。」

越國長公主看好顏肅之,當娘的哪有不為兒子著想的呢?唐儀生來就這副脾氣,越國長公主又疼他,只是她這嫁來嫁去的,難免有照顧不周的地方,就更慣著他了。想著唐家的雖然是唐儀的堂兄弟,可是她總覺得有點不可靠,跟她兒子不投脾氣。現在好了,有了個顏肅之,橫看豎看的,小模樣兒都很喜人。

越國長公主跟顏啟有仇,但是跟顏肅之沒仇啊!唐儀還天天給他這病友說好話,什麼顏二狗不是東西,苛待親兒之類的。越國長公主是越看顏肅之越滿意!

好,就他了!明天就到宮里給他弄個官兒去,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

顏神佑沒跟著爹娘一起出門兒,理所當然地被楚氏抱過去照看了。有時候,姜氏看不明白她這婆婆在想什麼,然而,禮法情面上的事情,楚氏還真是一點都不曾有過差錯的。是以姜氏相當放心地將女兒交給了婆婆,自己跟著顏肅之應酬去了。

顏神佑對祖母還是比較熟悉的,被阿圓抱了過來之後,十分熟練地給楚氏請安。只是因為依舊十分幼-齒,整個行動看起來都圓滾滾的。

楚氏微笑著道︰「好好,」她身邊尚有著長孫和長孫女兒,便對柴氏道,「便照方才說的做罷。那個婆子,不用理會她,不須她四處亂逛便是。」

柴氏恭敬地答應了,倒退三步,方才轉身去辦婆母交待的事情。顏神佑有些好奇地看著這婆媳兩個,心道,這是哪個婆子呢?敢在阿婆這一畝三分地上亂走?想一想,答案似乎只有一個——三房使喚的僕人。撇撇嘴,顏神佑決定晚上回去跟她娘學一學話,便不再理會這事了。

楚氏卻低下頭來,問︰「二娘又學會什麼了?」

楚氏對于這個孫女兒也是頗覺驚奇的,世上時有神童的傳聞,能親眼見到的並不多。且楚氏心里,對于顏神佑的神奇能夠堅持多久,還是持保留態度的。世間總有許多孩子,小時候相當聰明伶俐,長大了卻未必比旁人高明。是以楚氏時不時便要問上一問。

以往姜氏總是在跟前的,楚氏只揀些姜氏回了的內容來問,顏神佑倒是都答應了上來。余者也不好細致考較,倒似審問一般。倘有與傳言不合之處,姜氏面上也要過不去。兒媳不同于兒子,雖可訓斥,總要留幾分顏面。這一點上,楚氏相當地有分寸。

今日正好,可以試上一試。

楚氏試孫女兒辦法也是別具一格的,她取了一軸紙來,往書幾上一放,一點一點地指著念給顏神佑听︰「這是天子,這是丞相……」

顏神佑當時就驚呆了!教小朋友學官階神馬的,真的不會太早了一點嗎?幸虧她上學的時候認真听過課,自己也有一點點地八卦研究,倒是還算熟悉。同時,她終于明白了現在的環境。

這官制吧,在她眼里點略亂,比如說,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好像是秦制,可又有大將軍什麼的,又有點像漢制了。有廷尉,跟鴻臚是一個級別的。而且……完全木有六部!這就代表著,沒有禮部,也沒有吏部,那麼,選官是怎麼選的?

不會是……完全沒有科舉吧?

直到此時顏神佑才有點明白,為啥她爹一副中二病發的樣子,死不肯悔改了。

改個毛線啊?當官要靠推薦,不是考來的好嗎?她家又比較草根,估計會因名望推薦她爹的人並不多,大概要靠著父蔭,可這個父,不讓他蔭,有什麼辦法呢?而且吧,凡是這種環境下,大概齊爹的重要性跟皇帝也差不多了。顏肅之有啥出息,只要顏啟活著,讓他都便宜了庶弟,他就p都不能放一個。

這才是真被爹坑啊!

楚氏也沒有將所有的職位都念一遍讓顏神佑去記,實在是職位太多了,就教了中央比較重要的,地方上也只說了幾個通用的等級。至于僚屬設置,也只揀了重要的教了一點。

祖孫兩個一教一學,時間過得飛快。楚氏是十分驚訝的,以前只知道她覺得快,沒想到學得竟然這樣快!一時心情十分復雜︰這要是大郎親生的就好了。

顏神佑的心情也十分復雜,要不是顧及到年齡,她都想問一問︰阿婆,我爹是您親生的嗎?他又不能考科舉,這才得了一個官兒,您就眼睜睜看著他讓了出去?看您也不像是做不了主的人啊?這還是親媽嗎?

可她不能問,只能憋屈著去背《公務員分級職位表》。終于,背完了,楚氏也評估完了,眼見顏神佑雖然跪坐不起來,但是站在書幾前也是像模像樣,沒有一點多動兒童的樣子,還是有一絲欣慰的。

等姜氏與顏肅之回來,楚氏也不想見顏肅之,揮手打發他走了,姜氏還要意思意思搭把手兒,給婆母擺個晚飯。楚氏便對姜氏道︰「好生教導神佑,我看她學得很快。」

姜氏低眉順眼地應了。

回自己住處,顏肅之已去書房了,他準備抄幾幅字給他病友當結婚禮物,又發現書法長久不練,有些退步。為了好朋友,他決定最近都在家里苦練書法。

顏神佑不等姜氏問,就先把今天的經歷都說了︰「阿婆教我背書來,不曾與大郎、大娘一處玩。」又把教背的東西重復了一遍。

姜氏听了十分驚訝,愈發猜不透婆母在想些什麼了。楚氏想得也簡單,就是想看看孫女兒邏輯清不清楚,再沒有比官職更清晰的等級了,換個不清楚的,就會記岔。看來顏神佑是天生比較會歸納的那一種。

姜氏既想不明白,便想回娘家問一問。次日便說,她做夢夢到母親,有些擔心,想帶女兒回一趟娘家。顏肅之不管這些,一揮手,同意了。姜氏便帶著閨女回了娘家。

————————————————————————————————

到得姜家,姜母蔣氏有些驚訝︰「怎地突然想回來了?可是有事?」

姜氏道︰「可有一件怪事呢,昨天我隨郎君去唐家,將神佑留在家里,阿家抱了去。可阿家教她的,都很是奇怪。」

蔣氏便問︰「教她什麼了?」

姜氏神色奇異地道︰「教她認官職呢。」

蔣氏︰「……哪有這樣的?放到這樣的人家,也有教的,可也不用這麼早。這是要做什麼呢?」

母女兩個完全猜不出來楚氏的心思,還是蔣氏說︰「休管她要做什麼?你也看出來了,她更重長房,你的閨女,還是你自己帶。但有什麼異常,多與我說說。」

姜氏答應了下來,反正是猜不透了,就權且記下罷。

蔣氏卻問︰「神佑將有兩周歲了,這般聰明可人,只生一個,你不覺得可惜?」

姜氏一怔,十分想拒絕,又想到顏肅之似乎開始在書房練字了,又改口道︰「我再想想。」

這事兒一時半會兒逼不得,蔣氏不好再催,心道,再與你二年。你若再想不通,說不得,我只好壓你一壓了。不想離婚,頂好生個兒子。實在不行,再想旁的辦法。

這一邊,母女兩個為難,那一頭,卻是弟弟難做。

皇帝被他姐堵在宮里,非讓他給顏肅之個官做不可!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詩酒趁年華最新章節 | 詩酒趁年華全文閱讀 | 詩酒趁年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