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姚實在想不起來,自己何時認識過這位姓肖的寒族武將,遂有些歉意地道︰「還望肖夫人明示。♀」
孫氏見桓姚似乎毫無印象,也不以為意,爽朗地道︰「是妾糊涂了,看來王妃並不知曉外子本名。外子曾在建康桓府謀事,被賜名玉書。」竟是全然不介意自己丈夫曾經為奴的事實,說完笑盈盈地看著桓姚,「如此,王妃可記記得了?」
玉書?桓姚自然是不會忘記這個人的,在她才來這個世界的頭兩年,最艱難的那段日子里,他給了她很多幫助。雖然他說是報恩,但也是「滴水之涌泉相報」了。
七八年前,他跟著桓去荊州,倒是好幾年不曾听說他的音訊,沒想到,如今竟都改名換姓,成了桓氏手下的一員大將了。原想著等自己發達了回報他,卻是一拖這麼多年什麼也沒做,反倒是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擺月兌了奴籍,走上官途。
可如今,他竟然還說著要為她效力的話,實在叫她有些羞愧難當了。
「原來玉書本姓是姓肖,這麼多年了,難為他還記掛著當年那樣的小事。」桓姚此時方才月兌去了客套的笑容,閑話家常般親切地與孫氏說話,「你們是何時成的親?這些年過得可好?」
和孫氏的閑聊中,桓姚才得知玉書這些年的經歷。原來,才去荊州的那年冬天,他就因為在桓溫外出行獵時救主有功,月兌了奴籍,入了軍營。玉書本身也是個有頭腦會鑽營的人,這些年,屢屢立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功勞,加上桓溫的賞識和一些上鋒的提拔,這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
來建康之前,他已經是遷到武昌郡做太守長史了,從六品的官位,如今不僅升了一級,而且是地位截然不同的京官了。
孫氏的孫非桓姚倒是听說過,很早以前就是桓溫手下的一員大將,玉書能走到今天,恐怕與孫氏娘家的幫扶也有一定關系。
桓姚原是覺得不該再欠玉書更多,想拒絕他的效忠,可轉念想,在官場上,始終都是要站隊的,不是這方就是那方。本就是朋友,她何必要將人推到敵人那邊去。以她如今對司馬昱的影響力,也可以在仕途上為玉書提供一些助力。互利雙贏,何樂不為。
陷害李氏的幕後黑手,經過四個多月的調查,終于真相大白了。
按照知夏的說法,她主子桓歆手下盡是能人,後院斗爭這區區小事,原是不必用這麼長時間的,只不過,如今一方面要考慮到隱蔽性,另一方面,桓溫對當時涉事的人進行了大幅度清洗,許多線索都被掐斷,大大增加了調查難度。
司馬道福和南康公主,這兩個人,其實並不出乎桓姚意料。論有恩怨,也就這兩人最大。
桓姚心中痛恨極了,她和她們,從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甚至在那些交鋒中她並沒有任何虧欠她們的地方,可她們卻一次次對她出手,甚至將李氏置于死地。每每想起李氏,她就恨不得讓這些人嘗遍酷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沒有那麼大度的胸懷,做不到原諒,也做不到寬恕,欠了命債,就該拿命來還。
只可惜,她如今還什麼都做不到。細數一番手邊的資源,最有權勢的也就是司馬昱。但他頂了天也就能當個空殼子皇帝,無法讓她隨心所欲地處置司馬道福和司馬興男這兩個處于桓溫庇佑下的人,更別提對桓溫本人如何了。
甚至,如今為了不打草驚蛇,她根本不能有任何敵視他們的行為。要對付他們,只能一舉成功。
適逢西部邊疆戰場上傳來晉軍一路凱歌的消息,讓她再次把目光放到了桓歆身上。想著曾經司馬道福對桓歆的態度,再結合他如今的勢力來看,說不定此人今後真的大有可為……
不過,這僅僅還是些許念頭,具體要怎麼做,還需審時度勢深思熟慮。
在西部邊疆捷報頻傳,舉朝上下一片歡欣之際,建康再次恢復了往日的歌舞升平,準備南遷的貴族們暫時安心下來。
不過,好景不長,剛剛入冬,東部戰場便遭到了燕軍的迎頭痛擊,幽州重鎮石鰲出了內奸,守城的王氏將領棄城而逃,而當時大半兵力集中于雙方交鋒的梁郡,晉軍回師不及,使得燕軍主力一路長驅直入,半月之間,便已經攻佔了五個城池,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打到了兗州城外,看架勢簡直要直取建康。
這個突如其來的轉折,讓朝中的士族們惶恐不已,要知道,雖然還有青州和徐州兩道重鎮防守,兗州到建康的實際距離卻不足七百里。♀
也顧不得追究石鰲歷來防守嚴密,內奸怎麼能如此輕而易舉就將敵軍放進了城,忙不迭聯名請求桓溫下令神勇的振威將軍桓歆率兵援助東部戰場。很顯然,桓歆作為統帥痛擊燕秦兩國的輝煌戰績,給了晉朝人極大的信心,是以如今都把他當成了救世主。
桓氏歷來會趁火打劫,若讓桓歆派兵,無疑東部戰場的精兵大部分又要落入桓歆手中。這對晉朝來說,無異于飲鴆止渴,趕跑了狼又來了虎,但情勢急迫,眼看再不阻止,源源不斷的敵軍就要打到京城了,不得不與虎謀皮。
桓姚也密切關注著此事的動態,有了那個打算,此時她自然是希望桓歆手中的兵權越多越好。不過,朝中的旨意發下來,結果卻讓她大失所望。派去東部戰場支援的,不是桓歆,也不是桓歆一系的任何一人,而是桓溫的直系下屬周遠道。
如今的形勢,這旨意無疑也代表著桓溫的真實意願了。明明按司馬昱之前跟她說的情況,離東部戰場最近的是桓歆手下的趙德方,但桓溫卻舍近求遠選擇了他的直系下屬周遠道。
這恐怕不單是關乎戰略了,桓溫如今,對他那向來因為生平得意的三兒,也起了防範之心罷?
封建王朝那些皇帝太子們,天天在身邊還對親生兒子起疑心呢,何況這些年桓歆常年在外,又那麼多敵對勢力。
不過,這個嫌隙,對桓姚來說也不光是壞處。至少,桓溫這一次次的猜忌,也會寒了桓歆的心,讓他漸漸把那點微薄的父子情拋諸腦後。如此,將來才好幫她對付桓溫。
要不然,光憑桓歆對她的感情,她還真不敢確定能不能煽動得了他。男人普遍實際,比起虛無縹緲的感情,還是權勢對他們更有說服力。
桓溫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明明在一年多以前,桓歆和其他桓氏內部勢力的角逐時還是全心信任著他。這其中,肯定少不了一些人的推動。
她正大光明地調動了手中屬于會稽王府的人力去調查,這些推手之中,不知可有南康公主和司馬道福這對婆媳?
即使沒有,她也會讓它變成有的。
只有這樣,才有理由讓桓歆和她同仇敵愾。
她知道,桓歆在建康的勢力也在調查此事,她會努力將這個消息送到他們手中的。
軍|權總是和政|權緊密聯系的,桓氏在邊疆的勝利,同樣也推動了朝中的權勢更迭,幾個月前桓歆的勝利帶來的是京中許多重要職務的人事調整,這一次,桓氏的目標便瞄準了皇位。
要廢黜一個皇帝,在此時並非小事。權臣始終是臣,輿論上處于劣勢,此時文人地位超然,口誅筆伐對人也是很有影響的,特別又是桓溫這種愛惜名聲的人,尤其不願意損傷羽毛。為了廢黜司馬奕,真可謂煞費苦心。
司馬奕其人,委實小心謹慎。登基這一年多以來,努力在權勢交鋒中保持中立,不得罪任何一方,同時檢點自身,不使自己做出任何讓人詬病之事。就連對桓姚,明明在前年除夕宴上是有些心神動搖的,後來每逢節慶桓姚進宮,他都沒有做一絲一毫的逾矩之事。
如此一來,桓溫即使對他這個皇帝百般不滿意,在這桓氏形勢大好的如今,竟也拿他沒有辦法。
最後,還是桓溫手下的郗超出了個損點子。
司馬奕如今沒有過錯,不代表他以前也沒有。要知道,他在作為東海王時,那點斷袖分桃,男女通吃的癖好可是在建康士族中廣為流傳呢。這種過錯,只要犯過第一次,人們就會相信他會犯第二次。
其中□□,自然都是桓姚听司馬昱跟她透露的。在已然取得成功的這一天,司馬昱整個人都是極為亢奮的。因為三日後,桓溫就會率朝臣迎他為新君。是以,將這些隱秘當做樂子給桓姚講,權當博她一笑。
「你是說,父親他派人給廢帝用了藥,讓他與男子通奸,被人撞個正著,然後給他扣上生育無能,混淆皇室血脈的罪名?」
在桓姚所知的歷史上,似乎東晉也有個權臣是拿這個借口廢掉皇帝的,如今想起來,恐怕就是桓溫了吧。
听到「生育無能」幾個字,司馬昱明顯有些尷尬,臉上的神情有些不自在。不過,他很快掩飾了過去,「然也。這權勢之爭上,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何曾顧得上道德廉恥。」說這話時,司馬昱有些感慨。
不過,他很快又轉了語氣,甚為愉悅地道︰「不過,海棠兒,無論如何,我終于能讓你做皇後了!這天下婦人的至高尊位,你可喜歡?」
「豈能不喜?」桓姚柔情脈脈地看著他,帶著幾分以之為榮的驕傲,道,「這可是我夫君為我掙來的最好的誥命呢!」
皇後,超一品,可不就是最好的誥命。
「你喜歡就好。別人能給你的,我也能給你了!」司馬昱如釋重負般地嘆息道。
「你以為,我在意的是皇後的名號麼?」桓姚嗔怪道,「我們成婚都這麼久了,你還不懂我的心思?因為是你為我爭來的,我知曉這其中飽含你對我的心意,是以才喜歡。若是我的夫君換成了他人,光有冷冰冰的皇後寶座又有什麼意思?」
司馬昱听得心中暖意融融,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是!海棠兒說得極是!為夫想錯了!」
氣氛正好,桓姚卻有些擔憂地道︰「不過,道萬,你可曾想過,父親拿這樣的手段對付廢帝,往後會不會用同樣的下作手法來對付你?他的野心不小,往後我們該如何是好?我好怕他對你不利……」
她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損害桓溫的機會的,眼下有機可乘,她自然要在司馬昱心中播下一些種子。
司馬昱聞言,不禁沉默。照桓溫如今這權傾天下的趨勢,將來他登基以後,桓姚所擔心的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眼下雖然他們還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但將來他成了皇帝,立場卻未必一致了。當桓溫不想再做權臣,而想取而代之時,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可這話由桓姚說出來,實在有違他以往的道德認知,「海棠兒,他畢竟是你父親……」他沒想到純潔善良的桓姚會說出非議自己親生父親的話來。
桓姚大概也猜到他的心思,依戀地偎進他懷里︰「姨娘去後,你就是我心中最親的人了。夫妻一體,若將來真有那麼一天,我是寧可為你死了,也不願向父親妥協的。」
「海棠兒!」這話頓時讓司馬昱心中受到了莫大的震動,一時之間,竟覺得鼻頭發酸,只能緊緊抱住桓姚。
半晌,他毅然道︰「我不會讓你死,就算哪一日我有何不測,你也要好好活下去。」
「可我舍不得你……」桓姚嗓音中帶了哭腔,她抬起頭來,長睫上已經綴了一片晶瑩細碎的淚花,「道萬,我們不會有那一日的,從如今就及早準備,不會走到那一步的!」
這樣的情緒自然感染了司馬昱,他心中產生了極大的不甘,不甘心將來產生對立時被桓溫像對待如今的廢帝一樣拉下馬,甚至有可能被逼上絕路,和桓姚陰陽兩隔。縱然能舍得下司馬氏的江山,他也舍不下她啊。
他想與她一起,長命百歲,安享人世繁華。
海棠兒說得對,從現在開始,他就該為將來或許會到來的那一天做準備了。(去.)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