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二十一章 潘家遷滬,二姑媽提議加親

作者 ︰ 愛卿

這天早上吃完早飯,黎仁超罕見的沒有出門忙工作,而是讓陳平把黎元方送到同文館,然後再去車行告訴吳棠他上午抽空在過去一趟。黎仁超還讓陳平今天在車行看著,不必在家里忙,車行要有客商去的話就領到家里來。

黎元方被送到同文館,陳平坐車離開。

洋文教習巴化理看到黎元方又回來工作了很驚訝,孫通事卻是在巴化理上班之前就被王提調通過氣的。待孫通事解釋了黎元方以前只算請假,現在是來編寫教材的時候,巴化理才明白過來,並和黎元方打招呼。看得出來他現在對黎元方的態度軟化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樣當小僕人看待。

巴化理是從去年五月份過來代替哈巴安德的,當教習只有半年多一點,他以前是海關總稅務司里的一個小官員,屬于被抓來頂包的人,在此之前巴化理從來沒想過自己來中國竟然是當老師,而且教的還是自己國家的母語。任職之後因為一直有黎元方幫他準備備課資料所以他干得還算輕松,也沒以為這工作做起來有多難,于是就把黎元方當成小僕人一樣看待。可沒想到上個月黎元方一走,這情況就變了,他發現他掌控不了局面。

首先是學生們的學習進度他把握不準,然後就是不知道該如何準備備課資料,不知道拿什麼東西教給學生,只能生搬硬套的讀英文書里的文章。可不從口語對話、r 常用詞開始教起,學生們學得非常困難,紛紛向校方反映情況。于是學校領導就向他海關的上司發文責問,對海關敷衍的選擇教習表示譴責。巴化理受到責罵,薪金被罰去兩成,此時才念起那個被他當成小僕人的分教習的好來。

「巴教習你好,巴教習再見。」黎元方露了個面馬上就走,連背包都沒放下。他現在已不歸巴化理管轄了,不用再看他的臉s 做事,直接找個清靜地方編會英文教材再跟吳子登學會時文才是正經。

「黎,等等。」巴化理急忙想要叫住黎元方。

黎元方轉頭看他︰「巴教習還有什麼事嗎?」

孫通事連忙過來翻譯,因為黎元方沒因為遷就巴化理而說他們國家的語言。

「黎,我知道我們以前有過誤解,我並沒有把你當成我重要的助手來對待,這個態度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是不利的。最近我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希望以後我們能夠更好的合作。」

黎元方點點頭︰「那祝我們合作愉快,我會很快把教材編好的,我這背包里有兩年來的備課資料,用不了多久你就不用再為教案發愁了。巴教習,孫通事,兩位,我想馬上就著手編寫教材,就先告辭一步了,再見。」

「再見,黎,以後你可以叫我阿利,或者叫我巴克也行。」巴化理說道。

看黎元方離開,孫通事抱不平說道︰「這小子真是太不禮貌了,就算是提調和館長都不會對巴克先生這樣。」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讓我不被扣薪水。」巴化理回了一句,轉身又去忙自己的去了。

黎元方再回自己原來的屋里,把背包放下,讓雜役把屋里打掃了一下,又讓書役去領來筆墨紙張木盆茶水,淨手開墨,開始書寫教材。

同文館里現在用以書寫洋文的工具是一種蘸水鋼筆,筆管里沒有儲墨裝置,寫一兩行字就要去蘸蘸旁邊瓶子里的墨水,很不方便。黎元方也想過要改進的,可是苦于沒有代替橡膠墨囊的材料,想做成活塞式抽墨管但金屬材料容易被墨水腐蝕,制作極細玻璃管的成本又太高。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解決儲墨問題,所以只好先將就著用了。

一直寫到中午用餐時間,黎元方去教職工餐廳和同事們一起用了餐,其間有人問起黎元方這幾天情況,黎元方解釋自己這段時間復習功課參加了縣試。同事們知道了黎元方得中頭名紛紛道賀,黎元方以水代酒向他們致謝。

巳時之後申時之前是學生們學習洋文的時間,所以午飯之後漢文教習全都沒課可教。黎元方就和吳子登一起去了吳子登的書房,和他討論了一會數學,之後又教了他兩個後世很尋常的物理小實驗。因為受各種限制,選擇的也只能是光學實驗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凸透鏡用的正是吳子登從舊相機上拆下來的。

實驗完畢,熄了蠟燭打開門窗,看著從門外透進來的陽光,吳子登嘆道︰「果然世上之事皆學問,以前我只知道怎麼用這個相機,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相機里含著的是這種道理。還是仲堅觀察的細,化繁為簡,把相機的原理就剖析在我面前。」

「其實這只是最簡單的實驗罷了,若有條件,我們可以做更復雜更有趣的。」黎元方說道。

吳子登很誠懇地說道︰「還請仲堅以後多多指教。」

「好說,對了,子登先生,為了能有時間練習制藝時文以應對府試,我請我一個同學幫我一起編寫英語教材。他也是個童生,平時我倆會互相討論學問,若有時遇到疑難來你這請教的時候,我能否帶他一起來旁听?」黎元方試探著問道。

吳子登沒用多想就點頭了︰「沒問題,既然能幫仲堅編教材想來也是個有才學的人,你帶來我也見識見識。」

「他主要幫我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周邊工作,不過在儒學方面我這位同學學的還是很扎實的。」黎元方說道。

下午下班去了車行看看,得知今天父親中午來過一趟,呆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回家了。

黎元方回家,發現二姑媽帶著兩個表弟潘銘鐘、潘銘鎧來了,從兩個表弟一知半解的話中了解到二姑父要出遠門了,去上海。而父親去信亨大押告訴三叔公這件事去了。

原來二姑父工作的那家洋行老板史蒂芬、湯普森已經把洋行轉到了上海,二姑父潘諫明不想再找別的差事,所以也要隨老板過去,等他安頓好了也許會把全家都搬過去,二姑媽來就是和她父親以及大哥大嫂說一聲的。

模模兩個表弟的小腦袋,黎元方笑道︰「銘鐘銘鎧,你們都搬過去了那以後我們要想一起玩可就不可能了,你們會不會想表哥啊?」

「會啊,要不然表哥和我們一起搬到上海吧,就住我們家,這樣我們就能天天一起玩了。」潘銘鎧思考道。

坐在一邊的黎元慶不同意了︰「他是我哥哥,怎麼能搬到你們家去啊,要搬也是你們搬到我們家才對。」

年齡稍大的潘銘鐘就顯得理智多了︰「我們可以過節的時候一起過來看表哥啊,要不然表哥去看我們也行。」

「好,表哥有空一定會去看你們。」黎元方說道。

黎元慶充滿好奇的幻想︰「不知道上海好不好玩啊。」

「應該不錯,等你長大了二哥帶你去看看。」黎元方說道。

屋子外面幾個孩子大聲的說笑,屋子里面姑嫂兩個卻在說悄悄話。潘黎氏小聲的笑問︰「大嫂,你說這一個到底是男是女?」

「應該是個女兒,在我肚子里可乖了,不鬧。」黎文氏說道,手撫了撫自己的小月復,卻也不想想才懷幾天。

潘黎氏點頭︰「女兒好啊,不像男娃那麼調皮,懂事的也早。」

「是啊。」黎文氏點頭。

「大嫂,小妹跟你說個事。」潘黎氏把頭靠過來。

「嗯,你說。」黎文氏也往前靠了靠。

「你們家阿韻今年十一了,再過兩三年就該到找婆家的時候了,我是看著阿韻長大的從心里就喜歡這丫頭。大嫂,你說要是把阿韻許給我們家銘鏜,咱們兩家親上加親怎麼樣?」潘黎氏詢問道,這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親上加親的事是很常見的。

「啊?」黎文氏訝然,沒想到潘黎氏說的是這種事︰「他們都還太小了吧,現在說這些我覺著有些早。」

潘黎氏點頭︰「我也知道有些早,可我們家阿明這就要去上海了,用不了幾個月我們全家都會搬過去。到時候你我兩家離得就遠了,一年不一定能見著見不著一次面,不如現在就把這親事定下來。」

黎文氏想了想︰「我晚上問問你哥的意思吧,反正你們家還有一段時間才搬,不差這一天兩天。我是沒意見的,可也要你哥同意才行。」

「好,那我就等大嫂的好消息了。」潘黎氏笑道。

姑嫂兩個又說了一陣話,但沒等到黎敬禹回來,潘黎氏就帶著黎元方的兩個表弟離開了。

下午元安吳哲放學回來,黎元方請老大元安明天捎話給崔舜球,讓崔舜球結束私塾學業以後跟他到同文館混。可黎元安說崔舜球明天不去學校,要和崔伯去拜謝縣尊,答應後天再告訴他這件事。

到傍晚黎仁超才和他三叔一起回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黎文氏餐桌上說起了潘黎氏為兒子求娶自家女兒的事,問丈夫和三叔意見,這兩人還沒有回答,黎元方卻急聲說道︰「父親母親,三叔公,這可不能答應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