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三十章 府試結束,行善事商行插手

作者 ︰ 愛卿

府試開考的這天凌晨,黎文氏就早早起來讓梅姐準備好了餐點,又把文具食品裝進考籃,一切準備妥當了才輕聲叫黎元方起床洗漱吃飯。

黎仁超從院子里練拳回來,擦了把臉坐下說道︰「趕快吃,吃完我送你去考場。」然後又對黎文氏說道︰「讓你多睡會你不听,現在飯也做好了你再回去躺會吧,等會元安他們起床讓梅姐照顧他們吃飯就行了。」

「知道了,趕緊吃飯吧你,吃完好送元方進城,別耽擱了考試。」黎文氏說道。

黎元方在旁邊說道︰「耽擱不了,還有一個時辰呢。」

父子兩人只用了一刻鐘多一點時間就吃完了飯,然後就上車進了城。

府試的考試地點在廣府學宮,位于南海縣學西湖書院的東邊。學宮的西邊是西湖、羊城、粵秀等書院群落,東邊是萬木草堂、番禹學宮、廣州貢院,可謂是全省文治之中心要地,不過廣府學宮在咸豐七年英法聯軍攻城時還是被毀在了戰亂之中。

現任廣東巡撫李福泰任職廣州知府期間,也就是同治元年,才籌款重建了廣府學宮,按原有規模修葺一新。這項文政再加上李福泰曾抵抗過英法聯軍,圍剿過太平軍余部等一些軍功,得到清廷看重,前幾年被提拔為廣東布政使。去年巡撫蔣益澧與總督瑞麟不和,兩人斗法蔣益澧失敗被逐,李福泰才又從布政使升為了巡撫。

這些官場傳聞都是黎元方從同文館同僚那里听來的,一路上作為放松心情的話題又說給了父親听。

黎仁超听著兒子興致勃勃的給他講這些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再想想自己這些年在江湖中的打打殺殺,一時間有萬般滋味涌上心頭,嘆了口氣道︰「我們父子兩個啊,這輩子都別想有安寧r 子過。」

黎元方听了這話一愣,問道︰「為什麼?」

「……」黎仁超一時也答不出個為什麼,深思了一下才說道︰「世事如此,時勢如此,一步步就這麼走過來了,往後還要走下去,為父也不知道該說為什麼。」

他父親黎敬堯要不是沉迷科舉也許不會留下一家老小郁郁而終,他就不會帶著全家來省城打拼;若非官府中人對他勒索壓迫,他兒子也許不會熱心于官場為家族立足而努力。這一切想來想去,只能說是世情如此罷了。黎仁超想不到的是,他兒子要是在官場走不通的話,也許就會想到掉腦袋的路上去了。規則內走不通就打破規則,雖然不會有吃有喝的就想著去造/反,但官府要是壓迫太重的話依黎元方的x ng格也不會安心受欺負。

一路在黑暗中借著燈籠的點點光芒來到府學街,到此處已是燈火一片了。因為府試考生的人數極多,父子兩個在前街口就下了車。黎仁超給兒子開路,領他擠到南海縣考生集合的地方,把兒子交給清點人數的吏員,才又擠了出去。此時府試比縣試又嚴格了一點,除考試人員其他一干人等不得在府學街停留。

黎元方在本縣童生里見到了崔舜球,幾個年齡不大的人呆在一起由吏員專門看管,防止幼童走失或被踩踏。

本縣的童生互相聊著天,有幾個同是今年縣試考過來的見到黎元方後和他打個招呼,向其他人介紹黎元方,說黎元方就是今年縣試的案首。往年的縣試童生紛紛過來見識,並嬉笑著要與黎元方討論詩文,黎元方拒絕。

還有幾個邀請黎元方有空到他們組織的詩社或文會玩,黎元方答應有空一定過去拜訪前輩。

很快有吏員通知南海縣童生參加搜檢,數百名童生呼啦啦圍了過去。吏員高聲叫名,童生們檢查完衣物考籃沒問題就被放了進去,從穿堂大廳領了試卷稿紙,照試卷上的號碼找自己的考棚座位坐下來等著公布考題。

黎元方在自己的座位上把筆墨拿出來,然後趴桌子上閉著眼楮養了會神。

數千名考生全部安頓好時天光已經微亮了。

然後就是公布考題,黎元方看看首題︰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次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看到這兩題黎元方不由得笑了,這兩題一個是出自《論語》,另一個出自《大學》,但它們都說了同一件事,就是官員如何治理百姓。頭一題的意思是說,對于不仁德的百姓,當官的要是逼迫的太厲害了,就會出亂子;第二題是說,老百姓喜歡的他就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就厭惡,不違弗民意。

府尊絕對是受了濠畔街傷人案的影響才出的這兩道題,黎元方沒有立即動筆,而是細細的揣摩府尊對百姓和旗人的那種矛盾心理,然後才決定該怎麼答題。

太陽西斜的時候,黎元方兩道題才差不多寫完,這次他是揣摩著府尊的心理寫的,所以寫得比以往慢了些。寫完之後再回過頭檢查一遍,再整體通讀了兩遍,覺得通順而沒有犯忌諱的時候,才謄抄到試卷上。等到全部都寫完,考場上交卷的人已有一多半了。

黎元方起身去交了卷子,府尊接過卷子看了看︰「黎元方?」

「正是學生。」黎元方恭敬的說道。

府尊瞅瞅案下站著的人,接著繼續看卷子,時不時的點頭微笑,等整篇看完了之後才又說道︰「文章還行,字不錯,本官保你能入前十。」前十就能入‘提堂’,試卷加蓋堂字提交到學政面前,以後院試不用參加預試。不過這對黎元方來說只能算是種榮譽,他考的是‘幼童’,院試時只需默寫或背誦對學政提點的經書就能過關。

黎元方鞠躬表示了感謝,就準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等一下,」府尊叫住黎元方,黎元方轉過身來听府尊繼續說道︰「昨天本官與杜縣令討論些事情,臨結束時杜縣令跟本官說令尊想舉辦一次扶助貧困優秀童生的儀式,這個想法很好,本官已經同意了。像令尊這樣支持地方工作的百姓本官也想見一見的,所以到時本官也會到場觀禮的。」撈政績這種事是個官都不願意落下,廣府學宮被現任巡撫修完了,省級學宮長ch n仙館被前任巡撫蔣益澧改建成了菊坡j ng舍,學海堂也被總督修復。周圍看看,實在找不到什麼能標榜自己的文治政績,資助貧困童生好像還沒人搞過,府尊大人當然要參加了。

「這是我黎家上下的榮耀,有府尊大人的參加,相信這次資助儀式將會是一次難得的盛會。」黎元方說道。

府尊點頭︰「恩,那你跟令尊說一聲,下去吧。」

黎元方回到自己的座位,等了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酉時的梆子敲起,大門開鎖放交卷的考生離開。

學宮門外等著接黎元方回家的是陳平,黎元方上車後問道︰「我父親呢?」

「送二少爺你到了考場後大爺去了趟文瀾書院,回家快中午的時候又有一位客人拜訪,大爺和那位客人一直聊到現在還沒散,所以就派我來接二少爺了。」陳平說道。

黎元方奇怪︰「什麼客人這麼能聊?現在還沒散。」

「听介紹是七十二行的,姓陳,」說到這陳平笑了下︰「說是黎家的人力車行不同于車馬行,應該作為一個新的行業對待,陳先生說大爺是人力車行的首創者,理應加入省城的七十二行會才是。」

「這位陳先生是做什麼職業的?」黎元方問。

陳平想了下︰「好像說是洋行的買辦。」

「洋行買辦?七十二行?」黎元方疑惑,七十二行是個集成行會,是新興商戶結成團體爭取省城政治權利,對抗十三行這類大家族的。和七十二行的商人相比自己的父親不過是個新興中的新興罷了,不論財力還是社會活動能力都遠遠不及他們,他們有什麼理由主動拜訪父親呢?

回家之後黎元方放下考籃就去了後院,正好踫見陳氏端著盤干炒牛河從廚房出來,黎元方說道︰「給我吧。」

從陳氏手里接過干炒牛河,黎元方就進了飯廳,進去向父親身邊坐著的客人點點頭,又對黎仁超說道︰「父親,孩兒考完試回來了。」然後把菜放到桌子上︰「干炒牛河,我們家自創的做法,嘗了保證您舌頭都吞下肚。」

「呵呵,這就是黎賢弟家的二公子,坊間傳聞的心算神童吧。」那位客人笑道,此人看容貌也就三十來歲,听他和黎仁超的稱呼是比黎仁超大幾歲的了。

黎元方躬身行禮道︰「元方見過陳世伯。」

「正是犬子,不過坊間傳聞多有夸張,元方只是在算學上有幾分天資罷了。元方,這位是你陳桂士陳世伯。」黎仁超給二人介紹了下,然後對黎元方說道︰「既然你回來了那就在這幫你陳世伯斟酒布菜吧。」

「是。」黎元方答應,他正想听听陳桂士來找父親有什麼目的。

黎仁超又問了下府試考的怎麼樣,黎元方答道︰「兒子無能,沒能再拿個案首,府尊答應給個前十的名次。」

「恭喜黎賢弟,元方賢佷小小年紀便能考得如此佳績竟來必成龍鳳。賢佷,伯父今r 來沒帶什麼禮物,來,這個玉佩你拿著,算是伯父給你的賀禮了。」陳桂士說著解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遞給黎元方。

黎元方擺手拒絕︰「這如何使得,世伯快快收起來,元方實在不敢收這麼貴重的禮。」

「哎——不過一件玩物罷了,快拿著。」陳桂士硬塞到黎元方手中。

黎仁超也要拒絕,陳桂士說道︰「黎賢弟能允許我們一同襄助此善舉,支持貧困童生把書讀下去,我等也是感激的。今天上午我與幾位好友商量了,此事之後,我等願意號召省城同仁建一間善堂,以幫助貧困父老,到時希望黎賢弟也能加入,共同為本省慈善事業的發展盡一點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