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三十一章 名利權錢,欲海中各自打拼

作者 ︰ 愛卿

听陳桂士要建善堂,黎元方給他和父親的杯子里都添了茶,貌似隨意的說道︰「陳世伯您的這個提議好啊,要是有一個民間的慈善機構來幫助病難貧苦者的話,省城的整個社會狀況也會好很多,如此積德行善的好事肯定會有很多人支持的,這事若提了上去相信官府也會大開綠燈。」

「大開綠燈是?」陳桂士問道。

「哦,就是一路暢行,毫無阻礙的意思。世伯,善堂打算什麼時候正式成立?可想好了名字?」黎元方問。

陳桂士看看黎仁超︰「正式成立嘛,若是籌備的順利的話就定在府試開榜那天。名字我與幾位好友商量了,黎賢弟覺得‘愛育善堂’這個名字怎麼樣?取的是神愛世人之意。」陳桂士是個基督教徒,早年剛在英國洋行當伙計的時候受洋老板影響就入了教,至今已經是個虔誠的教徒。

「恩,這個名字……」黎仁超想說點什麼,他是不反對加入善堂的。不過他的授藝恩師是白雲山能仁寺的高僧,加入的這個善堂要是有明顯的洋教背景的話,以後消息傳出去可能會被江湖同道罵為欺師滅祖的,可他又不好直接跟陳桂士說這個名字對他有些犯忌諱。

父親的心思黎元方明白幾分,他用公筷夾了點干炒牛河放到陳桂士的菜碟里︰「干炒的河粉,陳世伯嘗嘗。」然後當著陳桂士的面問父親︰「父親是不是覺得官府可能會對‘愛育善堂’這名字的釋義有忌諱?也是,洋夷連番欺辱中國,官府听了這名字嘴上也許不說,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名字不好嗎?」陳桂士問道,嘗了口牛河,笑稱味道不錯。

黎元方點頭︰「名字是不錯,可就是洋味太重了,這個……陳世伯覺得‘仁愛善堂’這名字怎麼樣?這可以解釋為兩層意思,首先神是仁慈的,神愛世人這點不容置疑;再者從儒家的角度來講又可理解為仁者愛人。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若是這個名字的話,相信既能體現神的仁慈,又能得到官府的認同。」

「……呃,我與幾位好友也是上午暫時定下來的名字,並沒在其他方面多考慮,不過賢佷說得有道理,‘仁愛善堂’這名字確實比較合適。」又挑了幾筷子牛河品嘗,陳桂士想了想後才說道。

黎仁超笑著點了下頭︰「陳兄要是覺得合適那再好不過了,善堂開辦我會加入。」

「那好,我今天來除了想要與賢弟商討共同扶助貧困童生外,最主要就是說這件事的。」陳桂士舉起杯子︰「黎兄弟能答應,我回去與鐘兄林兄他們也就有交代了。來,黎兄弟,為咱們以後的合作干一杯。」

兩人喝了酒,黎元方給他們重新斟滿,陳桂士又與黎仁超說了些他們幾個紳商上午臨時想的善堂組建草案。

整個草案構成的前因後果在酒席上黎元方也沒听太明白,等陳桂士說完告辭離開後,黎元方又問了下父親,才理出個頭緒︰

上午黎仁超去文瀾書院把自己被提為查街委員的事報給局紳,閑聊時有七十二行的局紳得知黎仁超要在府衙門口舉辦助學儀式,局紳覺得這是一次增加他們影響力的好機會,于是召人商談決定做這幾件事情︰首先,就是陳桂士受七十二行的幾位紳商所托,來請入黎仁超舉辦的助學儀式,借這次助學儀式把善堂的概念推出;然後,借善堂布施行善的舉動增加他們在省城的政治影響力;最終以此來撬動廣東十三行在公局的統治基礎。

黎仁超答應加入七十二行,陳桂士才把行內這次會議的會議j ng神做了傳達。得知助學儀式上府署縣署的掌印官也都會參加後,為了拉攏住黎仁超的心,陳桂士隱晦的透漏了一個行內情報,即七十二行里已經有人和省城的一位大官搭上關系,有這位官員相助,廣州十三行的某個大家族沒幾天好r 子可過了。

這七十二行的誰和哪位官員合作,要讓十三行中哪個家族倒霉,陳桂士倒是沒細說,也許是現在黎仁超還不夠級別了解這種機密的細節。

反正他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十三行的繁華時代即將成為過去式了,未來屬于新興行會七十二行,只有跟七十二行走才會有前途。

晚飯之後,黎仁超向三叔請教黎家下一步該怎麼走時,感嘆著說道︰「我原以為成立善堂就是為了積德行善的,沒想到背後還有這麼一重重的心機算計。」

「商場如戰場,既然是戰場就講究兵不厭詐。看來你出去開這個車行是對的,獨自在商場上行走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黎敬禹很欣慰地笑道。

黎仁超點點頭︰「那我們黎家下一步該怎麼做?」

「你覺著呢?」黎敬禹不答反問。

黎仁超想了一會,試著說道︰「黎家加入了七十二行和‘仁愛善堂’,之後也不能把主導權都交給那些局紳,能有自己的話事權最好了。」

「恩,那你打算怎麼爭取自己的話事權?」黎敬禹問。

「縣衙不是發出布告,讓各行各業街區局所舉辦團練嗎,」黎仁超默然了片刻,最終還是答道︰「說起舉辦團練,七十二行的那些商賈士紳籌備練餉還行,可是這些行里的人有誰比我更合適擔任練首。」既然都已經當了查街委員,黎仁超也不怕再當個團練首領。江湖上的風言風語看開了就沒什麼了,手里握著權力讓人不敢欺辱才是真的。

黎敬禹笑著贊同︰「話倒沒錯。」然後語氣一轉說道︰「可若是他們在行外找呢,找他們認識親近的,而且知兵的人。在他們眼中,也許廣東十虎就是幾個武功高強可以以一當十,以一當百的武夫罷了,真正領兵練兵你又知道多少?想要成為團練練首,有沒有更具體的辦法?」

「更具體的辦法——暫時還沒有。」黎仁超搖搖頭道,他以前大多數j ng力都花在研習武藝上了,幾乎沒研究過險惡的人心,最多也只見過幾次騙人上當的典押業騙局,上當這個詞就是典當行傳出來的。現在對這些與人斗智的事情難免生疏了一點。

黎敬禹引導道︰「其實你最近常去車行教屬下們練武做的就不錯,到時候七十二行要是組建團練的話肯定會想到黎記的車夫。不過與其等他們來拉攏你,不如你先拉攏一批勢力讓他們來依靠,這就是主導權的爭奪。」

「拉攏誰?」黎仁超開始想。

黎敬禹問︰「黃麒英的兒子開武館的時候你不是也去觀禮了嗎?听說黃麒英還托你在省城多照應他兒子。」

「黃飛鴻?他確實不錯,以前在銅、鐵行和三欄行都教過徒弟,」黎仁超算了一下︰「黃飛鴻要是帶徒弟們過來的話,再加上車夫和木器行的伙計差不多能湊二三百人。」

「人雖不多但個個身上都有點功夫,也算得用了,那你最近和黃飛鴻有沒有來往?」黎敬禹問。

黎仁超點頭︰「上個月他來車行拜訪過兩次,這個月在雨軒樓和人吃飯時踫到過一次。這樣吧,明天我讓吳棠去洪拳武館看看,若是黃飛鴻得空的話請他過來與我一起喝喝茶。」

「嗯,要是能人合一處將打一家的話我看請他做個教頭挺合適的,練兵的話洪拳比你的七星拳更適合一點,你以前是這樣說的吧?」黎敬禹問道。

黎仁超笑道︰「我是說洪拳硬橋大馬、穩扎穩打比較適合戰陣練兵,如果要是元方說的那種抓舌頭的斥候的話,那還是練習七星拳和擒拿手比較好。不過黃飛鴻確實很適合做團練教頭,從跟他這段時間的接觸來看,他是個心細沉穩習慣當老師教徒弟的人。」

「那就和他談談,看能不能說服他與你一道共創一番事業。」黎敬禹捋捋胡子很豪氣的說道。

黎仁超只是答應一聲,不過他也沒有把握一定能說服黃飛鴻。

黎敬禹說道︰「人都是有缺點的,仔細的聆听和觀察總能找到說服別人的辦法,就算他不同意也沒什麼大事,今年成不了團練首領也不過是再等上一年而已。明年元方就考院試了,不出意外十有八/九都能過,等他成了秀才就能z y u出入文瀾書院,到時候可以再想辦法爭取,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捐個官。」

「三叔,無論如何我也不會去做捐官的。」黎仁超堅決拒絕道,這是他的底線了,他想換個話題,于是問︰「陸兄還沒確定捐多少助學基金嗎?」

「唉!這位東家呀,比起他爹來實在是太優柔寡斷了,一點小事都拿不定主意,最後我和秦掌櫃幫他做主,決定捐一百兩,到時候打個橫幅也好看些,三十兩五十兩的到那天掛上去就是給‘信亨’丟人。」黎敬禹嘆道。

黎仁超笑了一下︰「陸兄和他父親不一樣,就喜歡做甩手老板。」

「這押店是他父親孤身來省城一點點打拼出來的,當然要比他在意些,而且他也沒有老東家那股子豪氣。」黎敬禹評價道。

听了這話黎仁超不禁回過頭來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最近因為涉身官府而做事有些縮手縮腳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