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三十七章 船政有功

作者 ︰ 愛卿

胡光鏞看起來有四十余歲,正處于一個商人年富力強的巔峰時期,他與人一見面就給人一種很爽朗的感覺,這種平易近人的態度也顯得非常自然,讓人如沐ch n風。я思路客я黎元方很少在有點地位的人身上見到此類風度,即使是那些七八品的官員,有點余財的紳商,也沒有如此強烈的親和光環。

真是人情練達處處文章,這就是黎元方對胡光鏞的評價。

吳子登與胡光鏞聊了幾句家長里短,互相問候了對方的長輩,吳子登接著向胡光鏞介紹了黎元方給他認識,三人重新就坐請茶。

胡光鏞問︰「子登兄此次路過此地可是想看看船廠的建設情況?」

「正是,雪岩當知嘉善雖因事母而無暇為官,但對朝中開辦洋務還是很關心的,兄長吳嘉廉與上海幾位好友合作造出了我們自己的火輪船,但這火輪船若想批量生產就離不開船廠的支持。而且此來路上我這位小友,」吳子登指指黎元方︰「仲堅竟然也設計出了一種新型船,在我看過後覺得值得推薦,這就更得來與雪岩一晤了。」

「……」胡光鏞看看黎元方︰「子登兄是說——仲堅設計出了新型船只?」

「仲堅,把圖紙拿出來讓雪岩看看。」吳子登笑道。

黎元方從腳邊背包里拿出昨晚整理好的文件夾雙手遞了過去︰「近r 在下的一點拙作,還請雪岩先生指正。」

胡光鏞接過來翻開看了幾頁,不得不說至少這些設計圖做得很專業,胡光鏞也見過外國技師畫的設計圖紙,跟這些都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這上面的講解細致。至于設計圖上畫的船只,他不是專業人員就不太好評判了。

于是胡光鏞叫來一個僕從,對僕從說道︰「快去把r 意格監督叫來。」

僕從出去叫人,胡光墉介紹這位r 意格︰「r 意格是位法國人,曾參與組建‘常捷軍’幫助左帥共剿洪逆,現在在船廠擔任監督。」

r 意格很快被叫來,懆著蹩腳的中國話說道︰「胡,什麼事找我?」這位法國人大約有三十來歲,長得不是很高但很j ng壯,滿是汗水的臉上留著打理得很整齊的絡腮胡子。身穿長褲襯衣,襯衣領子大開,卷起袖子的手臂上還有一些油污。

胡光墉叫人端來洗臉水︰「先洗把臉再說。」

r 意格洗了把臉,然後又問,胡光墉看他把手臉全擦干淨才說道︰「請r 意格先生來是想讓你看看這些設計圖怎麼樣的。」說著,胡光墉把手里的那些文件遞了過去,但暫時沒說明這些東西都是身邊這位少年創作的。

r 意格拿著文件坐下看了一會,對胡光墉說道︰「很不錯的設計,雖然設計圖上的船只噸位很小,但可以作為快艇使用。我給你介紹的兩年前剛被發明出來的魚雷,我認為這種船就很適合搭載,你從哪里弄來的這些東西?難道貴國有興趣研究魚雷了嗎?這可是新式武器。」

「魚雷?也是用螺旋槳推動的可以在水中z y u行駛對吧?」黎元方在旁邊問。

r 意格點頭︰「是的,你是?」他很奇怪這個少年怎麼會了解這種武器的。

「我就是你手中設計圖的作者,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已經有這種螺旋槳船了對嗎?」黎元方繼續問,既然人家已經連這種構造的魚雷都發明出來了,那船肯定也有了吧,只是可惜能賺一大筆錢的專利沒落到自己手中。

r 意格大驚︰「是你設計的?天哪,我是不是在做夢?」他拍了拍自己的臉,發現是疼的,又開始說天哪。

「你們那是不是已經有這種船啦?」黎元方又問了一遍。

「是的,」r 意格轉頭看胡光墉︰「胡,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些東西會是他設計的,你不是在騙我吧?」

「沒有騙你,這確實是這位小友交給我的。r 意格先生,你剛才說這些設計很不錯,那比起各位現在造的船來怎麼樣?」胡光墉問道,此時他的目光變得銳利了些,若有若無的盯著這個法國人的眼楮。

r 意格又看看手上的文件,大略的全部看了一遍才說道︰「胡,現在我們造的這還只是第一艘,雖然不能作為軍艦使用,但卻可以當運兵船。以後我們可以造出比這艘更好的來,你要相信我們法蘭西的信譽,我國皇帝是非常願意支持中國辦船廠的,而且我們會帶來更加先進的技術。」

「對于貴國的信譽我們當然相信了,r 意格先生能從貴國帶來這些人員和設備,這已經是很大的誠意了。」胡光墉擺擺手笑著說道,然後看著黎元方提了提︰「不過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民間也有很多能人奇士。有時候貴國技術人員還沒想到的好方案,我們也可能會先想出來了,這時就希望各位造船的時候能夠采納就行。」

「是的,我們會采納的,等造下一艘船時就會使用這種技術,而且我還可以寫信回國請幾個擅長制造魚雷的人來。」r 意格打包票道。

胡光墉笑著點頭︰「那就最好了,若是我國造出了魚雷同樣也不會虧待了r 意格先生的。」

又和r 意格聊了一會,其間r 意格詢問黎元方是如何設計出這種船只的,黎元方都敷衍了過去。

r 意格走後,胡光墉輕輕地嘆了口氣,轉而笑著對吳子登說道︰「子登兄從哪里找來的這位小友?造器之能真是堪比孔明。」

「呵呵,」吳子登也是苦笑一聲,對自己國家雖然有能力造船了,但更高的技術仍然受到封鎖而感到無奈,之後才簡略的介紹了一下和黎元方的認識過程。

胡光墉听完這些也不得不感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小年紀便能著書立說,授人以業,這等事在下也是頭回听說。與仲堅相比,世間其他少年天才皆黯然無光了。」轉而他又問黎元方︰「仲堅可否願意留在本局幫助監督造船?若是願意的話——開給仲堅的薪俸可與洋人同例,年一千五百兩。」

黎元方的心咚咚咚的猛跳了好幾下,一千五百兩的年薪,他感到嘴有些發干,拿起茶盞來喝了一口潤了潤喉嚨,順便也平定了一下心思才說道︰「恕元方難以從命,家父母都希望我走科舉之路,能考出功名光宗耀祖。」

「是啊,」吳子登也說道︰「以仲堅之才不考科舉實在可惜了,仲堅若是有了功名為任一方的話,對朝廷起到的作用比在這里擔任個監督要大多了。」

「呵,也是,那我就不強求了。」胡光墉站起來︰「天已不早了,我剛才請廚房預備了一桌酒菜,走,隨我去看看做好了沒有,咱們也可以邊吃邊聊。」

「門房還有我的朋友。」黎元方說道,進船政局時鄭晶被留在了門房喝茶。

胡光墉拍著他肩膀︰「放心吧,都是客人,自有人會招待他們。」

三人去吃飯閑聊,得知船政大臣沈葆楨現在主要是主持船政學堂,船廠這邊他只是時常會來監督一下而已。

之後的兩天黎元方隨吳子登一起跟著胡光墉參觀了船廠的建設,以及船廠第一艘船的生產情況。第一艘船的生產進度很慢,三百來噸的噸位一伙洋人預計要到明年這個時候才能建造完成,造價大約在十六萬兩左右。

黎元方看了這艘船的制造圖紙,指出了數處不合適的地方,從船本身的重量及下水後水的浮力、出海後遇到的風力等幾方面與法國船匠據理力爭,最終說服他們修改部分方案。如此造出之後,這艘船才能安裝小炮,作為武裝商船使用。

第三天離開之前,胡光墉才帶他們參觀了船政學堂,並拜訪了沈葆楨。沈葆楨得知了黎元方能設計船模後,又把去年學生考試時的作業拿來讓黎元方評鑒,黎元方發現沈葆楨取人名次並不是按專業技能掌握得好不好,而是按文采好不好取的名次。去年得第一名的學生竟然是因為他父親去世,他寫的文章比較感人而被取中的。

本著不得罪人的心理,黎元方沒說第一名得的不合適,只是找出幾份在機械構造方面掌握得不錯的學生作業出來,對沈葆楨說這些學生可以重點培養其機械學、船體構造、蒸汽機制造等學問。

之後沈葆楨向黎元方保證,他貢獻的新型船只資料沈葆楨會向朝廷稟報的,也會給曾國藩寫信舉薦人才的。

黎元方沒能申請歐美國家的專利,對此也不是很熱心了,只說把功勞記到父親黎仁超身上就行,他的這點才能都是黎仁超教育有方,順便討要了一套船政學堂的教材課本。

第三天中午由船政局安排馬車送吳子登、黎元方回福州,與他們一起的還有胡光墉。胡光墉是要去上海把一批軍/火轉交給現任甘陝總督左宗棠的人手里,左宗棠現在正在收復新/疆。同時胡光墉也力邀吳子登、黎元方到他家里去住幾天,胡光墉的家在杭州。

于是吳子登也沒在拜訪其他故舊,直接和胡光墉一起登船往杭州而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